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足球无法崛起的深层次原因 朱树豪的详细介绍

来源:24直播网

一、朱树豪的详细介绍

朱树豪博士在香港第二代爱国爱港实业家中,是一位具有泛界别、泛阶层影响力的社团领袖,多年来广泛团结各方力量,维护“一国两制”,推动香港与祖国的交流合作,增强香港人对国家的认同感。

1995年和2005年,他分别接替霍英东先生和庄世平先生成功领导愉园体育会和世界杰出华人基金会。他带领愉园体育会为创造香港足球品牌不懈努力,近年来,每年代表香港参加亚洲足协杯及其它国际交流赛事。还不断发展篮球队、乒乓球队、游泳队、田径队、拯溺队等专业队伍,以及市民体育培训计划。世界杰出华人基金会近年来也发起举办有全球300多位杰出华人参加的时代华人大会,出版中华文化知识普及读本,举办“最美的华人之声”公益演出等丰富的活动,以文化为纽带,推动全球华人交流。

近年来,他深感应从体育、专业、文化、社会基层等更广泛的领域,扩大爱国爱港中坚力量,支持特区政府施政,密切与祖国的联系。故朱树豪博士联合在港体育工作者,牵动创立中国体育工作者联会(香港);团结香港中产、中间和专业人士,发起创办香港工商专业协进会。此外,朱树豪博士还担任香港最大的基层社团九龙社团联会首席会长,九龙社团联会把整个九龙地区的各个社团联为一体,推动经济合作、就业培训、民生福利,现已成功发展近12万会员,成为香港推动和谐稳定的一股强大力量。

2007年,值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为推动香港社会的人心回归,朱树豪博士出资2000万港币倡议发起全港最大规模的普通话推广基金。面向香港社会,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普通话推广交流活动。并在香港18区举行大规模的“香港18区庆回归普通话大赛”,共有73万人报名参加,掀起全港学习普通话的热潮。同时,朱树豪博士还出资1000万港币发起创立香港民生民主动力基金会,目的是从基层小区推动政府和市民最关注的民生民主,培养年轻的政治和公共管理人才,推动香港的职业培训与就业,为政府施政提供决策建议。成立当年,就资助22个基层社团开展各种民生服务活动,组织义工1500人,受惠人士5万人。同时,还通过举办系列政治领袖培训班等,培训年轻的政治和公共管理人才,在2007年香港区议会选举中基金会支持88位爱港爱国人士参选,共有58位当选。

2007年香港回归10周年,朱树豪博士还斥资近2000万港元,通过其领导的多家社团和机构,连续举办了10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邀请全球1000位中华武术高手,汇聚香港举办“狮子山下论剑”活动;邀请欧洲足球劲旅巴塞罗那全队首次访港;赞助汇聚全球优秀华人音乐家的多场文化盛会;组织全港普通话大赛;赞助支持七一回归大巡游活动;联合其它社团共同举办庆回归大型烟花汇演和幻彩咏香江系列烟花活动,激发香港人和祖国共同迈向新里程的信心。

多年来,朱树豪博士还鼎力赞助香港传统烟花汇演等大型公益活动。1999年香港遭遇亚洲金融危机,持续17年传统的春节烟花汇演在回归第二年出现无人赞助的情况,朱树豪博士闻讯即牵动其它社团鼎力支持,激励市民共迎挑战,走出低谷。2006年和2008年,朱树豪博士又独家赞助香港国庆57周年烟花汇演和2008京港同心春节烟花汇演,引为香港工商界参与社会事务的楷模。朱树豪博士在国内外体育文化界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国际关系、国际资源。作为北京奥申委邀请的惟一特邀顾问,在北京申奥的国家世纪工程中做出重大贡献。他长期担当中国体育文化走向世界的“民间大使”,争办国际大赛,为国争光。

朱树豪博士是香港人士参与北京申奥的最杰出代表,早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的世纪工程中,朱树豪博士被北京奥申委邀请委任为惟一的特邀顾问。他在申奥最需要的时候,调动自己多年积累的国际关系,穿梭全球各地,对国际奥委会评审委员会主席、申办城市评估团团长维尔布鲁根等重要人士进行了关键性的公关工作;他邀请全球资深的申奥专家组成国际专家顾问团,参与北京申奥的全过程,以北京非常需要的国际视角提出数百条关键性的策略建议,并利用顾问团强大的国际资源和人脉推动实施。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报告会”上,朱树豪博士被赞扬作出了“可歌可泣的重大贡献”。全国政协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原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亦先后多次盛赞朱树豪博士对申奥的贡献。2006年,朱树豪博士又充分利用与国际大体联主席基里安先生等人多年的深厚友谊,为深圳成功申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展开卓有成效的国际公关。同时朱树豪博士还作为六位钻石赞助人之一,积极支持香港举办2009年东亚运动会。为了支持香港举办2008年奥运马术比赛,朱树豪博士又积极协助香港政府协调马术比赛场地的安排,在香港高尔夫球会的球场受到马术场地兴建和比赛影响时,他无偿提供旗下的观澜湖高尔夫球会的场地给香港高尔夫球会会员使用,解决了整个赛事筹备和比赛的后顾之忧。

在推动中国体育走向世界方面,朱树豪博士长期重点支持低谷项目和弱势项目的发展。1995年,中国女排处于历史低谷期,为重振女排雄风,力争1996年奥运打翻身仗,朱树豪博士帮助郎平女士解除国外和约,回国执教中国女排,并在1996年奥运会上夺得银牌。此外,他还发起中华体育基金,资助中国青少年足球队赴巴西训练。设立高尔夫训练基地,支持中国第一支国家高尔夫队的成立和训练。设立网球训练基地,长期支持中国国家网球队的冬训,推动中国女子网球选手李婷、孙甜甜在2004年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郑洁、晏紫在200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和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上,历史性地赢得大满贯赛事女双冠军。

从1995年开始,朱树豪博士先后在中国内地和香港举办了近百次国际高尔夫、网球、桌球、自行车赛事、国际体坛巨星到访活动和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包括:1995年,为中国首次承办具有“高尔夫奥林匹克”之称的高尔夫世界杯;1995年和1996年,与国际自行车协会主席,现任2008年奥运协调委员会主席的维尔布鲁根合作创办环中国自行车赛,比赛线路第一年从香港到北京,第二年从香港到上海,增强了国际社会对香港回归祖国的信心。2001年,成功邀请世界最佳运动员泰格·伍兹首访中国,彰显国际体育界对北京申奥的支持。

目前,朱树豪博士再为中国成功赢得了连续12年举办有“高尔夫奥林匹克”之称、惟一全部由国家代表队参加的高尔夫世界杯(男子)总决赛;同时,还赢得了该赛事第二个12年的优先举办权。一举打破了高尔夫顶级赛事由欧美包办的历史。已经在2007年11月成功举办的2007年高尔夫世界杯,共有28个国家和地区代表队参加,全球148个国家和国内24个电视台进行直播和转播,以体育为桥梁,宣传了中国新的发展成就,为国家经济文化体育国际交流创造了新的平台。在中国日益重视软实力发展今天,朱树豪博士不仅重点推动体育的国际交流,在推动香港与内地、与海外的教育、文化交流方面亦建树良多。

在内地,他先后支持深圳大学、南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国际交流活动。包括:2003年在华南师范大学率先建立体育休闲学科,填补国内大学没有体育休闲专门学科的空白,以适应国内体育休闲产业发展对人才和科研的要求。在北京申奥成功后,朱树豪博士了解到我国与欧美等先进国家相比,非常缺乏国际认可的物理治疗高级人才,不能满足北京奥运的需求,更不能满足全民健康工程的需要。故向国家卫生部、教育部和体育总局建议,并由他本人出资2000万港币支持香港理工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两所大学携手开展物理治疗硕士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中国第一批得到国际认证的高级物理治疗师。这项计划从2004年开始启动至今,已培养了200多名硕士高级人才。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推动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研究的重视,朱树豪博士在多伦多大学设立“21世纪亚太研究”课程和“朱树豪奖学金”,这一长远的战略交流计划,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从2007年开始,他还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设立了公共管理课程计划,旨在加强中国与国际高校在政府及其公共管理人才教育方面的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公共政策和管理人才。

朱树豪博士还在其重点投资区域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力支持普及教育。他倡议发起深圳教育发展基金并出任名誉会长,还向云南省、四川省、广西省、贵州省和陕西省等地区捐建多所全日制标准小学。亦在香港中小学捐建图书馆。

在文化方面,朱树豪博士还大力邀请华人文化精英,展开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声音。2005年到2006年,为呼应深圳市申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东莞申办国际花园城市等大型国际项目,朱树豪博士牵动举办“为深圳喝彩”、“为东莞喝彩”系列大型文化公益演出,广邀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型外商投资企业出席参与,增进国际投资者的归属感。在2006年,他还支持从两岸四地10所音乐学府中挑选100位元音乐学子,首创两岸四地华人大学生交响乐团,与世界最杰出的华人钢琴家郎朗等国际顶级音乐家合作,培养中国文化的后备力量。2006年6月,朱树豪博士在香港和深圳牵动组织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最美的华人之声”,盛会联系邀请136位港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筹委会共襄盛举。吸引了8000位本港政府及工商专业界知名人士、社团领袖、各界代表、中央驻港机构、港区全国及各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驻港各国领事莅临。推动了香港的国际文化交流。

在凝聚国际人才宣传中国文化,增强全球华人凝聚力和向心力方面,朱树豪博士游说并推动当今世界最杰出的青年钢琴家郎朗从海外归来定居香港。在香港期待郎朗成为第一位加入“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国际专才,而他本人因欧洲巡演时间不能配合时,朱博士更包专机安排郎朗及时从欧洲来港,成为首位优才配合宣传,体现了香港和中国对全球杰出华人乃至国际人才的吸引力,在国际社会产生良好影响。

因其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的突出贡献,2004年,朱树豪博士还获颁“法国文化艺术骑士勋章”。

朱树豪博士有着血浓于水的爱国之心。在内地遭受洪水、地震等重大灾害时,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捐助善款,体现了一个香港人的民族情怀和故土情谊。

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特大地震后,朱树豪博士携同集团员工,对灾区人民的创痛感同身受,迅速伸出援手,共分三次向灾区捐赠善款2600万港币。并启动“朱树豪慈爱孤儿基金”,通过中华慈善总会、深圳市慈善会、海口慈善会专款专用,用于救助地震中痛失父母的孤儿,帮助他们重燃希望,勇敢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在全国政协举行的捐赠仪式上,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贾庆林主席感谢朱树豪博士在关键时刻献出一份爱心,体现了爱国之心,民族之情。在2003年举世瞩目的抗击SARS的行动中,朱树豪博士倡议发起“齐抗炎,众志成城献爱心”慈善高尔夫活动。每天拿出观澜湖高尔夫球会的一个场地,广邀两岸四地的高尔夫爱好者挥杆献爱心,并将全部款项捐赠给香港和深圳红十字会。

此外,在2005年华南水灾、2006年南粤水灾、2008年南方雨雪灾害发生的时候,朱树豪博士都是第一时间捐出善款,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和生活,重建家园。朱树豪博士是改革开放之初最早进入祖国内地投资的香港爱国实业家,并把他的重点投资和核心业务全部转移到祖国内地。先后投资超百亿元人民币,在国内开创了全新休闲产业的发展典范,成为香港工商界贡献国家的代表。

朱树豪博士在1977年国家开启改革开放之门的时候,即从香港来到珠三角投资,首先在纸品工业领域进行投资,其顺风纸品和鸿星印刷均为同行中的典范企业,并与中信集团、华润集团、中包总公司在北美展开多个合作项目。

1992年邓小平先生南巡之后,他有感珠三角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需要在投资环境和配套方面与国际模式接轨,即开始选择在深圳和东莞交界的荒山野岭上发展世界最大规模的观澜湖高尔夫国际休闲产业群,不仅带动了中国全新休闲产业的发展,成为香港和内地经济合作的典范区域,也成为香港与内地、内地与国际交流的一个国际化平台。朱博士本人也被中国国家媒体誉为“中国体育产业第一人”。

多年来,他还积极为投资地政府提出策略建议,包括2005年到2006年,他书面建议东莞申办“国际花园城市”,争取这项联合国惟一认可的全球城市管理大奖。并组织国际专家全程参与申办过程,推动东莞在2006年“国际花园城市”总决赛中,从350多个报名参赛城市中脱颖而出,赢得“国际花园城市”金奖第一名,以世界制造业重镇的形象,为中国城市在全球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典范。作为连续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朱树豪博士结合在祖国投资的丰富实践参政议政,具有极高的参政议政能力,为国家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朱树豪博士也是香港人士参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表率。多年来他重点从以下两个领域调查研究,延续性地建言献策。第一,重点关注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早在1994年,围绕我国体育面临从事业向产业转型的挑战,朱树豪博士就在全国政协大会上发言建议中国体育应全面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近年来,又连续从借助北京奥运机遇推动体育国际化、提倡文化走出去战略、文化可持续发展观等角度,呼吁重视国家软实力的发展。第二,率先倡导发展全新的休闲产业,以及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产业。2002年,面对中国经济增长中亟待启动内需的重大课题,朱树豪博士在朱镕基总理参加的联组会上,建议在中国大力发展全新的休闲产业,拉动内需,增加就业,提升人民的生活质素,这项提案获得了九届政协优秀提案奖。2003年,在胡锦涛总书记参加的政协联组会上,他再次结合“三农问题”和城市化问题,建议以体育休闲产业推进城镇化发展。2007年,朱树豪博士通过大会发言建议在我们国家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划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要推动香港高端服务业发挥优势,参与其中,为两地创造新一轮的经济合作高潮。

从1994年以来,朱树豪博士先后组织国内外有关专家,进行了体育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大力发展中国休闲产业,借助奥运机遇发展体育休闲产业,以体育休闲产业推进城镇化进程等4个大型专题调研。有关调研成果和政策建议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批示,多项建议成为国家有关部门的决策参考并得到积极推动。此外,朱树豪博士关于慈善业应结合国际成功经验,全面民间化、职业化的提案,也列入了2005年全国政协重点调研推动落实的课题,并获得十届政协优秀提案。

朱树豪博士还积极推动香港区政协委员之间的联系沟通,2002年,他配合中联办建议发起和大力支持首届“港区全国人大政协同乐日”活动,近几年,他一直作为召集人每年参与组织承办这项活动,使它成为港区人大政协一年一度的传统交流盛会。

为表彰朱树豪博士多层次参与香港和祖国的经济、体育、文化、社会事务,国际小行星委员会在2005年宣布,用朱树豪和中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两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的名字,分别命名三颗小行星。这是对朱树豪博士长期贡献国家的肯定和赞誉。

二、烟草公司在中国的广告费用

没有广告费用!!!烟草禁止做广告!!!

你说的应该是各种赞助费用:

1.赠品派送促销。

我国的烟草企业都有礼品,但大多属于“公关用品”,而没有将赠品当作广告的媒体来看待。礼品、赠品的设计和开发是国际著名的烟草公司做品牌推广、促销其产品的主要手段之一,英、美、日等烟草公司一般是按照烟品市场价值之的25%来核定赠品和广告费的预算,由专业机构设计、开发一系列人见人爱的赠品随烟赠送,例如:印有其产品标识的帽子、体恤衫、雨伞、打火机、箱包、钥匙扣、手表诸如此类的精美礼物。

2.志庆或与重大时事相联系的活动。

志庆宣传的典型案例是“555”品牌,英美烟草公司成立百年庆典和标志更新二合一事件,曾在全球范围展开空前规模的大型宣传。庆贺进入千禧年,加入世贸、申奥、国足冲刺世界杯决赛圈等等,都成为了烟草企业大做广告的题材。

3.赞助文化、娱乐、艺术类的演出、比赛,和竞技类的表演性活动。

全国钓鱼赛冠名“芙蓉王”,第17届全国钓鱼比赛以常德卷烟厂知名品牌“芙蓉王”冠名。

上烟集团公司支持文化事业。每年出资协办“中华”杯上海国际服装大奖赛。主办“中华大奖第二届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与上海大剧院共同主办的“爱我中华——芭蕾”巡回演出。

宁烟举办“大红鹰杯”大连市第四届青年歌手大赛,飞越世纪--——大红鹰杯中国风光摄影大奖赛。与中国作协《中国作家》杂志宁波市文联《文学港》杂志联合举办“大红鹰文学奖”征文活动。

白沙集团赞助特技飞行表演活动。

……

4.捐资助学、改善部分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和支援受灾地区等。

红塔集团为支持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实施“希望工程”,建立我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捐赠人民币六十万元。1998年洪灾红塔集团已累计捐资3396万元,并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主办“红塔杯”文体明星赈灾足球义赛,门票收入加上红塔集团和中国足协等社会各界捐赠的款项共计1.77亿元。

上烟集团捐资教育,公司在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通过设立"中华慈善教育基金",先后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捐款3300万元。2000多位家境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得了助学金。

宁波卷烟厂捐资100万元,在延安设立"大红鹰"奖学金,以帮助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的延安籍学生完成学业。

………

5.暗示性烟草消费

不少大牌影星在银幕上频繁地吞云吐雾,至少在客观上起到鼓励年轻人吸烟的副作用。有些医学专家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烟草商其实是在暗中赞助电影制片商,借着那些影响力甚大的好莱坞“大片”为自己的品牌大做宣传。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在20世纪最后的10年中,大约有30%的好莱坞影片中“有意”出现过诸如万宝路、骆驼、健牌和云丝顿等世界名烟的商标。而每年前25部最卖座的好莱坞电影中,竟有多达85%的片子中有吸烟的镜头。

更有甚者,最近几年的电影市场中还出现了所谓“明星吸烟效应”,即影片的导演有意安排一些大红大紫的演员在影片中细致入微地展示吸烟的全过程,从而使那些本来不吸烟的青少年,由于崇拜明星而自觉自愿地接受了“电影吸烟培训班”的“学习”。从中不难发现烟草商的宣传策略与电影业之间的微妙关系。

6.公益广告

此类广告一般出现在中央一级的大型媒体上,广告片中只有倡导公益的主题和赞助企业的名称,但对于烟草企业来讲就可以直接标明卷烟生产厂家,这在企业的形象广告中是绝对不被许可的,广告主也只需支付广告片的制作费用,而播出大多是免费的。

7.企业形象广告及媒体投放

企业的整体形象广告成为近年来烟草企业突破政策管理瓶颈,宣传自己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大致分类两类:一、烟草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例如:红塔集团等等,二、出于规避禁止烟草广告的法律法规的需要。

烟草企业影视形象广告的媒体投放:电视台以央视为主,卫视中以凤凰卫视为主,这样的投放方式自然有着其深一层的战略目的,对于那些大做宣传的烟草企业,大多早已成为当地市场的主流或在本地市场的销售已趋于饱和,急需要向周边地区扩展势力范围,进一步成为向“红塔山”一样的全国性大品牌,而央视以其独有的优势迎合了烟草企业在国内扩张的需求,中央一台是全国的王牌频道,覆盖面广、权威性强,是全国收视率高而且稳定的一个频道,中央二台属于经济频道,观众多是高学历、高收入的从事管理工作的白领阶层,这也正是一些中、高档烟草品牌的目标消费群体。凤凰卫视节目制作内容丰富、精彩、多变,可覆盖亚太55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均拥有大量观众群,而且家庭收入、教育水平及工作岗位均比一般电视观众高,所以他们的消费能力亦相对为高,是广告客户首选的目标观众。烟草企业使用这两大媒体进行组合,无论是对国内外烟草市场开拓还是树立国际品牌形象,均理性的具有战略眼光的选择。

常见的烟草企业形象广告:

“红塔”――创新永恒,热情似火(云南红塔集团)

“白沙”――鹤舞白沙,我心飞翔(白沙集团:长沙卷烟厂)

“红河”――乘红河雄风,破世纪风浪(云南红河卷烟厂,红河储运公司)

“红金龙”――日出东方,红金龙(武汉烟草集团公司)

“一品黄山”――天高云淡(安徽蚌埠卷烟厂)

“七匹狼”――与狼共舞,尽显英雄本色(福建龙岩卷烟厂)

“黄金叶”――伴君黄金事业(郑州卷烟厂)

“帝豪”――(帝豪集团:河南许昌卷烟厂)

“一品梅”――芳香满人间(江苏淮阴卷烟厂)

“利群”――永远利益群众(浙江杭州卷烟厂)

“大红鹰”――新时代的精神(浙江宁波卷烟厂)

“将军”――将军本色(山东将军集团)

“芙蓉王”――芙蓉王广告实业(湖南常德卷烟厂)

“金鳄”――穿透激情的品位(金鳄实业:湖北襄樊卷烟厂)

“福牌”――祈福迎祥,带福还家(云南曲靖福文化传播中心,云南曲靖卷烟厂)

“八喜”――八喜人生,万事如意(山东青州东方八喜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青州卷烟厂)

8.赞助体育赛事、支持体育事业

据国家体委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现在全球企业用于赞助体育比赛的费用已经占到广告开支的一成,而到2010年,全球企业每年用于赞助胡体育比赛的费用预计将超过500亿美元,然而在目前的国内体育比赛中,每年能够得到企业赞助的全部费用仅有一亿多元,不到国内企业每年广告支出总额的三百分之一,同时体育是禁烟广告的法规中唯一给烟草企业留下的缺口,与国内企业的冷淡态度相比,外国的烟草公司却是热衷于赞助体育赛事,其背后隐藏的商业目的是为了宣传其品牌,彰显其势力,最终在国内外的市场上大获其利。国外烟草公司认为,体育比赛于其品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不仅可以体现品牌在形象上的定位,还体现了在企业文化上的选择,体育运动吸引了广大目标消费者的注意力,特别是吸引了年轻人,从而使赞助商的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体育赛事总是离不开众多媒体参与,全方位多角度对比赛进行跟踪报道,甚至还会有媒体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的比赛现场直播,同时调动观众积极参与,赛场内外媒体的全方位报道,不但烘托了赛事的气氛,还成功的在传播过程中把搭载的赞助商信息潜移默化的嵌入目标消费者的心中,提高了品牌知名度。一般在赛事之后,比赛的精彩片断会被制作成专辑,反复在各电视台播放,就传播而言这又是长期和深远的。国内外烟草企业赞助的国内体育活动:

菲利浦·莫里斯公司

万宝路足球甲级联赛

英美烟草:

“555”与赛车活动息息相关。赞助活动包括沿途吸引500多万观众的“555”京港拉力赛、“555”中国汽车拉力赛。在香港,英美烟草赞助“总督杯”已接近30年。在中国大陆,英美烟草赞助“希尔顿男子篮球甲级联赛”,“555”杯名人桥牌邀请赛,“555”精英网球赛,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区残疾人运动会,BAT中国职业高尔夫球联盟杯。


24直播网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