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男子足球队一共参加了几次奥运会
中国男足一共参加两次奥运会。
1988年小组赛一球未进积1分排名垫底。2008依靠东道主身参加,小组赛进一球,积1分排名13。
中国男子足球队的奥运会征战史。
1913年,中国首次有了国家足球队,当时名为中华民国男子足球队(简称中华队),主要代表中国参加远东运动会(亚运会的前身)和奥运会足球赛。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华队自费参加奥运会足球赛,22人的队伍中包括了“亚洲球王”李惠堂、谭江柏、张显源、陈镇和、包家平、蔡文礼等人,其中不少都是南洋华侨。他们也几乎是当时亚洲的最强队。
这支国家队5月就从上海出发,边卖门票、积攒经费的方式,开始自己漫长的奥运会之旅。在两个月合计27场的比赛里,他们24胜3平,一共收获了近20万港币的门票收入。抵达孟买后,中华队还专门拨款5万汇往国内,以帮助因经费短缺滞留国内的中国奥运代表团成行。
1936年8月6日,柏林康姆逊球场,中华队开始了自己的奥运会首秀,他们上半场0比0逼平、下半场被打进两球,0比2英国队结束了比赛。最终那届奥运会,在16支参赛球队中中华队排名第12位。
那支国家队里的不少“国脚”都是品学兼优、才华出众的青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也毅然决然的加入到保卫国家的行列。比如印尼华侨、国家队主力左前锋陈镇和,就是空军飞行中队长,曾在广东战区击落过日军四架敌机。可惜1941年陈镇和前往新疆接苏联新战机时遭遇意外牺牲,年仅35岁。
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队第二次参加奥运会足球赛。“亚洲球王”李惠堂此时的角色已经变为主教练。这支球队的成员除了上海和香港的球员,依然有邹文治、郭英祺、李大辉、叶清荣、谢文良、朱志成等南洋华侨。
和12年前一样,他们同样提前两月出发、乘船沿途比赛,以靠卖门票收入来补贴路费,也依然为那一届中国奥运代表团筹措了不少的经费。
那年伦敦奥运会,中国队首战0比4完败土耳其,最终在所有参加决赛圈的18支球队里位列第14名。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赫尔辛基和1956年墨尔本,当时的中国国家队都因为种种原因,弃权或没有抵达赛场。1958年新中国退出了国际足联,不再参加正式的国际比赛,1979年才重新加入。
再往后,一直到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中国男足终于首次、也是唯一一次通过预选赛的考验,拿到了奥运会的决赛圈入场券。1987年10月26日,在东京决战中,中国国奥2比0击败日本,实现了新中国首次进军奥运会的突破。
时隔20年后,凭借着东道主的身份,中国得以进入奥运决赛阶段。然而这支几乎用了超过6年时间筹备、投入大量资源的国奥队状态低迷。尽管这支球队的前身,85年龄段球员组成的国青队当年给人以无限幻想,最终出现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的国奥却没有多少战斗力。
唯一的亮点就是2008年8月7日首战,第87分钟董方卓接应右路传中头球破门,帮助国奥逼平被罚下一人的新西兰——这是中国男足在大赛(世界杯+奥运会)决赛圈的首粒进球,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粒进球。再往后,参加奥运会足球比赛如同冲击世界杯一样,遥不可及了。
二、奥运会足球有中国队吗
奥运会足球比赛中有中国队参与。
中国队在奥运会足球项目中的参与历史可以追溯到较早的年份。作为国际奥委会的成员国,中国一直努力在各项体育赛事中展示自己的实力,足球项目也不例外。虽然中国足球在国际舞台上的成绩起伏不定,但中国足球队在奥运会上的亮相,始终是国内球迷关注的焦点。
然而,奥运会足球比赛的参赛资格并非易得。各国足球队需要通过预选赛或者根据国际足联的排名来获得参赛资格。中国队在备战奥运会足球比赛时,会进行长时间的集训和多场热身赛,力求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尽管面临激烈的竞争,中国队依然坚持不懈,力图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
举例来说,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作为东道主自动获得了男子足球和女子足球的参赛资格。那届奥运会上,中国男女足都在家门口进行了精彩的表现,虽然最终未能夺冠,但球员们的拼搏精神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尊重。这样的经历不仅展示了中国足球的实力,也激发了国内球迷对足球运动的热情。
总的来说,奥运会足球比赛中确实有中国队的身影。无论成绩如何,中国队在奥运会足球赛场上的每一次亮相,都是对中国足球发展的一次推动,也是球员们为国家荣誉而奋斗的见证。
三、中国足球在奥运史上的最好成绩是什么
1.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中国女子足球队获得了亚军,这是中国足球在奥运史上的最高成就。在决赛中,她们以1比2的比分输给了美国队。
2.中国男子足球队在奥运会的最好成绩是进入决赛圈。在1988年首尔(当时称为汉城)奥运会上,男子足球队首次成功晋级奥运会,这标志着中国男子足球首次在亚洲之外崭露头角。
3.尽管在1988年奥运会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中国男子足球队在小组赛中未能取得胜利,以两负一平的成绩结束了奥运之旅,未能晋级下一轮。
四、中国奥运史的参赛历史
1924年5月,法国巴黎第八届奥运会
中国有3名自行去参赛的网球选手,参加了这届奥运会的网球表演比赛,尽管他们在预赛时即被淘汰。但这却是中国人首次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
1928年5月,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九届奥运会
中国这次派了观察员宋如海出席。当时正在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学院留学的宋如海受中华体育协进会的指派,由美国乘船前往荷兰,出席了赛会。这是中国首次正式派人参与奥运会。
1932年7月,美国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
中国代表团共6人,分别为刘长春、沈嗣良、宋君复、刘雪松、申国权、托平,但运动员仅刘长春一人。刘长春原拟参加3个短跑项目,因旅途劳顿,放弃了400米跑,在100、200米预赛中,分列第五、六名,遭淘汰。此次参赛开创了中国参加奥运会比赛的历史,对中国体育的发展影响深远。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中国派出了140人组成的代表团。其中运动员69人,参加篮球、足球、游泳、田径、举重、拳击、自行车等7个项目的比赛。另外,还有11人的武术表演队和34人组成的体育考察团。其中篮球比赛胜过法国队,撑杆跳选手符宝卢取得复赛权。中国武术队的多次表演轰动了欧洲。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王正廷体育家袁敦礼、董宋义等人提出请求第15届奥运会(1952年)在中国举行,引起了国人的兴奋。
1948年,第14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我国派出了33名男运动员参加了篮球、足球、田径、游泳和自行车等5个项目的比赛,但没有一人进入决赛。奥运会结束后,代表团在当地华侨总会的帮助下,解决了路费,运动员才得以返回祖国。
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中国接到正式邀请较晚,只派出了40人的代表团,可当代表团到达赫尔辛基时,比赛已接近尾声。只有吴传玉参加了百米仰泳比赛。
新中国奥委会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政治立场,坚决反对国际奥委会搞“两个中国”的阴谋,在得知国际奥委会允许台湾参加这届奥运会时,立即致电国际奥委会表示抗议,并明确表示:如果允许台湾参加,新中国将拒绝参加本届奥运会。1952年11月17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讨论中国问题,后来统一了意见,即:以政治为理由的抗议,都不予理会。有的委员甚至建议中国应像民主德国、联邦德国一样能联合组队。结果可想而知,台湾体育组织被邀请参加比赛,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于1956年1月发表声明,强烈抗议国际奥委会分裂中国的做法,并宣布拒绝参加第16届奥运会。
1956年11月,澳大利亚墨尔本第十六届奥运会
鉴于国际奥委会的少数人坚持“两个中国”的政策,中国奥委会于1958年8月19日宣布退出国际奥委会,故自本届奥运会起,中国中断了对奥运会的参与。
1960年8月,意大利罗马第十七届奥运会.
1964年10月,日本东京第十八届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68年10月,墨西哥墨西哥城第十九届奥运会台北女子选手纪政获80米栏铜牌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72年8月,德国慕尼黑第二十届奥运会
1976年7月,加拿大蒙特利尔第二十一届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权利,并决定台湾以中国台北奥委会的名义参加。中国又回到了奥林匹克大家庭中。1980年2月,首次参加了第13届冬季奥运会。
1980年7月,苏联莫斯科第二十二届奥运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本来已在国际奥委会1979年10月的名古屋会议上得以恢复,从本届奥运会开始,中国运动员就可以正式参加奥运会了。正式而完整地参加奥运会是中国运动员自建国以来多年的夙愿,但为了维护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的国家利益,他们也服从了中国奥委会于1980年4月24日发布的公告,放弃参加莫斯科奥运会。
1984年7月,美国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
中国体育健儿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共获15金牌、8银牌、9铜牌,列金牌榜第四位。
1988年9月17日韩国汉城奥运会第二十四届奥运会
中国这次选派301名选手参加比赛。由于苏联、民主德国及东欧等国家都参加了本届奥运会,竞争比上届激烈得多,中国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最终只获得5枚金牌、11枚银牌和12枚铜牌,总分数居第8位。
2008年8月8日,中国北京第29届奥运会
中国终于圆了奥运梦,运动员人数达到580人以上,是中国奥运史上参与项目最全,人数最多的一届。在这一届奥运会上,中国健儿获得了51枚金牌之多。这说明了中国的能力已经足以举办奥运会这样大型地国际化的体育活动,也体现出了我国竞技水平的提高。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冠军奖金为50万元,创造了历届奥运会的新高。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有416位选手参赛,代表团总人数则是711人,阵容为境外参赛史上规模最大。
五、中国男足进过奥运会吗
中国男足进过奥运会。
中国男足曾参加过奥运会,但成绩并不突出。早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男足就有过参赛记录,但在当时并未取得显著的竞赛成绩。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由于种种原因,包括政治因素、经济条件和足球发展水平等,中国男足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一直未能有所突破。
直到近年来,随着中国足球的逐步改革和发展,国家队在国际赛事中的表现也有所提升。然而,在奥运会这一高水平的国际足球舞台上,中国男足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奥运会足球比赛对参赛球员的年龄有限制,通常要求为23岁以下球员,这使得国家队在选拔队员时受到一定限制,难以组建出最强阵容参赛。
尽管如此,中国男足参加奥运会的历史意义仍然不容忽视。它代表着中国足球在国际足球舞台上的存在和努力,也激励着后来的足球运动员和球迷们不断为中国足球的发展而奋斗。未来,随着中国足球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我们期待中国男足能在奥运会等国际赛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