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男篮和男足***哪个更可能出现世界级明星
奥运会上的集体项目,在我国向来是阴盛阳衰,东京奥运会上更是男篮,男足,男排集体缺席。
中国男足水平不行,这是大家都有共识的,但是这届奥运会上连一项实力也不错的中国男篮也缺席了,这让许多喜欢篮球的朋友们很失望。大球运动要崛起,必须要有顶级球星。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足球和中国篮球哪个更可能出现世界级球星?我的答案是篮球。
我国有培养世界级篮球球星的经验从历史上看,我国篮球曾经出过一个世界级的球星,那就是入选NBA名人堂的球星,姚明。
而中国足球个人最高荣誉到目前为止,也仅仅是亚洲足球先生,中国球员在国际上几乎没有太大的水花。
就算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成员的天花板范志毅,当年确实放弃了去利物浦的机会,但是别忘了他去利物浦只是安排打替补,并不是主力。
但是这在足球圈已经是盖了帽的级别了。所以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有培养世界级篮球明星的经验,足球圈没有。
其次篮球的群众基础更好许多中国孩子不是不喜欢参加运动的,孩子天性就是喜欢玩打篮球踢足球都是孩子们的最爱,但是由于血液因素许多孩子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做作业上,补习班上,体育运动的时间相对较少。
足球和篮球作为两项最风靡于世界的球类运动,在我国的群众基础都比较一般,但是很显然在校园里篮球比足球玩的人更多。
倒不是篮球迷比足球迷多,而是因为篮球场地比较多,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篮球场,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足球场而。
且打篮球需要的人比较少,6个同学就能打3对3,所以在校园里的群众基础足球是弱于篮球的。由于玩的人比较多,自然选材面就更大一些,也更能够从中涌现出一些球星。
足球成绩差,让许多家长望而却步中国足球疲软不是一天两天了,足球糟糕的成绩让许多家长对足球训练望而却步。尤其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更是如此,他们不愿意拿自己孩子的前途去赌。
而中国男篮的成绩虽然这两年有所滑坡,但总体来说在亚洲还是第一的球队,而且打篮球有助于孩子长个子,两相比较,家长们更愿意让孩子去打篮球。选材面多了,自然也就容易出人才。
足球环境不如篮球曾几何时,我们一直在嘲笑中国男足的球员是白斩鸡,中国足球运动员不自律,不职业的事情比比皆是。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就算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年轻球员,也很容易被队里的老大哥带坏,无法兑现他的天赋。
而篮球队情况要比足球队好很多,篮球运动员的荣誉感,职业态度要比足球运动员强一些,只要教练员加强管理,这些运动员还是比较服管的。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孩子比较容易受到正面的影响,在训练中刻苦努力,在比赛中敢打敢拼,能够兑现自己的天赋。
篮球距离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比足球小得多要想出一个世界级球星,没有队友的帮助也是不行的,中国男篮虽然这两年有所滑坡,但是水平居于世界先进水准。
比起足球来说那还是进得多的,在亚洲中国男篮还是很强的,有一群优秀的队友为你打辅助,更容易凸显个人的作用,更能够展现个人的实力,为世界所瞩目。
而足球则不同,一群连球都停不好的队友绝对会是一名优秀球员的负累,让球员很难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准,要想脱颖而出,变得更加艰难。所以总体来说,男子篮球出巨星的可能比足球大得多。
二、女子三大球都进奥运,男篮男足差在哪里
女子三大球都成功打进奥运会,但男篮男足却多次在世界大赛上刷新国民失望指数,我认为目前男篮男足在精气神、实力配置、以及外部环境这三方面都跟女子三大球有很大差距。
一、女子三大球的竞赛精神已“巾帼远超须眉”近日,中国女足以4比3的总比分战胜实力强于自己的韩国女足,成功挺进奥运会,“女足精神”开始被人们津津乐道。这让人不禁回想起当年诠释了“女排精神”,在里约奥运会多次逆转绝境获得金牌,在世锦赛以不败战绩获得桂冠的中国女排女将们。还有在踏入奥运会之前的最后一战战胜了世界排名第三的西班牙女篮,永不服输的中国女篮姑娘们。她们展现出来的精气神值得我们学习。反观男篮男足的运动员们,一个个在国内联赛面对自己人“重拳出击”,一到国际大赛就变得“唯唯诺诺”,这实在是很不该。目前来看,竞技态度是男篮男足与女子三大球差距最大的地方。
二、对手实力不断变强,我们的阵容却还青黄不接不可否认,现在国际赛场上的竞争已经比以往严峻了许多。像男足即使引进了归化球员埃尔克森等人,也无法改变日本男足、韩国男足等球队仍然是横亘在自己面前的大山的事实,在亚洲无法跟这些球队掰手腕,自然也就没有出线的希望;像男篮也早已经不敢称自己为亚洲霸主,姚明、易建联等顶梁柱都已经退出,让周琦、郭艾伦来扛大旗实在是很难指望的上。然而伊朗队的哈达迪老而弥坚、日本队的八村塁横空出世、菲律宾队的克拉克森势不可挡,强大的澳大利亚队和新西兰队也加入进来组成亚太区,可想而知近几年中国男篮的局势将会异常艰难。
三、外部环境不利于国家队发展男篮男足在联赛的薪金待遇要比女子联赛丰厚得太多了,这使得球员们不思进取,不屑于去争取国家队荣誉。在人气上男运动员的粉丝量也是逐日增高,他们频频登上综艺节目,比如近日《吐槽大会》上的男篮男足专场,既让观众捧腹也让观众深思,这些男运动员们是否都是被粉丝惯坏的。反观女子三大球,离开了群众的关注反而能更加专心的投身于训练和比赛中。另一方面,男篮男足管理层内部的勾心斗角也不利于国家队发展,一系列蜜汁操作也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男足国家队的频频换帅,男篮国家队让没有CBA执教经验的李楠出任主教练,仅在教练组的选人任命工作上就已经如此不及格,实在是有太多需要进步的地方。
总而言之,男篮男足想在未来重新振兴,在这三方面一定要争取做得更好,不要再让球迷们一腔热情的支持被泼冷水了。
三、中国男篮最新大名单
5月5日下午,中国篮协正式对外宣布,新一届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主教练由辽宁男篮主教练郭士强担任,这也是中国男篮历史上最年轻的主教练。34岁的郭士强在国家队能否“镇得住”,执教期间,他会给国家男篮带来怎样的变化,成为媒体普遍关心的焦点。郭士强表示,他将在加强技战术训练的同时,着力建设队伍的组织纪律性。
关于未来目标与方针
作为球队的主教练,郭士强表示,新一届国家队将以提高实战能力为核心,以加强作风锻炼为根本,以强化对抗能力为方向,以体能训练为保证。切实提高队员战术素养和团队意识。形成内外结合,以内为主,高快结合,以快为主,整体攻守,强守促攻,保持和加强多点进攻以及快、准、灵、变的技术特点。
郭士强强调必须按照强守促攻的技战术理念建设队伍,建立技战术攻防体系,全面提升实战能力,技战术上必须树立以守为主,强守促攻的理念,“要赢得比赛必须靠坚强的防守,这是竞技篮球取胜的基本规律,也是世界强队长盛不衰的基础,我们必须把防守置于技战术首位下大力气提升球队的整体防守和个人防守的能力”。在进攻方面,郭士强强调要形成内外结合,以内为主,高快结合,以快为主的进攻体系。
郭士强说,新一届国家队将保证每年4-5个月的集中训练,每年还将进行20-25场高水平的国际比赛。
关于威信的质疑
不久前,中国男足也刚刚宣布了国家队主教练人选,同样年轻的高洪波入主男足。对于这一巧合,郭士强表示,自己并不愿意去跟任何人比较,“我会把我自身的事情做好,不会拿自己去跟别人对比”。
34岁,对于一名国家队主教练而言,意味着将招致更多的关注甚至质疑,说白了就是“他能否在拥有姚明等人的国家队树立威信,能否镇得住”。郭士强说,在管理上,“我相信我们的球员的素质,他们都是职业球员,我相信他们能够遵守队伍的规章制度,我同样也会以身作则,要求队员的,我作为主教练会带头做到,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感染整个队伍,出现问题我会跟队员及时沟通”。
关于新奥运周期目标
新的奥运周期,篮管中心给国家男篮制定了这样的目标任务——确保亚洲领先优势,世界排名有所上升。具体目标任务是:夺取2009年和2011年亚锦赛及2010年亚运会冠军;2010年世锦赛进入前16名,力争取得最好名次;2012年奥运会进入前八名,力争实现突破。这一目标不算太高,但要实现起来也绝非易事,郭士强并没有正面回应实现这些目标的可能性,只是表示:“关于业务目标,我会全力以赴带领队员去冲击,我相信每一个人能够做好,我就感到满意”。
关于队伍组成
之前网上曾流传一份新奥运周期国家男篮大名单,在这份网上流传的名单中,广东队一共5人入选,朱芳雨、王仕鹏、杜锋、陈江华以及本赛季异军突起的周鹏都被召进队,阔别国家队多时的江苏南钢也有两名球员入选。另外,姚明、易建联以及孙悦这三名在NBA闯荡的球员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继此前篮管中心副主任胡加时对这份名单进行辟谣后,郭士强今天下午再次否认已敲定大名单的说法:“新的教练组今天才正式宣告成立,我们还没有确定大名单”。不过,对于新一届国家男篮的组成,郭士强表示,还是将继续遵循“NBA三人组加CBA优秀球员”的路子。也就是说,姚明、易建联以及孙悦的入选已成定局。
不过姚明能否参加今年的亚锦赛还是一个疑问,郭士强说:“姚明的问题,他正在比赛,等他打完比赛之后再说”。郭士强表示,在新名单最后确定之前,所有人都有机会。
关于一身兼两任
入主中国男篮后,郭士强仍然身兼辽宁男篮主教练,今天下午举行的中国篮协通气会结束后,郭士强还要赶回沈阳带队备战全运会。对于这种“兼职”的现状,郭士强只是表示,“会更加努力的工作,把更多时间放在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