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问,中国足球前景如何
中国足球前景让人担忧。就大家知道的腐败,体制和中国人对大球竞技的不团结外,我还想说个问题。
众所周知,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一直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当然中国球迷也不例外,可是往往我们更喜欢也更关注国际足球,特别是欧洲的五大联赛,许多人都是欧洲豪门的铁杆粉丝。但对中国足球很少关注,或者是充满了冷嘲热讽。出现这种反差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中国足球真的太差了,太臭了,中国的足球职业联赛也是相当的不职业,充满了假赌黑,虽说这几年在有关部门的强力介入之下,反赌打黑运动使中国足球的形象略有好转,许多大型企业也重新愿意投资中国足球,这使许多球迷朋友再次看到了一丝希望。但是随着今年年初的亚洲杯小组赛未能出线,最近2014年世界杯亚洲区10强赛的提前出局,以及亚冠名额的缩减,使广大中国球迷再次寒心,这当然也包括本人自己,虽说我对这样的结果早已经有所预料。
刘建宏在中国队输给伊拉克的比赛后激动的说道:“打出这样的水平还是不容易,如果蒿俊闵的那个球进的呢,说不定赢球是我们。为什么输球总是我们呢?如果你是一个家长,你会让你的孩子踢球吗?如果你是一个班主任,你支持班里组成球队吗?如果你是校长,你们学校有足球队吗?如果你是市长,你知道你的城市有多少足球场吗?如果你是房地产商人,你光想着挣钱,你盖的小区里有足球场吗?。中国足球上不去,不是几名球员的问题,是我们所有人的问题。我们不要怨天尤人,其实改变中国足球很简单,其实还是你自己去踢球。”
刘建宏所说的绝对有道理,可是我们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市长,每一个班主任,每一个校长,每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去支持足球运动呢?这就需要每一座城市拥有对足球有着较高的认知水平,也就是足球文化。在此声明一点,我所认为中国足球运动的良性发展绝不是简单的世界杯出线甚至于勇夺世界杯,而是中国足球文化的繁荣。足球给人带来的乐趣绝对不是出于功利的大赛名次,而是足球运动本身带给每一个人的享受。众所周知,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足球城市,比如,曼彻斯特,伦敦,利物浦,马德里,巴塞罗那,都灵,米兰,德国的鲁尔区,这些城市又有丰厚的足球文化底蕴,也为世界足坛贡献了许多伟大的俱乐部和伟大的球员。那里的许多市民将足球看做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们的父母会去看球,他们的老师会去看球,他们的市长会去。看球,甚至他们的国家领导人也会亲自去球场看球。可我们呢?别说亲自去看球了,许多人甚至连中超有多少支球队都不知道
著名作家陈忠实说:“一个城市除了政治的开明,经济的繁荣,人事的和谐之外,应该也有像足球这样的运动,足球能带给人们需要的激情,这种激情的给予是不可替代的,甚至其他别的运动也难以承载的。”现代足球运动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可以说足球本身就是一项城市运动。所以说足球文化是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令全世界球迷关注的西班牙国家德比绝不仅仅是两支著名豪门的较量,更是两座城市文化的厮杀较量。
可是放眼整个中国,能将足球文化视为城市精神的城市,除了大连,上海,北京,天津之外,还真正有哪些?就目前的整个中超联赛来看,拥有房地产背景的俱乐部多达12家。众所周知,就目前的中国来看,想靠足球赚钱其实是一种奢望。那为什么众多房地产企业还是乐此不疲的投入到足球运动中来呢?原因很简单,依靠足球资本来换取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一旦当地政府并未因此对企业产生过多好感,这些企业就会另谋他算,如现在正闹整体迁离的陕西浐灞和资金严重不足的浙江绿城。
去年两支雄心壮志的“中国皇马”都陷入了这种窘境,何其讽刺。而拥有丰厚足球文化底蕴的上海,市民会努力挽留陷入危机的申花,上海的相关部门会介入这次危机,上海申花就此平稳度过这次危机。国安虽然一直遭受全国球迷的攻击,但是它的稳定确实让众多球迷羡慕不已。而西安虽然拥有令全国球迷惊讶的超白金球市,可是我们却未能留住国力,未能留住安馨园,这次也很难留住浐灞。原因何在?虽然西安号称中国最有文化的城市,但是我始终认为它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足球文化,没有自己培养的优秀球员,从90年代的国力到现在的陕西浐灞,虽然这期间给广大球迷带来了无数欢乐,但由于陕西足球一直处于动荡之中,俱乐部始终缺乏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归属感,一旦曾经的球队离开西安,那么整个陕西就会陷入从青训到一线队伍全面缺失的窘境。陕西球队就是在这种诡异的环境下诞生和降临,可想而知,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球队只能是个怪胎和畸形。如西安境况的城市有许多,武汉,成都,昆明,太原,合肥皆如此,偌大的城市,竟没有一个长期存在的有影响力的足球俱乐部。
任何一个运动项目要实现全面进步和整体繁荣,必须依赖于扎实的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会创造出一个优越的产业环境和严密的社会系统。少数优秀运动员拿几个冠军只能短期提升项目影响力,个别赛事一时取得丰厚收益只能为企业发的完展而不是产业繁荣提供证据,皇马和广州恒大合作要建世界最大的足球学校,巴萨要依照拉玛西亚模式在北京建立新的足球学校。可是几个足球学校诞生个别球星只能激活区域的足球氛围却无助于整个足球社会系统的改善。
在对足球文化的关注与理解上相关部门存在着严重的认知不足,因此对足球产业的投入与消费、对足球行业的支持与支撑等方面,与足球强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是导致中国足球长期不给力的根本原因。
只有当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欣赏和品味足球文化,越来越多的城市视足球文化为城市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越来越多的投资足球的企业家有所回报、越来越多的媒体和公众能心甘情愿地支持足球,中国足球才会拥有发展和进步的基础。
但就目前中国足球存在的问题来看恰恰是:真心诚意投身足球运动的人不多,把职业足球作为产业来经营的人有限,心甘情愿支持足球运动的人很少。我们需要的是像国米老板莫拉蒂那样的对足球绝对痴狂,而不是国力老板李志民那样为足球不顾一切,拼到最后倾家荡产。或许获得像许家印和王健林这样的企业家更多的关注,对目前的中国足球发展是好事,但是他们对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也只能表示无奈。
只要真正解决城市足球文化的根基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足球产业环境、获得社会环境,中国足球的发展才能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能奢望万达和恒大来拯救中国足球,也不要奢望靠送一批有潜质的孩子去国外接受训练以此解决中国足球存在的问题。恐怕中国足球的主事者要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精益求精,广大关心中国命运的人们要放弃成见、重拾信心、保持耐心,才有可能迎来中国足球的进步和成长。
培养城市足球文化根基是发展中国足球的基础,这一基本原则应成为我国足球运动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梦想有一天,中国队的比赛也会成为永恒的经典,变成我们记忆中的永恒财富。这样等到我们老去的时候,在壁炉边抱着自己的孙子,跟他们讲起20xx年,讲起今晚的德比大战。
二、中国足球俱乐部靠什么挣钱
一、球票销售:中国足球俱乐部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是球票销售。对于顶级联赛的俱乐部而言,优质位置的球票以及豪华包厢往往以年票形式售出,这为俱乐部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二、赞助广告:俱乐部通过各种商业赞助获得收入,包括主场冠名权、比赛场地内的主要广告牌、以及球衣广告等。这些广告赞助覆盖了比赛场地内外,任何可能吸引观众注意的场合都可以成为商业合作的对象。
三、转播权分成:中国足球俱乐部还从电视转播权中获得可观的收入。例如,中超联赛由于运作成功,转播权带来的收入十分可观,这对于俱乐部来说是一笔重要的资金来源。
四、商业活动:足球俱乐部通过开发球队周边商品、参与商业活动以及与其他厂商的合作项目,进一步拓宽了收入渠道。这些商业活动不仅增加了俱乐部的知名度,也为它们带来了经济效益。
三、中国足球有前途吗
其实大家不要对中国足球这么悲哀,虽然目前是中国足球最艰难的一段时间,但是你们想想,十年前的日本足球算什么,而现在却是世界二流强队了,经常能够与顶级对抗,02年以前的韩国在世界杯赛上从未取得过一场胜利,但却创造了亚洲的辉煌,04年以前的希腊呢?只参加过一次世界杯,三战全败,一球未进,丢了10个球,比中国还不如,中国丢的是九个.在欧洲杯上也没有取得一场胜利.所以我认为中国足球不是没有希望,只不过现在处于一个最低谷,要重新振作需要很多条件,很多因素,不是出几个什么大牌球星就能解决问题的,中国足球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靠自己,只有从体制上进行改革,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中国足球,才有可能找到病根加以改进.其次,这还需要我们球迷朋友给中国足球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不要一天到晚地将中国足球贬到一文不值的地步.否则,中国足球就真的没希望了.我认为是:风气不好,制度更不好!!!什么堵球呀,黑哨呀····算了我对中国足球都没信心了。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哈。 1、足协的“赌”中国足协自2000年后就酷爱豪赌,先是豪赌世界杯,结果世界杯倒是参与了一回,但中国足球却至少倒退了十年。2000年以前,好歹中国队还算是亚洲准强队,常年的亚洲老五。经此一赌,现在中国队充其量算亚洲2流,而且还是2流下游。连8强赛都混不进去了。现在又开始豪赌08了。不知南非世界杯时中国能不能赢香港。 2、鲁能的“嘴”山东足球扰乱市场秩序,逆市而上,本无可厚非,谁叫人家是国企,不计成本呢。但鲁能从总经理到球迷都是能吹的了。动不动就中国最强队,中国皇马之类的言谈。今年四大皆空咱且不说,单说人皇马的荣誉是几十个联赛冠军,9个欧洲冠军拼出来的。虽然今年战绩不佳,但人家有那个资本,有那个资历。山东足球这些年仅拿过一个联赛冠军,有什么骄傲的。不要成绩不好,就说皇马成绩也不好的鬼话自欺欺人了。中国足球之所以不好,就是山东这样好大喜功,不愿自我反省的人太多了。 3、体育总局的“令”中国足球区别于其他国家最大的特点,就是足协并不能领导中国足球,足协上面还有体育总局这位大爷,没事就发一个莫名其妙的大令,足协的下官们,就德不管对错的执行下去。 4、联赛的“系”世界大牌球队都有自己的二线队在踢联赛,比如拜仁青年队勒沃库森青年队 AC米兰青年队等都在各自国家的联赛踢球,但他们都不能与一队在同一级别联赛踢球。一旦升入顶级联赛就要将壳卖掉。中国的四川队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参照西方做法,足协令徐明卖掉壳,如其不卖,足协就可以将其降到下一级联赛。足协的不作为,也怪不得徐明。 5、青少年比赛高于成人比赛世界各国公认的最高水平的比赛是世界杯,一个国家足球的最高任务是成年队。而中国确有自己的特色。奥运足球竟然高于世界杯且不说,连20岁以下青年比赛都成了举国关注的比赛了。真是天下奇闻。青少年足球运动是应重视,但那主要是提高青少年的技术水平,扩大参与规模,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要在世青赛上取得什么辉煌的成绩,在青少年就让队员打发成型。以损害未来的代价,在青少年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众所周知,成人队成绩才代表世界各国足球水平。并不是青少年成绩上去了,国家的足球水平就提高了。喀麦隆、尼日利亚都拿过奥运冠军,可以这些球员组成的国家队,现在连世界杯决赛圈都没进去。日本拿过世青赛亚军,可能说日本足球就是世界强队吗?德国、英格兰、法国、荷兰、捷克、意大利、西班牙等球队在奥运会和世青赛上的成绩甚至远不如中国,难道他们的足球水平就不如中国了。所以中国队在08奥运上成绩越好,我敢断定,再2010世界杯外围赛上摔的越惨。 6、政策的早令夕改中国联赛的升降级改来改去就是明证。不知明年会不会再次宣布取消降级,可能性很大悠。以前联赛都快踢完了都敢改,何况明年联赛还没踢呢? 7、球迷的利益永远是无关紧要的每年足协的政策都是先维护自己的利益,然后是俱乐部的利益。每次到最后都是损害球迷的利益。难道足协就怕球迷太多。 8、好大喜功一个东亚运冠军一个东亚四强赛冠军和一次世青赛小组出现,三次鸡毛比赛(某记者说联欢会杯是鸡肋,那这三次比赛只能是鸡毛)就让我们的龙王乐的。 9、漠视现实,自以为是中超联赛各队,除了某只不计成本的国企球队,实际都在亏损。中国足协却出台什么中超准入标准。什么盈利3000万等等。我敢断言,中国球队没一只达到这些标准的。足协明知不可为,各队都是弄虚作假,偏偏定这么高的门槛。欧洲五大联赛的准入标准也没这么高,基本只有两条:1、成绩合格 2、债务不超标 10、联赛永远是次要的虽然我们年年喊联赛为本。但鬼都不信。若是就需要强势带动一下!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但是我们有些所谓的高官国人,夜郎自大,闭门造车!会有成绩麻??可笑!一切人为的强制的措施只不过是我一厢情愿!最关键是要合乎客观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否则我们的足球指挥徘徊在亚洲!其实很简单。在外国人的眼中。足球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在外国的球员眼中,足球是他们的生命。可是在我们中国球员的眼中足球只不过是玩意。而在中国商人的眼中,足球是他们赚钱和自我抄作的工具。如果中国足协可以把足球当作一种体育项目推广我们固然是欢迎的。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当作一种产业去推广的话,那就是把中国的足球往陷阱里面推。总尔言之:中国的运动员是为了金钱而踢球,为了挣钱他们什么都可以干。而外国的运动员是为了足球而题球。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球员出去了以后不原回来的原因那不是队员的问题.是足球氛围和体制,以及足球文化发展的问题.循私舞弊现象,垃圾暴力和黑社会集团充斥着绿荫场.这是制约足球的关键问题.从李金羽一代健力宝开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足球的希望,仔细观察每一代的青年队,充满活力,意气风发,前途无可限量!可是,一旦他们进入国家职业联赛.看到的是懒散,个人主义,帮派作风.太多的报道纰漏过,高薪的氛围使他们养尊畜息,无所适从.综观世界五大联赛,一名球星没有好的状态依然无法进入主力阵容.他们需要的就是努力向上,否则就是埋没.没有选择.努力再努力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国内呢?截然相反!一时的想法,国家扶持出资把国青队队员送到世界各地职业联赛培养,在需要的时候紧急招回组建国家队上场,比赛的耐看点和结果可想而知.他们所学到的不只是技术,还有危机感.那样才能使他们兢兢业业!中国的足球起步较晚,加上后天的弊端,相信一段未知的时间后,他会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