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足坛十大恶人 中国足坛十大假球比赛是哪十场

来源:24直播网

一、足坛扫黑为何在辽宁省

反赌扫黑案件为何放在辽宁审判?这得从2007年说起。2007年,当时由辽宁足球俱乐部梯队组成的辽宁广源应邀参加新加坡职业联赛。但广源俱乐部发生了赌球和打假球的丑闻,最终数名球员被判刑,而球队总经理兼领队王鑫则逃回国内。2008年底,新加坡警方发送红色通缉令全球通缉王鑫。公安部部署辽宁省公安机关协助调查此案,并在4月份将王鑫抓获。

调查中发现王鑫不但涉嫌在新加坡操纵球队打假球,在国内也有相似的举动。至此,中国足坛反赌风暴拉开序幕。2009年8月25日,公安部指派辽宁省公安厅负责成立“825”专案组,10月以后专案组的工作逐渐引起广泛关注,一些涉嫌赌球、假球的俱乐部官员、球员、裁判相继浮出水面,谢亚龙、南勇等中国足协官员相继落网!

由于此案一直是由辽宁省公安厅负责,如今放在辽宁省审理理所应当

二、中国足坛十大假球比赛是哪十场

中国足坛十大假球:甲B五鼠成耻辱国安罢赛先河

一、"隋波事件"引爆假球第一人

1998年8月22日,在当年联赛第16轮云南红塔和陕西国力的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国力主教练贾秀全公开指出本队个别球员表现不正常,"3号隋波"脱口而出。随后,俱乐部声称赛前有人曾企图收买本队球员,并有录音带为证。隋波开始被俱乐部"冷冻。"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隋波选择转会并继续参加联赛,当时在摘牌大会上他被北京宽利俱乐部摘牌。但是在联赛中并没有什么突出表现,平庸了一阵后,隋波戴着中国足坛第一起问题球当事人的帽子黯然选择退役,离开中国足坛。他留下一封公开信,自称没什么天赋,也没什么雄心壮志,只是想踢球吃口饭,但最后还是被砸了饭碗。"隋波事件"对中国足球来说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而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足坛的黑幕。

二、渝沈之战开启球队做假第一案

1999年,中国联赛曾经出现一幕"假打"的经典之作。联赛最后一轮,沈阳海狮客场挑战重庆隆鑫,这是一场涉及到沈阳保级的比赛。隆鑫上半时先攻入一球,但中场休息时两队迟迟不肯出场比赛,足足推迟了10分钟这场比赛才结束。当其他比赛都结束的时候,这场比赛还有10分钟的时间,结果最后一分钟攻进制胜一球。

1999年12月中旬,中国足协就这场比赛成立特别调查组,分别对双方俱乐部进行调查。2000年3月17日,中国足协才正式作出了处罚决定,但也只是将"渝沈之战"定性为"消极比赛"。正是中国足协在处理"渝沈之战"时的糊涂态度,才助长了联赛中假打的风气。2001年的甲B联赛,最后两轮先后出现了11:2、8:0这样的离奇比分,中国联赛彻底成为假球泛滥的天堂。

三、2001年"甲B五鼠"事件

2001年甲B联赛倒数两轮,事关冲A的几场关键比赛,爆出巨大冷门,先是成都五牛11:2狂胜四川绵阳,引起媒体球迷连声喊假。虽然上半场波澜不惊,但在下半场却风云突变,取得2:0领先的舜天被五牛迅速反超至2:4,而亚泰也在绿城身上开始了疯狂的进球表演,6:0狂胜,值得注意的是,绿城曾因不满裁判判罚导致比赛暂停,与其他场次打了时间差,晚些时间结束。最终虽然同积42分,但亚泰以净胜球优势力压五牛取得升级资格。

事后中国足协调查后,对最后这两场以及前一轮四川德比"不正常"比赛做出处罚,剥夺了长春亚泰晋升甲A的资格,取消此长春亚泰、江苏舜天、成都五牛、四川绵阳次年的转会资格,02、03引进国内球员资格,以及三场比赛上场国内球员02年的注册资格,四川绵阳被勒令降入乙级,之后中国足协赦免了部分绿城、舜天球员,而绿城也对4名"问题球员"做出开除处理。

四、龚建平:第一起黑哨悬案

2004年7月11日,中国前国际级足球裁判龚建平,带着"中国第一位受到法律制裁的黑哨"之名,死于最终未确诊病因的疾病。他没有走过他43岁的最后一个坎,生日的前一天在病中匆忙离世。众所周知,龚建平被捕并导致最后获罪10年的起因,是那封被公开的所谓"自白书"和同时退还俱乐部的4万元受贿款。

浙江绿城俱乐部董事长宋卫平2002年掀起了最大风暴,透露了一份"黑哨"名单,并称写"忏悔书"、退"黑钱"的就是龚建平。司法终于介入足球,龚建平被依法批捕。2003年1月29日,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龚建平因企业人员受贿罪判有期徒刑十年。同年3月28日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龚建平的上诉,维持原判。盘绕在此事件上的疑问无法解释,而一场轰轰烈烈的足坛"反黑运动"就这样划上了句号。

五、国安开创中国足球罢赛先河

2004年10月2日,中超元年第14轮,北京国安北上辽宁,客场挑战沈阳金德队。比赛进行到第79分钟,北京国安队员张帅禁区内绊倒张扬,主裁判判罚点球,这引起了北京队将士的极度不满,集体退场表示抗议。在等待5分钟之后,北京国安队员仍然没有回到场内,主裁判根据中国足协规定,宣布比赛结束,沈阳金德队取得比赛胜利。这就是当年震惊中超的国安罢赛事件,也是中国职业联赛第一起罢赛事件。

10月14日,在经过了12天周折,中国足协终于对国安罢赛一事做出了处罚决定:北京国安被罚款30万元;同沈阳金德的比赛被判负;并被扣除3分;球队总经理杨祖武被判停止带队比赛半年。另外,当值主裁判周伟新被判罚停止执法当年余下中超场次。

六、大连实德和国安遥相呼应

2004年10月24日下午,全国足球超级联第十七轮的比赛在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再燃战火,结果原本已经非常混乱的中国足坛,再次上演闹剧,主场作战的大连实德在被对手将比分扳平后,拒绝继续比赛,结束主裁判杨志强在全场比赛进行到第120分钟后终止了比赛,判罚大连实德罢赛,金德3:0取得最后的胜利!国安和大连队两支中超球队的相继罢赛最终导致了当年中超"G7"革命,这也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闹的最激烈一次事件。

针对于2004年这两起罢赛事件,中国足协加强了对于这类事件的处罚力度,2005年《中国足协纪律处罚办法》明确规定,对球队罢赛、弃权的处理将比以往更加严厉,情节严重的,将直接给予降级乃至取消注册资格的处罚。

七、力帆清除三名大连籍球员

2005年9月5日,重庆力帆俱乐部作出决定:勒令三名大连籍球员李国旭、孙治和张宇离队反省。在力帆俱乐部此次处理3名球员之前,关于力帆"问题球"的传言已经有很多。2004年,俱乐部总经理陈宏就向媒体解释过关于某球员"隐身"的原因,力帆俱乐部曾经举行过在中国足坛不可思议的"家长会"与"指证会"。

尹明善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我手上没有任何证据,但是我完全相信经理和教练的职业道德和良知,因此我支持他们。"在尹明善看来,力帆俱乐部的实力与青岛、中邦等球队相当,但是,就是在与这些球队的比赛中,力帆队表现出来的情况令人颇感意外。这三名球员湮灭在"假球"传闻中,但并没有与俱乐部闹得不可开交,据说是因为俱乐部没有对该三名球员停薪,而且也答应赛季结束后能够让他们顺利转会。

八、2006年中超保级假球案

2006年中超保级的球队集中在重庆力帆和青岛中能两支球队身上,青岛中能队已经3连败,而且仅比重庆力帆多3分,保级形势异常严峻。而在本轮比赛前,早就有传言称,已经提前上岸的深圳金威队将在客场放青岛一马。不过这样的预言还是像一场闹剧被验证了。如果仅仅从结果上看,青岛队2∶1战胜深圳队是靠进球,但是比赛的场面却异常滑稽。

比赛中,先是深圳队后卫一记莫名其妙的精彩乌龙球帮助青岛队首开记录,但不久后,"不懂行规"的深圳外援迅速把比分扳平。可这名功臣马上就被深圳主帅换下,接着深圳队后卫又送上点球大礼,可惜点球被扑出,青岛队依然无法自己破门。最后时刻,青岛队只能依靠一个疑似越位球勉强破门。在青岛将比分反超后,两支球队就开始了在球场上的消极表演,大家都在漫无目的的倒脚中结束了比赛。

九、深圳VS武汉假球案

2007赛季中超联赛第7轮,一周前刚刚在主场战胜山东鲁能的武汉光谷队,坐客挑战前六轮一场未胜的深圳。赛前,诡异的国际赌球盘口就引起众人关注:本赛季一场未胜的深圳队主场居然让上轮战胜鲁能的武汉队平半,庄家如此看好深圳队令人大惑不解。另外,比赛前的各种传言满天飞,均称武汉队本场比赛将送给深圳队"大礼",并且两队已经有默契,主场各取三分。

武汉队排出了一个从来没有使用过的阵型,多名队员第一次出现在某个位置上,让人大惑不解。同时,武汉队场上表现与他们本身的实力相差太远,可以说他们似乎压根就没想赢得比赛的胜利。这场比赛到底如何定性?是不是假球,确实非常难断定。因为事实上,类似这场比赛的疑似假球在每个赛季的联赛里都会出现,但基本上都是引起轩然大波后又不了了之。

十、赵志鹏新加坡获七月徒刑

辽宁广原俱乐部在去年首次参加新加坡联赛,以8胜5和20负积29分的战绩,在12支球队中排名第10。领队王鑫通过中国境内的朋友在"Huang Guan"网站下注新加坡联赛。每次赛前,王鑫便会单独找到球员令其输球,用钱作为球员假球的补贴。

按照新加坡法律,涉嫌假球的罚款最高将达10万,入狱最长5年,两者可以兼施。现年26岁的被告赵志鹏在三场球赛中踢假球,分别是在对阵垒芽龙联队、甘柏联队及阿比雷斯队。其中,在去年11月1日与甘柏联队的比赛前,赵志鹏接受了球队总经理王鑫的贿赂,在广源队以0:5输掉该场比赛后,赵志鹏收到了2000美元的贿款。打假球在新加坡属于严重罪行,玷污了新加坡和新加坡足球联赛的声誉,赵志鹏依法被判入狱7个月。

三、中国足坛出事了

中国足坛赌球事件:

一场境外赌球事件点燃了中国足坛反赌球的导火索,反赌球风暴乍起。

以前辽足球员王鑫为突破口,中国足坛积弊多年的假球、赌球黑幕正在被拉开。

公安部一副局长“卧底”足协10年,司法强势介入足坛的决心已经宣告:中国足球将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重新洗牌。

在中超中甲会议宣布司法机关全面介入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后的8个月后,指向利用赌球操纵足球比赛的调查终于获得实质性突破,共约20名涉案嫌犯被公安部门采取强制措施。

2009年4月,山西陆虎足球俱乐部副总经理、前辽宁足球队队员王鑫因参与赌球在辽宁落网。此后,相继有足球界的“大佬”王珀、原广州市足协秘书长杨旭、山西陆虎足球俱乐部原助理教练丁哲等人被辽宁警方调查。同时被调查的还有3名“中间人”,他们涉嫌的罪名是“商业贿赂”罪。上述几人成为第一批因为参与赌球被刑事拘留的足球界人士。

王鑫等人被拘捕,拉开了中国足坛“扫赌打黑”的序幕。

公安部门对赌球的调查并没有止步于辽宁,迅速延展至山东、武汉、厦门、广州、陕西等数个省、市。包括俱乐部经理、教练、球员、足协官员在内的十多人被警方调查,上百相关人员接受警方询问。

“红色通缉令”揪出赌球第一人

在被抓捕7个月后,王鑫以“足坛赌球第一人”的面目出现在了媒体上。有足球记者推测,王鑫极有可能不是在退役后才开始从事赌球行当的。“在做球员的时候,这小子参与的多场比赛都存在疑点。”

此次王鑫事发,并非在国内联赛中赌球,而是因为2009年年初国际刑警组织新加坡国家中心局向中国公安部发出的一份红色通缉令。

红色通缉令的内容显示,2007年,王鑫在新加坡注册辽宁广原足球俱乐部,担任总经理兼领队。2007年3月至11月,王鑫在率领辽宁广原队征战新加坡联赛的过程中,以13万元的贿金,收买自己球队的8名球员。2008年,新加坡司法机关指控王鑫和他球队部分队员涉嫌操纵比赛结果,王鑫以在国内有官司应诉为由回到中国,拒不回新加坡接受审判。新加坡司法机关请求中国公安机关协助抓捕王鑫。

王鑫归案后,辽宁省公安机关并没有将其送回新加坡接受审判,而是作出了对王鑫立案侦查的决定。

经过调查,办案人员发现,在退役后,王鑫除了在新加坡打假球外,在中国内地足球联赛的一些场次中,同样有操纵比赛和赌球的“痕迹”。

到目前为止,警方唯一披露的消息称,在2006赛季中甲第17轮,广州医药足球俱乐部对阵山西陆虎足球俱乐部,为了稳妥拿到三分,在比赛前出现了幕后交易。

已被刑拘的王鑫后来回忆说,当时任山西陆虎俱乐部总经理的王珀给他打电话,通知他去广州,说丁哲已经联系好了广州医药足球俱乐部。到广州后杨旭交给他20万元。

拿到钱后,王鑫随后要求队员输球,不仅要输,还要多输,并且设计了以1∶5悬殊比分输球的比赛结果。

比赛当天,王鑫和王珀没有去球赛现场,而是去了东莞进行赌球。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警方已经侦破的几场比赛中,都是“假、赌”结合。假球都是为赌球而产生。“现在国内的中超联赛和中甲联赛大都已经在赌球集团的控制之下。”

王鑫赌球案的案情不仅惊动辽宁警方,也惊动了公安部。在案件上报后,公安部立即责成辽宁省公安厅全力操办、全国各公安系统积极联动,一场史无前例的中国足坛抓赌行动正式启动。

王珀或引发足坛“地震”

王鑫赌球案,让一个人重新“出现”在社会公众的视野里。那就是王鑫在山西陆虎俱乐部任职时的顶头上司——王珀。这个52岁的男人曾经在中国足坛异常活跃,已然消失很久。事实上,即使没有王鑫赌球的事情败露,在警方得到的其他有关赌球的线索中,王珀也被多次提及。

王珀被警方逮捕后,他的斑斑劣迹再次被媒体翻了个底朝天:玩死5支球队,给球员下药,软禁教练,拖欠球员薪酬,被列入中国足协黑名单,足球界“大佬”的称号当之无愧。舆论普遍认为,一旦打开王珀这个缺口,那么中国足坛很可能会经历一次“地震”。

消息人士称,从2003年至2007年,王珀先后入主陕西国力、西藏惠通等6家俱乐部。“正是他肆无忌惮地赌球、打假球,玩死了这几支球队。”

2003年9月21日第16轮甲A联赛素有“西北狼”之称的陕西国力队竟然以1∶5败给四川冠城队。

有知情人士透露,仅此一役,王珀就从澳门庄家处赢得了7000万元,使得此后澳门庄家不敢再开国力盘赌球。当年那支国力队已经保级无望,便在多场关键比赛中涉嫌放水。

王珀被抓后,刘宏伟、阎毅也相继被警方控制。坊间传言,两人被警方控制,均与王珀有着很大关联。甚至有媒体报道称,是王珀“出卖”了这些昔日合作伙伴。

阎毅是王珀的旧部。2004年,阎毅从武汉队转会到陕西国力队,认识了王珀。国力的很多场次王珀为了控制结果,不让江洪上场,而指定阎毅。阎毅与王珀不清不楚的关系,注定王珀落网后,他被抓是“迟早的事”。

相对于阎毅,刘宏伟和王珀的关系疏远得多。刘宏伟被拘,在足球圈外人士看来,多少有点出乎意料。但是,青岛海利丰队在中甲联赛的前几年,屡次在比赛中诡异失利或神秘取胜。

有圈内人士称,是青岛海利丰队与陕西国力队的一场“假球”把刘宏伟拖下了水。

媒体猜测,在中甲联赛的前几年,刘宏伟和王珀之间很可能是“盟友”关系。

王珀建立起的这种“盟友”关系正在被摧毁。随后,将有更多的人被牵扯出来。

足坛扫赌风暴已酝酿近10年

席卷大江南北的中国足坛扫赌打假风暴还在继续。但是,很多球迷在大快人心之余,又担忧这场风暴最终不了了之……当年的“足坛第一黑哨”龚建平被以受贿罪判刑后,那场急风暴雨式的“扫黑风暴”戛然而止。这一次,是否会往日重现?

中国足坛最早的赌球案例可追溯到1999年甲A联赛最后一轮的“渝沈之战”。在那场比赛中,至少有6支俱乐部被证明打假球。

中国足协对于“渝沈之战”这样严重的假球事件竟然也只作出了“消极比赛”的处理。

也许正是连“渝沈之战”这样的丑闻都能被轻描淡写,中国足球联赛中的假球、赌球开始愈演愈烈,甚至达到肆无忌惮的程度。2001年,中国足坛再次爆出同一轮多支球队联合打假球的事件,史称“甲B五鼠案”。

“甲B五鼠案”让国家有关领导震怒。中国足协对参与打假球的5家俱乐部作出了30万~80万不等的罚款,对负责人进行了严重警告,同时将替俱乐部送钱的方信终等6名球员逐出足球圈,并罚款10万元。就是这样一份处罚决定,从“甲B五鼠案”发一直锁在中国足协的抽屉里,直到8年之后才面世。

两轮足坛打假治黑下来,没有任何实质性斩获。

中国足坛第三次掀起扫黑反赌风暴后,一些圈内人士将假球、赌球泛滥的矛头对准了足球主管部门——中国足协。

2006年,有媒体记者在有证人证据的情况下找到中国足协,举报赌球案件,但结果却石沉大海。“因为足协管理缺位,才给做假球、赌球的人以可乘之机。”一位体育界人士说。

也正是考虑到中国足协在打击假球、赌球方面的“暧昧态度”,从2002年世界杯结束后,公安部等部门开始派专人关注和调查中国职业联赛的赌球、假球。

2001年5月22日的中国足协联赛工作会议,公安部派出该部治安局副局长吴明山作为代表出席。2003年8月,吴明山当选为中国足协副主席。

公安部门的强势介入,让查处赌球取得很大的突破。现在,公安机关已经开始收网。

一位知情人这样期待,“我希望更大的行动,更彻底的行动……”

这样的行动,也许不会太远了。


24直播网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