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GDP十强城市:广州险胜重庆,南京首次入榜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经济数据后,各地也于近期陆续公布了经济年报。
第一财经梳理统计了各地数据,2020年GDP总量前十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
其中,广州险胜重庆,守住第四位置;“最牛地级市”苏州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成为第六个GDP突破2万亿的城市;杭州超过武汉升至第8,南京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前十。
广州守住第四位置
2020年GDP总量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仍只有上海和北京这两大强一线城市。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700.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2.0个百分点。GDP总量继续稳居全国城市第一。
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13930.66亿元,比上年增长8.9%,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7倍,新材料增长10.8%,新能源增长8.5%。
2020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10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比去年一至三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
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5.6%和24.8%(二者有交叉),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高技术领域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8.9%、13.4%、9.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在医药、电子行业项目带动下增长87.7%,科技服务业投资增长57.0%。
排名第3的仍是深圳。需要说明的是,当前深圳尚未发布2020年的具体经济数据,但根据去年底当地媒体披露的深圳市委六届十七次全会对深圳“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总结概述,预计2020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8万亿元,居亚洲城市前五位,进出口总额突破万亿元,其中出口额实现内地城市“二十八连冠”;地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内地城市前列。总体来看,深圳第三名的位置十分稳固。
GDP第四城的竞争十分激烈。去年前三季度,重庆超过广州231.24亿元,位居第四;2020年全年下来,两市GDP均超过2.5万亿元,其中广州险胜重庆16.32亿元,守住第四位置。
从短期来看,近一两年内,广州仍有希望守住GDP总量第四的位置。一方面,广州GDP素有“上小下大”的传统。广州人口净流入规模很大,往年受外来务工人员返岗开工的时间差,以及订单、消费等因素影响,一季度乃至上半年GDP占比较小,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占比较大。
但今年因疫情反复,各地都提倡就地过年,在此情况下,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返乡过年的人数将大幅减少,在某种程度上对节后广州工业经济发展以及一季度的消费都有提升作用。“预计今年开工的时间要比往年早,对工业生产绝对有利。”彭澎说。
另一方面,疫情背景下,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新经济表现更加突出,广州的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都比较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广州的优势。
广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由前三季度的负增长转为稳健增长,比一季度提高22.1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4.6%。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全年同比增长3.7%,其中汽车制造业表现出色,全年有7个月的当月增速达到两位数;全年汽车产量突破295万辆,居全国城市首位。
杭州、南京名次抬升
排名第6的苏州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70.5亿,成为江苏第一个、全国第六个GDP突破两万亿元的城市,也是唯一一个晋升两万亿俱乐部的普通地级市,被外界誉为“最强地级市”。
成都继续位居第七,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0%,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增速分别为-3.0%、3.9%、6.3%、7.8%。
成都之后是近年来新经济发展十分迅猛的杭州,2020年GDP达到了16106亿元,超越武汉,升至第八。牛凤瑞说,从杭州自身来说,近年来该市数字经济、新经济发展的势头很好,受疫情影响小,而且疫情之后新经济表现更加突出,因此杭州的发展后劲很足。
杭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4290亿元,增长13.3%,高于GDP增速9.4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26.6%,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数字内容、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113亿元、3441亿元和1090亿元,增长12.7%、12.9%和14.7%。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壮大,实现增加值340亿元,增长8.2%。
牛凤瑞说,相比之下,武汉2020年受疫情影响非常大,因此能够位列第9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成绩。
今年的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作为封控时间最长、重启时间最晚、疫情影响最大的城市,在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断崖式下跌的情况下,搏杀二季度,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全年好于预期,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城市前十,达到15616.1亿元,同比下降4.7%,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另一个长江流域的特大城市南京也实现了新突破。2019年位居第11位的南京,2020年实现GDP14817.95亿元,经济总量继2016年首次进入全国GDP万亿元俱乐部城市后,又首次跻身全国十强之列。
另外,南京的高教基础雄厚,名牌大学、院所、科技力量在空间上的集聚,能形成新的创新力量。作为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南京的科教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3位,拥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一众实力雄厚的高校。同时,南京从2017年开始推动“创新名城”建设,不断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十三五”期间,南京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从2.95%提升至3.8%,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4.1倍。
你觉得重庆的GDP是否可以超越广州的呢
如今中国各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很快,彼此之间存在很大的竞争力,稍微没有注意就会被超越。在2019年最出色的城市应该是重庆,它的GDP总量达到了23605.77亿元,同年广州的GDP总量是23628.6亿元,那么GDP仅差23亿,第一季度重庆GDP达4987亿元,今年是否有希望超越广州?
2020年第一季度的GDP总量发布出来之后,大家明显可以看到广州的GDP总量是5228.80亿元,重庆的GDP总量是4987亿元。虽然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但由于疫情的出现发生了很大的变数,至于重庆是否可以超越广州,依然还是个未知数。不过重庆是属于直辖市,还拥有很多的人口数量,超越广州就是时间的问题。
重庆自从被公布成为直辖市之后,它的经济就逐渐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如今在全国排名处于第五的位置,还是属于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同时它还是属于网红的旅游城市,境内拥有众多的特色美景,比如洪崖洞等地都是必须打卡的地方,还有美食和美女成为了它的名片,成功吸引了许多游客过来留下足迹,未来发展潜力很足。
如今重庆各个方面都做得很出色,教育资源不错,还有很多的企业。更重要的是它的面积很大,人口数量有3000多万,每年有很多人才都愿意在重庆停留,对它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它的交通也很便利,即便是一座山城,但不管高铁或者高速公路等都已经齐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未来发展势不可挡。对于GDP仅差23亿,第一季度重庆GDP达4987亿元,今年是否有希望超越广州?不知你对重庆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是否打算去重庆看看?
重庆和广州的GDP第四城之争,你是怎么看待的
重庆和广州的GDP第四城之争,由来已久。
前些年,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中心城市重庆经济高速增长,增长幅度在全国一枝独秀,最高的时候,年度增幅达20%左右。由于增长幅度高,重庆GDP不断追赶广州,甚至在前几年,重庆的GDP一度逼近广州。
这一胶着差距,在2019年已非常明显。查阅相关资料,2019年,广州完成GDP23628.37亿,重庆GDP23605.77亿,重庆GDP仅仅差广州22亿多,可以说已经逐步追平广州,距离GDP第四城仅一步之遥。
到了2020年,广州GDP25019.11亿元,重庆GDP25002.79亿元,差距进一步缩小为不到17亿。而更为明显的是,2020年上半年,重庆GDP一度超越广州GDP,遗憾的是,全年以不到17亿的差距,落后于广州。
那个时候,很多网民认为,广州GDP第四城地位不保,将被重庆取代。一度引发重庆和广州“GDP第四城之争”关注和讨论。
认为重庆GDP会超越广州的一方,普遍的看法是:重庆前些年增速高,年年增速高于广州,并且重庆地大物博,人口基数大,优势明星,重庆GDP处于高速增长通道,并且两城的GDP差距不断缩小。
而另一方认为,重庆GDP并不会超过广州,普遍的观点是:广州处于经济结构转型低谷期,这种经济结构转型大中城市都会迎来,只不过重庆还未到来;广州的经济增长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目前牢固的产业链,会夯实广州经济基础,重庆固然增速高,但是持续性有待观察,另外广州也会逐步恢复发力,产业结构优化后,增速会逐步提档进位。
而到了2021年上半年,广州完成GDP13101.89亿元,同比2020年上半年增长19.45%,重庆GDP12903.41亿元,同比去年上半年增长15.11%,广州领先198亿元,差距开始拉大了,广州不仅是总量和重庆拉开差距,上半年同比增速也领先4个多百分点。这无疑让重庆的赶超距离拉大了。
我们都知道,广州五六月份的时候,一度受到疫情的困扰,对城市经济一度带来冲击,然而上半年交出这样的成绩单,可以说是难能可贵,又暂时巩固捍卫了GDP第四城的地位。
城市经济产值的增长和趋势,并不是靠主观判断,需要实地考察了解,我们更应该回归到两城市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基本面活力,人口人才吸引力,招商引资,产业落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