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
根据足协2021年3月16日发布的2021赛季纪律准则,球员对对手实施暴力停赛三场起步,罚款三万元;对比赛官员实施暴力行为至少停赛六个月,罚款至少十万元;向比赛官员吐口水,至少停赛十二个月,罚款至少二十万元……
而对于中超频发的肢体冲突和打架问题,足协在准则中规定——球员和官员在赛前、赛中、比赛暂停、中场休息或赛后参与打架斗殴的,将至少给予停赛或禁止进入替补席8场,并处以罚款8万元。
一直以来,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都明确,将从指责、辱骂裁判员,暴力行为,吐口水与侮辱性手势等六大方面打击联赛违纪行为。
整整5个章节、115条纪律细节,2021年度《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在这多个方面均基本承袭上一版本罚则,可以说是“从严管理”思路的延续,也为球场不文明行为划清底线。
扩展资料
增加“纪律约谈会”制度进一步保障当事人权利
继2017年新增听证程序的内容后,中国足协印发的2021年度《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增加“纪律约谈会”制度,进一步在保障当事人的权利与完善纪律委员会工作程序间寻求平衡。
根据新修订的《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第102条“纪律约谈会”的相关条款,纪律委员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召开纪律约谈会,对涉嫌违规违纪的当事人进行纪律约谈和口头警告。
当事人明确表示不参加约谈会议或自收到会议通知后12小时内不确认的,视为其放弃约谈权利,如果出现此类情况,不影响纪律委员会根据其违规违纪的相关证据进行相应处罚。
二、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有什么用
持D级证书者,可从事青少年足球培训。
目前亚足联的等级教练员培训制度分为职业级(PRO)、A级、B级、C级四个等级,D级和E级是中国特有的级别,D级是中国足协和亚足联根据中国国情而设定的一个级别。
E级是足协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民间足球,6个级别的课程,必须从最低的E级开始,不得越级报考。并且在A级之后,还会有专业方向,如守门员教练、体能教练培训。
中国足协规定,D级证书有效期限也为四年,持有教练员证书的教练员,如果在有效期内不参加继续培训或上一级别的培训课程,证书则失效。
D级教练员主要是为中小学和基层培养足球教练,报名条件相对宽松,对象一般是体育教师、体育院校毕业生、退役足球运动员和足球爱好者。获得D级证书后,才能继续考高级别的证书。
扩展资料:
中国足协改革调整方案
1、改革足协内部管理架构
为加强青训工作,在原有青少部基础上,新成立男足青训部和女足青训部,为加强对职业联赛的分级管理,拟将原有的执行局拆分为中超联赛部、中甲联赛部、中乙联赛部三个新部门,将成立法务部,严肃查处赛风赛纪问题。
2、面向社会招聘专人人才
面向国内外招一批足球竞赛、训练、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担任青训总监、竞赛主管、裁判主管等职务,并将于明年开始试行中国足协与中超俱乐部、会员协会之间互相选派工作骨干到对方进行挂职锻炼的双向人才交流培养制度。
3、对俱乐部财务监管
成立准入审查部,并引入第三方审计公司,进一步加大对俱乐部账务的审查监管力度。新赛季继续实行引援调节费制度,严厉打击签订阴阳合同等违规违法行为。
4、裁判工作改革
2018年开始,每轮联赛都有计划的邀请国外高水平裁判员来中国执法,同时选派我国优秀裁判员赴国外联赛执法,通过双向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国裁判员业务水平,推出职业裁判制度,建设一支职业裁判队伍。
5、建立健全五大青训体系
建立健全“俱乐部职业青训体系、省市体育局青训体系、城市青训体系、体教结合校园青训体系、社会青训体系”五大青训体系。
6、布局国际、国内两类青训中心
建立一批由中国足协主导、国内统一标准的青训中心和两大国际青训中心(欧洲和南美),选送国内优秀青少年球员出国训练和比赛。
7、突出青超联赛为青少年竞赛体系的核心地位
继续实施主客场赛制和单年龄段设置,推进校园足球队伍与职业U系列队伍同场竞技。各俱乐部的青训梯队在参加自己比赛的同时,也都要参加青超联赛。
8、深化教练员培训制度改革
下放D级教练员培训权给地方足协,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成立中国足球教练员学院;加大教练员培训力度,扩大讲师队伍,增加培训频次。
9、完善运动员联合机制补偿与培训补偿制度
成立注册管理部,进一步严格球员注册、转会制度,对拒不执行补偿政策的俱乐部依据规定进行严厉处罚(如可以进行罚款、扣除联赛分红、扣除联赛积分、减少转会名额、限制球队球员报名数量、取消准入资格等)。
10、推动俱乐部名称中性化
各俱乐部要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逐步优化股权结构,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逐渐实现俱乐部名称的中性化和非企业化。
11、加大扶持女足重振“铿锵玫瑰”
普及校园女足,完善青少年培养体系,改革女足职业联赛,提高女足队员的保障和待遇,加强女足国家队建设。
实施以“男足带动女足”、“男足反哺女足”的发展战略;对发展女足的职业俱乐部给予一定的特殊政策,以职业联赛带动女足发展。
12、2018赛季中超、中甲联赛、中国足协杯赛外籍球员、U23球员出场相规定
11名首发球员中至少有1名U23球员。
外籍球员的累计上场人次,中超联赛为不得超过3人次,中甲联赛为不超过2人次,中国足协杯赛中不同级别联赛球队之间的比赛,外籍球员每场报名上场规定按低级别联赛的规定执行。
如违反以上规定的球队,该场比赛按弃权处理,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还将视情节对该俱乐部做出进一步处罚。
13、冬季注册转会期继续执行收取引援调节费
在2018年两次注册转会期内,引入外籍球员资金支出未超过4500万元人民币/人、引入国内球员资金支出未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人的相关俱乐部,不需缴纳引援调节费用。
14、港、澳、台地区球员参加职业联赛有关规定
每个中超、中甲俱乐部可以同时注册、报名不超过1名“港、澳、台本土球员”(守门员位置除外),其转入球员占用俱乐部当赛季国内球员转入名额。
在中国足球协会办理注册、报名手续时,港、澳球员凭“回乡证”、台湾球员凭“台胞证”办理。
15、职业俱乐部训练基地
训练基地应当达到至少四块标准足球场,其中一块为符合标准的人工草皮球场、一块带灯光设施。训练基地内应有各类功能用房,能够满足俱乐部各级球队的使用。
本俱乐部一线队和各级梯队不实际使用的,不认定为俱乐部的训练基地。
16、职业俱乐部梯队建设
2019年,中超、中甲俱乐部具备U19、U17、U15、U14、U13梯队,并参加中国足协举办的中超俱乐部、中甲俱乐部精英梯队联赛及其他中国足协举办的比赛。中乙俱乐部具备U17、U15、U14、U13梯队,并参加中国足协举办的正式比赛。
17、关于精英梯队联赛的有关事项
2018年中超、中甲精英联赛将分为U19联赛和U17联赛。U19、U17联赛以分站循环赛的办法进行,全年各进行5个阶段比赛,每个阶段各分为4个赛区,每赛区4队进行双循环比赛,每队全年共比赛30场。精英联赛拟定在2018年3月至11月进行,具体赛程安排将同竞赛规程在2018年初下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足协职业俱乐部工作会议说了啥?17条干货在这里
三、2017年中国足球五大事件是什么
1、国足十二强赛险创奇迹
算上2016年11月在昆明主场0-0战平卡塔尔,里皮接手中国足球后,一共带队打了6场12强赛,战绩3胜2平1负,是亚洲12强中同期拿分最多的球队之一,并把出线悬念保持到了最后一轮,是2002年以来距离世界杯最近的一次。若不是前期挖坑太深,国足甚至将创造出线奇迹。
如今里皮透露已经收到了足协的续约邀请,其本人也倾向于继续留在中国,率队冲击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
2、足协新政
随着体育总局换届,2017赛季足协在上层的指示下,进行了多方面调整,一连发布多条新规,影响范围极大。其中外援方面,中超取消了亚外名额,直接导致多名韩国国脚在中超失业,并顺带赶走了多名韩国主帅。U23政策的出台,为大批年轻球员创造了出场空间,也拉高了其身价。此外,足协还将对高转会费交易征收“奢侈税”,不过对此中超各俱乐部已经掌握了各种避税手段。
3、王小平书法
2017赛季无疑是中超有史以来处罚最严厉的一年,联赛伊始,申花中场秦升就因踩踏对手被禁赛半年,随后奥斯卡、胡尔克、郑智、张稀哲等球员,以及斯科拉里、博阿斯等主帅,都是禁赛罚单的大户。而整个赛季下来,罚款总额达276万之巨。在罚单上署名的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主任王小平,成为赛季最忙碌的人。
4、恒大7冠王
本赛季,恒大收获了升入中超以来联赛的7连冠,再度刷新历史。几年前,恒大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拉高了中超热度,如今在上港、权健、华夏幸福等多支土豪球队的围追堵截下,仍实现卫冕,显示了极强的统治力。
5、“出口转内销”
由于中超持续火爆,加上上述U23政策,年轻的国字号球员瞬间成为各支球队争抢的香饽饽。而由于这批球员数量较少,大部分拔尖的人、都被经纪人运作到了葡萄牙留洋,如今中超球队想要将其征召回国,必将花费不菲的转会费。于是,操作年轻球员留葡的经济公司,早年小打小闹的“出口转内销”套路,在近两个赛季突然爆发出极强的吸金能力,也成为这波足球热潮中最大的受益者。
而由于这种留洋操作对年轻球员的成长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大部分留葡球员踢的都是野鸡比赛),但是又严重伤害了青训球队的利益,严重打击了俱乐部青训积极性,严重危害中国足球长远发展,足协正研究政策遏制打击此类行为。
期待2018年中国足球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