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足拿下关键比赛(怎样才能让中国国足再次进入世界杯)

来源:24直播网

一、中伊之战7成网友看好国足赢,为何国人现在如此看好国足

中国足球一直以来一直被大家诟病,这是因为国足椅子后没有一个好的士气,在关键的比赛中往往是被打得丢盔弃甲,这是中国足球一直以来最大的问题,也是中国球迷觉得最痛心的问题,所以中国球迷在关键比赛的时候,往往对中国足球队没赦什么太多的信心,其中包括我也是如此。

不过现在形势不一样了,大家对于中国足球的信心很足,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足球终于战胜韩国队,将多少年以来恐韩的帽子摘掉了,马上就是伊朗队和中国对的比赛了,这次对于中国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为伊朗队现在的战绩十分不错,是中国队的一个强敌,当然现在很多人对中国足球队有信心。

为什么大部分人认为中国足球可以胜利呢?我觉得首先是中国足球队在跟韩国队比赛的时候,充满斗志,全场比赛中我国的足球运动员,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那场比赛给人的感觉就是中国足球队是强大的,是可以战胜所以对手的一直队伍,因为我觉得中国足球队只要有这样的信心,那么觉得是可以胜利的。

中国足球队上一次的表现确实很靓丽,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中国足球队有一个战斗的意识,有一个十分紧密的配合,整场比赛看下来,中国足球队就是一个战术运用得当,场上排兵布阵合理的强队。这点当然靠的是教练里皮,所以我对教练里皮很有信心,我觉得有里皮在中国足球队肯定没有问题。

还有个更关键的原因,那就是中国足球队这次是虽然是在客场,但是中国足球队上场的威风不减,夹带着如此的士气,中国足球队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只要中国足球队正常发挥,伊朗足球队应该不是我们的对手,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中国足球队现在天时地利人和,所以战胜对手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二、看完国足vs韩国的观后感

国足在亚洲杯上一路过关斩将,以三连胜的历史最好成绩小组赛顺利出线。这消息让国人为之振奋,重新燃起了对中国足球的希望。

中国足球,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大家都期盼着中国足球都能像乒乓球、羽毛球一样,称霸世界。但事与愿违,中国足球在国人的心目中就是“提不起的猪大肠”,不要说位列世界强队,在亚洲都处于中下水平。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真的就踢不过小小的日本、韩国吗?是什么导致国足水平一直停滞不全?中国人真的不能踢足球?种种问题一直萦绕在我们心头,有些人甚至对国足失去了应有的耐心和希望。

法国人佩兰担任国足教练不到一年时间,国足就取得了让人刮目相看的好成绩,我们不得不承认之前我们在训练和调动球员积极性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在这次亚洲杯上,国足的训练成果大家有目共睹:娴熟的传接球、默契的战术配合、敢打敢拼的战斗意志、骄人的战绩,都是之前的比赛中难以看到的。总结起来,适合国人的正确训练方法加上昂扬向上的战斗意志,才是中国足球振兴的取胜之道、希望所在。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这好比是一场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足球大赛”,每个国民都是这个“赛场”上的一员,这就需要全体国民思想、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既能按照分工履行好本职工作,又能根据教练的战术意图,较好地协同配合其他“队员”做好整体“攻防”。只有大家众志成城、同仇敌忾,保持必胜的信念,我们才能取得这场“攻坚战”的胜利。

三、怎样才能让中国国足再次进入世界杯

从战略高度看中国足球,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国家队的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度提升。目前中国国家队、奥运队,甚至国家青年队、国家少年队都是历史上水平最低的一代,这种情况在15-20年内是无法改变的,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酷现实。这一判断的依据是:根据中国足协课题组在1990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全年(每周不少于两次。

每次不少于一小时)从事足球活动的中国7-16岁儿童只有1万人,平均每个年龄段有1000人。之后在职业化的高峰期人数增加,几年后迅速下降。最乐观的估计是目前人数不会超过5万,平均年龄不会超过5000。也就是说,到2030年世界杯,27-32岁的中国球员将从目前的3万名儿童中产生。与世界强国数十万注册儿童玩家相比,我们的人才基础在数量上太弱了。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也是一个足球人口的超小国。足球非常适合中国人的体质和心智。中国一定有很多足球天才,但是这些天才不可能参加足球活动,因为没有人给他们踢足球的机会。这就是中国足球人才极度匮乏,存在各种弊端的原因,所以中国球员水平低是必然的,中国足球水平不提升也是必然的,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扭转的。

指望一两个好教练,找一两个好球员,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在短时间内提升国家队的水平,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国足协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国内联赛和儿童身上。具体到国家队层面,建议放低语气,如实告诉领导和群众,降低期待,同时为自己减轻压力,增加回旋余地。建议减少对国家队的投入,但保持其存在,做一个过渡和传承。

四、为什么中国足球总是上不去

原因有三:一曰身体不适合,二曰文化不适应,三曰体制不健全。

先说身体因素。足球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需要强壮的身体素质,与西方人相比较,东方人的生理特点是弱小而不强壮,整体上显然不太适合足球运动。尽管可以勉力而为,但毕竟在身体素质上落了下风,身体对抗中占不到便宜,尤其是下半场常常体力难支,被动挨打,场面难堪。从这个角度看,整个亚洲足球水平较低,都与此有关。

再说文化因素。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以和为贵,强调的是和谐、和气、防御,而不是对抗、竞争、进攻,由这种文化特性造就的国民性格和民族心理,显然不太适应对抗性过于激烈的运动项目。即便是身高体壮的中国人,形体与西人不相上下,但内在的对抗性往往不及对方。我们的足球队,遇到大赛、遇到关键场次,常常心理紧张得不行,不要说超水平发挥,甚至连平常的训练水平都发挥不出,这显然和畏惧对抗的心理有关。在对抗性和心理素质方面,我们的球队非但不如欧洲、非洲球队,甚至不如日本、韩国球队――因为日本有强悍的武士道精神,韩国有顽强的“能行精神”――这也是我们的身体条件和日韩相仿甚至有过之,而成绩却等而下之的一个原因。不过,由于身体因素的制约,笔者认为日韩足球也只能在现有水平徘徊,而不可能实现大的飞跃。

三说体制因素。既然我们在身体条件和文化心理上有欠缺,那就需要比人家更棒的体制来加以弥补,但遗憾的是,我们的联赛体制也乏善可陈。尽管超级、甲级的名称有了,联赛的形式和格局也有了,但这个体制的廉洁性与规范性比欧洲联赛差很多,比之日韩也有所不如,打假球、吹假哨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是我们的足球成绩既不如欧洲、也不如日韩的又一个原因。

五、中国足球在哪年能再进世界杯

如果按正常发展的话,2010年不成问题,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由以前的24支队伍增为32支,这时中国队肯定比以前希望更大一些,因为亚洲名额也增多了,但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极小失误致使中国队没有出线。所以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队就理所当然的出线了。冲击2006年德国世界杯也就是因为只是进球比科威特少一个而没有出线,况且和科威特比赛之前中国把核心李铁也召来了,可是李铁在训练的时候就很不幸受伤了,没有参加与科威特的比赛,我想如果他在的话,中国队或许会获胜,反正至少也能平。等到2010年世界杯我相信一切都会恢复正常的,因为澳大利亚的加入,亚洲又增加了一个名额,这对中国也可以说是一个机遇,而且现在一些新人表现的很不错,比如董方卓、冯潇庭、崔鹏等,在国际上都属于同龄的佼佼者,到2010年他们应该是中青代的主力了,并且我通过观看国家队最近的比赛(虽然都是友谊赛)还是进步很大的,所以希望你要相信我们国家队在2010年肯定会出线的


24直播网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