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韩媒评价韩国犯规(韩国短道速滑犯规)

来源:24直播网

如何评价冬奥会韩国队在短道速滑项目失利后的态度

犯规和技术失误,韩国冬奥会代表团由于这两个要命的原因陷入了前景暗淡之中。央视冬奥会直播间里著名运动员王濛科普了这一次韩国队“不会滑”原因,原来是2010年平昌冬奥会韩国队“犯规天团”表现促使冬奥会奥组委开始反思对于比赛规则完善,这里面有裁判的判罚尺度标准以及现场监控技术标准等内容。

这又不是第一次了,这波人他们本身就这个样子。而且本身他们会认为这种犯规是可有可无或者是没必要的,但是现在规则改的严格了之后,他们就要遵守。再说,他们总把昌平当成平昌,那就不可能重新给他们什么机会。说白了,他们就是韩国人,包括韩国运动员的内心都是这样的,就相当于是这种输了之后会特别沮丧,而且会遭到很多人的指责,而且韩国的这种赛后的言论的谩骂更严重。

因为韩国的等级制度还是非常严格的,如果是很好的这种运动项目,或者是夺金点失误了,就一定会被指责。虽然刘少林以0.04秒的优势率先冲过终点,但最终经过裁判审议,刘少林在决赛中犯规,任子威获得金牌。结局的反转引起现场观众一阵欢呼,失望写在刘少林脸上,而任子威振臂高呼疯狂庆祝。短道速滑这项运动的魅力以及戏剧性,在这个晚上得到了充分诠释。

海外媒体往中国奥运村饮食不符合韩国运动员胃口和中国冬奥会人造冰雪不过关上引,但是这些炒作迅速又被打脸。一场比赛因为有了韩国“犯规天团”和“炒作天团”加入而愈发富有戏剧性,在韩国运动员获得奖牌和名次意味着名利双收,大家都在为钱而努力,一旦没有获得好成绩就意味断了财路,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我们不能指望韩国队坦然自若。

如何评价冬奥会韩国队在短道速滑项目失利后拒绝采访的行为

典型的输不起,搞了小动作也没能赢,脸面挂不住,总觉得有黑幕,岂知他们才是最大的黑幕。一堆韩国人还跑去武大靖的ins下大放厥词,这就是妥妥文化的不自信,什么都想占为己有,我觉得宇宙的尽头,估计韩国也想拥有。身正不怕影子斜,高清摄像头下还搞这一套,无知的韩国网民那,显得尤为可怜。

韩国队喜欢犯规的名声真是让我这个不爱看奥运会的人都如雷贯耳。最关键的是他们明明被罚了那么多次还是屡教不改,而且还理直气壮。他们心里应该对自己犯规没有任何羞愧之心。他们不会反思自己,只会懊悔自己犯规被发现。憎恨那些发现并判他们犯规的裁判。对了,韩国媒体还会怪中国赛道冰面质量不好。

对于韩国选手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2月7日比赛中全军覆没后,拒绝采访黑脸离场的行为,说明韩国人输不起。这么多届冬奥会,韩国人使的坏还少吗?如果都像韩国人这样做,那么早就不用开冬奥会了。这一次北京冬奥会,提高了比赛过程的摄影技术,规范了比赛行为,可就是这样,韩国人竟然不会比赛了,而且出现早早被淘汰,说明以前韩国速滑队根本就不是认真比赛的,都在耍赖,所以现在提高摄影技术后就没撤了。

体育道德这个东西,不能说所有韩国运动员都没有,但是他们确实严重拉低了平均水平,太恶了。平昌就是极限了,毕竟北京或者其他国家的领土不是韩国的,你再黑,也不能跑别人地方撒野吧,在自己家里黑就得了。而且作为宇宙都是他们家的大韩民国,也没必要在外国人面前,掩饰情绪,所以不需要做到,胸有急雷面若平湖。

韩国短道速滑队员犯规被罚,无缘决赛!网友评:已经不是4年前了

最近两天,2022北京冬奥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冬奥会男子1000米短道速滑决赛中,三位中国选手武大靖、任子威、李文龙会师决赛。最终,中国选手任子威和李文龙包揽该项目金银牌。

在男子1000米短道速滑半决赛中,有两名韩国选手黄大宪和李俊瑞双双被判犯规无缘决赛。大家要清楚,黄大宪、李俊瑞是该项目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在韩国媒体看来,半决赛的当值主裁判彼得·沃思(Peter Worth)属于鸡蛋挑骨头,硬生生通过“黑幕手段”把黄大宪和李俊瑞排挤出局。

韩国人的言下之意就是:男子1000米短道速滑金牌原本是属于他们的,却被东道主中国抢走了。

无独有偶,另一名韩国短道速滑主力选手崔敏静因为意外摔倒,无缘女子短道速滑500米半决赛。

北京时间2月8日凌晨,曾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获得金牌的前韩国选手李政秀就说道:“黄大宪的硬实力值得全世界掌声,但很难理解这个判罚。”

甚至韩国媒体NAVER还用《荒唐!恶心!短道速滑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为标题抨击彼得·沃思。

回看四年前的韩国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基本上被韩国队所统治,难怪韩国媒体对于北京冬奥会当值主裁判彼得·沃思的判罚感到不满。

可是,许多中国网友同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位来自英国的彼得·沃思裁判,曾经执法过索契、平昌两届冬奥会,加上2022北京冬奥会,彼得·沃思算是冬奥裁判界的“三朝元老”

那彼得·沃思是不是“看人下菜碟”,在平昌冬奥会上向着东道主韩国,来到北京就向着中国呢?

本篇文章全部是用官方公开资料以及视频回放,作为衡量队员是否犯规的重要依据。韩国队员的道德素质,懂的人都懂,这里就不做过多评价!

回顾2018年平昌冬奥会,东道主韩国一共拿到5金8银4铜的好成绩,在短道速滑项目中,韩国队拿到3金1银2铜。韩国队获得的3枚金牌,分别是女子1500米的崔敏静、女子3000米接力,男子1500米的林孝俊。

就是在这些比赛中,裁判判罚却成为争议的焦点。比如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国与韩国队都有犯规动作,结果中国队被判犯规,成绩被取消,韩国队却获得金牌。包括崔敏静和队友沈锡希之间的恩怨同样引发热议。

平昌冬奥会男子5000米接力赛A组的颁奖仪式,四名加拿大运动员整齐划一对着领奖台做出清扫动作,这一幕被完整记录下来。

原因就是,加拿大的四名队员用这种动作嘲讽平昌冬奥会的不公正行为,更是直指东道主韩国胜之不武,违背了竞技体育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

就此说来,韩国队虽然在短道速滑或其他项目赢得奖牌,却招来了许多争议。诸如安贤洙、林孝俊,这些曾经韩国冰上项目的主力军也纷纷改投他国,说明韩国队的内部问题非常多。

简单介绍完了韩国队此前在平昌冬奥会上的一些争议判罚,再来重点分析下,彼得·沃思为何没有在四年前进行公正的判罚?

首先一点,经过平昌冬奥会后,国际滑联决定每两年对规则进行修订,同时在赛场增加更多的监控设备。

北京冬奥会上,能捕捉时速高达90公里的超高速摄像机“猎豹”正式投入使用。“猎豹”能清晰地捕捉到每个运动员细微的小动作,通过视频回放反馈给主裁判。

“猎豹”高速摄像机有点类似于足球赛场的视频回放以及门线应用技术,再加上经过修订之后的短道规则十分明确,彼得·沃思根据规则加上视频回放综合判断,基本上能察觉队员的犯规动作,同时对其进行合理的判罚。

换句话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高科技监控系统的投入使用,才让北京冬奥会变得更加公平、公正和公开。

因此,彼得·沃思并没有偏袒中国,也曾把我国运动员武大靖罚下去过。

还有一点,经过修订之后,短道速滑比赛增加了一条蓝线。根据最新修订的规则,如果运动员并驾齐驱,内侧运动员在蓝线范围之内,那么内侧运动员就要避让外侧运动员。发生碰撞时,则判罚内侧运动员犯规。

当两名运动员处于同一水平线,都在蓝线外的时候,外侧运动员要给内侧运动员留出足够的空间。千万不可弯道超车,更不能把内侧运动员挤入蓝线内,这也很好说明了刘少林为何会被判犯规。

可4年前的平昌冬奥会上,国际滑联还没有制定相关规则,平昌冬奥会后,许多灰色地带的规则都得到了重新修改,裁判能做到有法可依。再加上高科技设备的介入,一时间让韩国队员适应不了。

在合理的规则与判罚下,没有获得奖牌那是技不如人。裁判严格一视同仁是好事,靠犯规投机取巧拿奖牌是在侮辱观众和自己。

网友纷纷评论:这已经不是4年前的平昌冬奥会了!

当然,最怕的不是像短道速滑这种规则明确的项目,类似于滑板这种带主观评分的项目才是“重灾区”。

因为这种项目得靠裁判评分,每个人对于技巧和观赏性的理解不同,以至于分数有高有低。

怎样合理地利用规则,堂堂正正的同场竞技才是比赛原本应有的魅力。彼得·沃思与国际滑联制定的规则本身没有问题,就怕某些裁判没有一视同仁,或者是单方面的严格,只针对某些国家。


24直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