当前位置:

捷克vs德国2004(捷克对德国)

来源:24直播网

捷克和德国有什么历史关系

捷克与德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领域的联系源远流长。

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之后,如何解决境内大量的德意志民族问题(当时在捷境内生活着300多万德意志少数民族,占捷总人口的1/4左右)和发展对德关系问题成为捷***面临的最棘手问题。

希特勒上台后,聚居在捷西部与德国接壤的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族人开始通过苏台德德意志人党和德国纳粹党保持联系,并在德国纳粹党支持下进行分裂活动。

1938年9月,德、英、意、法四国签署《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领土割让给德国。

迫于西方列强的压力,捷***在德国限定的6小时之内接受了该协定。

捷因此丧失了近1/5的领土、约1/4的人口、1/2的重工业实力和重要的军事防卫屏障,而且交通运输和通讯系统被打乱。

1939年3月,纳粹德国占领了捷克和摩拉维亚地区,捷克从此受到纳粹德国的奴役直至二战结束。

二战后,捷收回了苏台德地区。

根据贝奈斯总统的法令,在1945年5~7月,开始驱逐境内的德意志族人。

1945年8月,波茨坦会议通过了在国际委员会监督下有组织遣返捷境内德意志族人的决定。

从1946年1月起,捷克开始有组织的遣返德意志族人,共计约250万的德意志族人被迁出捷境。

1945年10月,贝奈斯总统签发“没收敌人财产令”,没收了“捷克叛徒”和德意志族人(纳粹受害者和对纳粹占领进行抵抗者除外)的财产。

1948年10月,捷在民主德国(东德)成立后11天予以正式承认,并很快与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0年6月,民德***总书记乌布利希访捷,双方发表了共同声明,承认“慕尼黑协定”无效,确认捷遣返德意志族人问题已结束。

1952年,捷总统哥特瓦尔德访问民德,两国关系完全正常化。

1967年3月,捷与民德签订了新的“友好、合作条约”。

1968年8月,民德与华约其他成员国一起武装入侵捷,以镇压“布拉格之春”。

20世纪70年代,捷与民德的关系取得长足的发展,不仅签订了新的长期贸易条约,协调1976~1980年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还签订了新的“友好、合作与互助条约”。

80年代,两国在国际重大问题上协同立场,保持友好关系,1984年11月,捷总统胡萨克第四次访问民德。

捷与联邦德国(西德)在二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外交关系。

捷追随苏联,将联邦德国视作冷战时期的主要对手之一。

经过长期的谈判,捷与联邦德国于1973年12月签署了“布拉格条约”。

该条约确认“慕尼黑协定”无效,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5年1月,捷与联邦德国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经济、工业和技术合作的协议,联邦德国成为捷最重要贸易伙伴。

1978年4月,捷共总书记兼总统胡萨克访问联邦德国,这是首位访问联邦德国的捷国家元首。

两国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希望在平等和互惠的基础上广泛发展两国关系,建立了两国外长每年定期磋商机制,并签署了文化协定,。

1988年1月,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访捷。

剧变后,捷重视发展与两个德国的关系,支持两个德国的统一,双方高层互访增多,并以积极的态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1990年1月,捷总统哈韦尔当选后三天即访问两德。

访问期间,他向捷战后遭驱逐的苏台德德意志族人表示歉意。

同年3月,在纳粹占领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51周年之际,西德总统魏茨泽克访捷。

1991年4月,西德外长根舍访捷,两国就签署捷德国家条约和加强两国在欧洲安全方面的合作问题进行磋商。

1992年2月,统一后的德国总理科尔访捷,两国签署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条约未涉及“苏台德”问题和战争赔偿问题。

1993年1月捷独立后,两国随即建立了外交关系。

双方在各领域的关系发展顺利,合作不断增多。

政治关系近年来,捷德政治关系迅速发展,高层互访增多,两国签订了一系列旨在改善关系和加强合作的条约。

捷加入北约和入盟后,两国又拥有了同盟国的关系。

另一方面,两国对二战后捷遣返苏台德地区德族人的合法性一直存有异议,不时成为两国关系中不和谐的音符。

1997年1月,两国经过长期谈判签署了《捷德和解宣言》,德国对发动战争和纳粹德国给捷克人民造成的痛苦和损失表示遗憾,捷克对二战后驱逐苏台德德意志族人也表示遗憾。

双方保证,历史遗留的政治和法律问题不会成为阻碍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应以向前看的眼光看待两国关系。

但苏台德地区德意志人的财产问题,以及向二战期间捷克受害者进行赔偿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同年12月,捷德两国决定成立“捷德论坛”,旨在加强两国公众互相了解和进行对话。

1998年2月,“捷德未来基金”建立,捷德两国***分别拨款1 550万美元和8 680万美元,该基金旨在推动两国共同关心的项目,如保护文化遗产、开办语言学习班和开展跨边境合作,并对那些受到德纳粹迫害的捷公民给予经济补偿。

1999年3月,捷总理泽曼访德,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

声明称,德国***在未来不向捷克提出任何财产问题和其他与历史遗留问题有关的要求;同时,捷方称战后有关捷境内德意志族人问题的贝奈斯总统令在法律上“失效”。

2002年上半年,捷德两国都举行大选,两国一些政党领导人为了大选的需要,对历史遗留问题发表了过激的言论,两国关系出现摩擦。

德国总理施罗德甚至因此取消了访捷计划。

6月,德总统约翰内斯·劳出访捷克,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平息了两国间的紧张气氛,但直至年底布拉格北约峰会和欧盟哥本哈根峰会召开后,两国关系才进入新阶段。

经济合作捷克独立后,德国成为捷克最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伙伴国。

捷德贸易额在捷外贸总额中的比例较大。

1993年为26%,1999年上升至37.8%,2002年为34.4%。

从1993~2001年,德国向捷克直接投资267.6亿美元,占捷克外资吸引总额的26%(荷兰的直接投资占27.6%,位列第一,德国位列第二)。

2002年,德国成为捷克最大的投资国,捷克外资吸引额的一半来自德国。

德国在捷克约有1 200家公司,德国的直接投资主要流入捷克的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电信、贸易和金融服务业。

捷克是德国第13大贸易伙伴国,是德国在中东欧国家中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德国与捷克失落法克历史战绩足球

斯洛伐克国家足球队和捷克国家足球队的前身是捷克斯洛伐克国家足球队,是捷克斯洛伐克1922年至1993年的国家足球队,1993年1月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共和国解体,捷克斯洛伐克国家足球队也一分为二。

因为2016欧洲杯斯洛伐克成功打入决赛圈,所以下面只说德国与斯洛伐克的交战情况。

德国(包括西德)与斯洛伐克历史上交战10场,德国7胜3负,其中友谊赛交战8场,德国5胜3负。以下例举德国vs捷克斯洛伐克、德国vs斯洛伐克、德国vs捷克比赛的部分交战场次以供参考:

二战时期,捷克斯洛伐克是如何被德国一步步占领的

捷克斯洛伐克是一战后才刚刚成立的国家,不过在二战的时候被德国被吞并了。那么捷克斯洛伐克是如何被德国一步步占领的呢?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分为了三步。第一步,德国挑唆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300多万德意志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纠纷,制造借口。第二步是慕尼黑阴谋,德国逼着英法出卖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纳粹德国。第三步德国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部领土,在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别建立了傀儡政权。

第一步

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居住着300多万德意志族,大部分居住在该国的苏台德地区。一战后奥匈帝国解体的时候,捷克军队占领了以德国人为多数的地区,从这个时候导致苏台德就跟捷克斯洛伐克不一心。而一部分亲纳粹的人不断加强其自主运动,纳粹德国很好的利用了这个活动,不断制造事端,唆使苏台德人自治,希特勒甚至公开宣布要援助苏台德德意志族,搞得这里人心浮动。

第二步

英法德意四国共同炮制了《慕尼黑协定》,捷克斯洛伐克被迫接受,苏台德地区被并入了纳粹德国,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慕尼黑阴谋。英法等国面对德国的咄咄逼人,一直采取的是绥靖政策,不敢与其竞争,不敢正面交锋。英国和法国企图以牺牲捷国家利益而将德国侵略矛头引向东方,以缓和与德国的矛盾,维护自身安全。于是张伯伦到德国专门就这个问题与希特勒沟通,同意将苏台德割让给德国。法国也是这个意见。于是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四国首脑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捷克斯洛伐克代表虽然去了,但没有参会,只是在会后被通知了一声,实在是弱国的悲哀。

第三步

占领苏台德并非德国的终极目标。在慕尼黑阴谋之后不久,波兰和匈牙利出兵侵占了捷克部分地区,而到1939年3月,德国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甚至在捷克和斯洛伐克境内建立了傀儡政权。


24直播网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