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甲的诞生

来源:24直播网

一、图片中的球星是谁

罗西基

开放分类:世界杯、阿森纳、捷克

罗西基(Rosicky)

粤语译名:路锡斯基

国籍:捷克

生日:1980年10月4日

身高:1米78

体重:65公斤

位置:前腰

现效力球队:阿森纳

世界杯往届经历:2006年德国世界杯小组赛

年轻天才

出生于1980年10月4日的罗西基目前效力于德甲多特蒙德队(已确定世界杯后转会马德里竞技)。罗西基爆发力强,技术全面,进攻意识突出,组织能力强。是不可多得的年轻优秀中场选手。他在2001年1月加盟多特蒙德队,转会费高达1330万欧元。

中场指挥官

罗斯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瘦弱:67公斤的体重、1,75米的身高。这个年轻的捷克人长了一张娃娃脸,这张脸和他含羞的举止让人觉得他还是个孩子。《图片报》在第一次报到罗斯基时用的标题是:"孩子,多吃点肉"。别看他柔弱,但在球场上,罗西基却是不折不扣的指挥官,在与对手直接的对抗中罗西基的成功率竟高达54%。

在多特蒙德的官方统计中,罗西基是队内助攻次数最多的球员,排在德甲第四。同时,他的创造射门机会的次数在德甲无人能出其右。据媒体统计,罗西基每3脚长传就有2次可以准确送到队友脚下,每六次主罚角球就可以助攻队友得分一次。这些数字非常惊人,但却是事实。

2001和2002年,罗西基连续两年压倒内德维德当选捷克年度足球先生。正处在职业生涯高峰的他显然不会放弃在德国带领捷克队创造奇迹的机会。

罗西基是在世界杯前不久从多特盟德转入温格帐下.捷克人很快就在德国世界杯对美国打进两球来告诉世人为什么阿森纳会追求他。

一个高质量的进攻中场,25岁的托马斯有很多顶级比赛的经验。他在冠军杯上为多特、斯巴达这两个联赛冠军共出场31次。

他在17岁时就代表国家队参赛参加了2000和2004欧锦赛。也是他的最后进球帮助捷克击败挪威进军世界杯。

速度和技术,强劲的射门开阔的视野,托马斯很好的顶替皮雷的空缺。他可以胜任很多位置,在阿森纳奥地利拉练期间还出任左前腰。

射门:7

射门不是罗西基的强项,但一旦让他得到机会对敌人来说将是致命的。他的远射能力惊人,力量大,角度刁钻,令对方门将胆寒。

传球:8

看看他在多特蒙德的传球次数就知道,全场比赛这个数字基本上在80次以上。

盘带:8

罗西基身体瘦弱,但对抗力不低。带球很少失误。

速度:8

向前能力强是罗西基区别其他组织型中场的地方。

头球:6

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考虑使用头。

罗西基:捷克国家队的中场核心,罗西基在多特蒙德的地位同样举足轻重。他的状态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球队的发挥。罗西基技术出色意识过人,是难得的中场指挥家。

2002/2003赛季技术统计

德甲冠军杯

出场次数 30 7

出场时间(分钟) 2630 614

进球数 3 3

职业生涯统计

赛季俱乐部出场数入球数

1998/1999布拉格斯巴达 3 0

1999/2000布拉格斯巴达 24 5

2000/2001布拉格斯巴达 29 3

2001/2002多特蒙德 30 5

2002/2003多特蒙德 30 4

二、德国队守门员资料(要有图片)

你说诺伊尔哦。

姓名:曼努埃尔·诺伊尔全名:ManuelNeuer国籍:德国出生地:盖尔森基兴(德国)生日:1986年3月27日身高:192cm体重:92kg俱乐部:沙尔克04位置:门将号码:1号国家队出场2次主要荣誉:2009年U21欧洲青年锦标赛冠军

诺伊尔,土生土长的盖尔森基兴人,沙尔克04培养的。当罗斯特彻底成为替补的时候,诺伊尔站了出来。他与拉姆奇克(D.Lamczyk)、费尔曼(R.Faehrmann)组成了德甲乃至全欧洲最年轻的门将配备。19岁,击倒34岁的前队长,足见其实力。德国的门将向来人才辈出,而诺伊尔成为希尔德布兰与维泽之后有一位出名的门将。他门内技术好,反应迅捷,出击范围大,控制区域广,是一个典型的全能型门将。我看了他的几场比赛,他的冷静的身手,清晰的脸庞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沙尔克能在有现在的这个联赛排名,诺伊尔功不可没。19岁就能在一个准豪门打上主力,他让我想起了两个人:布冯与卡西利亚斯。这两人已经成为了世界足坛的三大门将,有着同样经历的曼努埃尔呐?在盖尔森基兴,诺伊尔已经确立了他绝对主力的位置。转会,基本不可能。而且提拔他的主帅斯洛姆卡已经续约,他穿上蓝军的“1”号指日可待。沙尔克在大规模的招兵买马之后,实力已经稳居德甲前列,球员的年龄结构也比较合理,如果没有意外,估计能保证两到三个赛季的高水平,诺伊尔也有机会亮相欧洲冠军联赛赛场。在大耳朵杯的“诱惑”下,相信诺伊尔能更加闪亮!勒夫已经明确表示,他将给年轻的门将机会,而诺伊尔无疑是希望最大的。阿德勒虽有神勇发挥,但出场次数更多的曼努埃尔才更有希望搭上去2008年欧洲杯的列车。恩克、希尔德布兰、维泽与他(当然还有其他人)将为2个位置展开激烈的争夺。而2008年以后,诺伊尔有可能在莱曼离开的情况下接班,但他必须有足够的经验来承担这项伟大的使命。卡恩是他学习的目标!2010年世界杯前夕,德国国家队主力门将阿德勒由于肋骨骨折告别了世界杯,接替他的是诺伊尔,维泽,布特三人,德国国家队爆发了门将危机,而《体育图片报》在2010年5月12日透露道,勒夫已经决定了主力门将的归属,6月13日德国和澳大利亚的小组赛首场比赛中首发登场的将是诺伊尔!对于替国家队把守龙门他表示已经迫不及待:“我觉得自己足够成熟完全能胜任这一使命。我知道我会成为德国最好的门将,而能力的全面就是我最大的优点,我已经准备好在国家队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了。”这位德国新星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自信,期待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为德国队攻城拔寨,成为德国新的门神。

三、德甲***德甲的诞生***

2012-13赛季,德甲迎来赛事历史的第50季。回眸半个多世纪前,全国性的德甲联赛从无到有,其创建过程背后有着许多的故事可以说。 8月24日晚,卫冕冠军多特蒙德联手不来梅在伊杜纳信号公园球场为新赛季的德甲揭幕。新科德国足球先生罗伊斯和替补登场的格策各入一球,帮助“黄黑军团”2比1旗开得胜。而就在整整49年前的同一天,正是这两支球队为新生的“德国联邦联赛”(即俗称的德甲)打响了第一枪。其实按照官方安排,德甲史上第一个比赛日的8场比赛应该同时在下午17点开球,但不来梅与多特蒙德一战稍微“抢跑”——比赛开始后仅58秒,国脚科尼茨卡便为黄黑首开纪录,此时时间定格在16点59分……

全国联赛姗姗来迟

德甲如今是欧洲第三大联赛,仅次于英超与西甲。但德甲面世之时,英超的前身英甲已是75岁“高龄”,而西甲和意甲都已经踢了34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德国沦为最后一个拥有全国性联赛的欧陆国家?首先,德国在欧洲属于幅员较为辽阔的国家。在那个交通并不发达的年代,组织各俱乐部每周奔波作赛实在****,甚至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德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按照地域组织地区联赛。二战之后,德国最高级别联赛“高级联赛(Oberligen)”分为五个赛区(柏林、北部、西部、西南部、南部),每个赛区的前两名再通过复杂的筛选制度决出8支参加全国锦标赛的球队。

其次,德国人一直崇尚业余精神。尽管在1950年代,受意大利、瑞士等邻国足球职业化的影响,在西德国内已经出现了成立全国性职业联赛的呼声,但大部分足球从业者和管理者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其实高级联赛早已是半职业性质。1948年8月1日,南部高级联赛率先推出“合同球员”制度,即球员为俱乐部效力是要签订合同的,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只需要填写一份加入俱乐部的表格。

在合同保护下,球员可以合法获得报酬,但官方制定了“工资帽”,将球员每个月的基本工资限制在320德国马克,而比赛奖金限制为80马克。不仅如此,所有“合同球员”都需要有一份固定工作,而且要证明他确实有从事该项工作。不久后,其他各区的高级联赛也相继效仿。

某些雄心勃勃的俱乐部通过各种途径来逾越半职业的限制。普鲁士明斯特就四处招兵买马,成为德国足球史上第一家通过转会来组队的俱乐部。队中“合同球员”之一的兰默斯在就读明斯特大学期间获得400马克的税前月薪。完成学业后,他找到工作,重新成为业余球员。“当然我还是继续拿着400马克月薪,是在桌面底下,还是免税的。”兰默斯后来亲自透露了这个秘密。

“合同球员”制度创立的初衷,是要留住受国外职业俱乐部高薪引诱的本土球星,但历史潮流终究不可逆。1948年帮助纽伦堡闯入全国锦标赛决赛的功勋球员珀舍尔,在1949年3月转会瑞士劲旅苏黎世草蜢,成为二战后首位外流的德国球员。尽管半年后,珀舍尔就回国加盟了不来梅,但他已经被足协拉入了“黑名单”,从未得到国家队录用。同年11月,慕尼黑1860球员扬达签约佛罗伦萨,成为首位征战意甲的德国球员。1860得到3万马克转会费,而扬达的薪水也大幅提升,“如果我们赢球,我一场比赛的收入就相当于在慕尼黑一个月的收入。”

告别清高的业余时代

然而,大部分德国球员还是能抵挡住外面的诱惑。一来成为职业球员就意味着不能为国家队效力,二来当时的西德正凭借职业道德与公共精神,加上“马歇尔计划”的帮助书写着经济奇迹。因此,成为职业球员在某种意义上违背了“时代精神”,会受到国家和同胞唾弃。

1954年,由业余球员组成的西德队在世界杯上演绎“伯尔尼奇迹”,又让反对职业化的声音占据了更为明显的上风。世界杯夺冠后,德国足坛涌现出乌韦·席勒、施内林格、哈勒等一批青年才俊,以意甲为首的邻国联赛虎视眈眈。西德队时任主帅赫尔贝格并非职业化的拥护者,但同时也要为打造一支强大的国家队而绞尽脑汁。在他眼中,成立一个全国性联赛来增加球员收入以及提高比赛水平势在必行,对此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科隆俱乐部主席克雷默以及来自萨尔兰的足协官员诺伊贝格,不过他们的力量实在过于弱小。

1958年世界杯,依旧是业余球员为班底的西德队低调出征,在并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一场充满争议的半决赛中被东道主瑞典淘汰。尽管卫冕失败,西德队的表现依旧在国内得到肯定,赫尔贝格却百感交集,庆幸他的“业余球队”依旧与职业对手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直到4年后的智利世界杯,西德队才终于暴露出业余的劣势,在1/4决赛中被前南斯拉夫击败。而这次失利,随后却产生了正面影响。

1961年,由科隆主席克雷默领导的西部足协向德国联邦足协提出成立全国性职业联赛的动议,一个特别委员会因此成立。而委员会的报告促使德国联邦足协顾问局决定在1962年7月28日召开特别大会,以投票决定是否成立全国性联赛。如果大会是在前半年举行,也许结果将截然相反。但经历了国家队的失利,以及业余时代王者纽伦堡在3个月内连遭重创(先在欧冠两回合被本菲卡7比3淘汰,然后在全国锦标赛决赛被职业化运作的科隆4比0击溃),风向发生明显转变。最终,131个与会代表中有103个支持成立全国性联赛。

不过在是否职业化的问题上,代表们依旧持观望态度。足协将原来的“合同球员”制度改进为“许可球员(Lizenspieler)”制度。与旧制度相比,新制度仍然不是完全的职业化,但球员无需再拥有常规工作,最高月薪增加到500马克,外加最高700马克的奖金,月入最高可达1200马克。而像莫洛克、汉斯·舍费尔这样的世界杯冠军功勋球员,最高月收入还可以达到2500马克。制度还规定,每名球员的最高转会费为5万马克,其中20%归球员所有。

首季德甲都有谁?

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由哪16家俱乐部参加新的联邦联赛,有46家俱乐部提交了申请。经讨论研究,1963年全国锦标赛的两支决赛队伍自动入围,即冠军多特蒙德和亚军科隆。

1963年初,克雷默、诺伊贝格和另外三位足协官员在法兰克福总部开会研究前9个名额的归属。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每个城市只能有一个代表。有6家俱乐部的入围没有异议,分别是北部的汉堡和不来梅,南部的纽伦堡,西部的科隆、多特蒙德和沙尔克04。从第7家开始便产生争议,足协官员选择了足协总部所在地的法兰克福。但比较过去10年的战绩,近邻奥芬巴赫显然占优。第8家是来自高级联赛西北区的萨尔布吕肯,但该队的战绩远不如诺伊基兴、皮尔马森斯和沃尔姆斯,当然更加比不上两届全国冠军凯泽斯劳滕。为什么萨尔布吕肯能脱颖而出?因为它是诺伊贝格的俱乐部。柏林赫塔成为了第9个入选者,而这是一个政治上的选择。

1963年5月,足协宣布了剩余7个名额的归属,分别是西部的迈德里希(现在的杜伊斯堡)和明斯特,北部的不伦瑞克,南部的慕尼黑1860(拜仁落选)、斯图加特和卡尔斯鲁厄,以及西南部的凯泽斯劳滕。有13家落选俱乐部立即提出抗议,这其中包括了拜仁,但并不包括门兴格拉德巴赫,这两家在1970年代统治德国足坛的俱乐部,都是在1965年才成为德甲成员。

德甲第一个比赛日的8场比赛就产生了22个进球,《图片报》用“一见钟情”来形容这个新的联赛。不出意外地,最职业的科隆赢得了第一个德甲冠军,同时推出了奥弗拉特这位天才“10号”。“我们的乌韦”席勒则以30球荣膺射手王,明斯特和萨尔布吕肯降级,取而代之的是汉诺威与诺伊基兴。

德甲前7个赛季呈现出群雄割据的局面,科隆、不来梅、慕尼黑1860、不伦瑞克、纽伦堡、拜仁与门兴轮庄,而门兴在1971年成为德甲史上第一个卫冕成功者。直到1970年代初的假球案之后,德甲才终于实现全面职业化。从1972年起,工资帽摘掉,球员收入不再受任何限制——在职业化的进程中,德国足球经历了两次因祸得福……


24直播网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