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足球曾经最好时期是什么时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足球的黄金时代。
众所周知,现代足球运动的鼻祖是英国。中国的土地上最早出现的足球运动就是由鸦片战争后的英国水兵带来的。香港也因此成了中国现代足球的桥头堡。由香港至内地,外国人最多的广东和上海也是足球运动最为普及的地方。
我国现代足球第一次国际比赛是1906年,在北京东单附近的足球场上进行的,由通州协和书院足球队对英国兵足球队,结果协和书院足球队以2:0获得胜利,并荣获”九龙杯”。在此以后,通州协和书院足球队和北京江文书院足球队多次击败了美兵、法兵、德兵等足球队,大大鼓舞了我国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并推动足球运动在华人中的开展。
1908年,成立了我国现代足球运动的第一个组织——南华足球会。同年,上海和香港两地共同发起举行埠际足球比赛,这是我国城市间足球比赛的开端。
1911年,中国、日本、菲律宾三国发起成立了“远东运动协会”。最后两届又先后有印度、印尼和越南参加,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洲际国际竞赛,也成为了“亚运会”的前身。当时的运动会内容还比较简单,足球成了远东运动会为数不多的比赛项目之一。1913年到1934年前,远东运动会共举办了10届足球比赛。除第一届屈居亚军外(比赛球队只有两只),在21年间中国队共获9届足球冠军。当时与日本队的比赛,经常打出赢四五个球的大比分,压得日本足球几十年抬不起头,日本媒体纷纷报道感慨:“既生瑜,何生亮。”
1923年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在日本大阪举办。日本人想借东道主之利洗雪前耻。不料18岁小将李惠堂加入中国国家队,中国队实力大增。中日决战中,中国队五比一再次横扫日本队。又惊又气的日本媒体,纷纷印发号外,沮丧之情溢于言表。上海的《申报》将日本媒体的号外传回国内,把标题翻为“中国足球铁军,堂堂十年连胜”,大胜日本的喜讯流传甚广,使中国足球队在亚洲体坛内获得“铁军”的称号。李惠堂的加盟大大提高了中国队的实力,中国足球此后披荆斩棘,迎来了黄金时代。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
李惠堂(1905-1979),字光梁,号鲁卫,中国著名足球运动员。李惠堂在各类比赛中破门1000多次,获国内国际各种奖章近百枚,奖杯120多个。1923年被评为“亚洲球王”。
李惠堂1905年出生于香港。父亲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4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居住。在那里,这个天性喜爱足球的孩子,把家门口的狗洞当成了练习射门的目标。1921年,李惠堂考入足球运动比较普及的皇仁书院,接受了比较系统的足球训练。
1922年,年仅17岁的李惠堂被选入香港最有名气的足球劲旅———南华队,出任主力前锋。他身高1.8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技术尤为出色。球在他的脚下,对方两三个人围上去也难抢走。他的射门技术更是令人叫绝,不管什么位置、什么角度,都能左右开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钧。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
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华队参加香港甲级足球联赛,因其球艺娴熟刁钻,出神入化,常有惊人之举,香港球迷称之为球怪。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随中国足球队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获冠军。18岁的李惠堂在4场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他献身足球的光荣生涯。
1925年后,李惠堂在上海迎来自己的巅峰时刻,由于球艺出众,22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参加上海乐华足球队,战绩显赫。1926年,李惠堂率乐华足球队参加上海举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赛,以4∶1的悬殊比分大胜蝉联9届冠军的英国猎克斯队,首开上海华人足球队击败外国球队的纪录,使李惠堂威望大增。
1927年,李惠堂所在的球队如日中天,相继荣获西联甲组联赛、首届高级杯赛和中联甲组联赛的冠军,李惠堂成为大名鼎鼎的“一代球王”。同年,李惠堂率乐华队在远征东南亚国家中,屡建奇功,特别是率队出战菲律宾,战绩出色,满载而归。
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比0大胜。在此役中,34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运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
1946年,41岁的李惠堂“挂靴”退役。在长达25年的足坛生涯重,李惠堂获得过包括“亚洲球王”在内的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章。曾4次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获足球冠军。1966年他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1976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
二、中国足球的所有辉煌历史
80年代中国足球队外战最好成绩
除了81年世界杯外围赛(一步之遥),84年的亚洲杯(亚军),最好成绩如下了:
以下转贴内容:
主教练:曾雪麟
教练:戚务生、徐根宝
队员:李富胜、左树声、沈祥福、池明华、吕洪祥、朱波、郑彦、李辉、秦国荣、杨宁、高升、李华筠、柳海光、古广明、贾秀全、林乐丰、赵达裕、林强
1984.1.13加尔各答尼赫鲁金杯赛
中国—匈牙利 1-1
简述:上半场匈牙利队拉兹洛·基什在32分钟时,首开纪录,并把优势保持了50分钟,被左树声将比分扳平。
1984.1.15加尔各答尼赫鲁金杯赛
中国—波兰 0-1
简述:上半场34分钟,波兰队阿达明兹·约泽夫接斯莫拉雷克的角球,头顶入网,此后,中国队开快进攻速度,曾三次威胁波兰大门,特别是林强在78分钟时击中门柱,痛失扳平良机。
1984.1.18加尔各答尼赫鲁金杯赛
中国—罗马尼亚 2-1
简述:中国队的两个进球分别是李辉和吕洪祥在38分钟和75分钟时攻进的,终场前6分钟,塞尔托夫回敬一球。
1984.1.20加尔各答尼赫鲁金杯赛
中国—阿根廷 1-0
简述:阿根廷由比拉尔多率队,除马拉多纳外,布鲁恰加等8名82年世界杯主力悉数上场,这是中国队多年来首次战胜世界级强队。但此后这样的惊喜就从未赐给球迷,中国队同意大利、德国、英格兰、捷克等国家队交手,均大败而归,而我们的近邻小日本奥运会上胜巴西,令中国足球圈内人汗颜。建议体育总局今后将足球协会与高尔夫球协会合并,好让俊生等同志输球后有地方待。闲话少说,这场球中国队踢得勇猛顽强,通过赵达裕连续发动进攻,终于在86分钟时,由赵达裕射门得分。
1984.1.25加尔各答尼赫鲁金杯赛
中国—印度 3-0
简述:中国队若想进入决赛,必须净胜三球,中国队决心背水一战,开赛后展开猛烈攻击,但主队毫不示弱,42分钟时,李华筠跑动中接秦国荣传球角度很刁地一记冷射,球直入网底,60分钟时,他从右路再次杀入禁区,瞅准时机射了一个地滚球,球从门将和立柱间进网,离全场结束还剩9分钟,左树声传球给秦国荣,李华筠机敏地把球过渡给助攻给贾秀全,贾秀全快跑中劲射中的,中国队获胜后进入决赛。
1984.1.27加尔各答尼赫鲁金杯赛决赛
中国—波兰 0-1
简述:波兰是前年世界杯第三,有8名世界杯主力登场,但直到63分钟才由世界杯队员身高2.01米的沃伊齐基利用身高,头球得分,并把优势保持到终场
三、中国男足唯一一次世界杯(中国男足历史上的辉煌时刻)
背景介绍
中国男足自1950年代开始组建,经历了多次变革和重组。但是,中国男足在国际足坛上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直到2002年,中国男足才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刻。
预选赛
2000年,中国男足开始了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的征程。预选赛共分为两个阶段,中国男足首先要在亚洲区预选赛中脱颖而出。在小组赛中,中国男足遭遇了韩国、伊朗、阿曼和马尔代夫等对手。虽然首战就输给了韩国,但是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中国男足逐渐找到了状态,连胜三场后成功晋级到了12强赛。
在12强赛中,中国男足遭遇了日本、伊朗、沙特阿拉伯、韩国和阿联酋等亚洲强队。在关键的比赛中,中国男足一度陷入困境,但是在最后一轮比赛中,中国男足凭借着李金羽的进球,以1-0战胜了卡塔尔队,成功跻身到了世界杯决赛阶段。
世界杯比赛
2002年世界杯比赛于5月31日在韩国和日本两国同时开幕。中国男足被分在了D组,与巴西、土耳其和哥斯达黎加同组。在首场比赛中,中国男足遭遇了巴西队,结果以0-4惨败。接下来的比赛中,中国男足虽然表现出色,但是依然未能获胜,最终以0分的成绩出局。
四、中国国足巅峰有多强
中国男足的巅峰时期表现在以下几个阶段:
1. 1990年代初的西安辉煌:90年代初的中国足球以“西安飞人”孙继海为代表,在1993年的亚洲杯预选赛中,中国队在西安主场以及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在这段期间,中国队连续四场比赛取得胜利,特别是3-0战胜韩国队的比赛,无疑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的巅峰时刻。当时,中国球员大多在国内踢球,且多数为业余球员,尽管如此,得益于亚洲整体足球水平尚不高,中国足球在那段时间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历史上的中国足球也带给球迷许多苦涩的回忆。
2. 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表现:在那届世界杯上,中国足球队作为东道主之一首次亮相世界杯赛场,尽管仅参加了3场比赛且全数落败,但这仍可视为中国足球的一个巅峰时刻。当时,中国队只有一名海外球员孙继海,其他均为国内职业联赛的球员。这次世界杯的经历反映了中国足球当时的实际情况。
3. 2004年亚洲杯第三名:在那年的亚洲杯上,中国国家队表现出色,获得了第三名,这也是中国足球的巅峰成绩之一。队中的主要球员如郑智、石破天等人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代表人物。尽管在半决赛中输给了最终进入决赛的日本队,但这个成绩仍然让中国足球界感到自豪。
4. 2008年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夺冠: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中国足球队在亚洲区预选赛中夺得冠军。在这次比赛中,中国队主场以4-0大胜朝鲜队,客场则与马尔代夫战成0-0平,最终获得了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这一代中国球员在奥运会上有的表现出色,他们不仅展示了中国足球的实力,也为中国足球在奥运会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