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中国,要培养一个职业足球员要花多少钱啊
职业化之前,成才费大约10万元
1994年联赛进入职业化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往往由各省体委牵头。由于全运会的任务,各省也较重视青少年球员的培养。曾代表湖北参加九运会的李某今年26岁,他介绍了自己当时从事足球的历程。
“小时候我们都是为了锻炼身体才踢球的,后来也渐渐迷上了这个运动。从6岁上小学时,我就开始到湖北省足球技术学校接受足球训练。那个时候我们读的就是普通人读的小学,下午放学后再去足球学校学踢球,然后晚上由父母接回家。那个时候一个月的训练费只有15元,吃住都在家里。后来到了三年级,训练费变成了一个月30块钱,最后再涨到60块钱。小学结束,加上装备费用也不到3000元。
“到了初中,足球进入职业化,踢球的花费也渐渐增多。我们一批在湖北省足球技术学校训练的队员也都开始住校集中训练,那个时候一个月的伙食费和住宿费一共450元,后来就涨到了600元。等到完成九运会,武汉俱乐部收购了我们这支队伍,由于没有进入一线队的希望,我最终自费1万元去新加坡联赛踢球,最终没有坚持,回到了国内。”
由于是省体委牵头培养的全运会队伍,因此在政策上,李某这批球员的受到了很大政策上的照顾,要比同龄在足球接受训练的孩子花费少些。粗略算下,李某在小学阶段花费为3000元,而12岁至19岁这八年期间,花费接近6万。
而这些完全是正常费用,李某还透露:平时希望能够得到教练的提拔往往要给教练员送些“好处”,各个级别的球队都是如此。这些花费也不在少数,算下来也有几万。粗略算来,李某的成才费大概为10万元,这在目前的青少年培训中,仅仅是一年的花费。
职业化之后,成才费大致在25万——100万之间
1994年、1995年的足球盛事让国内一夜之间多了很多足球学校,1995年之后从事足球训练的青少年成才费用又为多少呢?
据成都足协青少部负责人介绍:在足校盛行的时代,一个孩子家长每年要承担的培训费用一般在3万元左右(2万学费,1万生活费)。这其中不包括比赛的费用,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比赛增多,费用也就增多。假如一个孩子从10岁开始踢球,到18岁进入一队,并且开始挣钱有职业收入,那也至少需要25万左右的基本投入。这和社会上其他培训行业的学费门槛相比,也许不高,但相比于普通接受教育的孩子,这个门槛就有些高不可攀。送孩子在中国足校练球的张先生,五年学费总共20万,其中有5万是入学时学校要求交纳的“建校费”。
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中国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平均是5000元左右,加上住宿和其他生活费,孩子上大学一年的花费在1万元左右。如果单从教育的家庭成本角度考量,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3786元和4140元,以此计算,供养一个四年制的大学本科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1.5年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4.8年纯收入。然而“足球学生”每年的费用至少是大学生的3倍,在校时间一般为5至7年。以平均在校时间6年计,供养一个中专毕业的足校学生,最低限度需要一个城镇居民13.1年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43.5年的纯收入。
这也只是表面上的花费,在球员进入一线队的节骨眼上,往往要将几十万一次性交给教练疏通关系。而加入国字号球队,同样需要交纳数万到数十万不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黑钱司空见惯,已经成为风气。这样算下来,现阶段一个职业球员的成才费用大概在25万至100万不等,远远超过了培养一个普通学生的费用。
二、中国足球从业人数和投入是多少
中国足球人口超过2600万,位居世界首位。
每年,中国足球的投入超过10亿美元。
根据数据,中国总人口超过14亿,而足球人口达到2600多万,位居全球第一。
注册足球运动员数量为71万,排名世界第十二。
专家斯蒂马奇指出,中国足球年投入额超过10亿美元。
在中国,有数百万儿童在学校接受足球训练,成千上万的外国教练来华工作。
此外,归化球员的加入也为国足注入了新力量。
尽管如此,中国队仍未能够获得世界杯的参赛资格。
三、中国足球市场估值在多少
对你的问题,我想分几个部分来回答。你补充的我放到后面。
首先是预期的市场有多少。这个我无法估量,因为我手头缺少数据。但是,根据我的估计,至少一年产生的利润不会少于5亿,这个5亿是我对整个中超收入的估量。这个是我保守估计,因为事实上这个数字可能是我估量的几倍,但是我手头缺少数据,我无法计算,只能大致的估一个比较靠谱的数了。
接下来,“这么大的市场难道没有人愿意发掘吗”。我想,很多人都愿意参与进来发掘,只是不是以经营中国俱乐部的方式。要知道,发掘中国市场,并不仅仅是局限于经营中国足球俱乐部,像皇马那样来华打比赛也算是一种,还有就是引中国的资金流向他们,比如赞助他们。这都是发掘中国市场的方式。所以,你对发掘中国市场的定义太单一了。
然后,是“如果多几个像恒大之类的,就算中国足球的水平提升可能有限,但是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没人想赚”。我想说,恒大俱乐部其实没赚多少钱,他们光是投入就保证他们至少两年内收不回来。可是为什么他们还要投入呢?这就是因为他们利用恒大俱乐部来给自己公司打广告,同时中国领导要搞好足球,加上他们是一直都没有一个好名声的房地产公司,为了公司的名声,他们投入到了恒大俱乐部。其实,先在阶段,在中国如果想要经营一个赚钱的俱乐部,很难,俱乐部的唯一的意义就是投钱,然后给经营俱乐部的公司打广告。这是真的。
最后了,到你补充的问题了。“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中国的足球体制能够发展起来,就算我们没有欧洲的人有钱,但是我们人口基数大,这样能够带动多大的市场?像门票收入,转播,等等和足球相关的”。其实这个还是可以的。我看到有人回复说“你觉得一个月拿2000、3000千块钱的功能能干个啥,啥都做不了”,我觉得这是很大的错误。是,我们赚的少,但是我们人多啊!一个人赚的钱不足以支撑他去看全部的比赛,那么他不去还有别人去吧?毕竟你也说了中国人多啊!而且,其他的围巾、球衣什么的投入而不是很多,完全可以买得起。要知道,哪怕是现在,每个家庭赚钱在2000~3000元之间的,也没见他们因为钱赚的少而不进行娱乐投入吧?另外就是那些转播收入,这个不用怀疑,在一个真正的职业联赛中,转播收入是一个联赛生存的根本。为什么英超能够成为世界第一联赛?就是因为他们有钱,不仅是部分老板有钱,而且转播收入分成很多,这能保证哪怕是英超中下游球队也能经常有比较大的投入,而这个投入在西甲、意甲的中游球队中,是很难看到的。而中国的市场广阔,所以转播收入不会少。根据我的估计,如果中国足球真的发展起来,那么一年的总转播费用不会少于5亿。赞助方面,如果中国足球真的发展起来的话,那么赞助不会少的,每个赛季一个中超球队收入2000万人民币跟玩似的。不过有前提啊,现在看来都是镜花水月,太虚幻了,还是一步步来吧。
事实上,足球俱乐部是不赚钱的。世界上俱乐部多了去了,你见到几个俱乐部赚钱了?没有,别跟我提曼联,曼联到现在还负债经营呢。还有皇马和巴萨,他们欠债也都不少。所以,归根结底,足球俱乐部就是花钱的,赚钱,会的,但是如果光靠俱乐部自己的造钱能力来生存的话,那么是很不现实的。
综合评价一下,中国足球市场很广阔了,但是不等于这样就能让俱乐部自给自足。
四、中国足球俱乐部烧钱有多恐怖
刚结束的2017冬季转会窗口因为缺少大牌和重量级交易而有些无聊。但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冬窗也意义非凡。因为两个数据说明,足坛的冬季转会市场再也不是欧洲联赛一家独大了。中超已经强势杀入,甚至成为冬窗转会市场的主要角色。这也在一定程度说明中超联赛的疯狂烧钱。
一、各联赛2017冬窗开销排名中超高居第二
英超20支球队的冬天引援总花费达2.57亿欧元,是最烧钱的联赛;中超2.18亿欧元紧随其后。法甲支出1.51亿,是英超和中超之外唯一支出破亿的联赛。欧洲五大联赛中另外三家就谨慎了很多,西甲(2350万)、德甲(9926万)和意甲(9584万)的开支总和是2.1860亿,比中超的2.1879亿还略有不如。
联赛冬窗花费排名:
1英超25705万(欧元);2中超21879万;3法甲15130万;4德甲9926万;5意甲9584万;6英冠4866万;7墨超3872万;8比甲2895万;9俄超2851万;10北美大联盟2612万;11土超2383万;12西甲2350万;13巴甲2251万;14中甲1655万;15荷甲1267万;16葡超1135万;17德乙905万;18捷甲630万;19希超505万;20日本J1 498万。
二、冬窗十大转会中超占据一半席位
冬窗交易TOP10中有一半席位被中超给占据,再次说明了中超的土豪性质。这其中,上海上港花费6000万欧引进的奥斯卡成为今年的冬窗标王。
前10交易排名:
1.奥斯卡(切尔西-上海上港)转会费:6000万欧元
2.德拉克斯勒(沃尔夫斯堡-巴黎圣日耳曼)转会费:4000万欧元
3.热苏斯(帕尔梅拉斯-曼城)转会费:3200万欧元
4.格德斯(本菲卡-巴黎)转会费:3000万欧元
5.帕耶(西汉姆联-马赛)转会费:2930万欧元
6.伊格哈洛(沃特福德-长春亚泰)转会费:2330万欧元
7.施奈德林(曼联-埃弗顿)转会费:2290万欧元
8.张呈栋(北京国安-华夏幸福)转会费:2044万欧元
9.维特塞尔(圣彼得堡泽尼特-天津权健)转会费:2000万欧元
10.帕托(比利亚雷亚尔-天津权健)转会费:1800万欧元
10.帕沃莱蒂(热内亚-那不勒斯)转会费:1800万欧元
五、中国足球投入世界第几
根据fifa官网信息,截止2023年8月22日,中国足球投入世界排名第81名。
这些排名是根据各国家或地区的联赛、俱乐部、国家队等在足球领域的投入和表现来确定的。排名的高低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足球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虽然中国足球投入世界排名不高,但是中国女足的投入在全世界是最高的,联赛收入也是世界第二,目前女足排名世界第19位。而中国男足则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和竞争,需要在未来加强投入和提升技术水平。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