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大利,德国,芬兰 有总统吗
意大利、德国和芬兰都设有总统职位。在意大利,总统是国家的象征性元首,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而政府首脑即总理则由总统任命,对议会负责,因此总统的实际权力有限。德国的政体为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由联邦大会选举产生,而联邦总理则是政府首脑,由总统任命,对联邦议院负责,总统的权力同样较为有限。
芬兰的政治体制是总统议会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每六年选举一次,而总理则负责日常政府事务。在芬兰,总统和总理的权力较为均衡,都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二、奥地利、意大利,瑞典、西班牙,芬兰五国哪里留学较好
从来没有单纯地比较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的比较。而是否适合就要从主客观两方面来考虑。主管就是你自己的条件(学术方面的和财务方面的),特别是你想要得到什么?为此愿意付出什么?这个付出是否在你可以接受或者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客观方面就是对象国的条件要求,特别是难易程度。
奥地利需要也参加留德审核部的审核,从操作复杂性和周期长来看是最难的。
瑞典和芬兰,一般只能申英语授课的。因为中国学生不可能在国内就具备瑞典语和芬兰语知识,即使想学,也不具备这个条件。而生英语授课的,可选择的余地就没有那么大了。毕竟大多数专业还是瑞典语和芬兰语授课的。英语授课的专业不仅少,而且主要集中在理工科。这样,恐怕非理工科的学生就不能考虑了。
西班牙需要高考成绩,目前还是要求不少于340分。其实也不高。但是要么需要字啊国内先考过塞万提斯学院的语言考试再申请大学。或者可以先过去学习西班牙语,考过了语言考试,在能被大学接受。不过可以就地接受的大学不多。大部分人为了能够被自己心仪的大学录取,还得回国再签一次。确实比较折腾。
意大利语需要高考成绩不低于380分。如果参加计划生预注册,可以不需要在国内学习意大利语,提前8个月(很有可能从今年开始,就要延长到10个月)过去参加意大利语语言班学习。考过了语言,就进入大学注册开始专业学习。也可以参加夏季预注册,及字啊国内先把意大利B1语言证书考下来,再参加预注册。过去后直接在大学注册读专业。
三、二战意大利能打过芬兰吗
从军事发展来看,意大利是强者,毕竟他们的老祖宗也是威震欧洲的。罗马帝国的威望每个欧洲人都知道,他们与中国的往来也在丝绸之路开辟后随之展开,吸收了东方大国的科技,国力自然很是强盛。没有人否决罗马是欧洲的第一个霸主,那些著名的欧洲皇帝大多也都出自罗马,如凯撒、屋大维等。在英国崛起后,意大利不知是被吓到了还是骨头软了,兵败如山倒,立刻丧失了霸主地位。这也许和其国内的局势有关,在凯撒到屋大维再到安东尼王朝,期间斗争不断,间接动摇了国家军事及经济实力,衰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芬兰,怎么说它也是一个因为侵略战争而出名的国家,在历史上碌碌无为,就如同欧洲的卢森堡一样。它并没有像意大利那样崛起过,是处在夹缝当中的一个国家,除了诺基亚就是西蒙海耶——芬兰的两大国宝。说真的这个国家历史发展还真没有什么内涵,在工业发展突出的欧洲,算得上是经济发展垫底的几个国家之一,并不是太强大。不过,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芬兰一跃而起,成为了发达国家,上演了一出名副其实的“咸鱼翻身记”。
接着再来聊聊士兵战斗力,这个双方平手。意大利军队在二战中的确士兵表现不怎么样,通常都是以几十倍甚至一百倍于敌方的兵力,但战争却还总是打输了。不过,墨索里尼的祖先表现不俗,罗马军队能够征服非洲一部分领土,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军队战斗力非同小可。要知道,征服欧洲是连二战的德国人都没能实现的愿望,这说明墨索里尼只能是丢了祖宗的脸。罗马帝国的强悍是可以与秦汉军队相比的,但在20世纪初期,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精神促使了强大的战斗力,意大利则相差甚远。
而芬兰军队在古代就算有强悍的战斗力,无奈国力太弱,反抗只能说是徒劳无功、以卵击石的行为。而在二战前的芬兰,我认为其战斗力至少比当时的意大利强,能够抵抗苏联几个月时间,使后者占领的土地只够埋葬阵亡士兵的尸体,就足以说明芬兰人的抵抗精神与意志一点也不比二战的苏联差。毕竟二战苏德战场当中,苏军占据人数优势,只不过当初没有把握好良机,被德军占了上风,但总体而言胜算是很大的。而芬兰兵力上不如苏联,却还能死守国土,连强大的苏联都被迫与之签订条约,可见芬兰士兵之素质不可小觑。
之后谈谈将领素质,意大利将领还好,乔瓦尼梅塞就是位善于装甲作战的将军。如果他也能像曼施坦因那样,拥有强大且战斗力强的部队,倒不说像德军那样威风凛凛,至少也不会令意大利士兵落得个举枪投降的下场。巴多格里奥也不错,可我却总觉得他的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在墨索里尼身边是个打酱油的,但却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二战初期,他跟随墨索里尼加入轴心国,而在二战末期,当他看到胜利的天平已经倾斜于盟军时,立刻倒戈,成为了消灭意大利的一个关键人物。就算他智慧工地优秀,但其道德品质的确不怎么样。这样的人到是会审视时局,但人们对他的评价普遍不会好到哪里去。
其实,芬兰军队在二战中完全就是附和于德军,一些芬兰部队甚至还归德军将领指挥。在将领素质方面上,芬兰实在是没有家底了,也许是因为受到了苏联的限制,或者是因为国土面积太小,没有足够的实力,芬兰并没有培训过将领的实力,因而使其在轴心国当中只能是一个配角。芬兰将领的确有,但出名的不多,要真是有个出色的指挥家,那么苏芬战争芬兰也就不会打得那样惨了。
接着对比一下三军实力,这一点意大利绝对胜出。
先说陆军,芬兰在这上赢了。芬兰军队在二战中战斗力不算是惊人,但也很出众了,芬军参加了列宁格勒战役,处在德军合围线上,负责保卫列宁格勒。景观苏军的攻势很强大,但攻破芬兰人的防线,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芬兰人将其在苏芬战争的仇恨,此时此刻爆发出来,机枪里喷射出愤怒的火焰。苏军战斗力不错,但即使是攻破了防线,芬兰人又能将其迅速收拢。当初苏联统帅部的计划就是以芬兰防线为突破口,支援列宁格勒苏军,但由于芬兰军队的强悍以及强大德军的坚守而夭折。
意大利陆军不用说了,法国战线上数倍于法军的意军,竟然还没有守住防线,令法军攻破几十里。在非洲与土著人交战,竟然还惨败而归。在希腊,依靠着强大的武器装备,本以为可以迅速将其占领,没想到又被打了回来,还需要德国老大哥亲自出马。可以说,如果没有德国的支持,墨索里尼倒台完全就是分秒中的事情。而盟军在反攻欧洲时,也是第一个拿软柿子开刀。知道国土沦丧意大利人才紧张起来,以“声东击西”地弱小攻势将战争拖延到了1945年5月2日,和他的德国盟友一起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空军方面芬兰根本没什么实力,甚至比抗战期间的中国还差,能够组成一个像样的空军大队就不错了。因而在苏芬战争中,空军的不足对其造成了很大影响,芬兰陆军在这方面吃了很大亏。他们的陆军飞机大部分都是一战老式的,有些甚至不能起飞,苏芬战争所有能参战的老骨头全都上战场了,当然能够滑翔着回来的也就只有那么几架。
意大利这回可以好好显摆显摆了,因为他们可以从空军之实力,来弥补陆军战斗力的不足。仅仅在西班牙内战当中,墨索里尼就充大款,援助给佛朗哥近百架飞机,后来又断断续续援助了几百架,比德国援助的还要多。这就说明意大利空军实力并不弱,飞机还是有的。意大利空军大部分用来援助德国入侵苏联,对苏联空军的打击起到了一定效果,而到了后来大部分的意大利飞机都归德国指挥。
至于海军,芬兰就更别提了,如果其海军实力强盛那么苏芬战争就势必会引发一场大的海战。但芬兰并没有充足的经济实力去发展海军,其所谓的“海军”也许就是几艘炮艇而已,不足为奇。
至于意大利人,他们的海军很强大,以至于英国人不得不抽出手来,制定计划来对付他们的海军。意大利有一个较大的海军营地,坎宁安将军就曾派部队以少胜多,击沉击伤了那里的几艘意大利军舰,这就是驰名二战的“塔兰托计划”。让曾经不可一世的英国人,如今都要背地里搞偷袭战术,说明意大利海军确实值得重视,而他们的表现也比陆军强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