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白国华评国足,如何评价白岩松痛批中国足球

来源:24直播网

一、怎样理解白岩松的中国足球和足球不是同一项运动

怎样理解白岩松的中国足球和足球不是同一项运动

要理解白岩松的这句话有点难度,有点深奥,不太好解释。

白岩松的大意就是足球是一项有它的操作规律和方法的运动,但是中国足球没有按他的规律来。

世界杯结束,关于足球的话题没有结束,尤其是中国足球的话题。在央视“新闻1+1”的节目中,白岩松又一次谈到了足球和中国足球。

这次他有点语出惊人的说:“中国足球和足球不是同一项运动。”这话听起来有点拗口。同样是玩足球,中国足球与足球为什么不是同一项运动?难道真有中国的月亮与外国的月亮不同的缪论?

先来看白岩松是怎么说的。“中国足球行吗?中国足球和足球是同一种运动吗,中国足球和足球怎么才能变为同一种运动?哪怕把中国足协和其他中国搞足球的人,都关在一个会议室里,把我们五套一个20集的纪录片,叫《足球道路》,看一遍,中国足球的未来都很乐观,但我担心他们不看。真该看的不看,不该看的比如说我们,看完之后瞎着急。”

看完他说的这段,就有点好理解了。

第一个不同,基础不同。

中国虽然发展足球的时间也比较长了,但是基础设施并不完善,没有好的球场和好的教练。足球场不够,想踢球都没地方踢。没有好教练,练不好基本功,足球就很难踢好。

第二个不同,侧重点不同。

别的国家是真的想把足球搞好,而我们只求其他利益。就像这次世界杯刚开始时,白岩松说过的一句话:“这届世界杯,中国除了国足没去,其他的都去了。”中国人玩足球,更多的是图利益,有几人真正想振兴足球的?而且中国人玩足球,就是看个热闹,一窝蜂的去看,没有实实在在的把足球当事业的。

第三个不同,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同。

正如白岩松所说的,真该看的不看,真该急的不急。不需看的天天看,不该急的瞎急,急了也没用。领导换了一批又一批,永远是换汤不换药,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球迷们天天吐槽,闹得热火朝天,也没什么用,谁会当一回事了?

这也许就是症结所在,白岩松总结的真的好。

怎样理解白岩松的中国足球和足球不是同一项运动

二、王朔点评白岩松原文

王朔对白岩松的评价是一篇发表在《知识分子》杂志上的文章,题目是《痛,病——快乐着》,文章的原文如下:

一天早晨,我随手打开电视看新闻,换了几个台,大约是湖南卫视,看到白岩松在接受访问,谈他的新书《痛并快乐着》和他自己。

第一感觉是这个人很得意,虽然眼镜遮住了他的眼神,使他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暧昧,仍能直观到他情绪的饱满,若是小说中人物,便可形容为顾盼自雄。

他的眼睛始终是冲画面右上方闪烁的,尽管画外有一个提问者,应该彼时彼刻跟他同在,他的视线却给人旁若无人的印象,甚至也不看镜头——观众,假若那不是在电视上,我们完全可以把这当做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

他称自己是理想主义者,业余足球健将,幸福的父亲,“坐在第一排的人”,简言之,一个对自己很满意的人。

这满意流露在他的用词上,频繁使用“一定”、“总是”、“应该”这些不容置疑的句式前缀,我已经不能复述他的原话了,但对他种种突如其来的断语和始终如一的自信过目难忘,他像是一个早已洞悉生活真相并具有超常理解力的能者,几乎对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并能迅速给出当然的解释,这在他谈到自己的职业时尤甚,那个时候他甚至像一个政府发言人。

《痛并快乐着》这本书我是在书店买的,这之前有一个朋友曾向我做了热情的推荐,说白岩松“有真东西”,而且确实是自己写的。

我们都知道他们台某些主持人写的行销一时的自传是别人代笔,这是公开的秘密,有经历而无书写能力找人代笔,并不违反出版业的游戏规则,只要传主本人不要冒充作家就好。

这书我看了百十页就搁下了,搁下的原因不在文字水平,大多数书看不下去是见作者有话说不出来,说不利索,替他着急。

白岩松的文字能力在中等偏上,老实一点就好看很多。

他写自己,个人境遇,无论是“痛”还是“快乐”都算情真意切,遣词造句也还工整,一进单位,语涉同事和军国大事,话就见大,特别懂事、特别见得人、说到哪儿都理直气壮的广播词儿就出来了。

在这儿,你能感到作者笔风陡转,仿佛摁了切换键,从正常人变成转播机器。

我注意到在电视台混的人都爱提大事件和大人物,好像他们知道得更多,离中枢更近。

白岩松也未能免俗,书中照片和行文处处透出得亲天颜的兴奋和沾沾自喜,什么“我第一个鼓掌”,对不起,我要说这是谄媚,似这等宫闱秘闻,在你固然可喜可贺,我不关心!

离什么近,就像什么,质量越重,引力越大,沾边不沾边的都以为自己是其中一部分。

在白岩松自夸的那些方面,我最不明白是“坐在第一排”这句话。

我们都进过剧场。

第一排和站在后边的有什么差别,不都是观众吗?

只不过你看得更大,听到的锣鼓更震耳,什么演出需要第一排的观众站起来向后排观众解释剧情?

你能看到什么内幕的后台的东西?

怎么委婉怎么客气,也没别的词——自作多情。

写这篇小文当中,我又看了一次白岩松主持的《东方之子》,采访余华,这是他的正科,我想这里大概有更多他的本来面目,于是仔细观察此人。

过去我还认为他的严肃和一本正经是对文艺节目主持人的嬉皮笑脸和哗众取宠的有意反驳,以正视听,现在我认为这仅仅是做作,因错觉导致的拿不准“范儿”,如果他自认为这是真诚,那就是骨子里的做作。

他的眼睛始终不看交谈者,对方认真回答他的问题时,他的脸上偶尔浮起一些挂在嘴角的微笑作为回应,表示他在听。

他在哪儿学的这一套?

他不是一个学生出身的热血青年一个热爱运动和音乐的普通人吗?

我相信那些问题不是他想问的,何其愚蠢,逼得余华也只得加倍愚蠢地回答。

一个聪明人强迫另一个聪明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他一起露怯,做肤浅、不着四六的交流,怎么还会有那么强烈的优越感?

你真有你显得那么重要吗?

我不相信电视主持人是一个独立观点的表达者,我更接受广播学院学生自己的说法:肉喇叭。

白岩松在电视上皱着眉头议论了好几年中国的事儿,除了“为民请命”、“关心民间疾苦”这些社会共识,我不记得他还有过什么个人观点。

在这样的位置上,做成这样已经是最好,但要当真,既让别人当真自己也当真,就是存心欺世了。

王朔人物评价

人民论坛网:他(王朔)的小说形成特有风格,对白通俗化又充满活力,叙述语言则以戏谑、反讽为主,对权威话语和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都有嘲讽。

作家王蒙:他(王朔)和他的伙伴们的“玩文学”恰恰是对横眉立目、高踞人上的救世文学的一种反动,他撕破了一些伪崇高的假面。

作家韩少功:王朔小说的人物生动,但却太单一,男女老少都贫,一贫到底。

作家摩罗:我认为王朔实际上是一个对苦难感受很充分的人,他不能像一般人那样承受它,而只能用玩世不恭的姿态来面对它。

作家葛红兵:王朔已经以他独特的写作图式,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写下了自己的大名。

三、白岩松说中国足球娱乐

岩松的意思是足球在中国只能算是娱乐,不仅球迷在娱乐,就是对球员也是娱乐,无法达到真正的职业化。而在欧洲那些足球强国,有一大批职业球员和足球工作者,他们真正在从事足球,就是他们的职业,靠足球谋生,一天到晚就是围着足球转!看来你还不理解足球职业

四、白岩松谈中国足球又回到起点,你觉得国足为什么难以发展

中国的足球难于没有良好的青训体系,没有足够的专业人员来做专业的事。我们需要更多的专业教练,来给这些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中国足球更多的机会。

国足现状

今年中国国足将再次出征世预赛亚洲区40强赛,这是关键的一年,但是农历新年以后,两支中超球队江苏苏宁和天津泰达却突然濒临解散,让中国足球蒙上了一层阴影。中超这边问题还没处理完,40强赛就已箭在弦上,近日根据“北青”消息,亚足联公布了更新后的世预赛40强赛部分比赛赛程安排,A组中国国足在6月份12天4场比赛,对阵菲律宾一战可谓决定国足生死!

由于疫情的关系,亚洲区世预赛是一推再推,今年亚足联也是最后决定了40强赛各小组集中制比赛的形式,A组方面,由于其他球队所在国家疫情严重,中国承办A组剩下所有比赛基本没有疑问。这样的话,中国国足是获得了4个主场比赛机会,从6月3日到6月15日,中国国足将先后对阵马尔代夫、菲律宾、关岛和叙利亚,4天一场的密集赛制,好在主场作战,没有舟车劳顿并且主场作战,对中国国足还是很有利的。

目前国足所在的A组形势是这样的,叙利亚5战5胜积15分高居第一基本锁定了一个出线名额,而国足4战2胜1平1负仅积7分排在第二,落后8分之多,已经失去直接出线的主动权,菲律宾多赛一场也积了7分,只因进球少而排在第三,马尔代夫6分、关岛0分排在第四和垫底。对于国足来说,他们想直接出线已经基本没有可能,争取40强赛8个小组中最好的5个小组第二才是比较现实的。

虽然在8个最好的小组第二排名中国足排在倒数第二,但是理论上只要国足后面4场全胜,拿足12分,积分达到19分,这个分数至少以最好的小组第二名身份出线还是没问题的。A组中马尔代夫和关岛是最弱的球队,国足之前已经在他们身上取得了两场大胜,接下来取胜也是基本没有问题的,最后一场对阵叙利亚前,有可能叙利亚已经拿到确保出线的分数,他们到时可能派替补出战,不会全力比赛。反倒是小组赛中主场逼平国足的菲律宾有可能制造些麻烦。

菲律宾虽然排在A组第三,但是积分和国足相同,他们也没有失去出线的可能,在之前第一次“中菲之战”中,全场猛攻的国足并未在他们身上占到什么便宜,只收获了一场平局,这也许会让他们有些想法。在未能战胜菲律宾,并且在客场输给叙利亚后,国足遭遇打击,原主帅里皮自己主动辞职。紧急情况下,本土教练李铁紧急上任,归化球员阿兰、费南多加速入选国足,增加了国足进攻能力,国足已经没有退路,6月7日对阵菲律宾成为“生死战”,取胜将成为唯一目标,而如果打平将让国足陷入绝境。

五、如何评价白岩松痛批中国足球***除了花钱***没有任何优势***

我认为,白岩松的论断并不完全准确,诚然一个国家足球的发展与青训密切挂钩,但你不能拿着国足的现有成绩,与当前的青训相联系,国足现有的球员水平,应该与是10余年前,15年前,20年前时中国的青训,足球人口有关,你总不能用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吧?

我援引了央视著名评论员张路指导的文章《我们怎样用三年时间搞垮了中国足球?》(不得不说题目有点偏激)中有关那个时代青训的缩影

1989年我们组建了《中国少年儿童足球训练与竞赛体制改革的研究》课题组,通过中国足协向国家体委申请立项为委管课题,请北京体育学院安铁山先生任组长,对全国24个足球重点城市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详细调查。调研报告发表于《体育科学》1992年第6期。调研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到1990年底,全中国常年踢球的7-16岁孩子(小学和初中生)还有仅仅1万人。其中大连最多约2000人,北京、上海各约1000人,其他重点城市几百甚至几十人,再就没有了。这就是中国足球的基础。

1998-99年光国安旗下就有11所足校,学生上千人,而且全是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没花国安一分钱,他们还都能挣钱。本想着以国安足校的号召力能带动全市少儿足球的大发展,但好景不长。2000年夏天国安各足校联合招生,我乐观地认为会有成千上万的学生来报名,没想到最后只来了300来人,其中会踢的不过100来人!此后北京乃至全国的足球学校都没了生源,纷纷倒闭,国安旗下的足校也只剩了4所。中国足球,又没人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希望大家还是多给中国青训一些时间,总体来说现在青训系统在一个初步建设的阶段,与日本的从有到精相比,我们现在只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此我想做几个对比,我国的青训体系近年来才逐步完善,以梯队组成作为准入门槛也是2018赛季新规定的,很多职业足球俱乐部只能靠购买其他球队梯队球员先达成准入标准,所以青超联赛中有时会出现两位数的比分,球队自身的梯队建设也是一个慢慢进行的过程,至少我们已经开始做了,行动了


24直播网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