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CBA最应该改革的地方在哪里

来源:24直播网

一、有人说杜锋引领了cba改革,他都做了什么

CBA联赛中引入外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大部分的球队引入外援的时候都引入前锋和后卫这两个位置。杜锋引进的两个外援都是后卫,中国男篮一直都强调中锋和前锋这两个位置。在后卫这个位置上并不是太注重。最近几年来中国男篮的代表性人物都是内线球员,姚明、王治郅、易建联他们都是中国男篮上的传奇中锋,中国男篮历来都是注重内线球员的发展。外线球员从来都不是中国男篮战术体系的核心。

杜锋引进两个后卫型的外线外援球员。这就是在向着NBA的小球时代这个方向在发展。你是想改变目前为止中国男篮一直依赖内线球员的这个形式。中国男篮想要取得更高的成就是或者说改变现在低谷的一个状态,就要跟随着世界潮流的发展。NBA联盟是世界篮球的一个缩影,NBA联赛都已经开始打小球。如果中国男篮还抱着中锋这个位置死死不放手的话。那么很可能就和世界篮球的距离越来越大。

从这次的世界杯比赛的情况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男篮的短板所在。就是这些后卫球员中投能力和传球能力存在着缺陷,易建联这么好的一个内线球员,但是根本就接不到顺手的球。很多的球传到易建联的手里都已经仅仅剩下了几秒的进攻时间,易建联在仓皇之中匆忙的出手。打中了就是运气,打不中还抢不到篮板。

杜锋引入这两个后卫的行为也可能形成一种新的战术思维和战术体系。目前来说中国男篮的水平还处于世界一个中流的档次。但是中国男篮的战术体系已经落后了其他国家,这才是中国男篮最大的问题,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二、CBA体测改革是创新还是妥协

经过三天的测试,改革后的首次CBA体测26日在北京体育大学结束。运动员们共接受了往返跑、两分钟强度投篮、一分钟负重深蹲以及四十秒卧推等项目的测试,本次体测的结果将于近期揭晓。

今年8月,中国篮协在官网上发布公告,宣布对新赛季CBA的体侧进行改革,将不再采取全部注册本土球员参加测试的模式,而是通过抽签从每支队伍中选择两名队员进行检测,过去的南北分区形式也被取消。此外,因伤无法参加本次体测的球员将在新赛季开始五轮后,与本次体测未合格通过的球员共同进行补测。

此次改革内容中还有一项特殊规定:凡年满36岁以上(含36周岁)曾效力过国家队、并参加过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和亚锦赛四项重大比赛的运动员给予免测,符合此规定的运动员不参与此次体测抽签。

从名单来看,本次被抽中的球员中,年龄最大的为四川金强35岁的老将孟达,年龄最小的是浙江稠州18岁的小将程帅澎。球员们在三天时间内要参加四个项目的测试,而每个运动员因为个人特点不同,擅长的项目也有所差异。

今年刚从江苏肯帝亚回归北京首钢的常林是一名力量十分出色的内线球员,他在完成卧推和负重深蹲的时候毫不吃力,其中后者的成绩达到了60秒25次。与常林相比,老将孟达在完成项目时显得气喘吁吁,甚至到最后阶段必须咬牙坚持。但他在25日的2分钟强度投篮中发挥亮眼,交出了25中18的出色成绩。

坐在球场边用手机计算着自己分数的常林表示:“每个人都有几率被抽到,所以还是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不能心存侥幸。体测是对训练效果的评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常林自测得分约为65.6,通过体测的难度似乎不大。

在体测中,青岛队后卫张骋宇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次体测如果是全队都测试,一个夏天大家都会为这个去准备。现在抽两个人,不知道能不能抽到自己,所以准备方面可能不够充分,不过既然抽到我了,就会全力以赴来完成。”

历年的CBA体测都广受关注。在去年的体测中,辽宁队的李晓旭在往返跑中受伤,因此错过了整整一个赛季的征程,而辽宁队也止步半决赛。“CBA体测是否合理”这个话题在网络上也曾不时引起争议。

尽管类似“休赛期的奥尼尔来CBA也没法通过体测”的观点有些极端,但一部分球迷认为,从“职业化”的角度看,对于球员体能和训练情况的检测和管理,最终还是应该由俱乐部根据自身情况完成。如果球员在休赛期没有能够通过刻苦训练保持自己的状态,也会影响到自己整个赛季的对抗能力和竞技水平,球员本身应该做到自觉。

也有网友评论称,体能储备这项工作更多应该由俱乐部负责,大规模集中体测会导致球员受伤的可能性增加,本次改革也可以看做是篮协做出了让步。不过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体测是检验一个球员休赛期训练成果的办法,其目的在于督促球员在休赛期不要懈怠,保持状态,所以体测还是需要的。”

三、CBA最应该改革的地方在哪里

最需要改革的就是CBA就是个职业联赛,是一个目标赚钱并奉献优质比赛的联赛,不是全运会的副业,不是那些省队因为没任务时才拉出来打的比赛。

因为几乎所有球员都是地方青年队出来的,所以事实上这些球员都是地方体育局的在编人员,都是体制内的。地方体育局与CBA球队合作,事实上的省队整队参加CBA,省队的青年队就是CBA未来近乎全部的后备力量。

对体育局官员来说,CBA的成绩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四年一届的全运会,也就是CBA充其量就是个中国篮球事业的副业。如果放出一个优秀球员转会,后果就是这名球员的人事关系解除了,全运会也不会代表地方参加,体育局培养青年队的目的就没有实现。

鉴于这个原因,CBA转会市场基本上没有,能够转会的都是边角料球员,除了出国打球再回国或者队内关系恶化等,顶尖球员没有转会可能性。而且就算这样,球员往往还要签协议保证自己会代表原球队参赛,例如周琦去了新疆打球但是全运会必须回辽宁,而那些得不到领导同意不能转会的球员不得不在一个队呆到退役。

这直接导致CBA队伍压低球员工资,例如身份自由的李根,孙悦,易建联都是千万上下,身份不自由的郭艾伦,丁彦雨航以前都出现抵制不签合同的现象,现在合同好像只有200万,江苏队甚至出现整队拒签合同现象。

另外,缺乏经理人,没有职业的经理人,就没有专业的队伍和教练,看看这几年培养的青年球员,素质不是素质,球技还不如胡卫东那一波子球员,投入了那么多钱,进步体现在什么地方?

四、李元伟CBA改革

2003年9月,李元伟亲自组织成立了课题组和专题调研组,提出了改革方案。该方案经过多次论证后,正式命名为《中国职业篮球改革发展十年规划》,即“北极星计划”。该计划全面借鉴了NBA、NFL和NHL等成功联赛的模式,改革赛制、招商计划和包装模式。在2004/2005赛季末期,抛出了“总冠军钻戒计划”。

2004年4月4日,李元伟发表了“东莞讲话”,开始对联赛结构、赛季安排和推广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2005年4月28日,在北京市举行的联赛招商会议上,李元伟宣布取消升降级和冠名制度,强调“国际上成功的职业赛事,都不是冠名的赛事”。同年4月26日,在北京市怀柔区宽沟举行的“宽沟会议”上,成立了中国篮球协会CBA联赛委员会,并通过了CBA联赛准入制。这标志着甲A联赛转变为以准入制为标准的CBA职业联赛。

2005年5月15日,在北京市举行的“全球财富论坛”上,李元伟发出豪言:“在中国,篮球是第一运动。”这句话引发了一段时间内的“哪个才是中国第一运动”的大讨论。同年5月,瑞士盈方与中国篮协签署了合作方案,成为CBA联赛商业推广伙伴。同时,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开始实施CBA的公益计划,建立了希望小学,活动覆盖了新疆、西藏、广西等地区,让CBA走进校园。此外,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加大了对国内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培训工作,其中包括与美国孟菲斯大学5年合作计划,每年接收15个中方教练去NCAA学习。

扩展资料

李元伟,男,汉族,1948年11月15日出生,安徽省合肥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研究生学历,篮球专业硕士学位。现任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兼副主任、中国篮球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和亚洲篮球联合会主席、执行委员会委员兼中央局委员。


24直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