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足球协会教练员(中国女足十大巨星)

来源:24直播网

一、中国女足十大巨星

中国女足十大巨星是孙雯、刘爱玲、温丽蓉、赵利红、王霜、水庆霞、孙庆梅、高红、范运杰、韩端。

1、孙雯

孙雯,女,1973年4月6日出生于上海,中国职业女子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前锋,曾效力于上海SVA女足俱乐部和美国女足大联盟(WUSA)的亚特兰大撞击队,现任中国足球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孙雯体育发展中心主任。

2、刘爱玲

刘爱玲,女,1967年5月2日出生于湖北东风公司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她20岁进入中国女子国家足球队,与中国女足一道出征140多场比赛,是国家队出场最多的主力球员之一,与队友一起夺得过第六届至第十一届亚洲女足锦标赛的冠军、199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1996年亚特兰大第二十六届奥运会亚军等多次为国家赢得荣誉。

3、温丽蓉

中国女足历史上的巨星有很多,其中温丽蓉是其中之一。她是女足名将中的勇猛、顽强、从不轻易放弃的典范,见证了中国女足所获得的所有冠军,也经历了中国女足在1996年奥运会和1999年世界杯锦标赛中距离冠军只差一步之遥的遗憾。温丽蓉的爆发力强、抢断凶狠,卡位及时,擅长指挥组织防守体系,保证轮转,对防线的调节和控制能力超群。

4、赵利红

中国女足十大巨星之一是赵利红。她曾代表国家队参加100多场比赛,被评为广东足球七零后十大杰出女球员之一。在1993年和1995年,她都被评为女足联赛最佳球员。赵利红善于从左路突破传中,速度快,奔跑能力强,常常担任长途奔袭的角色,为队友输送炮弹。她属于攻守全面型中场,是女足边路突袭的最强利刃。

5、王霜

中国女足历史上的巨星有很多,其中王霜是代表性的代表人物之一。她是中国女足现役的首席代表,也是亚洲女足的首席代表。王霜的球技备受关注,曾多次荣获中国女子金球奖。她的身体素质出色,完全不逊色于欧洲球员。王霜是中国足球的标杆性人物,技术特点技术出众,盘带细腻,定位球脚法精湛。她是中国女足的领军人物,技术特点技术出众。

6、水庆霞

中国女足十大巨星中,水庆霞是其中之一。她是中国第一批走出中国、扬名世界的女足队员之一,曾经三进三出国家队,几乎在前中后场的位置都轮了个遍。然而,无论在哪个位置上,都没有人敢质疑阿水的实力。水庆霞是中国女足历史上的任意球之王,也是中国女足历史上的一位重要成员。

7、孙庆梅

孙庆梅是中国女子足球的先驱,也是中国女子足球第一批正式队员之一。她具备快速奔跑、动作灵活、爆发力好、技术全面的特点,与队友有很好的配合意识。在国家队中,她率队五次登顶亚洲杯冠军,并在1995年世界杯上打入四强,为中国女足跻身于世界强队之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孙庆梅曾荣获世界足球小姐、世界杯铜靴奖等荣誉,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8、高红

中国女足十大巨星中,高红是入选中国女足名将排名榜的第一位。她是中国队的核心,曾随队在1995年世界杯上夺冠,并在1996年奥运会和1999年世界杯中获得亚军。高红在球网前有世界上任何其他门将难以企及的风度,她在比赛中表现出她有能力使球队起死回生。她不仅在球场上表现出色,还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代表,27岁时才成为国家队的主力。

9、范运杰

范运杰是中国女足的代表人物,是世界级的中后卫。她的防守十分出色,常常能够抢断,卡位及时,冷静的头脑使她极少作出多余的犯规动作。她与温丽蓉合作,成为中国队后防的可靠屏障。范运杰的进攻能力也很强,头球凶狠,为中国队夺冠立下头功。她是中国女足史上最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之一,也是全队领袖地位的队长袖标。

10、韩端

中国女足国家队队长韩端是中国女足最具杀伤力的锋线杀手之一,11年国家队生涯共打入101粒进球,被外界视为最强的“玫瑰杀手”和“进球机器”。尽管技术、体能并不出众、身高不算很高,但头球突出、身体强壮、背身拿球、助攻的能力也很强。韩端的技术和体能都很出色,是典型的门前冷血杀手射门精度及门前把握机会的能力都很突出。

二、中国香港足球代表队著名球员

中国香港足球代表队历史上涌现了许多著名球员,以下是一些代表人物:

2000年代:

黄镇宇

陈伟豪

高志超

文彼得

罗志焜

罗振邦

陈肇麒

沈国强

罗伦士

卓卓

高尼路

90年代:

欧伟伦

李健和

丘建威

招重文

岑国培

朱雨大

谭兆伟

郑兆聪

蒋世豪

李伟文

郭裕洪

谭拔士

摩亚

韦君龙

陆嘉荣

80年代:

梁帅荣

赖罗球

陈发枝

巴贝利

山度士

徐国安

吴锦华

黄国安

黎永昌

池一波

黄耀信

刘楝平

甄力健

陈云岳

蔡满祥

廖俊辉

李润华

雷达华

曾英全

邓锦添

陈世九

陈炳安

彭锦全

罗伟志

梁卓长

施维山

70年代:

胡国雄

梁能仁

郭家明

邓鸿昌

朱柏和

黄达财

钟楚维

刘荣业

黎新祥

郑国根

郑润如

余国杰

曾廷辉

施建熙

冯志明

陈世九

李桂雄

区永雄

麦哥利

顾锦辉

张志德

蔡育瑜

尹志强

余国森

朱国权

区永鸿

张炳衡

卢福兴

骆德辉

卢洪海

袁权韬

郭镇华

赖汝枢

60年代或以前:

姚卓然

何祥友

黄志强

卫佛俭

高保强

李育德

三、中国最牛的足球运动员是谁

李惠堂(1905-1979)

“亚洲球王”李惠堂祖籍广东五华,梅州八贤之一,1905年出生于香港,身高1.80米,司职前锋。他从小酷爱足球运动,天资聪颖,求学与训练两不误。1921年考入开展足球运动甚广的皇仁书院。1922年入选南华足球队甲组,开始足球生涯。

1923年入选中国队,分别于1923年、1925年、1930年、1934年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和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4次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在第七届远东运动会后被评为“亚洲球王”而名扬海内外。1936年,作为中国队队长参加了第11届奥运会足球赛。

1925年,加入上海乐群足球队,1926年在上海组建中华足球队并任队长,同年率队参加上海当时第一流水平的史考托杯足球赛,击败由外国人组成的腊克斯队,首开华人足球队战胜外国人球队的纪录。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华足球队并任队长。

1936年当选为亚洲足球协会副会长。1937年左胫骨被踢成骨折。1938年重返球场参加为抗日救灾举行的义赛。1941年拒绝为日伪表演而从香港返回广东家乡。

李惠堂在1928年提出一个响当当的论断:“足球是我国最出色运动、远东连捷七届、和本年度港沪两华队的冠军头衔便足引证无讹了,我们更进一步而知足球,那也是万众公认的。所以在足球的名称上头、要冠之以中国国艺称号。”

李惠堂的这番话是有根据的。“远东连捷七届”是指中国足球队在已经举行的8届远东运动会中,从第2届至第8届,蝉联7次冠军,在亚洲已经没有对手,国人对於足球的喜爱已经到了疯狂地步。李惠堂在他主编的《足球》一书中叙述道:“自从海禁一开,沿海各商埠便受著足球的熏染。新式运动输入我国,也要算足球为最先,所以因为足球有产生最早、灌输最久的关系,无怪是我国现在最通行和所最崇拜的运动了,何况足球的比赛不拘时、不择地、不论人数多寡、不管球场大小,都可以举行比赛。”

足球无论贫贱富贵、人人都有机会,虽然是设备场地有时不是十分完美,但是因陋就简,同样可以为後来正式球赛做些准备。李惠堂本人也是平时所说从踢“野球”开始,小时的李惠堂,与村里的伙伴从踢柚子开始,到塞满布条的“袜子足球”,练就了一身球艺。“校中归来便约会邻近同志,以衣履作球门,以路沟作边线,驰跑颠扑、乐而忘食,有今日的成绩,泰半是在那个时候。就是今日国内的上乘好手,无一不是从小球出身。因此以为小球之戏,正是足球的第一步。虽然也有初学便从正式足球起步而成为健将的,但总可算得是凤毛麟了。”李惠堂对於自己幼时的起步,一直念念不忘。

作为中国足球的代表人物,李惠堂对於足球的另一个贡献是足球的教育理论。1928年,23岁的李惠堂自费出版了《足球》一书,这也是第一个足球运动员出书。在书中,李惠堂对於如何培养人才,如何踢好足球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李惠堂认为,因为足球是最易入门、最饶兴味、最容易举行、最经济的运动,所以学习的人便多。

诚如李惠堂所言,上个世纪20年代确实为中国开展足球运动的黄金时期。国内学校,无私大小,无一处不有足球赛。各个体育机关,宁使其他运动不开展,足球是不能放弃的。中国足球在远东首屈一指,连年夺来各种荣耀的冠军,便越发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人们的心理都要做足球运动员(球星),夺取锦标而受万众的赞扬敬仰。这种崇拜球星的形态,已经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

人们对於足球明星的崇拜,也感染了一些球星。在赛场上,一些盲目求花样而影响比赛的球星也开始出现。李惠堂刚刚抵达上海时,发现当地的球星只顾卖弄技巧,追求个人盘带,有些甚至为了获得观众的叫好,将球踢向半天空,恨不得10分钟都不落下来。如果是现在,这些只会带球不会传球、不给队员传球的队员,肯定会被教练轰下场去。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盘带过人就能被球迷认可,因此,一些球星自己带球过了一个对方队员还要过下一个,不管横向还是纵向,这种没有配合,没有大局观念的踢法让李惠堂深感足球观念改变的重要。在李惠堂的带领下,上海球队的球风得到了很大改观,使国内球员的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足球场上,能够被对手重视固然重要,而同时被对手敬重则更显出个人的魅力。李惠堂,就是一位既被对手重视又被对手敬重的球员。李惠堂认为,足球这项运动,儿童练习起来较易入门,而儿童练习足球,必然要从踢小足球开始,待到控球技术熟练後,再开始练习正式足球。同时,不要踢高球,要学会用两只脚踢球的训诫,今天来看,同样是先进的技术慨念。

李惠堂可以说是球场上遵守体育道德的典范,即使对方队员有意识的犯规,李惠堂都能够容忍,甚至有时是非常严重的伤害性犯规。在国外的一次访问比赛中,对方一名球员故意严重侵犯李惠堂,导致李惠堂小腿胫骨骨折。按照当地的法律,只要李惠堂控告这名球员故意侵害自己,对方就会面临牢狱之灾。然而,在警察主动到医院找李惠堂核实情况时,李惠堂竟替对方队员打掩护,没有向警察投诉对方。得知这一举动,感动的那名外国球员手捧鲜花前来负荆请罪,而李惠堂因此更受人尊重。

李惠堂技术全面,球艺十分精湛,奔跑快速,身材高大,在球场上犹如鹤立鸡群。传球意识一流,头球摆渡、短传与长传都非常到位。控球出色,盘球过人轻而易举,善于强行突破。射门的功夫深厚,起脚快,脚法好,脚头硬,更有依人卧射的绝招。在其25年的足球生涯中,共入1260个球。

1947年后从事教练、裁判员工作。1948年作为教练率中国足球队参加第14届奥运会足球赛,同年获国际足联国际裁判证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裁判资格的人。1954、1955年率中国台北队夺得第2届、第3届亚运会足球赛冠军。

1954年当选为亚洲足球联合会秘书长。1965年,他当选为国际足联副主席,成为中国在世界足坛获得最高职务者的人。

李惠堂学识不浅,著有《球圃菜根录》、《足球经》、《足球规律诠释》、《足球登龙术》、《我与足球》等。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在旧中国,一位体坛人物能够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不凡。他以顽强的拼搏,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亚洲球王”称号。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出生于香港。其父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四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居住。由于刻苦锻炼,使他的身体日见壮实,脚力过人。十岁左右,他返回香港,和后来一起成为足坛名将结下了“足球缘”,十七岁便成为香港南华队的一名队员。到二十岁那年,他到了上海。由于李惠堂球艺出众,二十二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在上海组织乐华足球队,战绩显赫。“万国足球赛”在上海举行时,24岁的李惠堂被评为最佳明星,“球王”因此而得名。李惠堂是二、三十年代首屈一指的著名中锋。尤以过人射门和跌射誉冠足坛。他射门力量大、角度刁,往往使守门员反应不及而目送球儿直飞网底。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比0大胜。在此役中,35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运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一次,在和一支外国队的比赛中,李惠堂一记强有力的劲射,正中“洋将”守门员怀中。守门员收腹不及,顿时倒跪在地下。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原作亡国奴,遂于1941年以借名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与家乡同人组建五华足球队。1942年,到梅县与强民队对垒,结果以1比3“礼让”强民。第二年,李惠堂邀集香港甲组高手,以“航建队”名义,与强民队比赛。通过这两次比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尔后,李惠堂到桂林组织广东足球队,参加所谓四省“元首杯”足球赛。他先后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作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难民,支持抗日救国。李惠堂41岁“挂靴”退伍,足坛生涯长达25年。获得过包括“亚洲球王”在内的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章。曾4次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获足球冠军。1966年他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界足坛享有很高的威望。1976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据统计他在足球比赛中,共射进近2000个球,他和巴西名将里登雷克、德国球星宾德球王贝利以及独狼罗马里奥是迄今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五大巨星。

李惠堂感怀诗:

忧乐常关天下情,愧无建树以球鸣。

一腔肝胆存人热,半世风尘为国争。

拔帜岂曾功在汉,洁身遑计利与名。

逢辰笑酌延龄酒,许共贤流致太平。


24直播网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