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亚美尼亚 败(亚美尼亚对俄罗斯)

来源:24直播网

亚美尼亚和谁关系好

亚美尼亚人是信基督教的,所以从历史上被并入沙俄起,就和俄罗斯关系就较为紧密。特别是苏联时期,在所谓高加索干部里最受信任和重用的主要是格鲁吉亚人和亚美尼亚人。比如在苏联领导层里的米高扬和军队里的元帅巴格拉米扬都是亚美尼亚人。当年俄罗斯干部不无酸溜溜地说风凉话:同等功绩甚至稍差一些的成绩,被优先提拔的肯定是亚美尼亚人。犯了错误,俄罗斯将领可能会被枪毙,而亚美尼亚人总会被原谅的。

所以,即使苏联解体后,独立的亚美尼亚也是比较亲俄,依靠俄罗斯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曾经趁第一次世界期间对境内亚美尼亚人进行了种族大屠杀,至少少了80万亚美尼亚人。和亚美尼亚人可谓是血海深仇。历史上刚刚建立的苏俄早期因为刚打了败仗,急于缓和,所以曾经割了亚美尼亚2个省给土耳其。因此独立后亚美尼亚面对老仇人土耳其和得到土耳其支持的(和老土同为突厥民族的)阿塞拜疆的联合封锁,只能更加依赖俄罗斯了。

亚美尼亚与俄罗斯的历史关系

亚美尼亚与俄罗斯的历史关系复杂且多面。

一、历史背景概述

亚美尼亚与俄罗斯的历史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历史的演进,两国之间的交往逐渐增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二、历史时期的交往特点

1.早期交往:早在中世纪,亚美尼亚与俄罗斯的交往就开始了。亚美尼亚教会与俄罗斯正教会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宗教联系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2.近代以来的政治合作:在近代以来,亚美尼亚与俄罗斯在政治上的合作日益紧密。特别是在苏联时期,亚美尼亚作为苏联的一部分,与俄罗斯有着紧密的政治和经济联系。

3.经济联系与贸易往来:随着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亚美尼亚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往来逐渐增加。俄罗斯是亚美尼亚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涉及能源、农产品等多个领域。

三、历史关系的发展与挑战

尽管亚美尼亚与俄罗斯的历史关系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两国在历史、领土等问题上存在一些分歧和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然而,通过加强对话和合作,两国关系仍有望取得新的进展。

四、总结

亚美尼亚与俄罗斯的历史关系是复杂且多面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尽管两国在历史交往中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加强对话和合作,两国关系仍有望取得新的进展和发展。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战争,亚美尼亚真的失败了吗

这个问题让亚美尼亚产生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难道尸横遍野的惨状是假象?丢盔弃甲的场景是幻梦?被夺走的纳卡外围区域是扯淡?阿塞拜疆弹冠相庆的嘲讽是游戏?所以,我去年买了个大手表好吗?

在亚美尼亚一败涂地的情况下还求证纳卡战争的胜负,这是对亚美尼亚的侮辱,是真正的伤口上撒盐,是亚美尼亚绝不能接受的事。

但不接受也没有办法,因为很多时候形势比人强。

经过俄罗斯前后三次的艰难斡旋,11月10日,持续一个半月的纳卡战争终于硝烟散尽。这一成果的取得,使俄罗斯维护了南高加索的稳定,阿塞拜疆收回了部分失地,土耳其也获得了插手高加索事务的丰富经验,可谓皆大欢喜。唯一的输家则是亚美尼亚,虽然中9月27日纳卡战争升级以来,亚美尼亚从最高预警到全民皆兵,甚至总理夫人也披挂上阵,但这改变不了一败涂地的尴尬结局。

而战争之所以一边倒,根本原因在于亚美尼亚不仅实力弱,而且人缘差。

虽然在世界版图上,阿塞拜疆也是名副其实的小国,但无论人口还是体量都远超亚美尼亚。

而且,因为毗邻里海这个世界著名石油宝库,阿塞拜疆依靠石油赚得盆满钵满。而亚美尼亚作为贫瘠的内陆山地国,在实力上难以和阿塞拜疆同日而语。

更重要的是,因为高加索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猛烈碰撞的区域,所以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宗教冲突同样势同水火。而阿塞拜疆放眼望去,南部的伊朗、不远处的土耳其以及里海对岸的哈萨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都是名副其实的穆斯林国家,就算只是摇旗呐喊那也是人多势众。

而唯恐天下不乱的土耳其不仅为阿塞拜疆助威了,更是直接从叙利亚战场抽调4000名雇佣军奔赴纳卡战场,用实际行动支持了这个穆斯林小兄弟。

反观亚美尼亚,虽然山地之国的环境让亚美尼亚儿女有了全民皆兵的传统,但面对强大得多的阿塞拜疆,空有战斗热情绝对不够。

而且阿亚两国作为典型的小国,又处在高加索这个战略节点上,注定了纳卡战争从爆发的那一刻开始,就是大国博弈的代理人战争,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不过是台前的提线木偶罢了。

但亚美尼亚最尴尬的地方在于,这个本就不占上风的木偶,却连提线的人也没有了。

一直以来,信仰天主教的亚美尼亚,虽然和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并不对路,但毕竟是基督教系统,无论如何也比伊斯兰教亲近,这也注定了亚美尼亚能依靠的只有俄格两国,而在格鲁吉亚早已奄奄一息的情况下,俄罗斯当然是亚美尼亚的唯一靠山。

阿塞拜疆为什么会在亚美尼亚有块飞地

这块阿塞拜疆的飞地名叫纳希切万共和国。

纳希切万历史悠久,由于地理位置重要,一度是重要的商业中心。因为列强争夺,纳希切万几易其主。最初分别是马纳人(Mannae)、阿拉拉特人(Ararat)、米提亚人(Media)城邦的一部分,公元前521年成为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国下属亚美尼亚省的一部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希波战争即其与希腊联邦之间发生的,不过最后被亚历山大所灭,纳希切为亦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一部分。

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崩离析,纳希切万终于有机会成为亚美尼亚人第一个独立王朝奥朗提斯(Orontids)王国的一部分,此国后来为兴起的塞琉西帝国安条克三世所灭。公元前189年纳希切万再次被阿尔塔西亚兹纳入大亚美尼亚王国。

公元3世纪波斯的萨珊王朝(Sassanid Empire)兴起,屡次入侵亚美尼亚王国,最终于公元428年将纳希切万吞并,公元623年又被转让给兴起的拜占庭帝国,没过多久南部大漠的阿拉伯人崛起,并于公元640年起占领此地区,并多次屠杀效忠于拜占庭的当地亚美尼亚贵族。阿拉伯人的暴行使得亚美尼亚贵族全部逃往邻近的格鲁吉亚王国或拜占庭帝国,徒留纳希切万成为阿拉伯帝国亚美尼亚自治省的一部分。

从公元8世纪起,该地成为波斯人领导的反抗阿拉伯人的革命运动中心地带之一,最终在10世纪时成为亚美尼亚人第二次建立的巴格拉图尼王国的一部分。11世纪开始波斯北部的塞尔柱帝国兴起,短短几十年前东西南北各路线出击,连败周边几大强国,1055年将纳切希万被并入。

12世纪时,纳希切万的地位达到最高,成为塞尔柱帝国阿塞拜疆省的首府,辖治范围包括南高加索和今天伊朗所属的阿塞拜疆地区。

13世纪,蒙古打败塞尔柱帝国的各大小王朝,纳希切万被划入伊尔汗国,由于蒙古皇帝孛尔只斤·贵由(Güyük Khan)对宗教的宽容,已经被严重伊斯兰化的纳希切万终于又一次出现了基督教堂,不过伊尔汗国第七任大汗合赞(Gazan khan)登基后为取得波斯伊斯兰上层的支持改信伊斯兰教,包括纳希切万在内的整个汗国境内又重新成为伊斯兰国家,此后直到14世纪亚美尼亚东正教才又重新在这里兴起。

16世纪时,波斯的萨非王朝占领纳希切万,彼进正值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两国之间在此地经常爆发战争,直到18世纪。期间,1604年萨非王朝阿拔斯一世考虑在纳希切万实行焦土政策,迁移了当地的所有居民,定居在邻近的伊斯法罕,直到阿拔斯二世时(1642–1666)他们才重新被允许返回故乡。1747年萨非王朝成立纳希切万汗国,辖治整个南高加索地区,俄波战争后,纳希切万连同南高加索区一起在1828年被割让于俄国,俄国统治下这一地区开始大量出现亚美尼亚移民,使这一地区的亚美尼亚人数量与当地穆斯林的比例由移民前的17:83变成45:55,汗国被取消后,纳希切万被并入沙俄的亚美尼亚边疆区,随后在1849年被并入埃里温省。根据俄国数据,到20世纪时,埃里温省的总人口中阿塞拜疆人口比例下降为57%,亚美尼亚人口比例为42%。也因此,这一地区的民族和宗教矛盾越来越严重。

一战的最后一年(1918年),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双方都宣称纳希切万归其所有,因而再次血腥暴乱。二月革命后,纳希切万归俄罗斯临时政府外高加索特别委员会管辖,随后又归属短暂存在的外高加索联邦民主共和国,后者于1918年5月解体,新成立的短暂存在的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与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之间就纳希切万、纳戈诺-卡拉巴赫、赞格祖尔、卡扎赫等地归属产生严重争议。6月时,奥斯曼帝国趁乱占领了包括纳切希万在内的大片地区,并屠杀至少10000名亚美尼亚人,摧毁了45个亚美尼亚人村庄,之后奥斯曼与英国达成协议撤出该地区,由英国接管,并努力维持和平,解决两国争端,但严重的分歧还是在同年12月升级为战争,亚美尼亚人不承认阿塞拜疆人在纳切希万成立的阿拉斯共和国。战争进了一年多,僵持不下,直到1920年7月,苏联第11方面军侵入并占领这一地区,成立纳希切万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并宣布其与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存在特殊紧密联系。随后在11月,布尔什维克党人为取得群众支持,攻下了亚美尼亚,并许诺会将纳希切万和纳卡等地区并入亚美尼亚。为庆祝亚美尼亚战争的胜利,阿塞拜疆共产党领导人纳里曼·纳里曼诺夫签署文件宣布将纳希切万和休尼克并入亚美尼亚,作为阿塞拜疆人民对亚美尼亚人民推翻之前的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的礼物。俄共领导人列宁虽然十分赞同这种在社会主义大家庭淡化民族边界的作法,但仍建议纳希切万的地位问题由人民自己公投决定,而根据当时的公投统计,90%的纳希切万人希望与阿塞拜疆合并。

不过真正决定纳希切万作为阿塞拜疆领土一部分的现状是源于1921年3月16日俄土之间签署的《莫斯科条约》,该条约甚至还允许阿塞拜疆人占多数的Sharur-Daralagez地区并入阿塞拜疆,如此,土耳其将可以与阿塞拜疆接壤。


24直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