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足将士身上的黑色背心是什么
我们在看国脚训练的时候,大家可能都会发现国脚的上身穿着一件黑色的小背心,好像女人的文胸一样,这件玩意有什么用?是不是一定要穿呢?其实关于国脚们的这件黑色小背心,早在上一次国足备战亚洲杯的时候就引发了广大的舆论。国脚们穿上这件小背心,当然不是因为好看,也不是用来卖弄身材的,在小背心里藏着一个检测体能状况的神器——POLAR表,这可不是什么手表之类的,里面可都是高科技。
在大数据时代,国足引入一些高科技手段来监测球员的心率、跑动距离等数据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这样子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控每一个球员的状态。虽然说也不指望他们能踢进去一球,但是安全还是要给防护好,毕竟能进到国足赚钱的哪个不是从小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呢?
因为球员与球员之间的身体状况、体能状况等都会存在差异,穿上这么一件黑色小背心,那么就可以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安排。教练组会收集这POLAR表监测出来的数据,如果发现某个球员的数据不理想,还会专门和他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也就是说,这些高科技都是给教练组提供数据的,教练组根据这些数据就可以更加了解每个球员的体能等状况,从而做出针对性的安排。
这件背心的核心是POLAR表,但是,这个POLAR表又是怎么发挥作用的?据了解,这个表里面有一个叫做“GPSPORTS”的高科技检测装备,由澳大利亚一公司研制,可以实时监测运动员的跑动距离、路线以及心率变化等。这个装备由三部分组成,装备里面有GPS模块、心率带、多轴加速仪、陀螺仪等,另外还有分析设备,对同步传输到计算机的球员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穿了这运动内衣后,教练员只要点开 IPAD,就能看清楚,他们的位置、速度、跑动距离、心率变化、冲击负荷、耐力以及疲劳负荷等。谁累了,谁不听话了,谁心里有怨言甚至都能知道。这玩意儿还具有报警装置,运动员一旦超过负荷,软件将自动报警。
据说现在国足一共配备了15套这样的小背心,可那么就可以追踪15名球员的数据。可是每一期的国脚至少都是二十多人以上,看来也不是任何人都能穿上这件黑色小背心。别小看这么一件小东西。2013年,鲁能俱乐部尝鲜购置了20套,花费百万。据说现在的中超俱乐部,只有恒大和鲁能配备这些装备。这黑色小背心,不是球队训练的必备品,应该叫奢侈品吧,也不知道女足是否也会配备呢?
二、1989年国足那次黑色三分钟具体是怎么个事
黑色三分钟一词最早出现于1989年
1989年世界杯预选赛上,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却非常不幸得两次遭遇黑色三分钟。
10月17日,中国队迎战阿联酋,在1-0领先的情况下,高丰文在终场前5分钟换上董礼强,刚上场之后兴奋的董礼强连续两次带球失误,由对手连入两球。
10月28日,中国队在最后一轮比赛中迎战卡塔尔,马林终场前先入一球的情况下,再遭黑色三分钟,被对手连扳两球,中国队以1-2负卡塔尔,只差一步到罗马,这也是2001年出线之前离世界杯最近的一回,从此“黑色三分钟”成了中国足球挥之不去的阴影。
三、中国足球一共经历了几次黑色N分钟的经历
当国足能做好以下几件事的时候,出头之日指日可待:
1、净化环境没有一个好的行业环境,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不过这个在中国做起来比较难,这需要各方面的体制改革进行配合,必须要下很大的决心。而恰恰就是这个决心,在中国包含的太多的暧昧;
2、正视自己,戒骄戒躁每当有一点成绩,不但行业自身膨胀,媒体也煽风点火,牛皮吹的满天飞,似乎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是一战成名、功成名就。一直抱着这种自欺欺人的心态,中国足球谈何发展?
3、合理分配,论功行赏例如不进球就从上到下不发奖金,只有底薪。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象现在这样勇夫懦夫、有功无功一律乱赏,人人皇帝,日日笙箫。长此以往,国足一定会把原始的那一点点上进心也消耗殆尽,剩下的只有球迷的眼泪;
4、善待球迷,知恩图报没有球迷,足球连个屁都算不上!球迷才是足球的衣食父母、才是足球存在的唯一理由。好好善待他们,让球迷高高在上吧,把自己的不可一赶紧收起来。另外,足球这个行业如此富裕,在物质上也好好回报球迷们吧,该免票就免票,哪怕发给现场球迷每人一瓶水,他们的心也是甜的。因为,最可爱的球迷是最容易知足的,而不知所谓的“球星”才是最贪婪的。国足啊,快醒醒吧,球迷们会回来的,你们也会强大起来的(很遗憾,这里无法用“再次”这个词语)!到那时,世界杯的大门才会真正向中国打开,而中国的球队和球迷,也才能真正的昂首挺胸站在世界的面前!
目前问题我觉得有:
1、选人机制不完善;
2、国民热情不够高;
3、国民体质因素不适合;
4、联赛制度弊病太多;
5、人多不代表精英多,只是出现精英概率高而已
四、曾轰动中国足坛的“国足黑色5·19”到底是怎么回事
平心而论,1985年5月19日确实是国足最接近世界杯出线的日子
上世纪80年代的国足,就球队实力层面上说确实是亚洲前3的水平,是具备争夺参加世界杯名额的能力的。说一下那会的基本战绩,1984年男足亚洲杯,国足屈居亚军!在1986年的预选赛阶段,国足打得顺风顺水,此前5场比赛是4胜1平,战平的对手就是5月19日对阵的中国香港。
一方面国足那时的实力属于亚洲强队,另一方面中国香港队并不具备太强的竞争力,而且国足的出线前景是“打平就出线”,因此5月19日的这场比赛,赛前国内各界人士普遍认为出线是稳稳的!那种预期,比2001年10强赛国足VS阿曼的打平就出线要大多了。
但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那一夜当最终国足1:2不敌中国香港之后,球迷们的情绪就爆发了。
据说那晚工人体育场涌入了8万名球迷可能是赛前球迷的情绪过于乐观,当比赛进行到第61分钟时,中国香港打入反超的1球后,球迷的情绪就开始焦躁起来。最终,国足在最后的30分钟时间里,没能够挽回败局。失望的球迷情绪十分激动,出现了不愿离场、谩骂控诉的场景。由于赛前并未制定完善的应急安保措施,赛后失去理智的球迷出现了袭击外国人、攻击中国球员、打砸损毁公共设施的现象,最终警方拘捕了127名球迷,这一事件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中国足球将这次事件称之为“黑色5.19事件”,也是国足历史上多次“打平就出线”却未能出线的场景之一。
此事件后,赛场安保工作有较大进步5.19国足失利事件,也暴露出那个年代中国足球赛区安保工作还有很大的漏洞。此后中国足协加强了赛区的组织管理工作,一些典型措施包括赛场上座率不能达到100%,动用安保人员将球迷和球员分隔开、不同球队的球迷区域要分开管理等等。整体上来说,虽然此后中国足坛也曾出现过一些球迷骚乱事件,但像国足5.19事件那样的骚乱再未出现过
现在想想,“打平就能出线”其实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什么事情,但凡事后想想,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从2021年这个时间回首往事,我们才发现“打平就出线”绝对是幸福的烦恼。说起来,这种烦恼近些年已经很难见到了!
如今我们需要靠运气才能踉踉跄跄地闯入12强赛,已经到了剩余比赛全胜都未必稳出线的场面,不得不说,这些年我们足球水平真的是下滑了。
五、国足“黑色五分钟”是怎么发生的
1989年世界杯预选赛,1989年10月17日,中国队迎战阿联酋队。在唐尧东先进一球的情况下,主教练高丰文在终场前5分钟换上了董礼强。刚刚上场后,董礼强兴奋过度两次带球失误,被阿联酋队抓住机会连进两球,中国队1比2惨遭逆转。中国足球遭遇黑色五分钟。随后10月28日,中国队最后一轮迎战卡塔尔。终场前,马林打破僵局,没想到卡塔尔队利用中国队的防守失误连入两球,中国队再次以1比2告负。黑色三分钟,也让中国足球只差一步到罗马。
六、中国足球黑色5分钟是指哪场比赛啊
1988年,中国队踏上世界杯预选赛的征程,在以4:3的总比分淘汰劲旅伊朗队之后,中国队晋级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区决赛。
1989年10月,在新加坡的亚洲区六强决赛中中国队首战便凭麦超的两记入球以2:1力克出线大热门沙特队。
此后,中国队遭遇阿联酋队,在以1:O领先大半场的情况下,于最后3分钟连失两球。随后,中国队在与韩国和朝鲜队的比赛一负一胜,以4战积4分的战绩迎来了通向意大利之路的最后一块绊脚石卡塔尔队。
在与卡塔尔一战中,中国队复制了对阿联酋的“黑色三分钟”,被对手在最后3分钟连下两城,中国足球又一次与世界杯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