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女足和男足谁厉害,如果中国男足对中国女足

来源:24直播网

一、同属中国足球,为何女足比男足要争气

男足和女足的强烈反差,引发大家热烈地讨论一个问题:男足到底差在哪儿?你说球员不行吧,那就换球员,还不惜花天价引进归化球员;教练不行吧,那换教练,从里皮、斯科拉里,到卡佩罗、希丁克,请过多少个国际大牌教练了;甚至足协主席都换过多少轮了,为啥还是不行?

万维钢老师有个观点,他认为,问题不是出在个人,而是出在青少年足球的培训体系上。中国没有按照现代足球打法,来打造一套科学的青训系统。万维钢老师的观点有道理,这能解释中国男足为什么挤不进亚洲一流强队,不过,好像无法解释中国男足处于亚洲三流、世界末流的水平。毕竟,连伊拉克都排在中国男足前面,总不能说伊拉克的青训系统比中国更好吧。

男足的职业联赛再僵化,好歹也是市场经济下的自由竞争,而女足没法依靠市场养活,花的是国家财政的钱。

厦门大学赵燕菁教授关于中国男足的新理论:他说,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性:这种巨量的人口规模,其实是不利于联赛制足球运动的发展的?

毕竟联赛制比赛制度决定了每个联赛容纳的球队数量是固定的,一般就是16~20支球队。

世界上那些最成功的职业联赛,对应的人口规模基本上是在5000万~1亿的区间。比如,德甲对应的德国人口是8200万,英超对应的英国人口是6600万,平均下来,是从每250万~500万人口中选拔一支球队。

再来看中超,也是16支球队,但对应了14亿人口,算下来,是从8000万人口中选拔出一支球队。有人会说,人口基数大,更有利于选拔出天才球员。但是,发现天才球员的几率并不直接取决于人口数量,而是取决于足球职业运动员的数量;而足球职业运动员的数量,取决于足球运动的参与率。

要走上职业运动员的道路,是一个家庭的重大决策,投入的时间多钱非常多,肯定是要计算投入产出比的。人口基数越大,运动员能踢进顶级联赛的几率就越低。这也就意味着,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投资风险越大,愿意让自家孩子选择这条路的人也就越少。

一个可能的推测是,当总人口规模超过了5000万~1亿这个最佳区间以后,人口规模越大,选择成为足球职业运动员的青少年就会越少。这就是赵燕菁教授所说的“规模的诅咒”。

那怎么克服这个“诅咒”?教授确实提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让联赛扩容。模仿美国NBA东西部联赛的做法,把中超改为多个区域联赛+总决赛的方式。要注意,这种赛制和甲级、乙级、丙级联赛的分类方法不同,各个区域联赛平起平坐,都是顶级赛事。每个区域联赛,都可以拥有16~20支球队。这就相当于是给联赛扩容了,有更多的球员能够参加顶级比赛,从而提高中国足球运动的参与率。

以上,就是赵燕菁教授提出的中国足球与“规模诅咒”的猜想。这只是一个开脑洞的猜想,是对中国足球的众多解释之一,但不能够解释中国足球的所有问题。不过,赵燕菁教授的这个思考视角很特别,也是值得参考的一种可能。

总之,回到正题,并不是中国女足比男足强,把女足和男足比较,是一个认知错误。女足和男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项目,根本就没有可比性,甚至可能根本就不应该归同一个部门管。而事实是中国女足远远不如中国男足。

类似的认知错误还有把盲人足球、残奥会足球跟男足比。其实把足球跟跳水、包括乒乓球相提并论,都是认知错误。我们唯一要知道的就是:在中国足球的不断磨合中,肯定是会越来越好。

二、中国女足是世界强队吗

中国女足是世界强队。

中国女足是2022女足亚洲杯冠军,最新一期世界排名第14,亚洲第三,中国女足属于世界二流强队。中国女足曾最高排名世界第四,是世界顶级强队。

国际足联官网在6月9日更新了最新一期世界排名,中国女足排名世界第14,相比上一期下降一位,中国女足亚洲排名第三。亚洲方面排在中国女足的球队是澳大利亚女足、日本女足。

从亚洲层面来看,中国女足绝对算得上强队,在去年的女足亚洲杯比赛中中国女足在决赛中“让二追三”逆转韩国女足,时隔16年再次取得女足亚洲杯冠军。

在世界范围内,排名在中国女足身前的球队有:美国、德国、瑞典、英格兰、法国、西班、加拿大、巴西、荷兰、澳大利亚、日本、挪威、丹麦。

基本上,比中国女足实力强的球队都是欧美球队,欧洲足球的快速发展对许多亚洲、非洲球队都造成了危险。但世界第14名还是说明了中国女足拥有一战之力,毕竟男足世界排名第14的是乌拉圭,这样的排名被称作世界强队并不为过。

对于中国女足是否为世界强队这个问题,女足主帅水庆霞很谦虚,她表示中国女足的目标是要比上一届世界杯强。中国女足上届女足世界获得了第16名,也就是说2023中国女足世界杯目标八强,这样的要求已经是世界强队的水准,从各方面来看,中国女足算得上世界强队,但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也很多。

球队阵容

一、2023女足世界杯

门将:1-朱钰、12-徐欢、22-潘红艳。

后卫:2-李梦雯、3-窦加星、4-汪琳琳、5-吴海燕、15-陈巧珠、23-高晨、8-姚伟。

中场:6-张馨、9-沈梦雨、10-张睿、13-杨莉娜、14-娄佳惠、16-姚凌薇、17-吴澄舒。

前锋:7-王霜、11-王珊珊、18-唐佳丽、20-肖裕仪、21-古雅沙、19-张琳艳。

二、2022年东亚杯

门将:朱钰、徐欢、潘红艳。

后卫:吕悦云、张睿、杨莉娜、娄佳惠、李佳悦、刘艳秋、宋端、肖裕仪、吴海燕。

中场:姚凌薇、张琳艳、王晓雪、王霜、高晨、何召芬、李梦雯、姚伟。

前锋:张馨、王珊珊、汪琳淋、吴澄舒、万佳瑶、唐佳丽。

三、如果中国男足对中国女足***谁的胜率更高

1.在比较中国男足和中国女足的胜率时,女足通常被认为具有更高的胜率。这不仅仅是因为女足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因为男足在技术和战术层面上存在的问题较为明显。

2.中国男足存在的问题包括技术粗糙、战术不成熟、球员素质有待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男足在国际比赛中的不佳表现。

3.中国足协对男足的现状负有责任。足协需要对中超联赛进行合理规划,并推动联赛的健康发展。同时,中国足协自身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以促进中国足球制度的整体变革。

4.教练和球员在比赛中的表现也对结果产生影响。例如,杜伊等教练的临场指挥失误,以及球员在技术上的不足,都是导致男足失败的因素。

5.足球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足球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不如篮球,这与中国缺乏像姚明这样的足球明星有关。然而,中国足球的发展不应仅仅着眼于当前,而应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6.借鉴其他国家的足球发展经验,对中国足球来说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例如,日本足球借鉴了巴西的技术风格,而中国可以考虑学习德国足球的整体战术和团队精神,以及对身体素质的重视。

7.中国足球历史上的多次“黑色3分钟”事件,反映出球员在意志力方面的不足。这是中国足球需要加强的地方,也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四、同样是足球,为何女足的受关注度远不如男足

中超联赛,球员平均工资200万人民币,世界联赛排名第15。最高的球员是康卡,阿根廷球员,曾效力于广州恒大,现在上海港工作。他的税前工资是6000万人民币。国内球员收入最高的是国家队队长、广州恒大的郑智。他税前工资800万,能入选国家队的基本都在300万以上。这只是基本工资,剩下的包括团队的获奖奖金,商业活动等等。女足呢?世界杯期间,中国女足教练团队透露,女足球员月薪只有2000多人民币,连防晒霜都买不起太好的。(这是15年的情况,17年后已经很高了。)

其实这种差距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有。世界平均收入最高的联赛是英超,达到227万英镑,超过2000万元。欧洲收入最高的两位球员是梅西和c罗,税后工资2000多万欧元。按照西班牙52%的税率,他们的税前工资超过4000万欧元,达到3亿元。

男足球运动员平均跑步距离基本在10公里以上。即使是对抗很差的中超,最近两个赛季球队的平均跑动距离都达到了110公里,也就是说即使到了门口,也就每人10公里的距离了。2013年拜仁欧冠最后几场比赛,托马斯穆勒给出了13公里以上的跑动距离;2014欧冠决赛皇马与马竞的比赛中,马竞首发中锋和前场所有球员都跑了13公里以上;有记录以来跑得最远的运动员是2001年世界杯预选赛对阵希腊的大卫·贝克汉姆。他跑了16.1公里。

不过女子比赛的次数要少很多。在女足世界杯上,大多数选手每场跑8-9公里,甚至在更早的比赛中,她们每场只跑7公里以上。这个距离只是男子业余联赛的水平。但与近几年的女足世界杯相比,奔跑能力明显提高。在德国女足世界杯上,瑞典女中场费舍尔跑了12公里,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成绩。

很多男足球员都有自己的瞬间,比如罗达的钟摆,罗晓的牛尾,梅西的小步,罗老汉的无解切,贝尔的强行超车,C罗的原地单车...这些内容占据了很多粉丝的讨论。由于肌肉能力等原因,这些镜头在女足比赛中很少见到。其中,马塔是女足中不可多得的“世界巨星”,是因为她能完成只有男足球员在对抗中才能做到的技能。


24直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