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足球国家队历届队长 历届国足前锋名单

来源:24直播网

一、新中国足球历史上曾出过一个球王,谁知道啊

李惠堂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在旧中

国,一位体坛人物能够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发凡。他以顽强的拼搏,

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亚洲球王”称号。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出生于香港。

其父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四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

居住。由于刻苦锻炼,使他的身体日见壮实,脚力过人。十岁左右,他返回香港,和后来一起成为足坛名

将结下了“足球缘”,十七岁便成为香港南华队的一名队员。到二十岁那年,他到了上海。由于李惠堂球

艺出众,二十二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在上海组织乐华足球队,战绩显赫。“万

国足球赛”在上海举行时,24岁的李惠堂被评为最佳明星,“球王”因此而得名。李惠堂是二、三十年代

首屈一指的著名中锋。尤以过人射门和跌射誉冠足坛。他射门力量大、角度刁,往往使守门员反应不及而

目送球儿直飞网底。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的首战中,南华队

以11比0大胜。在此役中,35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运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一次,在和一支

外国队的比赛中,李惠堂一记强有力的劲射,正中“洋将”守门员怀中。守门员收腹不及,顿时倒跪在地

下。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原作亡国奴,遂于1941年以借名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与家乡同人

组建五华足球队。1942年,到梅县与强民队对垒,结果以1比3“礼让”强民。第二年,李惠堂邀集香港甲

组高手,以“航建队”名义,与强民队比赛。通过这两次比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

定的推动作用。尔后,李惠堂到桂林组织广东足球队,参加所谓四省“元首杯”足球赛。他先后在重庆、

成都、自贡等地作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难民,支持抗日救国。李惠堂41岁“挂靴”退

伍,足坛生涯长达25年。获得过包括“亚洲球王”在内的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章。曾4次代表国家

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获足球冠军。1966年他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界足坛享有很

高的威望。1976年在得意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据统计他

在足球比赛中,共射进近2000个球,他和巴西名将里登雷克、德国球星宾德以及球王贝利是迄今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四大巨星。

李惠堂(1905-1979)

“亚洲球王”李惠堂祖籍广东五华,1905年出生于香港,身高1.80米,司职前锋。他从小酷爱足球运动,天资聪颖,求学与训练两不误。1921年考入开展足球运动甚广的皇仁书院。1922年入选南华足球队甲组,开始足球生涯。

1923年入选中国队,分别于1923年、1925年、1930年、1934年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和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4次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在第七届远东运动会后被评为“亚洲球王”而名扬海内外。1936年,作为中国队队长参加了第11届奥运会足球赛。

1925年,加入上海乐群足球队,1926年在上海组建中华足球队并任队长,同年率队参加上海当时第一流水平的史考托杯足球赛,击败由外国人组成的腊克斯队,首开华人足球队战胜外国人球队的纪录。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华足球队并任队长。

1936年当选为亚洲足球协会副会长。1937年左胫骨被踢成骨折。1938年重返球场参加为抗日救灾举行的义赛。1941年拒绝为日伪表演而从香港返回广东家乡。

李惠堂技术全面,球艺十分精湛,奔跑快速,身材高大,在球场上犹如鹤立鸡群。传球意识一流,头球摆渡、短传与长传都非常到位。控球出色,盘球过人轻而易举,善于强行突破。射门的功夫深厚,起脚快,脚法好,脚头硬,更有依人卧射的绝招。在其25年的足球生涯中,共入1260个球。

1947年后从事教练、裁判员工作。1948年作为教练率中国足球队参加第14届奥运会足球赛,同年获国际足联国际裁判证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裁判资格的人。1954、1955年率中国台北队夺得第2届、第3届亚运会足球赛冠军。

1954年当选为亚洲足球联合会秘书长。1965年,他当选为国际足联副主席,成为中国在世界足坛获得最高职务者的人。

李惠堂学识不浅,著有《球圃菜根录》、《足球经》、《足球规律诠释》、《足球登龙术》、《我与足球》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支国家队人员名单

新中国的第一支国家队是在1952年成立的,当时叫“中央体训班”,领队是中国第一任足协主席黄中,主教练是李风楼。中国国家队的第一场国际比赛是在1952年进行的,当时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由于国际奥委会一些人的阻挠,中国队未能按时到达赫尔辛基参赛。中国队仅同芬兰运动员进行了两场比赛,结果,以0:4负于芬兰队,2:2踢平托尔多市队。新中国的第一场国际足球比赛纪录不是由国家队队创造的。新中国第一支出访的足球队是解放军“八一”队,1951年10月参加捷克斯洛伐克建军节的国际邀请赛,结果,“八一”队以1:9负于保加利亚人民军队,1:17负于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队。可见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国的足球水平只能说是“一穷二白”。

1952年中国足球队名单:

领队:黄中

教练:李凤楼

守门员:张邦伦(华东);

后卫:何家统、(华东)王礼斌(东北)王政文(东北)、从安庆(东北)、郑德耀(华东);

前卫:陈成达(华东)、李逢春(东北)、张杰(华东);

前锋:郭鸿宾(东北)、金龙湖(东北)、李朝贵(华北)、方纫秋(华东)、孙福成(东北)

新中国第一支足球队

新中国最早成立的一支实力较强的足球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队。当时的足球指导为李凤楼;队员有:高秀清(队长)、邢桂福(副队长)、李富哈提、伊什米、徐福生、杨保罗、顾华、王文荫、姜佳福、庄文权、张荣浩、李子云、沈本文、田容发、张逸、李洪揆、冯尧怀、胡国明。这支队伍在1951年10月访问东欧时,曾以1:9和1:17的悬殊比分负于保加利亚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军队足球队。

三、历届国足前锋名单

历届国足前锋名单如下:

第十一届奥运会(1936年柏林):前锋:曹桂成、贾幼良(上海)、杨水益、冯景祥、张显源、

第十四届奥运会(1948年伦敦):前锋:何应芬、冯景祥(队长)、张金海、朱永强、谢文良。

一九五二年中国足球队名单:前锋:郭鸿宾(东北)、金龙湖(东北)、李朝贵(华北)。

一九五五-五六年中国足球队名单:前锋:王陆、史万春、年维泗、张宏根、方纫秋、孙福成、丛者余、陈家亮。

一九五七年中国足球队名单:(1958年世界杯外围赛):前锋:王陆、哈增光、年维泗、张宏根、方纫秋、孙福成。

一九九四年中国足球队名单:(十二届亚运会):前峰:高峰、李晓、胡志军。

扩展资料:

前锋是指足球队中位于中场前方位置的球员,其主要职责是负责进球和助攻。前锋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在广义上,前锋泛指足球队中场前方位置的球员,他们在球场上站得最靠前的运动员。

主要是进攻的第一线力量。防守时要积极封堵、拦阻、抢截,破坏对方的反攻,并及时到后场回防。

定义:

前锋,或者称为射手,是一支球队中位置最靠前、最接近对方球门的球员。这个位置的球员体格身形各异,有的矮小灵活,有的高大强壮,但他们都有一个基本的任务——进球。作为球队主要的进球者,前锋经常是一支球队中最出名和身价最昂贵的球员。

前锋分类:

指挥官型前锋

在保持较高射门能力的同时,还拥有出色的传球意识,可以吸引对手的防守球员,从而通过传球帮助队友得分!该类型前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梅西,梅西的能力值让的进攻策应性很强。

抢点型前锋

传统的中锋球员,该类球员身体非常好,并且弹跳、站位、灵活度也很高,加上自己出色的射门能力,很容易在门前接到传中球后,完成最后的射门得分。

全能型前锋

可遇不可求型的前锋球员,综合能力很强,可以依靠自身出色的进攻去打破对手的防守。一般情况下,此类球员可以在前场拿球,然后依靠速度、盘带、强壮能力值,直接完成突破形成单刀机会!无论是短传渗透,亦或是防守反击,全能型前锋都可以胜任锋线各个位置。

四、中国六十年代国脚名单

六十年代:

1960年

领队:韩复东

副领队:柯轮

教练员:陈成达、陈复赉

队员:张俊秀、桑廷良、孙玉明、孙宝荣、李恒益、高筠时、王克斌、高丰文、张京天、任彬、丛者余、陈家亮、张宏根、周兴、孙云山、冼迪雄、孙元云。

注:上述队员以中国队名义参加了中、朝、越、蒙四国联赛。

1963年

领队:柯轮

教练员:陈成达、任彬

队员:桑廷良、张业福、孙玉明、高丰文、梁德成、王克斌、张京天、陈家根、冼迪雄、张均浪、张志诚、张宏根、孙云山、陈家亮、李学浚、孙元云、孙宝荣、李恒益。

注:上述队员参加了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足球比赛。

1965年

领队:袁玉亭

主教练:曾雪麟

队员:张业福、韩孝忠、李杭勤、宋恩牧、邓雪昌、魏锦义、杨秉正、陈少铭、李长俭、崔光礼、张亚男、李家舫、霍同程、孙霞丰、李学浚、沈福儒、韩武、李抗。

注:上述队员以中国队名义参加了亚洲地区新兴力量足球比赛。

1966年

队员:桑廷良、胡之刚、王建华、唐凤翔、徐根宝、许奎武、高丰文、戚务生、李文龙、李国宁、刘庆泉、崔光礼、王后军、张中威、陈家根、胡登辉、许京秀、金正民、王积连。

注:上述队员参加了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足球比赛。

1967-1970年无

因“文革”,中国队未组队参加任何公开比赛。


24直播网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