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问,中国足球前景如何
中国足球前景让人担忧。就大家知道的腐败,体制和中国人对大球竞技的不团结外,我还想说个问题。
众所周知,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一直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当然中国球迷也不例外,可是往往我们更喜欢也更关注国际足球,特别是欧洲的五大联赛,许多人都是欧洲豪门的铁杆粉丝。但对中国足球很少关注,或者是充满了冷嘲热讽。出现这种反差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中国足球真的太差了,太臭了,中国的足球职业联赛也是相当的不职业,充满了假赌黑,虽说这几年在有关部门的强力介入之下,反赌打黑运动使中国足球的形象略有好转,许多大型企业也重新愿意投资中国足球,这使许多球迷朋友再次看到了一丝希望。但是随着今年年初的亚洲杯小组赛未能出线,最近2014年世界杯亚洲区10强赛的提前出局,以及亚冠名额的缩减,使广大中国球迷再次寒心,这当然也包括本人自己,虽说我对这样的结果早已经有所预料。
刘建宏在中国队输给伊拉克的比赛后激动的说道:“打出这样的水平还是不容易,如果蒿俊闵的那个球进的呢,说不定赢球是我们。为什么输球总是我们呢?如果你是一个家长,你会让你的孩子踢球吗?如果你是一个班主任,你支持班里组成球队吗?如果你是校长,你们学校有足球队吗?如果你是市长,你知道你的城市有多少足球场吗?如果你是房地产商人,你光想着挣钱,你盖的小区里有足球场吗?。中国足球上不去,不是几名球员的问题,是我们所有人的问题。我们不要怨天尤人,其实改变中国足球很简单,其实还是你自己去踢球。”
刘建宏所说的绝对有道理,可是我们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市长,每一个班主任,每一个校长,每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去支持足球运动呢?这就需要每一座城市拥有对足球有着较高的认知水平,也就是足球文化。在此声明一点,我所认为中国足球运动的良性发展绝不是简单的世界杯出线甚至于勇夺世界杯,而是中国足球文化的繁荣。足球给人带来的乐趣绝对不是出于功利的大赛名次,而是足球运动本身带给每一个人的享受。众所周知,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足球城市,比如,曼彻斯特,伦敦,利物浦,马德里,巴塞罗那,都灵,米兰,德国的鲁尔区,这些城市又有丰厚的足球文化底蕴,也为世界足坛贡献了许多伟大的俱乐部和伟大的球员。那里的许多市民将足球看做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们的父母会去看球,他们的老师会去看球,他们的市长会去。看球,甚至他们的国家领导人也会亲自去球场看球。可我们呢?别说亲自去看球了,许多人甚至连中超有多少支球队都不知道
著名作家陈忠实说:“一个城市除了政治的开明,经济的繁荣,人事的和谐之外,应该也有像足球这样的运动,足球能带给人们需要的激情,这种激情的给予是不可替代的,甚至其他别的运动也难以承载的。”现代足球运动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可以说足球本身就是一项城市运动。所以说足球文化是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令全世界球迷关注的西班牙国家德比绝不仅仅是两支著名豪门的较量,更是两座城市文化的厮杀较量。
可是放眼整个中国,能将足球文化视为城市精神的城市,除了大连,上海,北京,天津之外,还真正有哪些?就目前的整个中超联赛来看,拥有房地产背景的俱乐部多达12家。众所周知,就目前的中国来看,想靠足球赚钱其实是一种奢望。那为什么众多房地产企业还是乐此不疲的投入到足球运动中来呢?原因很简单,依靠足球资本来换取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一旦当地政府并未因此对企业产生过多好感,这些企业就会另谋他算,如现在正闹整体迁离的陕西浐灞和资金严重不足的浙江绿城。
去年两支雄心壮志的“中国皇马”都陷入了这种窘境,何其讽刺。而拥有丰厚足球文化底蕴的上海,市民会努力挽留陷入危机的申花,上海的相关部门会介入这次危机,上海申花就此平稳度过这次危机。国安虽然一直遭受全国球迷的攻击,但是它的稳定确实让众多球迷羡慕不已。而西安虽然拥有令全国球迷惊讶的超白金球市,可是我们却未能留住国力,未能留住安馨园,这次也很难留住浐灞。原因何在?虽然西安号称中国最有文化的城市,但是我始终认为它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足球文化,没有自己培养的优秀球员,从90年代的国力到现在的陕西浐灞,虽然这期间给广大球迷带来了无数欢乐,但由于陕西足球一直处于动荡之中,俱乐部始终缺乏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归属感,一旦曾经的球队离开西安,那么整个陕西就会陷入从青训到一线队伍全面缺失的窘境。陕西球队就是在这种诡异的环境下诞生和降临,可想而知,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球队只能是个怪胎和畸形。如西安境况的城市有许多,武汉,成都,昆明,太原,合肥皆如此,偌大的城市,竟没有一个长期存在的有影响力的足球俱乐部。
任何一个运动项目要实现全面进步和整体繁荣,必须依赖于扎实的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会创造出一个优越的产业环境和严密的社会系统。少数优秀运动员拿几个冠军只能短期提升项目影响力,个别赛事一时取得丰厚收益只能为企业发的完展而不是产业繁荣提供证据,皇马和广州恒大合作要建世界最大的足球学校,巴萨要依照拉玛西亚模式在北京建立新的足球学校。可是几个足球学校诞生个别球星只能激活区域的足球氛围却无助于整个足球社会系统的改善。
在对足球文化的关注与理解上相关部门存在着严重的认知不足,因此对足球产业的投入与消费、对足球行业的支持与支撑等方面,与足球强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是导致中国足球长期不给力的根本原因。
只有当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欣赏和品味足球文化,越来越多的城市视足球文化为城市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越来越多的投资足球的企业家有所回报、越来越多的媒体和公众能心甘情愿地支持足球,中国足球才会拥有发展和进步的基础。
但就目前中国足球存在的问题来看恰恰是:真心诚意投身足球运动的人不多,把职业足球作为产业来经营的人有限,心甘情愿支持足球运动的人很少。我们需要的是像国米老板莫拉蒂那样的对足球绝对痴狂,而不是国力老板李志民那样为足球不顾一切,拼到最后倾家荡产。或许获得像许家印和王健林这样的企业家更多的关注,对目前的中国足球发展是好事,但是他们对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也只能表示无奈。
只要真正解决城市足球文化的根基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足球产业环境、获得社会环境,中国足球的发展才能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能奢望万达和恒大来拯救中国足球,也不要奢望靠送一批有潜质的孩子去国外接受训练以此解决中国足球存在的问题。恐怕中国足球的主事者要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精益求精,广大关心中国命运的人们要放弃成见、重拾信心、保持耐心,才有可能迎来中国足球的进步和成长。
培养城市足球文化根基是发展中国足球的基础,这一基本原则应成为我国足球运动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梦想有一天,中国队的比赛也会成为永恒的经典,变成我们记忆中的永恒财富。这样等到我们老去的时候,在壁炉边抱着自己的孙子,跟他们讲起20xx年,讲起今晚的德比大战。
二、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有中国企业签约了国家足球队是什么意思
11月21日凌晨,万众瞩目的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将拉开帷幕。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营销大战,在绿茵球场内外展开。依托制造业的崛起,中国企业今年首次跃升为世界杯的最大“金主”。相比上届世界杯,中国赞助商的企业结构在优化,营销行为也更加理性。
中国企业成世界杯“头号金主”
受疫情影响,预计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现场观众数量将比上届俄罗斯世界杯少。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中国企业借助这一全球顶级足球赛事,继续打响世界品牌的决心。
据英国调研公司Global Data的数据,中国企业在本届世界杯的赞助额再创新高。万达、蒙牛、海信、vivo四家企业为本届世界杯赞助了13.95亿美元(约100亿元人民币),超过美国企业的11亿美元。
按年度分,中国企业赞助价值为每年2.07亿美元,卡塔尔、美国和其它的企业赞助价值分别为每年1.34亿美元、1.29亿美元和1.85亿美元。中国企业已成本届世界杯头号金主。
公开资料显示,四年前,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赞助金额总计约24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的赞助金额超过了8亿美元。按此计算,中国企业本届世界杯赞助额比上届增加七成。
中国企业的力量已不可或缺。本届卡塔尔世界杯官方赞助商约16个,中国企业占了6席(上届有7个):万达集团是国际足联合作伙伴,海信集团、蒙牛乳业、vivo是国际足联世界杯赞助商,雅迪、BOSS直聘是国际足联世界杯亚太区赞助商。
万达集团在2016年就斥资8.5亿美元,与国际足联签下了15年的赞助协议,涵盖到2030年的所有世界杯赛事。vivo早前花费约4.5亿美元,与国际足联签下了6年(2017年-2022年)的赞助协议。外界估计,蒙牛和海信分别为本届赛事赞助近1亿美元。
除了六家世界杯官方赞助商,还有10多家中国企业通过赞助本届世界杯的参赛球队和球星来借势营销,签约球队的包括伊利、广汽三菱、万达体育、网易传媒、TCL、万和电气、华帝、万家乐、盼盼、库迪咖啡、当贝、小红书、慕思,后6家是世界杯营销新面孔;签约球星的包括蒙牛、伊利、TCL、中信银行、荣耀。
“相比2018年世界杯,赞助本届世界杯的中国企业整体数量减少了,企业结构得到优化。”禹唐体育的执行董事李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上届中国赞助商总共36家,本届中国赞助商约20家,整体减少了16家,减少了约44%。
中国赞助商的数量减少,主要有三方面原因。李江分析说,一是受制于经济环境,一些企业手上没有那么多钱了;二是受到疫情影响,线下活动难以举办,赞助成本难摊销;三是时间因素,本届世界杯在冬季举行,酒吧人气会少于夏天,投入产出效果影响了赞助商数量。
与此同时,本届世界杯官方及各球队、球星的中国赞助商,企业结构进化了。李江认为,主要都是各行业的头部企业。媒体方面,除了持权媒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国移动咪咕和抖音,小红书是新增的世界杯参赛球队赞助商,网易2018年就已赞助过参赛球队。
在线下营销变难的情况下,线上成为激活世界杯赞助权益的主战场。海信与抖音合作推出了Z世代足球少年的综艺节目《Hi!足球少年》。抖音体育行业运营总监李振表示,作为央视的2022年世界杯直播合作伙伴之一,抖音与海信推出该节目,是共同打造“一盘特色菜”。
赚没赚、值不值?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举办时,全球经济环境比较好。这届世界杯面临的挑战是,现场球迷减少了,很多品牌没去赞助,是因为不确定性。花1亿元赞助赛事,理论上还要多花1亿元来做传播。中国企业赞助世界杯,赚了还是亏了?”广告门董事长兼CEO劳博抛出问题。
第一财经记者观察到,本届世界杯的中国赞助商,在做营销活动时更加理性。
上届世界杯时,华帝赞助了法国队,并推出法国队夺冠就免单的促销活动,结果押中了,法国队夺得了冠军,带旺了华帝的销售和知名度。本届世界杯,华帝赞助了葡萄牙队。华帝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没有做猜中免单活动,更注重认真生活的品牌价值传播。
另两家厨卫电器企业万和和万家乐,本届世界杯分别赞助了德国队和阿根廷队。有意思的是,万和上届赞助的是阿根廷队,万家乐今年在世界杯赞助上做了首次尝试。“足球是圆的”,万和相关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说,希望找到突破口,与新一代消费者建立起深层联系。
海信集团近年连续四次赞助了世界顶级足球赛事,包括2016年欧洲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2020年欧洲杯(因疫情延至2021年)和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海信集团品牌管理部副总经理庞静表示,源于海信“大头在外”、打造海外自主品牌的战略。
这加速了海信全球化的进程。从2016年欧洲杯到2018年世界杯,再到2021年欧洲杯,海信的海外销售收入从196亿元增长到725亿元,海外收入占比从不到20%上升到41.3%,自主品牌占比超过80%。2022年1-10月,海信在全球的电视出货量逆势增长。
海信为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制定了研产销全链条、各环节协同参与的营销战略。海信世界杯定制电视,设计了体育模式、球星识别模式,配置了240Hz高刷新率屏幕。海信集团今年11月初成立了东盟区总部,巩固欧美日市场的同时,继续扩大海信电视在亚太市场的业务。11月11日,海信旗下的东芝电视在越南市场重启上市,就是借赞助世界杯的东风。
本届世界杯,海信与社交媒体抖音合作,不是买流量,而是与抖音共同创作内容,打造自己的足球少年IP。在李江看来,这连同海信与国际足联在南非开展“消失的球场”公益活动一起,海信希望把资源投到提高美誉度方面。
作为海信的友商,TCL上届世界杯请了内马尔代言;本届世界杯赞助了巴西队,还请了法国后卫拉斐尔-瓦拉内、巴西边锋罗德里戈、英格兰中场菲尔-福登、西班牙新星佩德里做全球品牌大使,传递敢为不凡的品牌理念。
手机赞助商方面,vivo的可折叠手机新品成为本届世界杯的官方指定用机之一,赞助世界杯将可助力vivo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业务;而荣耀“压哨”,在本届世界杯开赛前三天宣布携手卡卡、欧文、菲戈、萨内蒂——四位分别代表巴西、英格兰、葡萄牙与阿根廷队的球星。
“今年赞助的要价升了还是降了尚不清楚,疫情三年的冲击会有一定压力,赞助世界杯的中国品牌数量有所下降。”三雄极光的品牌总监李全向第一财经记者说,官方赞助商基本上还是在体育营销上有较好沉淀和基础的,如蒙牛、海信、vivo。今年世界杯也比较特殊,是北半球第一个冬季世界杯,也在双十一、双十二、黑色星期五、圣诞购物季等营销节点上。对企业来说,这本身就是非常大的营销机会,世界杯对品牌建设和传播认知有巨大的推动力。
世界杯成“中国造”展现舞台
本届卡塔尔世界杯的“含中量”很高,里面有许多中国元素,从体育馆到新能源大巴。举行决赛的卢塞尔体育馆,由中国铁建承建,洲明科技提供LED屏;使用的新能源大巴,由金龙汽车和宇通客车提供;场馆建设过程中,使用了三一重工的工程机械。
“中国企业构成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最大赞助商阵营,这绝非偶然,它是中国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转型的一个缩影。世界杯给了中国制造一个好的展现舞台。”李江认为。
曾经,韩国三星也是从低端制造起步,依靠持续赞助奥运会,跃升为全球性品牌。如今,中国制造也在向高端转型。李江向第一财经记者说,“企业要有全球化的战略、全球的供应链布局、适合当地市场的差异化产品、国际化的团队,这是基础;世界杯是(营销)工具,两者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品效(销)合一,使赞助权益最大化。”
在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秘书长周南看来,中国赞助商不可或缺,折射出中国供应链不可或缺。海信、TCL等中国家电企业在全球的供应链布局已比较完善,因此成为体育营销的“常客”,并且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创新。“全球家电业的竞争一直是自有品牌的竞争。”
营销专家段传敏也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说,体育和足球是一种跨文化的世界语言,仅十多年时间,中国企业已成为世界顶级赛事的主流玩家,有助于企业形象和国家形象的提升。即使三年疫情,依然没能阻挡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信心和热情,这是一种宝贵的向上力量。中国部分品牌如海信、vivo等,体育营销越来越娴熟,从原来纯赞助宣传到现在整合营销
三、中国的足球队 有哪些
中国足球队
一、中国国家足球队
中国国家足球队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男子足球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足球赛事。其前身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早期,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体育的重要一环。目前,中国男子足球队由不同的俱乐部球员组成,由国家队主教练负责选拔和组建。国家队定期参加国际足球比赛,如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等。近年来,中国队在亚洲足球界的实力逐渐增强,但仍面临挑战。同时,国家女子足球队也有不俗表现,同样在国际赛场上活跃。此外,还有国家少年队和青年队等不同级别的代表队。这些队伍都在努力为中国足球事业贡献力量。
二、各地方专业足球队及足球俱乐部
除了国家队外,中国还有许多专业足球队和足球俱乐部。例如山东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等。这些俱乐部均设有不同级别的男子足球队和青年队等。这些俱乐部与专业足球队的主要任务是在各自的区域内组织比赛和活动,推广足球文化,并为更多年轻人提供参与足球运动的机会。这些俱乐部也在培养年轻球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的足球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还有一些企业赞助的业余足球队和校园足球队等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这些队伍的存在不仅丰富了足球文化,也为中国足球事业注入了更多的力量。他们的积极参与和竞争促进了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此外,他们也为年轻人提供了展示才华和实现梦想的平台。
三、其他相关机构和组织
除了上述提到的国家队和俱乐部外,中国还有许多其他与足球相关的机构和组织,如中国足球协会等。这些机构和组织在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他们承担着制定政策法规、管理比赛和活动等重要职责,促进全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此外,他们还会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和比赛来普及足球文化,提高公众对足球运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这些机构和组织为中国足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