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林丹比赛完整版(林丹比赛视频全集)

来源:24直播网

林丹和鲍春来共打过几场比赛

瑞士羽毛球超级赛男单半决赛的“林鲍大战”过程不出所料的精彩,结局不出所料的重复,笑到最后的总是林丹,一次次受伤的总是小鲍。把所有大型比赛都算上,林丹鲍春来历史交锋共23次,结果林丹赢了17场,只输了6场。对于林丹和鲍春来这样的超一流选手来说,这种压倒性的战绩是极不正常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鲍春来始终打不破“逢林难胜”的怪圈呢?

胜负手之一:林丹突击快速小鲍四平八稳

任何运动都是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尽管轻重缓急的变化是羽毛球比赛不可或缺的环节,但瞬间提速的攻击往往还是最致命的。李永波指导早就说过,林丹的快速启动的能力世界上最好,不但爆发力强,而且协调性也无懈可击。而任何人跟鲍春来一板一眼的打消耗战都不会占到便宜,因为小鲍技术全球身高臂长,控制能力是最强的。但问题是林丹从来不与鲍春来按常规出牌,超级丹突然那一拍突击是小鲍最忌惮的。

林丹在比赛中步伐移动非常迅捷,擅长用闪击战掀起连续得分的高潮,而鲍春来则是在灵活性和突然性欠缺太多,对付林丹电光石火的攻势会显得动作僵硬。平时比赛里鲍春来就站在球场中心点附近,靠着腿长、臂长、身长的优势,在那里与对手周旋,难得动上一两步,这样的“软磨硬泡”对付同属控制型选手的陶菲克屡试不爽,但要是与林丹使用,那将会因为跟不上节奏而陷入紊乱。

胜负手之二:林丹侵略性强小鲍球风偏软

林丹是世界上进攻侵略性最强的羽球运动员在圈内得到了共识,中国队教练钟波指导直言林丹的扣球手感好,有特殊禀赋;印尼天才陶菲克声称最惧怕林丹的连续衔接能力;而女单前世界冠军龚睿那说林丹的杀球隐蔽性欺骗性无与伦比。在2007年林丹开始逐渐注意节奏变化,打法日益全面,抢网的平抽平打更是把“闪电挥拍”诠释的淋漓尽致,简而言之林丹可以在球场任何位置发起进攻,总能打出看上去不可能打出的球。

鲍春来在2007年也同样开始向着全面型运动员发展,只不过林丹是“狠”转“稳”,小鲍是“稳”转“狠”。鲍春来进攻能力的加强是有目共睹的,根据统计从2007年丹麦超级赛开始,鲍春来平均每场的主动下压和突击次数甚至要高过以进攻闻名的超级丹。在去年底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决赛力克李宗伟一役,鲍春来更是把雷霆万钧的攻势推到了顶峰。然而困扰小鲍的是他的体力不足以支撑其全场比赛压迫进攻,常常在打得对手落花流水后,自己身体率先透支出现杀球下网,网前小球下网,发球不到位的情况。

胜负手之三:林丹战术多变小鲍节奏单调

奥运冠军陶菲克分别赞誉过林丹和鲍春来,其中给林丹的评价是,“他是世界上最强的球员”;给鲍春来的评价是:“他是世界上技术最好的球员。”那么有人要问了,林丹技术不是最好的,为什么却最强?鲍春来技术最好,为什么不是最强?陶菲克没有回答这个疑问,不过但凡了解羽毛球运动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比赛天平的倾斜不仅仅依仗基本功的比拼,那些基本功最扎实的球员不一定能在场面上攫取主动。

超级丹启动能力强,步伐移动好,后场杀球犀利,网前缠斗也不差,他在比赛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应变,故而常常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尽管林丹技术并不是最细腻的,但也无关宏旨。而小鲍总想与对手比拼技术的华丽程度,在率先求变方面缺乏心得,特别是在脚步移动、闪电突击等环节存在瑕疵,这也就直接导致鲍春来比赛中节奏都差不多,除非他出现体力不支,节奏不得不放缓……

胜负手之四:林丹气势如虹小鲍内敛压抑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在羽毛球对抗中尤其重要,虽然是隔网相对,但互相的气势还是可以通过来回的缠斗彼此感知出来。林丹刚出道时,实际上在许多技术细节上并不完美,当时教练员看重的就是他的比赛气质,总能够在比赛里越挫越勇,不肯服输。这种出类拔萃的杀气在在关键球和连续得分的时候体现的最突出,据最近几站超级赛统计,林丹是世界排名TOP20的选手里关键球胜率最高的球员,同时也是连续得分能力最强的球员。

而鲍春来在比赛中很容易受赛场氛围或者对手的干扰,无法将真实的能力全部发挥,重压之下想法太多,反倒显得犹豫迟疑。就拿与林丹的中国德比来说,鲍春来经常会发挥失常,就是因为越想摆脱逢林难胜的魔咒,这个怪圈就套的他越紧。作为一个天生的控制型运动员,关键时刻小鲍也不大敢于搏杀,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后,鲍春来很难先发制人,这也就必然导致陷入被动。

林丹在比赛中途换拍,是水平高的表现吗

林丹在比赛中途换拍其实并不是一种水平高的表现,其实在羽毛球比赛中中途换拍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羽毛球拍随着比赛过程中的受力以及发力过程很有可能会导致他变得松弛,因此换拍其实是很常见的事,都是为了接下来能够更好地发挥。

羽毛球拍其实是挺脆弱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非常容易断线。所以说在击打羽毛球的过程中,如果发觉羽毛球拍有异样,是可以中途换拍的,这也是在比赛中允许的情况。毕竟如果羽毛球线变得脆弱不堪的话,对于击打羽毛球也是有一定的阻力的,不利于选手的发挥,所以说林丹中途换拍也是为了接下来能够更好地发挥全部实力,是很正常的行为。

林丹在比赛中途决定换拍,其实是思虑周全之后才做出的决定,毕竟在比赛过程中突然换拍其实很有可能会影响接下来打球的手感,毕竟已经和手上的这支球拍磨合了一段时间了,突然换拍的话,很有可能要重新适应,但是有时候球拍是会在不经意间断掉的,这都是通过多次的练习之后。经过观察才能发现出自己球拍的异样。可能是林丹感觉到自己的球拍可能准备要断了,所以才决定换拍的。

在比赛过程中水平的高低其实还是要根据击打的表现来看,中途换拍并不能代表什么。许多羽毛球运动员都会提出中途换拍,这个要求并不仅仅是只有林丹会中途换拍,中途换拍也都是为了能够让接下来的比赛顺利进行。就在羽毛球界其实是很常见的现象了,并不是什么水平高低的表现。

林丹中途换拍并不是他水平高的表现,但是林丹的羽毛球水平也是独一无二的,非常厉害的,林丹也是个很优秀的运动员。

林李大战中,为何很多次比赛林丹总能战胜李宗伟

李宗伟的实力并不比林丹差多少,甚至有一段时间确实在林丹之上,但每每输掉林李大战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心理素质要比林丹差远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单从综合实力上讲,2010年之后,公认的李宗伟要强过林丹一线。

然而2011年世锦赛决赛,李宗伟首先抢下个冠军点,最后被林丹搏杀逆转之后,这几乎成了李宗伟的心理阴影。

再加上马来西亚羽协的尿性,平时该作为的时候打酱油,一到大赛收政绩的时候就跑出来抱李宗伟大腿乱立flag,动不动就我们这次一定要夺冠!李宗伟你是我们全国人民的骄傲与希望请你一定要拿冠军哟!!

遇上这么个奇葩的上级,李宗伟的心理压力比林丹只多不少。虽然李永波其他事情上很不可描述,但最起码,在林丹谌龙出去打大赛的时候,比马来西亚羽协做得要好太多了。

之后几年的交手,几乎都是相同的情节,全程比分犬牙交错,最后阶段李宗伟保持着两分左右的优势,首先抢下冠军点。接着整个人就好像魂儿被抽走了,被动防守等着林丹开启搏杀模式,解决战斗。

讲真,即便是号称李宗伟走出心魔的里约奥运会,大家回去复盘会发现,也还是一样的比赛走向,李宗伟抢到冠军点,林丹发力搏杀扳平。如果不是最后林丹滑了那一下,说不得又要被翻盘。

我当时看直播,看到林丹追平的时候,比赛还没结束我整个人是绝望的,这个剧情太熟悉了。

虽然很喜欢李宗伟,也很希望让他能战胜林丹拿个奥运冠军,但是竞技体育总是残酷的,不是电影颁奖,照顾面子也要给李宗伟一个最佳男主。李宗伟对于羽毛球的执着令人钦佩。


24直播网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