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进入破产重整 本土汽车品牌两极分化愈演愈烈
汽势Auto-First|刘天鸣
在存量市场时代,总会有车企顶不住压力,最终被淹没在中国汽车史的长河之中。此次力帆股份进入重整程序的结果如何,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但从整体市场来看,随着中国品牌“马太效应”的加剧,或许力帆股份不是最后一个进入重整程序的车企。
8月24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股份)、重庆力帆财务有限公司及其力帆股份旗下10家全资子公司已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这意味着力帆股份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同时,力帆股份还对外披露了公司累计涉及诉讼的数量及金额。据力帆股份统计,目前,公司共涉及诉讼(仲裁)1178件,涉及金额50.37亿元。对此,力帆股份强调,诉讼事项将对公司后续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但由于部分诉讼未开庭,无法判断是否影响2020年业绩。
进入重整程序后,将对力帆产生怎样的影响?力帆股份究竟有没有能力偿还债务?随着中国乘用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品牌车企为何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
力帆重整失败或将破产
据力帆股份发布的公告显示,力帆股份、力帆财务、力帆乘用车、力帆汽车销售、力帆进出口、力帆摩托车发动机、力帆汽车发动机、力帆内燃机、无线绿洲、移峰能源等12家企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据了解,破产重整不同于公司“倒闭”,而是在法院主持下,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协议,制定重组计划,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债务人按一定方式全部或部分清偿债务,债务人可以继续经营其业务的制度。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破产重整不但能够保证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还能保留珍贵的壳资源。当然,重整程序只是为濒临破产企业一次“重生”的机会,如果重整程序失败而正式宣布破产,该公司将直接进入破产清算。
据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发出的《民事裁定书》显示,当前力帆股份货币资金4300万元,到期债务11.96亿元,其他财产流动性差、无法变现,力帆股份被认定为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实际上,力帆股份所涉及的诉讼或债务不止于此。8月24日,力帆股份披露了公司累计涉及诉讼(仲裁)事项。截至目前,力帆股份共涉及诉讼(仲裁)1178件,涉及金额50.37亿元。
力帆股份距资不抵债仅一步之遥。今年第一季度,力帆股份实现营收5.64亿元,同比减少74.88%,亏损则从去年同期的9720.48万元扩大至至1.97亿元。资产负债方面,截止2020年3月31日,力帆股份流动资产为55.1亿,总资产为182.93亿元,总负债为157.19亿元,净资产为25.75亿。
从力帆股份业绩中可以看出,主营业务持续萎缩的状态下,亏损正在逐步扩大,同时,无债务偿还能力带来的违约金,也会加重力帆股份的负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力帆股份重整程序包括股权重组、债务重组、资产重组、运营重组,这也就意味着,力帆股份不排除被其他车企收购。
中国车企两极分化加剧
力帆股份进入重整程序仅仅是中国品牌车企两极分化的缩影。一方面是以吉利、长城、长安为首的中国品牌开始向上发力。另一方面力帆、海马、众泰等中国品牌销量呈现大规模下滑,游离在生死边缘。
据中汽协数据统计,7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8.5万辆,环比下降0.9%,同比增长4.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5.1%。虽然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结束了连续下降趋势,但市场份额依旧处于被压缩状态。
生存空间的压缩使得中国品牌车企“马太效应”加剧。头部车企呈现出快速增长或维持固有份额,具体来看,吉利汽车7月销售新车10.52万辆,同比增长约15%,长安汽车(指长安系中国品牌)7月销量达12.35万辆,同比增长49.9%,长城汽车7月销售4.74万辆。
而边缘化中国品牌车企销量却不尽人意。7月份海马汽车仅销售新车875辆,同比下降68.41%,力帆汽车7月销售新车253辆,同比下降70.75%,众泰汽车在7月销量直接归零。
事实上,从研发投入上或许能够解释“头部”中国品牌与其他品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据长安汽车历年年报显示,2011年到2019年期间,其研发投入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从16.11亿元增长至44.78亿元,九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246.43亿元。此外,吉利汽车研发投入更高,近十年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
反观力帆股份,从2015年开始就呈现出研发投入逐年减少态势,2019年,力帆股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为2.32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仅为3.11%。尽管力帆股份体量小于绝大多数中国品牌车企,但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远低于行业平均值。
当然,研发投入的多与少并不能直接决定一个车企的生与死,但却可以决定其未来发展的实力与底气。因为研发投入与产品更新换代、外观设计、核心技术等问题息息相关,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就意味着不会有未来。(图片来源自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债台高筑的力帆汽车破产重整,没想到凭这两点优势被吉利相中
10月13日,山城重庆依旧阴雨绵绵,伴随着淅沥的雨声,重庆老牌车企力帆汽车踏上了破产重整之路。
在重庆市第五人民法院,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十家全资子公司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正式开庭。法院指定债务管理员共收到489份关于力帆汽车的债务申报,最终核定债权总额为6.99亿元。
此次开庭的法人主体为力帆汽车销售公司,除了上述的债务,力帆汽车销售公司还有162件民事诉讼和仲裁诉讼未结案,涉及执行标的总额约8.7亿元。
根据法律规定,力帆汽车销售公司现有的账面资产,将优先用于支付员工上一年工资、社保,此后偿债顺序依次为补缴税款、优先债、供应商欠款、建筑业欠款、运输业欠款,而经销商欠款为最后。力帆销售公司目前账面资产约3000万元,固定资产约1500万元,相较高额的债务,这显然只是杯水车薪。
家族化企业之殇
导致力帆汽车破产清算、债台高筑的根本原因是企业长期经营不善、产品缺乏竞争力。作为力帆创始人,尹明善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即便82岁高龄仍迟迟未退位。
力帆更像是一个家族企业,尹明善之子尹喜地担任力帆乘用车董事长、力帆发动机董事长,同时手握金融、地产业务大权。但尹喜地并没有在这些方面做出优异的成绩,反而在“玩车”方面闻名全国——尹喜地21岁便购买了全国首辆布加迪威龙,其余豪车超跑更是多不胜数。
其女尹索微手握力帆控股和力帆摩托车业务,凭此曾获“重庆80后女首富”称号;而尹明善的第二任妻子陈巧凤同样在力帆担任要职。
尹明善、尹喜地、尹索微和陈巧凤都为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而这四人日前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对于家族化管理企业,尹明善并没有太大的信心,其曾表示,尹喜地对公司经营兴趣不大,尹索微还不够成熟。因此,尹明善在2016年退休之际,指定时任力帆执行董事长陈卫担任力帆汽车董事长。
纵然有着“外部势力”的加持,但彼时力帆汽车的经营状况仍没有太大的改善。在尹明善退休后,力帆汽车俨然已经成为“烫手山芋”,在短短两年时间内,陈卫、马可、尚游、牟刚等高管先后离职。高层出走势必令千疮百孔的力帆更加人心涣散,杖朝之年的尹明善被迫重返力帆。
既然子女不愿接班,引入“外部势力”失败,尹明善唯有将“接棒”力帆重任的目光投向了“第三代接班人”尹安妮。经过力帆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票,尹安妮正式出任力帆控股副董事长职位。尹安妮是尹明善的长孙女,1995年出生,2017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经济专业,目前为研究生在读,专程休学一年以熟悉公司业务。
(尹安妮)
在此次股东大会上,除了审议尹安妮出任力帆控股副董事长外,还有多个向控股股东转移债务的议案,合计金额达9.88亿元。为了令尹安妮能轻装上阵,尹明善揽下了这些9.88亿元的债务。由此,力帆形成了一老一少的高管组合,某种程度上来看,也是力帆在困境下的无奈之举。
债务犹如洪水般涌入决堤的城
如今的力帆汽车犹如决堤的城池,各种债务犹如洪水猛兽般从四面八方涌入。此次庭审核定的6.99亿元债务仅仅是力帆销售公司债务。根据力帆公司半年报,力帆目前负债总额高达168亿元。
由于没有国六排放标准车型在售,新能源产品基本无人问津,力帆汽车目前基本处于销售停滞状态。数据显示,力帆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8亿元,同比下跌69.4%;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降174%;力帆净资产仅剩1.07亿元。
力帆造血能力不足,将依靠吉利外部输血?
依靠力帆目前的造血能力,显然不能解决债务问题,力帆想要实现破产重整,必须引入新的投资人。今年8月26日,力帆对外发布招募公告,公开招募债务重整投资人。随即,两江基金与迈捷投资以联合体身份提交了意向重整投资人报名材料,正式参与力帆重整计划。
后者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便是由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杭州吉行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两者分别持有99%和1%的股份。虽然吉利与力帆此前一直否认两者间的收购关系,但从相关公司的组成情况不难发现其中的联系。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此前也公开表示,正寻找机会积极筹备项目落地重庆,因此有理由相信,吉利将收购力帆。吉利希望依靠力帆在重庆的地理位置,大力开发西北市场,再借助力帆上市的资源进行整合,令吉利汽车在资本市场中赢得更多便利性。
作为重庆老牌车企,力帆曾凭借摩托车闻名全国,创始人尹明善也因力帆上市夺下重庆首富头衔。但在中国汽车工业大浪淘沙、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力帆没有跟上发展节奏,成为掉队一员,引发蝴蝶效应,最终导致企业千疮百孔、债台高筑,被迫破产。2020年不仅是新势力的淘汰战,更是整个汽车行业的优胜劣汰的生死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如何评价重庆力帆2:1广州恒大 - 知乎
远征现场,感受了死忠球迷的团结,无论是去年恒大对阵力帆,还是今年力帆对阵恒大,重庆球迷的“亚冠加油”口号,让人感动。比赛的最终结果是力帆以2:1战胜恒大,下面对这场比赛进行分析。
一、首发选择及表现:郜林首次获得首发,踢边前卫位置,急于证明自己的心态导致表现有所失常。李学鹏作为左后卫,体能问题显著,导致防守被突破。张琳芃的状态下滑,可能是因为心态问题。中场保护不利,郑智的上场提升了球队的进攻,但防守端问题依旧明显。
二、教练战术对比:斯科拉里的战术一成不变,换人策略保守,而张外龙的战术部署更有针对性,力帆的快速高效打法,使恒大在进攻和防守两端都陷入被动。
三、关键因素:力帆球员的个人能力与恒大有差距,但球队的众志成城和高效战术执行,使得力帆能够取胜。球迷的支持对球队至关重要,无论球队处于顺境还是逆境。
分析完这场比赛,可以看到恒大在新赛季的开局并不理想,但不应过分放大这一结果,每个球队都有起伏。作为球迷,支持自己喜爱的队伍,无论胜败,都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