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哪些相声演员在作品里讽刺过中国足球
我认为有一些相声演员在作品里讽刺过中国足球。
首先,相声嘲讽中国足球的是与非,最近郭德纲弟子在相声节目里编排国足,让“李毅大帝”震怒,在社交媒体上猛烈反击,引起不小的响动。这样的话也能够让我们知道一些相声和足球之间的连线。
不过,在新闻上看,讽刺之后造成很大影响的是贾旭明和康二人,我们都知道,在2015年,贾旭明张康二人搭档登上《笑傲江湖》的舞台,新颖的“新闻联播式”的表演形式也让大家眼前一亮,但最火的一段表演莫过于他讽刺国足的那段,表演中,二人多次说出“著名笑星中国男足、专业输球30年”这样的讽刺字眼,这也是很明显了,这个相声也很出名了。
还有一个人,虽然不是很出名,但是也具有影响力,他就是陈寒柏。当时,陈寒柏身穿大连一方球衣,在球迷的簇拥下举着话筒说了一堆事情,这时场下一片欢呼。然而,在新闻介绍说,这一辱骂事件发生在大连一方夺得中甲冠军后球迷组织的庆功宴上,新闻又补充介绍说,陈寒柏出生于大连,一直是活跃在大连足球圈的明星球迷。这样的话也是直接说到国足脸上了。
因此,综上,我认为,陈寒柏、郭德纲弟子以及贾明旭和康等都在作品里讽刺过中国足球。
二、那些调侃过国足的相声小品
国足屡战屡败,也令不少小品相声将国足作为调侃的对象。
《亚运之最》
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183枚金牌,巩固了亚洲体育霸主的地位。国足却依然不争气,0-1不敌泰国无缘四强。1991年春晚,冯巩和牛群的相声《亚运之最》,开创了调侃国足的先河。在两人一问一答之中,评选出最臭是“中国男足的临门一脚”;最伤人的话是“中国足球队脚太臭,不如回家卖土豆”;最感人的话则出自国足主帅高丰文,“是我们伤了球迷的心,只要他们解气,哪怕拉出去把我们打一顿。只是别把我们打死,因为我们还要踢球,还要为祖国尽一点我们的微薄之力。”
《拍卖》
1993年春晚,冯巩和牛群的相声《拍卖》再次融入国足元素。国足主帅施拉普纳的头发,也成为拍卖对象,甚至被炒到了5万一根的天价。冯巩调侃道,“我发现施大爷脑袋上长的不是头发,长的一脑袋全是金条啊!”
《两个人的世界》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中国女足获得银牌,这也创造了中国女足征战奥运的历史最佳战绩。1997年春晚,冯巩和牛群的相声《两个人的世界》,便对女足大加赞赏,男足则沦为反面教材。牛群称女足未能奥运夺金,是因为场上少1个男的。冯巩则反唇相讥称,男足冲不出亚洲,是因为场上少了11个女的。
《回家》
1997年世预赛亚洲区十强赛上,国足的黄金一代再次冲击世界杯失败。1998年春晚,黄宏和宋丹丹的小品《回家》,则展现出了对国足的怒其不争,“这一年看完甲B看甲A,最可气的世界杯!天天喊着能出线,到后来,狗戴嚼子瞎胡勒!”
《球迷》
1999年春晚,郭达、蔡明和郭冬临联袂主演的小品《球迷》,再次以中国男女足作为对比。不过在节目的最后,他们高唱着振奋向上歌曲,也展现了他们对国足翻身的渴望,“向前进,向前进,女足责任大,男足要翻身,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女足姑娘争光为人民。”
《台上台下》
2002韩日世界杯赛,国足首度入围创造历史。冯巩、郭冬临和陆鸣的相声《台上台下》,则关注了挺进世界杯的国足。这也是历届春晚舞台上,国足少有以正面形象出镜的时刻。郭冬临以天津快板称赞国足,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中国足球终于出线啦。中国足球队呀,那是亿万人牵挂,几代人前仆后继青丝变白发。进入世界杯,我看谁都不可怕。甭管巴西土耳其还有哥斯达黎加,咱们都不服他。场场踢他们3比0,大伙说好吗?”
《火炬手》
2008年春晚,赵本山、宋丹丹和刘流联合出演小品《火炬手》。节目里,宋丹丹抢答时,称看着让人揪心的运动是足球,让人看着更揪心的运动是中国足球。
《不能让他走》
冯巩表演的《不能让他走》,融合进了东亚四强赛国足3-0韩国之战,“老爷子,您醒醒,男足3-0赢了。”
《你得锻炼》
郭德纲的相声《你得锻炼》里,对国足大加嘲讽,“我给大家道个歉,奥运会期间,我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儿,我看男足了!”。甚至于,还将三鹿奶粉称之为中国男足指定奶。
小沈阳
小沈阳曾在一个视频里恶搞国足,该视频也流传甚广,“有一句话说得好,想开心看一看咱们东北二人转,想闹死心,看一看中国足球。”小沈阳称他自己也是铁杆球迷,但被国足的表现伤透了心。
三、谁给我推荐几个关于体育的相声。
《体育比赛规则的倒置》
甲:喂,看中国十运会了吗?
乙:每天都在关心。
甲:听说了没有,那谁又被踢伤,那谁脚又崴啦,那谁虚脱,那谁又跟裁判打起来了……
乙:(做手势)停停。你说的是体育比赛常有的情况,那么剧烈的竞争难免不挂点彩儿,不有点麻烦,正常,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甲:你这人心够狠的。人家流血流汗,你倒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实在令人可气,阶级感情哪里去了。
乙:你别上纲上线,你有能力,你别让运动员受伤啊。
甲:哎,我今天来找你正是为这事儿来的。你不是十运运长吗?我跟你反映一个情况。
乙:嗨,谁是运长啊,我还是运输输长呐。
甲:那输长同志……
乙:行啦行啦,你就说你要反映的情况吧,我看看有什么可以帮你的。
甲:鉴于“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健身而不伤身,我们应该对体育的比赛规则进行改革。
乙:怎么改?
甲:说句时髦的话叫颠覆现今的比赛规则,来一个逆向思维。
乙:说具体点。
甲:过去常说,胜者英雄败者寇,依我之卓见,改成败者英雄胜者寇。
乙:噢,你的意思是讲,谁输了谁得金牌。
甲:聪明。英雄所见略同。
乙:你这叫歪批三国。照你这样改,那赛场可就“天下打乱”啦。
甲:怎么可能,只能说赛事变得柔和温顺了。
乙:好好,你说说怎么个柔和温顺吧。
甲:咱们先说足球。那么多的人为一个小球争得你死我活,何必呢。我的改革主张一旦实行,场上那是一片和平景象。场上的足球没人抢了,大家围在自家的大门前尽管聊天,天南海北侃大山,(学一个人的腔调)喂,哥们儿,昨天我看你在街上溜哒呢,怎么啦,又被老婆打出来了。(学另一个人的口音)我靠,就因为前天比赛进的那个球,她说我脚欠,球场那么大,怎么就显你啦,非朝门里踢,踢啊,朝观众席上踢啊,保证全场为你欢呼叫好。
乙:哎,听着都新鲜。
甲:当然这里面也有猫腻。要防止的是有人踢假球,故意失脚将球往自己的门里踢。嘟――犯规,绿牌!
乙:嘿,有黄牌有红牌,还没听说绿牌。
甲:绿牌暗含着表扬。
乙:嘁,自己踢自己,倒受表扬,这叫什么玩艺儿。
甲:篮球更有意思。大家唱着歌,互相传球拍球,就是没人投篮。
乙:干嘛不投啊,投啊。
甲:废话,谁投进去算谁输。
乙:好嘛,还得适应,万一忘记,投进了球,非挨教练骂不可。
甲:(唱)嘿啦啦,嘿啦啦,篮球象西瓜呀,欢乐在大家呀,只要不往上边投,回家就带大红花啊……
乙:行啦行啦,跳高场上又传来了捷报。
甲:(学播音员)紧张的比赛已经进入关键时刻,上届比赛的得冠者已经开始起跑,看速度如此之慢赶上了乌龟,好,运动员到了起跳线上,跳,哇!又一个世界记录被刷新,半尺来高的栏杆将运动员绊倒,运动员一个嘴啃泥,赢啦!全场为之欢呼雀跃,运动员激动得热泪盈眶,不时向观众投以飞吻。
乙:瞧这份德行。照这样下去,弱智儿童也能混个冠军当当。
甲:yes。
乙:还yes呐,简直是割韭菜不用镰刀——胡扯;我看你快了,公共厕所里响地雷——激起公愤(粪)。
甲:请运输输长同志语言文雅一些。
乙:我觉得已经够文雅的了,你再这样糟蹋体育,世界人民都得上你们家门口游行示威不可。
甲:没事,我老婆会作他们的思想工作。现在我们再到掷饼赛场上看看,看那里的冠军是否产生。出来了!桂冠得者你猜是谁?
乙:起码也得有60米的成绩。
甲:错。这是一位被自己投出的铁饼砸中自己脚面的人。
乙:嘿,根本没扔出去啊!
甲:再来看看百米田径赛跑,金牌得主还未见分晓,据可靠人士透露,估计打破世界记录的时间起码也要两天一夜……
乙:(扭头便跑)……
甲:(猛地拽住)喂,你干什么去?
乙:我赶紧跑吧,一会儿报道拳击比赛,运动员倒是打起来了,可打的是观众。
甲: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