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现在最可圈可点的喜剧演员都有哪些
随着喜剧类综艺节目的热播,现如今从事喜剧行业的工作者越来越多,但真正能够熬出头的喜剧演员却很少,毕竟要想方设法逗观众欢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近几年最火的喜剧演员无疑是沈腾。早年凭借着春晚舞台郝建的角色让观众认识了他,后来沈腾凭借《欢乐喜剧人》的出彩表现征服观众,后面由他主演的喜剧电影也都是口碑爆棚,大受好评。沈腾的喜剧之路越走越顺,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不只是纯粹搞笑,他传达的东西也都很有深度,让观众有所感悟。
另外同样取得成功的喜剧演员还有宋小宝。作为赵本山的弟子,宋小宝的喜剧天赋也得以充分表现,也是因为《欢乐喜剧人》才让宋小宝真正被观众记住了,凭借着创造性的想法和敏锐的思维,宋小宝在舞台上演绎的角色往往笑中带泪,抖出的包袱既有搞笑效果也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
当然贾玲也是为数不多的表现出色的女性喜剧演员。在喜剧人的舞台上,女性喜剧演员有着天生的劣势,要想让观众开心快乐就必须得放下自己甚至自毁形象,也因为这样很少有女性表演喜剧,但贾玲做到了。贾玲天生自带喜感,很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加上不错的喜剧天赋,也让她在近几年快速成长为当红的喜剧演员。
好的喜剧演员不多,能坚持下来的更是少数,希望这些好演员能够继续努力,带给观众更多的好作品。
二、为什么老一辈足球运动员更受尊重
因为老一辈足球运动员身上最起码还是有那种拼搏的体育精神的,不像现在的某些足球运动员连个日常训练都坚持不下来。
远的不说,就说二十年前那些中国男足的运动员吧,那时候他们个个都是八块腹肌,甚至各项体能有和欧洲足球运动员一较高下的能力。最著名的应该是范志毅范大将军了,他当年在欧洲可是给中国人挣了不少脸。
再看现在中国男足的那些老爷们,一个比一个懒散,脑袋上喷半瓶子发胶,生怕破坏了自己完美的发型。身材更是没法看,一个专业运动员竟然有大肚腩,跑几步路就气喘吁吁。简直没眼看。更让人生气的是,这些人身上一点儿都看不到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总给人一种提不起精神的感觉。
再说一下中国男足更早的时候,当年虽然说不上在全世界有多么傲人的成绩,起码在亚洲成绩还是很不错的。1964年,中国足球1比4输给了巴基斯坦,贺龙老总一怒之下解散了中国足球队,并且将队员下放到部队进行整顿。直到1965年,贺龙老总才重新组建了国家足球队。1966年,中国足球队在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夺得了亚军,之后几年的成绩一直也很稳定。
老一辈的足球运动员是在这种部队化的作风中成长起来的,每个人对个人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当年的足球运动员身上充满了为国争光的信念,更是将体育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的中国男足主教练换了好几任,但是每一个几乎都是二十年前那一批男足运动员。记得我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过李玮锋训话这些年轻的运动员,说他们过于懒散,日常训练完成的七零八落,简直没眼看,让跑个步都跑不下来,这样下去就危险了。
事实证明确实危险,中国男足已经输得没法输了。用范志毅的话就是脸都不要了,中国广大球迷被气得都不愿意用国足这个称谓来称呼男足了,大家一致决定今后提到国足一律泛指中国女足。
李松海指导这样老一辈的足球运动员确实值得我们尊重,我们愿意尊重任何为国拼搏的运动员。成绩的好坏可能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个人态度方面没什么可争议的。如果现在的男足还有李松海指导当年那样的精神,那么我们依然愿意尊重他们。
三、辽宁省有哪些有名的体育运动员
辽宁在中国是绝对的体育大省,有名的运动简直是一箩筐一箩筐的出产。别的先不说,就光拿足篮球来举例吧:
CBA中辽宁队的人才储备可能是最令人羡慕的,不说现在在队中的郭艾伦,赵继伟,李晓旭、韩德君、贺天举等人,其他队伍中也有很多辽宁走出来的球员:周鹏、吉喆、段江鹏、张庆鹏、王仕鹏、孟铎、段江鹏、张博……教练就更不要说了,鉴于题目问的是运动员,那就不细说教练的事情了。
足球方面,大连王朝和辽小虎这样的过往功勋就按住不表(真有种按不住的冲动),就看现在,郑智,冯潇霆,于汉超、秦升、赵旭日、周海滨、王大雷、戴琳、杜震宇、徐亮、董学升……2017中超球员省籍统计中,辽宁有94人稳居第一,排名山东第二的是山东,42人。
即使抛开这两大主流项目,在奥运项目上,辽宁的奥运冠军也是一大长串,早期的闻名全国的马家军一众名将;乒羽选手:王楠、郭跃、张宁、杜婧、于洋;女排方面:杨昊、刘亚男、张越红;其他项目还有,王义夫、孙福明、韩晓鹏等等。
为什么辽宁会走出这么多优秀的运动员?首先,不可否认东北人在身材上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东北大汉也不是白叫的。其次呢,东北是老牌的重工业基地,曾经被誉为"共和国长子”,有了这样的经济基础,那发展体育事业也就相对占有优势。经济越好,体育发展必然越好,因而体育基建多。
除此之外呢,辽宁省一直都有体育传统,当年贺龙老总主抓体育的时候,辽宁因为工厂多而且大多相对集中的优势,省内的各个厂矿体工大队可以互相学习交流提高,形成了辽宁省体工大队遍地开花的局面。结果就是,通过交流比赛越来越重视好苗子的发掘和培养,渐渐形成了完备的体校系统,为辽宁省的体育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乒乓球:胡玉兰,王楠,郭跃,李晓霞。羽毛球:韩健,陈昌杰,张宁,李永波。篮球:蒋兴权,吴庆龙,李春江,吴乃群,陈晓丽,王芳,马增玉。排球:姜英,赖亚文,杨昊,刘亚男,王一梅,丁霞,袁志。足球:孙继海,李明,王涛,韩端------田径:王军霞,陈跃玲,阎永久----击剑:李娜----游泳:戴国宏---跳台滑雪:李妮娜。举重:姚景远,丁美媛。射击:王义夫----柔道:庄晓岩,袁华。
还有很多,记不住名字,请补充。
篮球王仕鹏李楠张庆鹏李春江郭士强。。。也很多,辽宁女篮也堪称豪门排球隋盛胜于海川袁志。。。女排,王一梅杨昊刘亚男楚金玲张越红。。羽毛球李永波张宁杜婧于洋。。乒乓球王楠郭跃李晓霞马龙马琳其他项目还有王义夫王军霞王丽萍孙福明。。。。
大家昨下午看乒乓球男单半决赛了吗?!
先是樊振东力压台北小将,再有马龙狠拼德国老将,成功会师男单决赛!不知道大家如何,反正上流君全程吸氧脸,丝毫不敢大喘气。
今晚坐等小胖(樊振东)和龙队(马龙)巅峰对决!
看完男乒后,再看女乒,上流君忽然产生了一个疑问:辽宁籍的运动员怎么这么多?!
从马龙到刘诗雯,还有丁霞、马琳、王楠......再到游泳的刘子歌、女排惠若琪等等,大家都是辽宁人啊!
其实,更早的时候,这事儿就有苗头了——
比如早在疫情期间,为了援鄂,各个省市都拿出了自己的拿手绝活,这种操作一般是,土地上长啥就给大家送啥……
浩克山东给大家送菜,壕气浙江给大家送钱,辽宁这片神奇的土地一看,给大家送了一批土生土长的运动员。
辽老大,真是当之无愧的体育大省。
其实,从官方榜单看,奥运选手中辽宁省的人数不算最多。出征东京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431人,山东省运动员人数登顶,辽宁只占到第六位。
参加东京奥运会的中国各省市运动员人数
但再厘清一下,实际上这个榜单上的运动员是按照运动员注册所在省区市进行归属的,而不是按籍贯所在地划分的。
就辽宁来看,除了榜单上的27名运动健儿,还有马龙、刘诗雯等14名注册在外省市的运动员出战东京奥运会。
如果有一个“辽宁体育明星知多少”的问题摆在你眼前,你第一反应会是谁?
乒乓球队的马龙、刘诗雯?还是CBA的周鹏、原帅?
亦或者是中超的郑智、王大雷?
但无论如何,辽宁籍运动员,真的能顶半边天。
比如刚刚挺进乒乓球男单决赛的马龙队长。
别看龙队长得小巧(大误),他可是辽宁鞍山人。没错,就是那个号称“钢铁之都”的鞍山。
他小时候,马龙爸爸觉得,“乒乓球这个运动好啊,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容易受伤”,所以押着儿子学起了乒乓球。
怎么说呢,这个脑回路真的很辽宁老铁,能锻炼身体又不会受伤的事情多了,非得整个运动项目吗?
1999年,颇有天分的小马龙进了辽宁省体校,然而以他的实力,在省队待了两年,竟然差点被淘汰。
眼看着竞技体育的大门在自己面前打开又关上,打开又关上,马龙心态差点崩了。
然而他运气好(不是没实力的意思,毕竟运气基于实力),2001年,正值北京西城体校派人去辽宁“掐尖”,他心一横,做了人生中做重要的决定之一——从辽宁省队“出走”,跟随教练进京,继续学习乒乓球。
再说女队的刘诗雯。
小枣是辽宁抚顺人,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她的:
怎么说呢……刚出生就准备让她打乒乓球,这可太辽宁了。
就想问,你们辽宁人抓周的时候是不是大球小球泳帽冰鞋各一套啊?!
“有天赋的孩子终将归于辽宁省队”,于是刘诗雯当年也进了省队。在辽宁省队时,她的教练南下广东,想带着她一起去,但她思前想后,因为种种理由,最终选择了留下。
这一留可好,辽宁队人才济济啊,她在队内沉浮两年,始终没有出头的机会,最后还是听了师父的话,去了广东,这才有了女乒世界杯历史上第一位“五冠王”。
除此之外,辽宁产出的体育人才可太多了,产量高且精,不愧是肥沃的黑土地
。
辽宁不光在小球领域能扛鼎,在大球领域,更是以一省之力贡献了无数战斗力。
比如中超:
据2019年9月统计,中国现役的足球运动员的总数为1777人,其中辽宁籍球员为335人,比第二名的山东多出141人。
再比如CBA:
CBA的20支球队,几乎每一支队伍,都拥有至少一位闪亮的辽宁籍球员。
据19-20赛季的最新数据,辽宁籍的现役CBA球员有48人。要知道,一支标准的CBA球队也只有12人,光是这些远走各省的辽宁籍球员,攒起堆儿来,就能组4个战队。
此外,在田径、乒乓球、曲棍球、水上项目上,辽宁籍运动员也是一抓一把。而且,辽宁一度成为其他各省市的借兵大仓库,是全国最大的运动员输出省份。
怪不得有人说,在某些体育领域,抓出一支顶尖的队伍,其中队员能分成两种——
辽宁人,和除辽宁外,全国其他地区的人。
如果再来盘点一下辽宁籍的运动健将,那可太多了——
王义夫,前射击运动员,辽宁省辽阳人。
很多人知道他可能是因为雅典奥运会上那块10米气手枪的金牌,但他在职业生涯中曾参加过6次奥运会,在役时间远超一般运动员。最关键的是,人家还是清华大学毕业的。
马琳,前乒乓球运动员,辽宁省沈阳人,职业生涯中获得了18个世界冠军。
王楠,前乒乓球运动员,辽宁省抚顺人,国乒曾经的一姐,二代大魔王,早在张怡宁之前就曾打哭过我们“爱酱”,职业生涯中曾获得24个世界冠军。
王仕鹏,前篮球运动员,辽宁省丹东人。熟悉篮球的人肯定会记得,在2006年日本世锦赛小组赛最后一轮,中国对阵斯洛文尼亚最后5秒那个青史留名的三分绝杀。
孙继海,前足球运动员,辽宁省大连人。他曾经是国足“全村的希望”,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可以在英超赛场上进球的球员。
郑智,足球运动员,辽宁省沈阳人,现任中国国家队队长。他是1980年生人,巅峰时期也曾进入欧洲的顶级联赛,脚下功夫还是过硬的,时至今日还顶在一线上。
张宁,前羽毛球运动员,辽宁省锦州人,曾经国家队的羽毛球的一姐,是我国首个卫冕奥运会冠军的羽毛球选手。32岁时,她如愿获得了北京奥运会冠军——可见大姐姐在役时间也很长。
刘子歌,前游泳运动员,辽宁省本溪人,蝶泳一把好手,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还打破了世界纪录。
…………
除此之外,辽宁省还输出了不少“海外军团”。
像英国乒乓球选手刘娜,以及哈萨克斯坦的举重选手马迈娅·马内扎,她们的祖籍都是辽宁。
2016年因兴奋剂问题被取消成绩的哈萨克斯坦选手马内扎,本名姚丽。虽然她一度声称自己出生于哈萨克斯坦,但她的家人从未否定过她是一个辽宁人的事实。
辽宁作为体育大省,这么多年来,在中国竞技体育运动的组织和开展方面,一直处于头部地位。
有数据表明,从1996年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为止,辽宁籍的世界冠军一共有34位(仅夏季奥运会),占全国冠军总人数的13.4%,江苏和湖北并列第二,均为23人。
辽宁为啥能出这么多运动员?可能有这么几个因素。
首先,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的工业化水平一直处于前列,就算在东三省经济最不好的时候,辽宁的GDP也没掉出过前十。
辽宁人有着中国最强大的工业基因,在建国初期和随之而来的三年困难时期,很多省份的温饱都成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背靠着重工业产业的辽宁人,不但自己吃穿还成,还有时间能打个球。
在七十年代的辽宁,每个工厂的家属院几乎都拥有篮球场,就光这点,请问在座的省份,哪个能做到?
所以,辽宁的体育文化传统是极好的。
其次,从人的层面来讲,辽宁省的民族成份非常复杂,除了当年闯关东而来的汉族人外,还有满族和蒙古族的原住民,加上特殊历史时期移民而来的朝鲜族,多民族混居和通婚的环境,对于后代的身体素质是有利的。
而且,自然环境和特殊历史时期造成的人文环境,也使得辽宁人骨子里带着一种天然的野性,在和平时代,这种荷尔蒙迸发的冲动,往往就迸泄在了体育运动上。
如果你要问,类似的气候人文条件,为啥不是黑龙江和吉林?
谁说人家不行?因为地缘优势,人家的强项在冰雪项目上。
识图认人,这对黑龙江籍的冰雪搭档是谁呢?
再来就是,辽宁人的体育意识贼拉强。本世纪初的时候,有过一个国民体质测试,这个测试表明,辽宁人各个年龄段的人,身高体重肺活量,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啥这么大差距呢?因为人家体育运动是从娃娃抓起的。
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有人给掏钱。在这一点上,辽宁比大多数省份做得都好。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省一直在积极发展高校体育产业,比如沈阳体育学院是新中国建立最早的体育院校之一。辽宁高校校队的体育水平,可能不亚于一些省份的省队,这点从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的表现就能看出来。
而据数据显示,目前,辽宁省“三大球”全国青少年校园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共有1526所。
同时,成熟的“青训”机制也为辽宁培养了一大波新生力量,上边提到的那些著名运动员,很多都是在少年时期就被筛选出来的。
除此之外,社会体育培训、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开发等,也为辽宁省培养了一大批顶尖教练和体育人才,逐渐形成了一个良性发展。
不得不再次重申,辽宁真是一片神奇的黑土地。
这里埋着老一辈人闯关东的精与魂,长出了上世纪民族工业的钢与骨。
这是一片有血性与信仰的土地,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也带着一股奋斗的热情,和拼搏的狠劲儿。
说了这么多,如果你还要问我,为啥辽宁人的体育都这么好?
那我会抛开上边的所有理由,告诉你——
因为,生长在辽宁人骨血里的那些东西,和体育精神,是相通的。
而且这也不单单是辽宁精神,而是融入在所有运动员血脉中的奥运梦、体育魂,上流君再次为所有的运动员加油哇!
[1]崔文鹏.我国冬夏季奥运会金牌特征研究
[2]韩磊磊.转型期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3]牛小洪,万蓉,齐漫,刘小琼,陈昆仑.中国夏季奥运会冠军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