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足协宣布退出中超,足协中性名政策是什么意思

来源:24直播网

一、中超为什么要改中性名

因为国家鼓励俱乐部去商业化。

2015年3月公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推动实现俱乐部的地域化,鼓励具备条件的俱乐部逐步实现名称的非企业化。中国足协在2020年12月通知要求,各职业俱乐部需在2021赛季开始前完成相关更名工作。

中国足协2021年3月29日正式公布新赛季三级职业联赛俱乐部准入名单,16家中超俱乐部在更名后首次统一亮相。

部分中超更名情况一览

广州恒大→广州队

江苏苏宁→江苏队

河北华夏幸福→河北队

深圳佳兆业→深圳队

武汉卓尔→武汉队

青岛黄海→青岛队

广州富力→广州城

天津泰达→津门虎

山东鲁能→山东泰山

上海上港→上海海港

重庆当代力帆→重庆两江竞技

河南建业→河南嵩山龙门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2021赛季中超16家俱乐部更名一览

二、如何看中国足协新政球队改中性名称遭遇国安强力反对如何收场

北京国安这个名称从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开始就存在了,已经成为了北京的体育符号和文旅符号了,同时也承载了太多北京球迷的感情在里面。中国足协一纸文件,说改就改,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北京国安俱乐部对于改换中性名称这件事情持反对意见。但是中国足协的态度也很强硬,那就是不改名就不予注册。

其实不止北京国安俱乐部,其他大部分中超俱乐部对改换中性名称这件事情都是持反对意见的。

中国足协要求各俱乐部改换中性名称的理由很奇葩,那就是要建设百年俱乐部。球迷们不禁要问,营业执照上改动两个字,就能成为百年俱乐部了?那刚刚夺得亚冠联赛冠军的蔚山现代是不是永远也成为不了百年俱乐部?还有水源三星,全北现代这些俱乐部是不是永远也成为不了百年俱乐部?

中国足协做决定,一般都是拍脑门决定的,从来不对我们的联赛做调查研究,从来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中国足协作出的中性名称改革方案,不但俱乐部反对,球迷也反对。这种犯众怒的决定有存在的意义吗?

目前各家中超老牌俱乐部都还没有对中性名称转换做出最后的决定。如果因为改变中性名称的方案,使得某些俱乐部做出股权转让的决定,甚或一怒之下直接退出中超联赛,就看中国足协怎么收场吧?

国安京城之队,就不一样了,听说国安都把体育局搬出来调和,你说足协陈主席能给面子吗?自己刚在上海铿锵有力了一把,再左右脸都打一边,我看冬至的饺子没法蘸醋,酸掉中超所有球队的牙。不过国安和足协的对吖挺好,估计还有码头队的截胡,挖江苏苏宁的外援谢特拉,这薪水又改咱算?明里暗里都是鬼帐,归化球员五六个的广州恒大落个本赛季“无毛鸡”,足协的病也许没法彻底根治,一切的根源都是急功近利,我们球迷期待的咱们自己的“孙兴慜”出世,给别人意淫有啥出息?

反正中超球队的名称真是五花八门,我就不明白了,起个名字为什么一定要带上企业名,就好像你给你孩子起名字一定要把你自己名字加进去,让人一眼就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合适吗?不伦不类的!不过有些企业名做球队名听起来也罢了,像国安啊,申花啊,要再加个中赫,绿地做什么。还有像上港,鲁能做球队名我觉得就像是给孩子起名字叫狗蛋,牛蛋一样,一点都没意义!个人觉得足协让改名称,至于改什么只要各自球迷同意就行,但是要说明名字一旦确定永远不允许更改,哪怕将来俱乐部转让!

三、中国足协要求各家俱乐部名称采用中性名称,对此你有何看法

足球队伍的名称可以说是我们认识一个足球队的第一印象,所以说在这一方面一个足球队有一个好的名称也是会受到我们很大的关注。在我们国家的足球协会就肯定对于俱乐部的名称有着一系列规定,这一些规定也是为了规范管理。在热点上就有中国足协要求各家俱乐部名称采用中性名称,网友们对于这一个规定都表示非常关注,同时表达了自己的一系列看法。对于中国足协要求,各家俱乐部名称采用中性名称这一件事情来说,以下所述就是我对这件事情的一些看法。

中国足协要求各家俱乐部名称采用中性名称,我认为这肯定是为了这一些足球俱乐部能够得到更好的管理而作出的一系列规定,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如果说足球队的名称很乱的话,那么肯定在这一方面也是会让我们很头疼。中国足协要求各家俱乐部采用中性名称,在这一方面也是我们国家足球队的一系列体现,所以说在这一方面也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一些足球队的力量。足球队在这一方面就应该积极的配合中国足协的这一些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他们在今后的日子当中发展得更加好。我们国家的足球力量肯定也会因为足球协会作出的这一些规定,而变得更加强悍。中国足协要求各家俱乐部采用中性名称,这是非常好的一个规定,这能让我们国家的这一些足球队伍名称有一系列的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我们在认识一个球队的时候更加方便,并且使得这些球队彰显中国力量。

对于中国足协要求各家俱乐部名称采用中性名称这一件事情来说,我的看法就是上述这些。

四、中性名政策是什么意思

中性名政策是要求国内所有职业俱乐部、球队名称要中性化的意思。

面对山东《新时报》的采访,体育学者、体育产业专家易剑东评价了中国足球俱乐部中性名政策。易剑东说:这一政策可以说是用心良苦。首先,足协希望俱乐部名称能与地方文化更有机结合,彰显这一区域的地域文化,而不是某个企业。再者,就是希望把体育文化的个性、特色体现出来,实现与体育内在精神实质的融合。

最后,这一政策也是希望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每个企业都有其独有的企业文化,如果能创造性把自己的企业文化,与俱乐部体育文化相结合,而不是单纯冠名,这也是一种更‘高级’的展示形式。可以创造性地在俱乐部名称上做一些深度加工、挖掘。目前来看,要求俱乐部把企业名称完全去掉也未必合理。

中性名政策的不足之处:

1、职业联赛伪职业

咱们虽然号称是职业足球联赛,甚至进入职业化已经是第28个年头,但是其实本质上还是足协拿着行政大棒进行粗暴一言堂管理的伪职业联赛。各级职业联赛的足球俱乐部,对于联赛中的各种商业广告、赛事转播等等几乎都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2、联赛商业价值低

现在的体育赛事,其实本质上都是一种商业行为或者说是一门生意。比如奥运会、世界杯、欧洲杯、欧冠以及欧洲五大联赛,而且都是商业价值巨大的生意。

3、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敬畏

推进中性名,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希望能让一支球队不管背后投资人如何变化,但是球队的名称永远不变,就像不管张家父子投资国际米兰之前还是之后,人家还是一直都叫国际米兰。

五、中超球队为什么起中性名

根据中国足协规定,2021赛季的中超、中甲和中乙各职业俱乐部名称必须“去企业化”,采取中性名称,否则中国足协不予注册资格。据悉,此次中国足协的更名规定,意图也在于向欧洲豪门俱乐部看齐,这些球队在官方指定的秩序册里不会出现球队具体的冠名商名称。

放眼世界上的职业联赛,几乎都是中性化的队名,欧洲五大联赛几乎找不到一支名称中带有投资人广告的球队,这是因为在高度商业化的联赛当中,中性化队名已经成为了基本要求和常规操作。毕竟在众多的赞助商中,不可能将其中一个作为队名而冠名,这样对其他赞助商是不公平的,所以他们的做法就是全部都不冠名。因为联赛的运营有一个很好的平台,所以就算球队不冠名,也可以依靠赞助和分红来经营球队。

但对于中超的俱乐部来说,基本上都是由单一投资人注册,冠名球队其实就是母公司的一次广告宣传行为,这就难怪有舆论认为,中超俱乐部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职业俱乐部,甚至可以理解成是一家企业组成的球队来踢中超。富力投资人张力就认为,如果中超职业联盟将联赛的营收做到50亿元以上,中超球队可以依靠大量的分红和自身的广告营收来生存的话,彼时才是推行中性化队名最合理的时机。到那时,就算足协不强推,中超球队也都会自己中性化名称。

据报道,“中性名要求的细节比之前的草案要更严厉,强调去企业化,各队可以从突出人民地位、城市行政、名胜山水、文化符号等方面着手了。”此外,其中还列出了一组符合足协要求的队名,例如江苏金陵、广州人、北京首都、上海海港、山东泰山等。

中超球队队名去企业化,是吸取欧美日韩等先进足球地区的经验的举措,或许是培养长青球迷、打造百年俱乐部的好途径。球队名称中性化则会让俱乐部更注重品牌内涵的塑造,而不再只是以冠名的方式强行将企业名称强加给观众。球队名称的中性化还会让球迷有更多的归属感,让球队更加具有地域化特点,对于球迷文化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于中超中性名之所以要更改,中国足协的初衷在于向全世界职业联赛看起。但确实目前中超还存在一些现实情况,也是需要中国足协考虑在内的。

六、足协中性名政策是什么意思

职业足球俱乐部名称中性化的政策。

足协中性名政策是指中国足球协会(足协)要求职业足球俱乐部更改名称为中性名称的政策,俱乐部的名称不得含有股东、股东关联方或实际控制人的字号、商号或品牌名称,也不得使用谐音。目的是希望俱乐部能够逐渐脱离与母体企业的关联,走上自负盈亏的道路,避免出现俱乐部企业撤资解散的情况。


24直播网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