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足球现状和问题 中国足球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来源:24直播网

一、中国足球如何改变现状

任何事情,只要想改变状况,都能改变,包括足球。

我个人的想法,希望对你有点作用:

1、改善足球运动员的待遇和基本保障体系,给足球运动员更多的为足球奋斗的空间和解决他们生活和生存上的顾虑:我指的不是已经成名或已经证明实力的足球运动员的待遇,而是普通在册足球运动员的保障,这方面的保障在中国做的太差了,很多足球运动员不能靠足球维生,这照成我们国家职业足球运动员的群体太少,15亿人口没有非洲、欧洲一些不到300万人口的职业足球运动员多,特别是青少年的比例,少的和乞丐一样。

2、做好培训机制和国内竞争机制的发展工作:现在的培训机制在训练上其实做的不错了,可是使用上呢?国内比赛太少,而且就算有几个比赛,参赛名额少的可怜,也就照成参赛人员非常少,而且比赛激励奖金或待遇更少,除了几个国字号的比赛,其他还有什么?(我指的是联赛外)有个大学联赛,可是这里面杰出人的出路太少,让他们还是好好学习,或毕业后也不从事足球,因为没有好的发展机制和层次空间,让谁选择出路的时候会选择一个没有出路和空间的发展道路,这方面模糊的就像看浴池里的美女,足球有诱惑,但是看不到想要的东西。

3、积极建立民众对中国足球的信心和关注与关爱。政府不要觉得成绩不好或出了一些丑闻,就不敢在这方便说话。而是更加的主动,搞几个宣传片、政府买单给社区、学校发一些免费门票、树立几个“好典型”,包括运动员,裁判,教练等……现在因为足球丑闻,政府都不谈足球了,这样的躲避心态才是现在中国足球的球迷迅速减少的根本原因。足球,需要国家的支持啊,特别是球迷已经很痛苦了,政府也不说话,不是促使中国足球形势更加低迷吗!

二、如何看待中国足球的现状

长期以来,中国职业联赛的技战术水平和足球界的整体素质没有什么提高,可以说是原地踏步甚至还不如计划体制下的“赛会制”,于是为了刺激市场,投资人不择手段打假球,贿赂裁判,用“激素法”强心,用以维持逐渐没落的足球市场,在功利主义的摸爬滚打下忽略了青少年足球的建设,“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很多时候只是一句空谈,他们的功利思想,不会,也不可能为足球这个拖累企业的产业作长期的投资,青少年足球教练素质低下,任人唯亲,就更不要说他们更为孩子们灌输什么先进的足球意识和教导知识性极强的技战术理念了。一代又一代,不同的人重复走着前辈技术粗糙、能力底下、非合理身体接触对抗的老路,不论甲A还是中超,其联赛的含金量和欣赏性何从谈起?频繁的失误,缓慢的进攻,摔跤式的身体对抗,无聊的拖延比赛时间。。。这样的联赛水平,难道不是明日黄花蝶也愁?观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对于这种乏善可陈的联赛,没有必要耗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在上面不失为明智的选择。斫择欣赏价值更高的国外联赛更能让真正的球迷赏心悦目,何乐而不为?失去了球迷,等于失去了足球的市场,没有政府优惠政策的民营企业俱乐部,急于脱手这块烫手的山芋,足球明显成了“不良资产”,被更多不愿意再烧钱的老板们所遗弃。总而言之,造成不良的恶性循环的一切根源在于没有一个好的制度来限制资本利益下所衍生的假、恶、丑现象,既然没法根除而流之于皮毛的应付,对中国足协来说,他们的生存条件不已市场为基础,因为他们的体制是“应试”性质的,对于更多的足球领导,他们的任务是上级指派下来的诸如“08奥运”的任务,于是,在任务业绩与足球发展两相权衡下,他们更倾向于前者以此升官发财。但是他们不知道,没有良好的联赛作保证,中国足球就是“断了线的风筝”,会越行越远。他们不能做到真正已球迷利益为本,因为他们不是真正的投资人,专业体制下的主管部门怎么能够出来职业体系下的东西呢?所以,不可能,08奥运不是为中国足球的年轻人作出的牺牲,真正牺牲的,是中国足球的未来。制度,像一支无形的手支配着一切,甚至违背客观规律,颠倒是非黑白.

三、中国足球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中国足球的现状:

1.国家队。

国家队的问题和现状是很明显的,有人才而出不了成绩,花了大价钱请了洋教练,却得不到应有的结果。

那么首先得问责的是教练组,卡马乔在临场指挥上的能力暂且不论,但为何每次的局势都会处于下风?排除了球员的能力问题之外,就只能归结于对于对手的研究和自己原本的战术安排有重大的失误和纰漏。那么,为何卡马乔上任了这么久,这个问题仍未得到改观?这才是耐人寻味的问题。

我从来都不认为我们国家的足球运动员会比南亚和西亚的球员差,缺失的战术执行力在这几年球市的逐渐复兴和高水平外教入主中超后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所以现在国足的战绩根本不能看,最大的问题在于卡马乔。

当然,这背后还会连带出很多没摆在台面上的问题,例如球霸的存在,恒大帮和其余球员的摩擦问题等。

2.俱乐部。

这阵子我都在走访各支中甲和中乙的俱乐部,对我个人而言,他们的现状才能够真正代表中国俱乐部的生存现状。

中国的足球俱乐部里面,我们排除几支外表光鲜死命砸钱的俱乐部之外,其他的俱乐部大抵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私人性质的俱乐部,多见于中甲和中乙,恒大属于这种;一种是当地政府有安插国有企业进行注资和扶持的,多见于成立时间超过10年的俱乐部,中超的大部分俱乐部都是如此。

当政府对俱乐部直接控股的时候,俱乐部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当一支球队完全被一家企业独资收购之后,他与之前的俱乐部在法律上还有没任何关系?

那么,问题就来了。

每一个俱乐部都是一个坑,在接受除了政府之外的注资时,俱乐部的欠款是没有对外公布的。

例如深圳红钻。万宏伟在接受深圳红钻之时只是想让利用这支俱乐部来给自己的投资公司在市政府的层面上争取更大的利益,所以当时收购了俱乐部的全部股份。后来开始进入到漫长的打官司的流程,为得就是把俱乐部之前的欠款与自己摆脱干净。但遗憾的是,他一场都没打赢……在万宏伟接手深圳的这几年,他已经陆续投入了一亿以上的资金,而红钻现在还在中甲。

说起红钻在中甲这个事儿,还能扯出俱乐部的另一个问题。

万宏伟本人是不希望红钻重回中超的,他只希望俱乐部能不死就好了。但是深圳市政府不同意,政府层面上希望深圳足球能重回巅峰,作为城市的一个体育标杆。这就涉及到政府和私人独资俱乐部之间的博弈了。这些并不能从90分钟的比赛中看出来的事儿,才是真正杀死中国俱乐部的症结。

再接着就是俱乐部的欠薪问题。基本上,除了绝少数的俱乐部,现在的中国足球俱乐部都正在欠薪或者曾经欠过薪。而球员对此是敢怒不敢言的,回头连球都踢不上了还被圈子内封杀,那就真的是个坑了。

所以,归结起来,俱乐部的问题一句话可以概括:后台都有钱,但都不用在这上。

3.青训。

中国足球的青训是不成体系的,或者说,是不能算作青训的。当然,这之中并不包括根宝足球学校,老爷子是真正爱足球的人,在这里表示致敬。

中国足球的青训分为几大块:体校、足球学校、私人教练(此处欢迎补充)

体校是属于政府办校。

足球学校则成分较为复杂,政府有开设,也有不少是俱乐部开设,还有根宝足球学校这样的私人性质的学校。

私人教练则多是在足球场地上开设的课程,执教教练多为C级教练,但会有一个A级教练压阵。

这里单独说一说足校。

大连的同学们感受应该很深,毅腾、顺发、三德之类的足球学校曾经在大连遍地开花,在中国足球市场化刚刚起来的那个年代,足球学校就像技校一样随处可见。

这些足校直接杀死了曾经在全国各地都开展地很火热的小学联赛、中学联赛、英东杯这样的比赛,从最根本上将足球的实力分为了三六九等。这些其实并没有错,错得是在他们出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这样的青少年联赛,从根本上抹杀了一部分的足球人口。

但是为什么这些足校突然在21世纪的时候一瞬间全部坍塌了呢?

还是因为钱。无法保证充足的生源的情况下,只能不断提高赞助费和学费,与足球装备商合伙分成,让学生穿上昂贵的足球鞋。这时候,足球成了贵族运动。

这就是中国青训的最根本最根本的问题。

中国的足球,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项贵族运动。

哪怕在现在,依然如此。

中国足球市场化的偏差让他们在足球的推广本质上发生了质的变化。

那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的良莠不齐青黄不接的问题,在这种大环境下,是相当正常的。

4.球员。

排除了几家豪门俱乐部,绝大多数俱乐部的球员待遇都相当得差。

曾经有好事的媒体将中超的球员收入分为了四个档次,大概是这样的。

中超顶级球员,收入在200万至300万之间。

各个球队的主力球员,收入在50万至120万之间。

各个球队的替补球员,收入在10万至50万之间。

年轻球员,收入在10万以下。

这是中超的球员,那么中甲和中乙呢?青年队呢?

可想而知,他们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那么养活不了自己,还继续踢球,怎么办?

踢假球。


24直播网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