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足联c级教练员容易考吗
亚足联规定,要考取亚足联职业级教练员证书的学员必须已经获得亚足联A级教练员证书。为考取此证书,学员至少接受220小时的培训。亚足联宣布,2017年起亚洲冠军联赛球队的主教练必须拥有亚足联职业级教练员证书。、证书等级
足球教练证书目前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D级证书是亚足联专门为中国足协开设的,在级别上属于业余中的业余。C级及以上的证书,才属于国际足联认可的级别证书。C级为业余级别,A级、B级为专业级别。
D级证书持有者,可以从事青少年足球培训工作。C级证书持有者,可以执教业余足球队。B级证书持有者,可以执教职业足球俱乐部二线以下球队。A级证书持有者,可以执教职业俱乐部。A级之后,还会分专业方向,如守门员教练、体能教练等。
2、报名方式
每年中国足球协会都会在官网上发布足球教练员培训计划通知,并由其下属足协或者体育局具体实施。这时候就需要查询你所在的城市是否有培训班,信息需要去省级足协或者体育局的官网上查询。如果所在城市没有培训班,还可以去周围有培训班的城市报名。需要注意培训班的入选人数有限制,每期每班上限为24人。?
报名条件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一般为:
1、有意向从事足球教练工作的人员。
2、身体健康,能够完成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培训。
3、年龄在18周岁到35周岁之间。
报名相关信息如下:
一般一年办两期培训班,每次培训的时间均为一周。培训地点一般在足球学校或者体育大学。每期最多24人。需要去足协官网下载以及填写报名表,并发送到通知你参加培训的邮件里留下的联系方式,联系方式各不相同,多以QQ群为主。培训费用各地不一样,食宿需要自理。此外,还需要准备体检表、无犯罪证明、保险、运动服等。
3、考试内容
理论考试主要围绕怎样安排训练、训练注意事项、比赛规则、基本战术以及青少年训练等这些内容出题,大多属于开放式的论述题,比如,如何训练青少年射门,请列举出三种方法,并说明训练要点。?
实践考试主要围绕场地训练的详细教导方式出题,比如守门员手型训练、技战术跑位训练等。选题方式为抽取一个题目,现场作答。
通过考试领取足球教练证书之后,就具备了执教足球队的资格,也就可以为足球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了。
二、中国足协b级教练条件
中国足协b级教练条件:
(一)依据亚足联规定,报名学员须获得亚足联-中国足协C级教练员证书满一年方可报名(符合绿色通道报名条件人员除外);如获得C级证书资格超过三年,需参加C级教练员继续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报名。
(二)在中超、中甲、中乙、女超、女甲一线队、预备队及各级梯队执教的在岗教练员优先考虑录取。
(三)具备优秀运动经历的教练员优先考虑录取。
足联公约
《亚足联教练员公约》是亚足联与其成员协会间关于等级教练员培训的协议与合同,分为B、A、职业三级资格认证。获得某一等级的成员协会将获得亚足联相应级别证书、培训公约标识、证书准则的授予权。
亚足联自2017年开始推出该公约,旨在培养同等标准的高质量教练员。中国足协经过近两年的精心准备,于2019年4月正式通过了亚足联最高级别——职业级教练员认证,成为继日本足协(2018年12月获得)之后第二个获得职业级认证资质的国家协会。亚洲只有日本、中国、卡塔尔获得该认证资质。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足球协会官网-中国足球协会关于2021年度第二期B级教练
三、中国足球的青训系统差在哪里
“中国足球为什么这么烂?”
早些年,我会告诉他们是因为青训水平差,培养不出好球员,但是浏览了越来越多的新闻,了解了越来越多的事情,有一段时期我忽然发觉到,中国足球的问题很有可能并不是一个方面的问题。就像一个人患了重病,不光是因为运气不好,平时的生活习惯、家族的遗传问题或许都有一些关系。中国足球差,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差,而是所有的方面都差,才造就了现在这个局面。
但不管中国足球差到什么样子,我们总需要抓住问题的根源,而今天我想说的就是这个事。
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和这个国家的职业足球运动员的平均水平是息息相关的,而职业足球运动员的平均水平是和每一个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水平息息相关的,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我们可以把问题简化、缩小到一个人的身上。
如果想把一个小孩培养成一位职业足球运动员,首先我们需要让他接触足球,让他在足球中找到快乐,把他培养成一个爱踢球的小孩,一个日后想要投身于足球行业的小孩;其次我们再把他送到职业正规的青训机构进行培养,经过教练的指导,经过比赛的历练,经过无数次的反复练习,然后才能变成一位职业足球运动员。
所以这是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普及阶段,把一个小孩培养成一个想投身足球的小孩;第二阶段是青训阶段,把一个想投身足球的小孩培养成一个职业足球运动员。
这是局限于个体的视角,而如果我们把视线放大,这里就会出现两个效率:普及成功率和青训成功率。前者决定你能把多少小孩培养成投身足球的小孩,后者决定你能把多少投身足球的小孩变成职业运动员。
这两个效率决定着一个国家的职业运动员有多少,自然也就决定着这个国家的足球水平有多高。
当然了,把一个孩子变成一名球员的过程简单地归结为两个效率,这的确听起来有些过于简化,但实际上,其实足球中的任何方面都和这两个效率有着关系。
国家队的成绩、职业联赛的兴衰和足球从业者对于运动的宣传关系着普及成功率的高低;青训教练的水平、青训机构的多少和青训比赛的场次质量关系着青训成功率的高低。
日本漫画《足球小将》的风靡帮助了日本足球在普及上的成功,韩国在02年世界杯上的优异成绩帮助了韩国足球在普及上的成功,而日韩两国在青训方面上的正规合理规范帮助了这两个国家在青训上的成功。
所以说,只要能够搞定这两个关键效率,就能提高国家的足球水平。
从数学角度来说,保持其他方面不变,只要能够提高这两个效率中的任何一个,中国足球的职业球员都会增加,顺带着中国足球的水平应该也会得到提高。
虽然中国足球的青训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成功率远低于日韩两国,但只要能够做好普及工作,我们职业球员的数量依旧可以轻松超越日韩,因为我国人口要远远超过日韩两国。根据2015年的数据,中国未成年人人数多达3.2亿人,而日本全国只有1.2亿人口,韩国只有5100万。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保持现有的普及率,如果能够提高青训率,我国职业球员的数量也会得到增加。虽然青训成功率总有一个天花板,但只要能够提高,对于中国足球都是一种进步。
上述这些都是从数学角度来考虑,只要提高任何一个效率,最后产出的总数都会增加,但其实在现实情况中,这里是隐含着前后顺序的。
过去几年,中国足球一直在尝试提高青训率,无论是为青训教练办培训班、为青训机构组织赛会制比赛,倒逼顶级联赛俱乐部搞青训,这些都是尝试提高青训率的政策,但说实话,效果并不明显。
所以,如果我们把目光瞄准在普及率上,如果我们在普及足球运动上做出更多努力,那么事情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毫无疑问,喜欢踢球的孩子将会变多,与此同时,想要以踢球为职业的孩子也会变多。这些孩子接下来将会选择正规的职业青训机构,不管是俱乐部足校也好,还是地方足协的青训营也好,这些青训机构的收入将会增加,青训教练的收入将会增加。市场发现足球青训可以带来收益后,会有更多的机构和教练加入其中尝试分一杯羹,而与之带来的,就是市场中青训机构之间和青训教练之间的竞争。
在竞争当中,某些青训机构脱颖而出,某些青训机构退出市场;某些青训教练名利双收,某些青训教练败下阵来,带动的便是整个基层青训水平的提高。而随着区域内青训机构的增加,互相之间能够进行比赛的可能性开始增加,青训机构不需要把视线只放在中国足协组织的U系列比赛中,省、直辖市、自治区内部或许就可以尝试开展一些小规模的比赛,而随着同级别比赛的增加,孩子的水平便会得到提高。
也就是说,当我们提高了普及率,整个青训市场的盘子开始变大,反而在内部形成了对于社会力量的吸引力和竞争机制,可以随之带动青训率的正常化提高,产出的职业球员数量增加以后,便可以帮助国家队水平继续提高。
这才是足球本身的正常发展道路,因为纵观世界足坛,你无法找到一个民众对于足球无感,但青训成功率很高的高水平足球国家。所有的足球强国,其基层民众对于足球都有很高的热情。
所以在中国,我们首先要解决足球的普及问题。
线头已经找到了,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了。
而很悲惨的是,足球普及涉及到的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足球问题,传统观念、教育体制、社会保障等等很多因素都掺杂在一起,我们必须要正视这里的困难程度。
职业体育的淘汰率要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现阶段的中国足球的青训环境中,虽然文化课的比重已经增加了很多,但相较于西方国家,我们还是要在踢足球和文化课上做出抉择,而一旦最终在职业体育中被淘汰,孩子能否重新融入社会便成为了一个制约普及率提高的关键原因。
另外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基层民众对于足球甚至体育仍然抱有某种程度的偏见。朴智星足球学校的韩国家长也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在从事足球活动中出现受伤,西方国家的家长对于孩子从事足球职业也会有一些担忧,但他们普遍都会认为,体育也是一种教育,而足球恰恰是培养孩子团队合作的一种方式。
而在中国,大部分家长对于“体育是种教育”的理念恐怕还无法接受,对于中国家长来说,足球可以是一种兴趣,但足球如果影响了学习或者要成为一种职业,想起来还是有些疯狂。
前两年的“校园足球”思路在理论上的确是相当不错的尝试,许多学校也纷纷组建了自己的校园足球队,但还是有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学校仍然不愿意参加由中国足协组织的U系列比赛,这就使得校园足球脱离了原来设定的轨道。
校园足球无法和职业足球挂钩,那么校园足球作为职业足球的补充的这一核心任务就成为了摆设。
从现阶段来说,历时数年的“校园足球”似乎也走向了无疾而终,而从这件事来看,无法更改社会对于整个足球行业的不信任和不重视,这样的方法能够起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当然了,现阶段想要扭转父母对于足球行业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体育教育的不重视程度,仍然是非常艰难,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完全没有可能。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04、05年龄段的接受职业足球青训培养的适龄儿童远远超过之前年龄段的孩子,而这其实并不是偶然,04、05年出生的孩子,7、8岁时恰逢中超联赛开始高度市场化的时间段。而前两天02国少0-4惨败日本,对手只用了45分钟就解决掉了我们,而02国少的适龄球员在接受职业足球培训时,恰逢中国足球“假赌黑”的最低潮时期。
所以在短期阶段内,我们自己的职业联赛依旧是最容易吸引家长的平台,而新政之后,联赛舞台还能不能吸引家长,就不太好说了...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足球搞不好是应该的,因为我们的孩子投入到足球的人数和热度都太低了,这导致我们在此后的所有方面都只能处于一种“矮子堆里拔大个儿”的窘境,而在这样的窘境下,出现任何不职业不正规不合理的现象都不奇怪。
日本足球人口超过100万,职业球员数量达到50万,而中国足球人口不超过4万,职业球员数量不足8000,差距就是这么明显,而在近几年的发展下,越南的职业球员数量都已经超过5万了...
所以我一直都说:“中国足球的潜力很大”,但潜力很大可不是什么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