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俅穿越到现在,踢球是什么水平
“高太尉退役,中国足球上千年都没缓过来”成了调侃中国足球的一个梗,那假如高俅真的穿越到现在,中国足球的水平会不会提升一大截呢?宋代的足球又与现代足球有神马区别呢?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蹴鞠,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演变,到宋代时其技术要领已经与现在足球非常接近,不过相对于唐朝球场的规则,宋代足球少了对抗性,更着重于表演性,高太尉见宋徽宗的时候就是偶然露了一手,得到了一次表演机会,展示了各种熟练的蹴鞠技巧而深得徽宗赏识,如果说高俅的球技多么倾国倾城这里还不见得能证实,但是足球作为他的进身之阶让他结识CEO走向人生巅峰,白富美更是不在话下。此外高俅的相扑也成为讨好徽宗的一大利器,可见青年时期的高俅就是个荷尔蒙过剩的纨绔子。你可以想象下小罗一个人表演了几下颠球就当上巴西总理,然后卖官鬻爵祸国殃民为所欲为???比起来古代球星的气派,国足那点作死行为实在不够瞧。
宋代足球的普及度更是现在不能比,文物中就有妇女和小孩踢球的形象,高俅发迹之前就是在市井中踢野球,毕竟当时的房地产虽然也有黄金地段,但总不至于像现在一样停车位都紧缺,城市有块场地踢球没人来赶你走已经是幸福了。文献中宋代足球的颠球顶球粘球类技巧更加突出,技战术,竞技性几乎已荡然无存,甚至被当做杂耍看待,所以既可以组织比赛,也可以自娱自乐,场地限制就小得多。曾有记载,宋代一群士兵在街上踢球,一位女子路过,正好球飞过来,该女子一脚把球踢到了三四丈高,引得一片喝彩。踢的高就算好球,假如蔡惠康踢到球场飞猫的解围球拿过去,基本可以锁定宋代足球先生了,但是这种踢法拿到现在,基本都在失误集锦中。
我们接着分析高太尉的实力。之前我说他就是个精通蹴鞠和相扑的荷尔蒙青年,我们都知道现代足球的压迫性、战术性和体力要求都是不是古代足球能比拟的,更何况杂耍般的宋代足球,或许高俅的技巧是优势,但是一个合理冲撞你连球都拿不住,还谈什么技巧?随便一次对抗都可能踢裂腿骨,高太尉你是不是先来个护腿板?球场上来回跑将近一个时辰,还需要冲刺的爆发力,太尉你是宋朝特种兵吗?
而在水浒一个细节描写中,也证明了高俅的体育特长,不过是庸中佼佼,赶对了时机的得以陪领导玩耍,水平什么的???我们来看这段描写:“两个脱了衣裳,就厅阶上,宋江叫把软褥铺下。两个在剪绒毯上,吐个门户。高俅抢将入来,燕青手到,把高俅扭得定,只一交,颠翻在地褥上,做一块半晌挣不起。这一扑,唤做“夺命扑”。宋江、卢俊义慌忙扶起高俅,再穿了衣服,都笑道:“太尉醉了,如何相扑得成功,切乞恕罪!”高俅惶恐无限,却再入席,饮至夜深,扶入后堂歇了。”
虽说是高俅醉了,但从一句“惶恐无限”就看得出他是识货的,一招败在真正的特种兵燕青手里,想来他的蹴鞠水平在燕青眼中也不过尔尔了。说到底,高俅的的身体条件决定他竞技水平也就是野球场上出风头的水准,当年永昌球员黄世博踢野球保持状态,被称为大杀器,回归职业体育后还是适应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上场踢球,高太尉即便是穿越过来,又何德何能啊???
二、高俅退役了中国一千年没缓过劲来是什么小品
是相声《笑话播报》。台词是贾旭明的:集体运动要想取得成功,是需要球星的,齐达内退役了,法国六年没缓过劲儿来,普斯卡什退役了,匈牙利六十年没缓过劲儿来,高俅退役了,中国队一千年没缓过劲儿来。
完整台词:
贾旭明:观众朋友大家好。
张康:大家好。
贾旭明:欢迎收看今天的笑话儿播报。
张康:首先是体育消息。
贾旭明:巴西世界杯圆满落幕,中国男足,再次无缘冠军。
张康:虽然中国队本次未能夺冠,但是我们小品吧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他们依然无法夺冠。
贾旭明:集体运动要想取得成功,是需要球星的,齐达内退役了,法国六年没缓过劲儿来,普斯卡什退役了,匈牙利六十年没缓过劲儿来,高俅退役了,中国队一千年没缓过劲儿来。
张康:看中国足球队比赛十几年了解说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
贾旭明:下面是旅游消息,黄金周期间有一个外地人在北京迷路了,迷失在一个名字里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的地方。
张康:按理说一个地名只有一个方位词,有东单或者西单,怎么可能会在一个地名里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的地方呢?
贾旭明:这个地方当然是存在的,它就是北京西站南广场东。
张康:年初很多部门进行了合并资源优化整合的效果马上有所显现,有一个人吃了一碗清汤牛肉面,要求开发票,服务员问什么单位,他回答道……
贾旭明:河北省定州市周村乡前头村旅游景区国家5A级新旅游项目开发区景区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景区管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景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件领导工作办公室。
张康:老板听后说道:免单。
三、高俅如果活在现代,是否能带领中国足球走向世界
根本不可能啊,高俅踢得求跟现代足球完全不一码事啊,以前的球更多的是在炫技,类似现在的花式足球,对技战术要求基本没有,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除了都主要用脚踢之外没有什么共同之处。说中国是足球发源地其实没有什么道理,所以高太尉凭他的技术说混口饭吃还行,要是想带着中国足球走向世界真的有点让人啼笑皆非了。
高俅本就是一介书生,抄抄写写会写点诗画点画,一副文弱形象。蹴鞠只不过是他众多爱好中的一种,而且关于高俅蹴鞠水平到底如何,正史上本就没有记载。水浒传上倒是对高俅蹴鞠水平做了肯定,但充其量也就是跟领导娱乐娱乐的水平,说高俅考球踢得好当了大官也不太可能。反倒是高俅是个重义气知恩图报的人让他能够有一席之地。
所以高俅放在现在,肯定是踢不上球的,而且从现有的资料来看高俅身体天赋并不出众,即使他从小进入青年队,经过各梯队训练有了提高,也就属于省队边缘的水平,能进国家队的话那可是走了大运。但是实战不行,高俅在官场完全可以提施展拳脚。现在亚洲足球基本被西亚那几个流氓国家控制,不得不说中国足球在亚洲没多大地位。
如果高俅能混进亚足联,那凭借我们知道他的性格心机,加上他的外交手腕和人脉,说不定能让国家队拿到不少好处。操纵比赛这种有些黑暗的事情咱们不提,至少可以让中国球队征战西亚的时候拿到些应有的待遇,干的好的话高俅说不定能直接进军国际足联,那可是能真正帮助整个亚洲足球发展啊,功在千秋。
四、高俅死了中国足球一千年
高俅死于1599年,这标志着中国足球的终结,从此中国不再有足球的存在。高俅在他的时代被称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被赋予了负责统治国家的重大职责,面对当时腐败政府的问题,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让国家重新恢复了稳定。
但高俅不仅仅只是政治家,他也是一位热爱足球的人,他在他的统治时期,曾经将足球作为宫廷娱乐的重要项目,推广足球的活动,在当时的中国足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是,由于当时高俅的死亡,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动荡,中国足球在此后的一千年中,再也没有发展迹象,它完全消失了。
虽然高俅的死亡让中国足球陷入了沉寂,但他为中国足球做出的贡献,不容置疑。他是中国足球发展史上珍贵的一笔,他将永远被铭记。
五、高俅踢的球叫什么
高俅踢的球叫蹴鞠。
高俅踢的球叫蹴鞠,早在汉代就引入军队训练中。到了唐代,蹴鞠用球变成了充气球,成为一种娱乐活动。到了宋代,民间艺人在蹴鞠中增添了很多花式踢法,成为大型宴会的表演节目。表演之外,蹴鞠还被用于对抗比赛。
比赛方法是两队球员,每队为12人或16人,在球门两侧进行比赛,以进球的多少决定输赢。在很所宋人笔记中都有关于蹴鞠的介绍。高俅是玩球的高手,《水浒传》中对此有精彩的描写,球就像粘在了高俅的身上,跟着高俅满场飞。
蹴鞠介绍: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
两汉三国时期,蹴鞠发展较快。首先,娱乐性蹴鞠得以继承。有康庄驰逐,穷巷踏鞠,上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的记载。其次,出现了表演性蹴鞠。表演性蹴鞠是在鼓乐伴奏下进行以脚、膝、肩、头等部位控球技能的表演。从汉画像石上所描绘的蹴鞠表演看,有单人蹴1鞠、单人蹴2鞠、双人边击鼓边蹴鞠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