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的信心源自哪里
中国人的信心来自于哪里呢?
中国的唐装——不是关键,强盛的唐朝才是关键......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唐朝连同隋朝被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
——节选自百度百科,唐朝
汉字——和唐装相比,就汉字本身更能令中国人自豪;汉字就美学、文化等方面,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之一,汉语也是世上最动听、最有魅力的语言之一;而且,汉朝也是中国伟大的历史——
“两汉时期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一段历史,汉高祖至汉文景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直线上升,成为东方第一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匈奴帝国战败而向北狼狈逃遁。张骞出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的叛乱。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
汉代为汉高祖刘邦建立的中国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前期定都长安,又称西汉、前汉;后期定都洛阳,又称东汉、后汉。西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一个强盛、富饶的王朝,它继承和巩固了秦朝开始的统一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此期间,中国一直以世界强国的面目屹立于世界之林。因此,西汉王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西汉共传十四帝,前后经历210年。
西汉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华各民族的核心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原战国时各国的文化便相互渗透融合,到西汉时中华地区在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多方面都逐渐趋于统一,构成了共同的汉文化。从此中华地区的各族就出现了统一的汉族。汉族和周边各少数族都是汉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成员。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节选自百度百科,汉朝
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四大发明是我国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不过,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所以——吃老本的中国人只有面子上的自信,而且是只有阿Q式的“自我感觉过分良好”;里子上的自信,以及外国人给我们的自信,只有我们中国人靠现在的科技发明来争取。
中华文化——全世界大部分人都公认......
“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传统文化包括——
“农历-武术-二十八宿-对联-龙-五行学说-八卦-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古代哲学-儒家-气-道-茶艺”
传统学科有——
“数学:《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三国时刘徽著);祖冲之;算盘。
天文学:天象观察记录,发明观测仪器:圭表;浑仪;简仪;高表;仰仪,制定历法(农历)。
医学:中医,藏医,蒙药。
农学:《齐民要术》,贾思勰著《水经注》,郦道元著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建筑:参见中国建筑,园林,庙宇,宫殿,故宫,阿房宫,塔,万里长城,墓葬建筑。
绘画:中国画,清明上河图。
书法: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硬笔书法。
音乐: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戏曲,传统民歌。
手工艺:剪纸,中国刺绣.
舞蹈:古代舞蹈,周朝雅乐,大舞,小舞,汉朝乐府,唐朝乐舞,现代舞蹈,彩带舞,武功,扇子舞。
戏曲:京剧,评剧,越剧,粤剧,花鼓戏,湖南花鼓戏。
曲艺:相声,歌仔戏,皮影戏,布袋戏,南曲,高甲戏。
戏曲影视: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史,中国电视,中国电视史。
服饰:参见中国服饰。
饮食:请参照中国菜。
八大菜系:川菜(四川菜)
湘菜(湖南菜)
粤菜(广东菜)
苏菜(江苏菜)
鲁菜(山东菜)
浙菜(浙江菜)
闽菜(福建菜)
徽菜(安徽菜)
筷子
教育:国子监,太学,科举制,私塾,书院,翰林院。
文学:参见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神话。
中国寓言。
中国典故。
中国小说。
中国诗词。
体育:象棋--围棋--武术(功夫)--气功--蹴鞠--麻将。”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一定要增强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不仅要扩大范围,更要通过继承发扬和创新提高其吸引力。”
——节选自百度百科,中华文化
幅员辽阔——不是关键,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拥有着丰富的资源才是关键......
“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
——节选自百度百科,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人口世界第一——不是关键,拥有大量的优秀人才才是关键......
“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
“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著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与世界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未开发的水力资源多集中在西南部的高山深谷,远离负荷中心,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性较差,缺乏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工业迅速发展,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
供给能力明显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建成了一批千万吨级的特大型煤矿。2006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2.1亿吨标准煤,列世界第二位。其中,原煤产量23.7亿吨,列世界第一位。先后建成了大庆、胜利、辽河、塔里木等若干个大型石油生产基地,2006年原油产量1.85亿吨,实现稳步增长,列世界第五位。天然气产量迅速提高,从1980年的143亿立方米提高到2006年的586亿立方米。商品化可再生能源量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逐步提高。电力发展迅速,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达到6.22亿千瓦和2.87万亿千瓦时,均列世界第二位。能源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较快,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建设了西煤东运铁路专线及港口码头,形成了北油南运管网,建成了西气东输大干线,实现了西电东送和区域电网互联。
能源节约效果显著。1980—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以年均5.6%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9.8%的增长。按2005年不变价格,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由1980年的3.39吨标准煤下降到2006年的1.21吨标准煤,年均节能率3.9%,扭转了近年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上升的势头。能源加工、转换、贮运和终端利用综合效率为33%,比1980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单位产品能耗明显下降,其中钢、水泥、大型合成氨等产品的综合能耗及供电煤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
消费结构有所优化。中国能源消费已经位居世界第二。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中国高度重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72.2%下降到2006年的69.4%,其他能源比重由27.8%上升到30.6%。其中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比重由4.0%提高到7.2%,石油和天然气有所增长。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趋势明显,煤炭能源转化为电能的比重由20.7%提高到49.6%,商品能源和清洁能源在居民生活用能中的比重明显提高。
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中国能源科技取得显著成就,以“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为标志的基础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石油地质科技理论的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勘探开发技术体系,特别是复杂区块勘探开发、提高油田采收率等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煤炭工业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矿井,重点煤矿采煤综合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在电力工业方面,先进发电技术和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得到普遍应用,水电站设计、工程技术和设备制造等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核电初步具备百万千瓦级压水堆自主设计和工程建设能力,高温气冷堆、快中子增殖堆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烟气脱硫等污染治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迅速提高。正负500千伏直流和750千伏交流输电示范工程相继建成投运,正负800千伏直流、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开始启动。
环境保护取得进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基本国策,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普遍提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中国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的能源政策也把减少和有效治理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起的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作为其主要内容。2006年,燃煤机组除尘设施安装率和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近100%,烟尘排放总量与1980年基本相当,单位电量烟尘排放减少了90%。2006年,全国建成并投入运行的脱硫火电机组装机容量达1.04亿千瓦,超过前10年的总和,装备脱硫设施的火电机组占火电总装机的比例由2000年的2%提高到30%。
市场环境逐步完善。中国能源市场环境逐步完善,能源工业改革稳步推进。能源企业重组取得突破,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投资主体实现多元化,能源投资快速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煤炭工业生产和流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电力工业实现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建立了监管机构。石油天然气工业基本实现了上下游、内外贸一体化。能源价格改革不断深化,价格机制不断完善。”
——节选自百度百科,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不是关键,拥有世界排名第3、第4的GDP才是关键......
GDP增长率世界……——是关键之一,不过要更重要的是包括GDP的综合国力世界领先......
“1936年中国GDP世界第二,民国24年(1936,世界二战之前)的经济确实还不弱。可以肯定地是,在那时,全中国GDP总量排世界第二,只比美国低,是日本的两倍。由于人口多,人均GDP大约是美国1/9之一左右,是日本1/4。”
——节选自1936年中国GDP世界第二
“在31年至37年之间.....
首先1928年日本工业产值才超过了农业,这个信息可以真实反映日本的经济结构与综合国力的一面.信息来自<东亚经济发展史>;
第二自经济大萧条爆发蔓延全球,日本1929-1931期间出口下降了76.5%,进口下降了71.7%,主要工业开工率只有50%,生产大幅度下降,工业总产值下降了32.9%,煤炭下降了36.7%,生铁下降了30.5%,钢下降了47.2%,船舶下降了88.2%.到1931年,日本失业与半失业工人达到了400万,而1931年日本罢工达到了破历史记录的2415次.同样农业产值也下降了40%,虽然1930年日本粮食大丰收但是米价却下降了一半.到1931年底,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出于对日本金融危机的考虑大量抛售日圆,导致日本国家黄金储备只剩下4.7亿美圆,日本被迫脱离金本位.(以上资料来自<;世界危机400年>;)
第三日本的危机对策从1931年开始,日本政府开始了以<;重要产业统治法>;为首的一系列经济统治法令,强行在各个部门中组织托拉斯和卡特尔,并有日本政府向财阀企业发出巨额定单,并对接受定单的企业提供巨额补助补贴与优惠价格,同时政府还扶植了一批以军事工业为母体的新财阀,日产就是其中之一.尽管这样,到1937年日本重工产业上才升到了工业产值的57.8%,而同期日本纤维工业只增长了25%,食品工业只增长了4%.
第四日本1937年前军需膨胀政策
通过<;重要产业统治法>;为首的一系列经济统治法令与各种经济措施的整合,到1937年日本八大财阀与5个新财阀控制了日本公司总资本的27.2%,并且完全控制了各个经济部门.在1931-1937年之间的六年里,日本主要以刺激军工生产为主的财政扩张政策使6年中日本政府总财政指出增加了50%,从1931年的14.76亿日圆增加到了1936年的22.82亿元.而同期日本军费从1931年的4.54亿美圆到1936年已经膨胀为10.78亿.到1936年,日本GDP为146亿日圆,日本为应付战争需求的国债已经超过了100亿日圆.而6年中日本向日本军事经济投入达到70亿之巨,其中25%用于开建造国营军事工业工厂,75%用于向私人资本进行军事投资.同时1936年军费开支已经直接占日本政府开支的近50%,日本经济至此彻底走向了战争化.
日本是在世界经济危机中第一个走出经济危机的,时间是在1932年到1933年之间.当时日本主动贬值货币35%,严重冲击了当时已经陷入危机的世界市场,在当时日本的出口被一时称为"黄祸"出口.而1931-1937同时期,日本在当时东北占领区,掠夺性的经济政策与倾销政策,不仅仅为日本经济提供了可靠的与必要的物质保证与销售市场,更重要的是日本在军事冒险中看见了机遇.
也许有人从工业化的程度来判断中国和日本在当时不在一个层面上来看问题,但是无论持什么观点,都应该承认以日本在1931年的经济实力国际支付能力不要说支持一次全面战争的消耗,连支持一次局部战争的消耗都是极其有限的,这个已经可以从1.28凇沪抗战来证明.还有人说,为了抵抗日本,国民政府要做长足的准备才可以.很遗憾的是,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日本的战争准备工作远远超过了我们当时国民政府的战争准备.简单的说,从1931到1937中日之间的实力差距是在加大而不是缩小,这期间其中东北为日本实力的成长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日本人习惯说:东北是日本的生命线.”
——节选自
北京奥运——这个问题,用事实来说话
截止到2008年8月14日23:59为止,北京奥运金牌榜前五名如下:
名次国家及地区金牌银牌铜牌总计
1中国 22 8 5 35
2美国 10 9 15 34
3韩国 6 7 3 16
4意大利 6 4 3 13
5德国 6 2 3 11
而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前五名如下:
1美国 35 39 29
2中国 32 17 14
3俄罗斯 27 27 38
4澳大利亚 17 16 16
5日本 16 9 12
——2008年8月15日00:35修改,ZeroHero
二、河南足球俱乐部
没有,就只有这一个平民球队,他的简历如下:河南建业风雨路河南建业足球队的前身是河南省足球队,成立于1959年,崛起于80年代,曾经获得过1985年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冠军,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第七名。1985年成为甲级队。1992年和1993年国家体委先后在北京红山口和大连召开全国足球工作会议,决定将足球作为中国体育改革的突破口,把足球推向市场,开始了中国足球职业化的进程。
1994年河南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正处于创业时期,但是为了支持河南足球事业的发展,毅然斥资于1994年8月28日成立了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从此河南省有了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职业足球俱乐部,河南足球事业踏上了职业化改革的风雨历程。
1994年,成立不久的河南建业队降入乙级。1995年,河南建业足球队获得全国乙级联赛亚军,进军甲级联赛。1996年,河南建业足球队获得全国甲B联赛第八名,成功保级,同时创造了火爆的“中原球市”。1997年,俱乐部成功引进了三名罗马尼亚外援,在主教练王随生的率领下,使赛季之初被视为降级大热门的河南建业足球队成为冲击甲A的大热门,虽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河南足球进军甲A功亏一篑,使河南足球痛失一次发展良机,但河南建业足球队仍然赢得了球迷的尊重和舆论的好评,中央电视台《足球之夜》称河南建业足球队发起了“中原足球复兴”运动。
1998年,由于主客观原因,河南建业足球队不幸再度降级,但由新乡市各界尤其是新乡体育中心与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合作,摸索出的社会经营体育产业的路子,受到体育产业界及中央新闻单位的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足球之夜》称之为“新乡模式”,同时新乡球市也成为又一“金牌球市”。
现代足球是一项“民心工程”,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和社会公益性。广大观众和球迷犹如深深的江河湖海,载浮着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的职业化航船前进。1999年,河南建业足球队最终以全国乙级联赛冠军的身份重返甲级行列,不仅使九千万河南人民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河南足球的人们为之振奋,而且使河南足球再次获得发展的良机。同年,河南建业集团买断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剩余股份,从此俱乐部成为建业集团旗下的独资企业。2000年,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加大对球队的投资力度,努力为球队提供更好的训练比赛条件和环境,建业集团投巨资兴建的中牟足球训练基地已经交付使用,俱乐部足球后备力量的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组建了建业少年足球队,并对自身结构进行了调整,以适应足球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河南建业足球训练基地自成立以来,直接服务于河南建业足球队的竞训工作,随着建业足球俱乐部对河南足球事业发展的责任和对足球运动长远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各青年队的组建和足球学校的成立,使足球基地已经是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服务工作,同时肩负着河南足球高水平球队的竞训任务以及国家、省足协举办的各级别教练员培训班培训工作。自基地成立至2006年以来,建业足球训练基地已分别举办了5次全省范围的足球夏令营、冬令营、郑州市足球传统项目学校联赛。
安阳市建业足球业余训练基地的诞生,标志着河南省足球青少年培养工作更系统更扎实。从成立到2006年,省内15个地市的业余训练基地相继建立,各梯队和足校定期派教练到各地市进行教学。这些基地,深入基层,聚合全省各地足球少年一起训练,为选拔省内的足球苗子、为河南留住足球人才作了大量的工作,更为提高青少年培养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足球训练基地为省际间足球交流搭建桥梁。曾先后接待过山西、湖北、北京、大连等地球队在基地定期与我俱乐部进行交流比赛,加深了友谊,提高了竞技水平。
为了顺应足球运动社会化发展的需要,在2001年12月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成立了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月15日,股份公司召开成立大会,这是中国足球史上的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完全规范化的足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它的成立,标志着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开始在职业化、产业化、长期化和社会化的轨道上良性运行。它的成立是河南乃至全国足球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2003年,在建业全体队员和教练组的共同努力下,建业足球队夺得全国甲B联赛亚军,并创造了十场不败的佳绩,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又一次让广大球迷为之振奋和鼓舞,在中国足坛上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河南球迷的精神赢得了全国球迷的尊重和舆论界的好评。
2004年,在建业足球俱乐部成立十周年之际,经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先生积极倡导和决策,将球队副冠名无偿的捐献给“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定名为“河南建业红丝带”足球队,希望利用“足球”这一宣传平台,以达到唤起全社会对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的愿望。俱乐部领导和球员一致要求将中甲元年主场比赛的部分收入捐献给协会,以此来资助我国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奉献俱乐部全体人士的爱心,相信通过建业足球俱乐部的此项慈善义举将有助于推动全社会对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更进一步的关注,让孩子们在全社会的关怀下,更加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
2005年10月20日,来自河南各地市的24家球迷协会负责人聚集建业足球训练基地,参加由建业俱乐部组织的建业球迷会长峰会,共商建业足球2006赛季的冲超大计,同时在会上建业俱乐部正式成立了建业球迷联盟,并决定将全省各市地的球迷组织分为四个大区进行统一管理。
2006年,是气势辉煌的一年,是河南人民扬眉吐气的一年,河南建业队在亿万家乡父老的关注下,不负众望,在全年联赛仅负一场,并提前两轮的情况下一举冲超。河南建业的旗帜遍插南京五台山体育场,河南轰动、中国轰动。10月28日,建业儿郎们一鼓作气在广州越秀山体育场以3:1的绝对优势勇夺2006中甲联赛冠军。
十三年来,河南球迷营造的“中原金牌球市”已闻名全国,并开创过组织专列到客场观赛的先河。球迷已成为中原球市的主体,河南建业球迷联盟下属各分支协会已达30家之多,在联盟的组织下使球迷成为“文明观赛事,理智对输赢”的有组织群体,为建业队取得主客场胜利营造了浓厚的氛围,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了球迷行列。
河南建业队的广大观众和球迷始终在每个赛季不论主客场都一直苦苦追寻着自己的球队。那一列列开行成都、韶关、新乡的河南球迷专列,那高速公路上成千上百的河南球迷汽车,那看台上几万观众和球迷倾情的加油呐喊,都体现着河南广大民众和球迷对建业这支家乡足球队“胜也爱你,败也爱你”的一片深情。中原球迷爱建业足球队,爱家乡,更爱祖国。
在2006年联赛中,我们的球队、我们的球迷所体现出的精神,把河南人的文化形象展示到全国各地,更为河南人赢得了崇高的荣誉。搜狐网友的《执着是执着者的通行证,向河南致敬》和著名体育评论员李承鹏《千万要相信河南人》以及中国体育报的《向河南致敬》都被各大门户网站、媒体纷纷转载,一时间网友跟贴无数,赞誉河南人声四起,一改往日妖魔化河南人的不屑态度。我相信河南建业一定会夺冠的,加油
三、中国现代十大收藏家
来源:收藏家杂志电子版2019年12月仅为转载,侵权可联系删除
排名不分先后。
排名第一位:刘銮雄
刘銮雄,广东潮州人。1951年生于香港。早年就读于加拿大大学,获学士学位。1974年毕业回港,加入其家族的吊扇制造业务,获“风扇刘”之绰号。
刘銮雄眼光敏锐,极具魄力,以狙击手姿态驰骋于香港股市,自1985年迅速崛起。现已发展成为拥有4家上市公司的综合性大集团,总市值追随十大财团之后,成为香港候补财阀,业务扩及地产、传媒、建筑及制造业等方面。
2020年4月6日,刘銮雄家族以115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胡润全球百强企业家》第62位。
刘銮雄收藏界主要事件:
2006年,刘銮雄以1737.6万美元买入安迪沃霍尔的画作《毛泽东》(Mao),2007年,香港苏富比拍场,刘銮雄再以3920万美元(约3.0487亿港元)买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世界名画《清晨》,此画既是高更在塔希提岛巅峰时期的画作,也被业界公认为可与梵高、毕加索等国宝级大师顶尖之作比美的大作。
2011年,刘銮雄以1.94亿元天价竞得齐白石《山水册》;紧接着,2012年,毕加索名画《阿尔及尔的女人(F)》上拍,刘銮雄再次豪掷1600万美元将其拿下,就在众人还在唏嘘惊诧时,刘銮雄再甩出一句:“这幅画在2011年上半年的要价已经4200万了,1600万买这么靓的画,太值了!”嗯,大富翁的思维果然就跟常人不一般!我们紧盯着当下,人家永远在放长线!
2006年以4300万元港币收入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作品《The Splash》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作品,这幅画是他2006年以4300万元港币收入,通过仇国仕、李鉴宸、程寿康三人的紧密协调,2020年2月的伦敦苏富比「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会上2311.7万英镑成功拍卖掉,折合人民币达到2亿元以上,过了14年,净赚人民币1亿6千多万。
排名第二位:张宗宪
张宗宪中国艺术品收藏家,他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不遗余力地收藏中国瓷器和中国字画,在世界文物收藏圈内受到普遍敬重。他是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国际拍卖公司在香港拓展市场的主要推动者。同时他对北京、上海几大艺术品拍卖公司也倾注了大量精力和财力。
张宗宪收藏界主要事件:“看得见、买得到、捂得起、卖得掉”。他一个阶段专注于收藏一个系列,有了阶段性成果之后再转向下一个系列,不使自己无所追求。
随着他的画作陆续在苏富比以高价卖出,他又开始了下一个“战役”:满世界收了100多件宫廷御制掐丝珐琅彩,在故宫专家的协助下出版了精美藏品集,并于2007年12月在苏州博物馆举办了藏品展。张先生又于2012年春天在苏州博物馆举办了鼻烟壶收藏展。400余件展品,多姿多彩,雅俗共赏。开展那天,上海收藏家代表团50余人前去祝贺,见张先生在人群之中应付自如,真乃收藏界的“常青树”。
排名第三位:刘益谦
刘益谦,1963年出生,曾就职于上海森林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迈尔福电工设备有限公司,现任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益谦是2008年十大新闻人物。2013新财富中国富豪榜以170亿排名第三十名。
2015年3月,刘益谦以1402.6万美元成交(约合人民币8690万元)拍得一件历经600多年历史的明代佛经,为本届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最昂贵的拍品,也是亚洲以外地区拍卖价格最高的中国书画作品。
2016年4月5日,以2.4亿港元,加佣金2.7亿港元(约合2.25亿人民币)竞拍成功张大千晚年巨作《桃源图》。2016年胡润百富榜,刘益谦家族以345亿财富排名第44位。2018年10月,刘益谦家族以35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居2018年胡润百富榜第71位。2019年7月,位列2019福布斯中国慈善榜第90位。
2019年10月10日,刘益谦家族以400亿元财富位列《2019年胡润百富榜》第65位。
2020年2月26日,刘益谦家族以41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胡润全球富豪榜》第386位。
2020年5月12日,刘益谦以312.5亿元人民币位列2020新财富500富人榜第71位。
刘益谦收藏界主要事件:刘益谦是一个收藏大鳄,他名下的收藏品,可谓是五花八门,基本上每一件都是大手笔。刘益谦在收藏界如同大神一般的存在,可与收藏界另外一位大佬马未都相媲美。刘益谦的诸多藏品中,得意之作首推鸡缸杯。刘益谦为了鸡缸杯,也是下了血本,斥资2.8亿拍下。阿美迪欧·莫迪利亚尼,《侧卧的裸女》,西藏唐卡(15世纪),明朝佛经,苏轼《功甫帖》(约1790年),紫檀雕花龙椅(清),官窑花瓶(Song dynasty)
排名第四位:陈泰铭
陈泰铭,籍贯台湾,国巨集团董事长,男,1956年9月28日出生,台湾十大富商之一。关之琳的前夫。学历成功大学工程科学系,现职国巨董事长,身价逾百亿元,兴趣美食、品酒、马术及艺术品收藏。
2020年2月26日,陈泰铭家族以16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251位。
陈泰铭收藏界主要事件:陈泰铭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主要收藏西方和中国的现当代艺术以及中国官窑瓷器。陈泰铭曾经砸下3300万美元在纽约苏富比秋季当代艺术拍卖中,买下拍场中第二高价,为英国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自画像画作,手笔令人咋舌,打破当时该尺寸作品最高价记录。
排名第五位:王健林
王健林,男。1954年10月24日生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1970年入伍,1986年从部队转业,毕业于辽宁大学,7月进入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任办公室主任,1989年起担任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一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兼任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
2009年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2011年福布斯中国慈善榜第1位。201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王健林以净资产860亿人民币问鼎中国首富。2014年彭博亿万富翁指数中,王健林净资产达到人民币1543亿元,亚洲第三。2014年福布斯中国慈善榜第1位。2015年福布斯发布全球富豪榜,王健林以242亿美元财富成为中国内地首富。2015年胡润发布全球华人富豪榜,王健林以2600亿财富首超李嘉诚成全球华人首富。
王健林收藏界主要事件:王健林收藏了很多画家的作品,国内外就毕加索,莫奈、吴冠中、傅抱石、李可染、杨振洋等一百多位近现代画家的1000多幅馆藏级作品,市值超100亿元。
排名第六位:马云
马云,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9月10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谷来镇,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现担任日本软银董事、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理事会主席兼全球董事会成员、华谊兄弟董事、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董事、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
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同年担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教师,1995年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1998年出任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并担任阿里集团CEO、董事局主席。
2013年5月10日,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继续担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6月30日,马云当选全球互联网治理联盟理事会联合主席。2019年9月10日,马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继续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成员。
2017年12月15日,荣获“影响中国”2017年度教育人物。2018年9月10日,马云发出公开信宣布将于2019年9月10日卸任集团董事局主席,由CEO张勇接任。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马云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3月,马云以373亿美元财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21位。2019年5月10日,马云等17位全球杰出人士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任命为新一届可持续发展目标倡导者。2019福布斯中国慈善榜排名第3位。2019年10月获得福布斯终身成就奖。2019年10月19日,入选2019福布斯年度商业人物之跨国经营商业领袖名单。
马云收藏界主要事件:马云被国民亲切称呼为“马爸爸”,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创造淘宝、支付宝,同时马云以及他的团队一起缔造了电商界的神话“双十一”,每年的成交额成倍的上涨,是商业天才也是慈善大家。在一场慈善拍卖会上,有一幅书法作品被拍卖出了468万元,那就是马云的墨宝《话蝉》。作为专业的书法家可能一幅作品都不会卖出这个价格,而马云的墨宝一出场却引发了热烈关注,瞬间成为了焦点被买家积极竞拍,并最终以468万元一锤定音。2015年3月,马云突然现身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引起一阵骚动。在随行人员的陪同下,马云在其艺术品投资智囊团李鉴宸陪同下观看了周春芽和刘炜的作品,时隔几天后,他又出现在北京香格纳画廊,欣赏曾梵志的作品。这不是开玩笑,2014年他就过了把瘾,次年其画作就入选最贵艺术品。由马云和曾梵志合作完成《桃花源》油画,2015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被人以3600万港币拍下,按单位尺寸计算,价格甚至超过齐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拍下天价,除了曾梵志的功底外,更与马云的名气不无关系。但更与其马云背后强大的艺术品投资智囊团息息相关。
排名第七位:王中军
王中军,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1960年出生于北京,1994年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大众传媒专业硕士学位;同年,与弟弟王中磊一同创立华谊兄弟。1998年,王中军先生带领华谊兄弟成为首个以投资方式进入电影行业的民营公司,并于2009年带领华谊兄弟在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首家上市娱乐公司。
从《手机》到《非诚勿扰》,从《夜宴》到《可可西里》,自称对电影是外行的王中军,打造了国内第一家创业板上市的民营影视制作公司。2015华人富豪榜榜单第338名。
王中军先生曾获得2009中华文化人物、2009年度华人经济领袖、2010年度时尚企业家、2010《综艺》年度人物、2010和2013年度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等诸多奖项。
王中军先生酷爱艺术及收藏,作为独立艺术家,他如今已成功举办3次个人画展。王中军先生还热衷于公益和慈善事业,将画作义卖所得全部捐赠华谊兄弟公益基金。
2015年5月5日,王中军以2990万美元(约1.85亿人民币)(含佣金)拍下了毕加索于1948年创作的油画《盘发髻女子坐像》。
2016年,王中军画作《我不是潘金莲》拍出345万,早在2012年他就画出了两张布面油画,分别是80x60cm的《我不是潘金莲之一》和70x60cm的《我不是潘金莲之二》。
王中军收藏界主要事件:在2014年11月的纽约秋拍,苏富比推出梵高《雏菊与罂粟花》,这幅作品历史价值非凡,苏富比专家称之为“二十年来出现于拍卖市场中最珍贵的梵高静物油画”,估价为3000万至5000万美元,吸引了现场藏家相继举牌,最后以5500万美元落槌,由一位电话上的藏家竞得,背后的买主即为王中军。此作,加计佣金后成交价达617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15亿元)!亦是中国藏家首次购藏如此珍稀的梵高之作。
排名第八位:潘石屹
潘石屹,男,1963年11月14日出生于甘肃天水,著名地产商,SOHO中国的董事长,大学毕业后到国家石油部工作,1987年开始在深圳和海南开创房地产生涯。
1992年,潘石屹与合作人共同创建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开发房地产。1995年,潘石屹与妻子张欣共同创立了SOHO中国有限公司。2013年11月11日匿名人士指出潘石屹将撤出上海投资占SOHO总量75%,潘石屹对此作出否认。
2014年7月23日,潘石屹夫妇参观了Facebook。2014年7月24日,潘石屹微博披露,他和妻子张欣参观美国科技公司苹果公司,苹果CEO库克亲自接待并讲解他们新的办公楼。
2014年7月24日,SOHO中国基金会向哈佛大学捐款1500万美金一事,引起巨大争议。2014年10月29日,SOHO中国又与耶鲁大学签订捐助协议,向耶鲁大学捐赠1500万美元。2016年胡润百富榜,潘石屹、张欣夫妇以220亿财富排名第95位。2016胡润房地产富豪榜,潘石屹、张欣夫妇以130亿排名第31。[3]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潘石屹、张欣夫妇以94亿美元财富排名第597位。[6]2019年10月10日,《2019年胡润百富榜》揭晓,潘石屹以220亿元人民币财富获得153名。2019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张欣、潘石屹家族排名第107位,财富值215.7亿元人民币。2020年2月26日,潘石屹、张欣夫妇以25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胡润全球富豪榜》第729位。2020年3月20日,潘石屹、张欣夫妇以25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胡润全球房地产富豪榜》第68位。
潘石屹收藏界主要事件:“长城脚下的公社”位于北京北部山区的“水关长城”附近,占地8平方公里,已建成的一期12幢别墅分别出自中国、日本、泰国等地的12位亚洲著名建筑师之手。
排名第九位:李嘉诚
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汉族,出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祖籍广东潮汕地区,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资深顾问。连续21年蝉联香港首富,1999年始连续15年华人首富。2020年《福布斯》发布香港富豪榜显示,李嘉诚位居第二,身价294亿美元。
1939年6月,刚读初中的李嘉诚在与家人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1958年开始投资地产。1979年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1年获选“香港风云人物”和太平绅士。1989年获英国女王颁发的CBE勋衔、1992年被聘为港事顾问、1993年度香港风云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连续15年蝉联华人首富宝座。2011年,李嘉诚工夫茶传奇故事入选国家孔子学院汉语外教文章。2014年3月,李嘉诚将屈臣氏股份近25%作价440亿港元卖给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在8个月中已套现超过710亿港元。2015年3月下旬,李嘉诚旗下公司和记黄埔与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达成最终协议,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将斥资约102.5亿英镑(约合956亿元人民币)收购英国第二大移动电信运营商O2。
2017年11月,李嘉诚基金会决定未来8年再捐资20亿元支持汕头大学建设,曾被传要从汕头大学撤出被证实为谣言。2018年5月10日,李嘉诚正式退休;6月29日,李嘉诚辞去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职务;9月,李嘉诚入选“世界最具影响力十大华商人物”。
李嘉诚收藏界主要事件:4至10世纪的敦煌写经共有43卷,将于慈山寺内轮流展出,图为《道行般若经》第9卷。
排名第十位:张近东(张桂平)
张近东,祖籍安徽天长,出生于江苏南京。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高级经济师,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工商联扶贫工作委员会主任。自2003年起连续15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2018年1月30日,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0年,张近东在南京创办了苏宁。1999年全面切入综合电器领域,率先提出了全国连锁发展模式,带领苏宁走向全国。2009年张近东带领苏宁向互联网转型,2010年,苏宁易购上线[6]。2017年3月9日,张近东在全国两会上发表《大力推动实体零售向智慧零售转型》演讲,明确提出未来零售就是智慧零售。张近东及苏宁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先后发起了“阳光脱贫计划”、“梦想大篷车”、“善行者”、“足球1+1”,“筑巢行动”、“溪桥工程”、“冠军课堂”、“圆梦课堂”、“校园足球梦”等系列公益慈善项目。2020年4月6日,张近东以95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胡润全球百强企业家》第89位。
张近东收藏界主要事件:元代画家任仁发《五王醉归图》以超过3亿元的价格成交,这位艺术品市场上低调的“隐富”也由此引发社会关注。
附加:王石
王石,男,1951年1月生,原籍安徽金寨,生于广西柳州,兰州交通大学(原兰州铁道学院)给排水专业毕业,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原任集团董事会主席,兼任中国房地产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房地产协会城市住宅开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深圳市总商会副会长等职。2014年9月,仁川亚运会期间在参选亚洲赛艇联合会主席的投票中以18比7大胜日本对手大久保尚武成功当选,其任期为5年。
2015年10月23日,当选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会长。
2017年6月30日,万科召开股东大会,王石正式辞任万科董事会主席,为充分肯定王石过去33年对万科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董事会委任王石为董事会名誉主席;7月1日,王石就任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2018年8月,辞去华大基因独立董事一职半年后,王石正式宣布出任华大基因第一大股东华大控股的联席董事长。
2018年12月,王石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2019年12月18日,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
王石收藏界主要事件:鸡血石杯
来源:收藏家杂志电子版2019年2月仅为转载,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