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三大球都进奥运,男篮男足差在哪里
女排夺冠,男足未能进奥运会,男篮四场都输了!对比很明显。差别很大。三大球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体竞争水平的重要尺度。群众支持率高。我国有14亿人口。当务之急是从娃娃抓起,有系统的训练机制,在校园里踢球,在国外学习国外的足球文化。这些都是当务之急。中国三大体育需要振兴!
如果没有其他理由对那些做不到的历史成就做注脚,那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没有打大球的天赋”。被国人称为“三大球”的“脚、篮、排球”,除了女排多年来在世界大赛上辉煌一时外,一直停留在“只有趣味分,没有G分”的阶段。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在展望中国三大球的奥运前景时曾表示,“在三大球中,除了女排有一定的指标外,其他项目只希望尽可能多打好看的比赛。”这无疑是国家体育总局的一次“放松”,针对的是这些备受瞩目又无法返天的集体项目。
雅典奥运会后,中国体育一度想帮助三大球,但在过去的四年里,女排夺冠,女足和女篮夺冠,男足进入半决赛,男篮进入前六.所有这些激动人心的目标,似乎都只是中国人的一厢情愿。中国三大球,一路坎坷,不进不退,给奥运前景蒙上阴影。有梦想总是好的,即使是中国足球。南非世界杯预选赛“死亡小组”中国男足过早死亡也是好事。如果没有希望提高球队水平,那么球迷的期望就应该降低。中国男足的这场前戏意义深远。主场作战是一把双刃剑。前两届奥运会,东道主队连四分之一决赛的门都没碰。中国男排喊的“打几个好球满足国人”的奥运目标,似乎更适合中国男足。15个月换了4个教练的中国女足,一枝独秀,跌出世界排名前十。
男篮也是有非常厉害的地方,也有一些比较厉害的人,比如说姚明。遗憾的是姚明的受伤和奥运会的不利平局让中国男篮比女足更倒霉。现在,球队能否出线有些问题。有可能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也可能是对手太过于强大,他们的训练方式和以往的经验比我们还要多一些,我们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实践,或者是在这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在以后也有可能能够走上奥运会的战场。
二、中国男篮未来会走上中国男足之路吗
80年代的中国足球在亚洲算是一流球队,那时候的中国男足,可以和日韩抗衡,偶尔也能战胜伊朗等西亚强队,但是时过境迁,国足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大年初一输给越南队,球迷朋友应该还历历在目,喊了几十年的从娃娃抓起,最终还是急功近利,每一任领导上任都大刀阔斧,高举改革大旗,改来改去最终还是走上了穷途末路,球迷调侃目前在亚洲范围内留给中国男足能赢的球队已经不多了。
目前的中国男篮,像极了之前的中国男足,曾经奥运会和世界杯前8名,也算是风风光光,准一流世界团队,然而时光荏苒,现在的国家男篮,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再这样挥霍下去,不踩刹车的话,终将和中国男足殊途同归,走上一条路。金元足球是中国足球的罪魁祸首,一旦资本撤离,空中楼阁就没有了根基,大厦将倾是必然。
中国篮球目前也是四不像,说职业化非职业化,说体制内非体制,硬要学着人家走路,爬都爬不稳,还要插上翅膀起飞,基本属于不自量力,脱离实际,又违背规律,不可能有好的结果。杜锋被扶上中国男篮主教练位置,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的人,怎么能够带好一支队伍?选拔队员都要沾亲带故,球员上场不是看能力而是看关系,输球之后不是总结经验教训,而是赶忙推卸责任,甩锅队员,这样的主教练世界上都少有。
中国男篮37年来首次无缘奥运会,已经走进了最低谷,目前也仅是靠周琦郭艾伦等几名队员,撑起这支队伍,如果从领导层到球迷对这几个人还不知道珍惜,那中国篮球像中国足球一样,在亚洲被人见人欺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三、中国男篮和男足***哪个更可能出现世界级明星
奥运会上的集体项目,在我国向来是阴盛阳衰,东京奥运会上更是男篮,男足,男排集体缺席。
中国男足水平不行,这是大家都有共识的,但是这届奥运会上连一项实力也不错的中国男篮也缺席了,这让许多喜欢篮球的朋友们很失望。大球运动要崛起,必须要有顶级球星。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足球和中国篮球哪个更可能出现世界级球星?我的答案是篮球。
我国有培养世界级篮球球星的经验从历史上看,我国篮球曾经出过一个世界级的球星,那就是入选NBA名人堂的球星,姚明。
而中国足球个人最高荣誉到目前为止,也仅仅是亚洲足球先生,中国球员在国际上几乎没有太大的水花。
就算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成员的天花板范志毅,当年确实放弃了去利物浦的机会,但是别忘了他去利物浦只是安排打替补,并不是主力。
但是这在足球圈已经是盖了帽的级别了。所以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有培养世界级篮球明星的经验,足球圈没有。
其次篮球的群众基础更好许多中国孩子不是不喜欢参加运动的,孩子天性就是喜欢玩打篮球踢足球都是孩子们的最爱,但是由于血液因素许多孩子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做作业上,补习班上,体育运动的时间相对较少。
足球和篮球作为两项最风靡于世界的球类运动,在我国的群众基础都比较一般,但是很显然在校园里篮球比足球玩的人更多。
倒不是篮球迷比足球迷多,而是因为篮球场地比较多,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篮球场,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足球场而。
且打篮球需要的人比较少,6个同学就能打3对3,所以在校园里的群众基础足球是弱于篮球的。由于玩的人比较多,自然选材面就更大一些,也更能够从中涌现出一些球星。
足球成绩差,让许多家长望而却步中国足球疲软不是一天两天了,足球糟糕的成绩让许多家长对足球训练望而却步。尤其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更是如此,他们不愿意拿自己孩子的前途去赌。
而中国男篮的成绩虽然这两年有所滑坡,但总体来说在亚洲还是第一的球队,而且打篮球有助于孩子长个子,两相比较,家长们更愿意让孩子去打篮球。选材面多了,自然也就容易出人才。
足球环境不如篮球曾几何时,我们一直在嘲笑中国男足的球员是白斩鸡,中国足球运动员不自律,不职业的事情比比皆是。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就算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年轻球员,也很容易被队里的老大哥带坏,无法兑现他的天赋。
而篮球队情况要比足球队好很多,篮球运动员的荣誉感,职业态度要比足球运动员强一些,只要教练员加强管理,这些运动员还是比较服管的。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孩子比较容易受到正面的影响,在训练中刻苦努力,在比赛中敢打敢拼,能够兑现自己的天赋。
篮球距离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比足球小得多要想出一个世界级球星,没有队友的帮助也是不行的,中国男篮虽然这两年有所滑坡,但是水平居于世界先进水准。
比起足球来说那还是进得多的,在亚洲中国男篮还是很强的,有一群优秀的队友为你打辅助,更容易凸显个人的作用,更能够展现个人的实力,为世界所瞩目。
而足球则不同,一群连球都停不好的队友绝对会是一名优秀球员的负累,让球员很难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准,要想脱颖而出,变得更加艰难。所以总体来说,男子篮球出巨星的可能比足球大得多。
四、咱们男篮现状也没比足球好多少吧,男篮的未来怎么样
简单说一下吧。
男篮国际地位还是比男足强的多的。毕竟排名在那,而且当年姚明的横空出世,也让外界对中国篮球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而国足,还没有一个与姚明同级别的球星出现过。
国内的篮球氛围其实很好,但是为什么成绩始终止步不前?第一点,身体素质上与欧美的差距,不可否认。第二点,青训的断档。在16-19岁这个期间,正是球商智商慢慢走向成熟的阶段,可这个阶段的中国孩子,都是在准备高考。只有一少部分孩子,能继续接受篮球教育。
教练体系不完善。说不完善,是客气的。在绝大多数学校,根本没有专业的篮球教练。孩子们打球,只能随便玩,老师背着手,指点几下就算指导了。没有人点拨,很多战术上的东西靠自己悟是悟不出来的。所以中国,短时间内不可能出现世界级的后卫,没有强的1号位,那球队只能是一盘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