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总局管足协吗
体育总局是中国国家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国家运动政策。中国足球协会(足协)是独立的行业组织,在中国境内负责足球事务的管理和组织。尽管体育总局对足球运动有影响力,但并不直接管辖足协。
中国足球协会成立于1924年,是中国足球最高行业管理机构,下设多个部门和组织机构,如职业联赛部、技术委员会、青少年工作部等。足协的主要职责包括足球比赛的组织和管理、搭建足球发展平台、培养足球人才、推广足球文化等。体育总局是中国国家机构,属于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单位之一。体育总局的职责包括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体育政策、推进全民健身、监管体育产业等。虽然体育总局对足球运动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它并不直接管理足球协会,也不能干涉足球协会的内部事务。尽管足协不受体育总局直接管理,但两者之间有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体育总局通过与足协的合作,推动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为足协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除了体育总局,还有哪些机构可以对足球协会进行监管?除了体育总局,中国足球协会还需要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公司法、民法等法律规定。此外,国家体育总局下设的运动管理中心也负责对各项运动协会的管理和指导,包括足球协会。因此,中国足球协会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机构的管理要求。
体育总局是中国国家机构,有影响力但并不直接管理足球协会,足协是独立的行业组织,在中国境内负责足球事务的管理和组织。尽管两者职责不同,但是通过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同时,足协还需要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公司法、民法等法律规定,并接受国家机构的管理和指导。
【法律依据】:
《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第六条申请参加评估的社会组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取得社会团体、基金会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满两个年度,未参加过社会组织评估的;
(二)获得的评估等级满5年有效期的。
第七条社会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评估机构不予评估:
(一)未参加上年度年度检查;
(二)上年度年度检查不合格或者连续2年基本合格;
(三)上年度受到有关政府部门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尚未执行完毕;
(四)正在被有关政府部门或者司法机关立案调查;
(五)其他不符合评估条件的。
二、中国足协收入来源
1.厂商赞助:中国足协的收入之一来自于各类企业的赞助商。这些企业通常会根据协议提供资金支持,以换取足协赛事的命名权和其他品牌曝光机会。
2.政府拨款:足协还会收到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财政拨款,这部分资金是足协运作的稳定来源之一。
3.个人捐助:除了企业赞助和政府支持外,中国足协也可能接受个人捐赠,尤其是来自足球爱好者或慈善家的资金支持。
4.运动员参赛收益:足协从运动员参加的国际比赛中获得收益,这些收益通常与参赛俱乐部按商定的比例分成。
5.国情因素:中国足协的收入也受到国内足球市场和政策环境的影响。虽然这部分收入较为隐秘,但在一定程度上,足协可能会从各种非公开渠道获得资金。
6.打击非法赌球:足协致力于打击非法赌博行为,以保护足球比赛的公正性。通过减少赌球等不良现象,足协间接保障了赛事的观赏性和正当性,从而维护了整个足球生态的健康。
三、中国足协的铁腕政策对于职业足球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2月14日下午在上海,预计持续1个半小时的2020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专项治理会仅用时1小时左右就告结束。在中国足协如约公布新版“国内职业俱乐部限投、职业球员限薪”规定后,协会主席陈戌源当着媒体记者面儿,语气坚定地表达了中国足协坚决落实各项治理措施的决心。无论新规落地“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在国内职业足坛全面打击金元足球,去泡沫以拒绝虚假繁荣的问题上,中国足协与各俱乐部已形成最大公约数。经过治理的中国职业足球或将迎来一个充满困难、挑战却不失理性的发展新时代。
陈戌源
出现在12月14日下午2020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专项治理会现场的国内三级职业联赛老总们,绝大多数都是在会前不久才抵达会场的,他们大多也都预定了当天离沪的机票、高铁票。有关未来三个赛季各级职业联赛俱乐部限投、球员限薪规定细则的颁布不可谓不重大,只是因为各家此前已通过内部沟通、媒体报道等渠道对方案内容有所掌握,因此他们此行的意义或许在于配合中国足协履行规则发布程序。而这也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限投、限薪”新规的颁布与落实不可抗力。
如果问此次上海会议最大的“亮点”在哪里。那么无论是俱乐部代表,还是受邀全程旁听会议媒体代表们给出的答案都会是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的“总结发言”。陈戌源先是用4个“事关”解读了新规则推行意义的重大、“金元大棒”戕害中国足球与国内职业足球非治理不可之间的逻辑关系。中超几倍甚至10几倍于日本、韩国顶级联赛俱乐部投入与球员薪酬标准的数据清晰可见,陈戌源用“触目惊心”加以形容丝毫不为过。
陈戌源发言的重点当然不是复述各种道理,而是依据事实,表明中国足协治理当下国内职业足球刻不容缓的立场。有细心的媒体人注意到了陈戌源会议期间的部分表述。比如,他将相关俱乐部的高投入定义为“违背市场规律、价值规律,具有不可持续性的危害行为”。还比如他感叹“大家还不觉醒,难道良心已死?”。
会后被媒体记者围住的陈戌源还坚定地说,“不当主席,也不搞‘下不为例’。”这样的表态对那些存在“阳奉阴违,不执行规则”侥幸心理的俱乐部或个人无疑构成了巨大震慑。熟悉陈戌源处事风格的人大多会作出类似“老陈敢说话”之类的评价。不过,在推行“限投、限薪”政策的问题上,陈戌源不仅敢说,实际更敢干。从公布的方案内容来看,中国足协在落实规则执行与监督的问题上的确下了很大的功夫。对各类可能出现的违纪行为,也推出了空前严格、细致的罚则。比如,投入超标的俱乐部面临最多24个联赛积分扣除甚至被取消注册资格的重罚,还比如队员个人违规面临2年禁赛重罚等。
而在与会代表看来,中国足协本轮治理工作最大的“杀手锏”无疑是陈戌源所提及的“要求各俱乐部向中国足协上报年度财务报表”。据了解,针对过去多年来“阴阳合同”等污染国内职业足球环境、破坏联赛竞争秩序的各类乱象,中国足协在此次规则执行过程中引入了强有力的监督措施。作为未来国内职业联赛理事会(联盟)筹备工作组的实际牵头人,现任广州富力俱乐部董事长黄盛华、原江苏舜天俱乐部职业经理人刘军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携手工商、法律、财务界代表,为治理方案的出台集思广益,从而最大限度地堵住规则漏洞。
对于规则落地给俱乐部、球员带来“不适感”,中国足协有所预见,但对于规则无折扣执行,协会的态度异常坚决。为此陈戌源提出了郑重警告,“莫打‘擦边球’;俱乐部及个人一旦违规,无论名声、牌子多大,处罚坚决不留情面,决不搞‘下不为例’;不需要不执行规则的球员。”这既表明中国足协及其个人对各类违规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同时也表明“治理职业足球,去除金元足球泡沫,决不留退路”的坚定立场。
打击“金元足球”,并非仅仅由中国足协唱独角戏。事实上,在新规出台前,中国足协通过广泛调研,已经清晰地了解到目前国内各级职业联赛面临的处境与压力。在上海会议上,包括中超河北华夏幸福、中甲昆山FC在内的部分俱乐部代表纷纷表态,支持中国足协推行“限投、限薪”规则。华夏幸福俱乐部总经理李君在发言收尾时这样说道,“各位一定要坚持,希望明年开会时大家都还在……”,听似玩笑的一句话却直指广大国内职业俱乐部的痛点所在。“投资回归理性”其实早已成为俱乐部自身安身立命的诉求所在,“节能减负”实为众望所盼,他们自然没有理由与中国足协“唱反调”。
几乎在陈戌源做完总结发言同时,已结束本赛季亚冠联赛征程的中超4家俱乐部球队分别踏上回国征程。某种意义上,亚冠联赛是反映中国职业足球发展现状、发展质量优劣的一面镜子。在本赛季亚冠赛场上,中赫国安队令人眼前一亮,但依然被没有什么大牌外援助阵的韩国蔚山现代队挡在8强阵营外。其余3队中,恒大、申花未能小组出线,上港止步淘汰赛首轮。面对以替补、年轻球员出战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球队,他们几乎没有表现出什么优势。确切地说,左右各国俱乐部队成败的最关键因素依然是其本土球员实力。中国球员与日、韩球员实力对比如何?答案其实就在比赛中。如果号称拥有“高配”的中超豪门在亚冠舞台上屡屡不堪一击,那么自然有人会发问,“是不是本土球员拿500万元年薪仍太多?”
刘奕
美联社北京时间12月14日以“中国(职业足球)限制薪酬以促使职业足球俱乐部及联赛长期可持续发展”为题,特别关注中国足协推出的“限投、限薪”新政。文章援引中国足协秘书长刘奕的话称,“人人都意识到这(金元足球)不可持续。这个泡沫必定会破灭。”而美国《福布斯》杂志也在专题报道中评价说,“近年来中超吸引国际关注的原因之一,是俱乐部对国际球星的无节制支出。但下赛季中超俱乐部将不得不遵守新的工资帽。”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足协在治理国内职业足球环境的问题上,与包括俱乐部在内的各方保持了一致,此举也在舆论上得到了广泛支持。“打击金元足球、去泡沫化以杜绝职业足球虚假繁荣”已经成为接下来中国职业足球发展的行动指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