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球迷对国足的态度?中国足球牛吗

来源:24直播网

一、中国足球牛吗

中国足球不牛。

在1994年之前,中国国内的足球队均为专业队,大多数由各地足球协会管理,名称也以各省市的地名为主。此外,中国还有相当数量的下属于不同国有事业单位的行业体协,比如铁道部下属的火车头队、军队下属的八一队、武警部队的前卫队等。

1992年6月,中国足协在北京西郊的红山口召开了著名的"红山口会议",将以职业化作为足球改革的突破口。职业化的主要动机是让各参赛球队脱离原有的政府行政体育机制,完全以商业化和市场化作为生存发展的手段。

红山口会议后,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足球俱乐部",不过其中很多是并未完全脱离原地方体委的个体,比如北京国安、广州太阳神。直到1993年12月上海申花成立,中国才出现了完全脱离政府机制的职业足球俱乐部。而与此相反,诸如辽宁队、八一队等原专业体制下的老牌劲旅,则多年内始终无法真正脱离原有政府行政关系,最终面临降级甚至解散的困境。

1994年,第一届职业化的甲A联赛开始。

职业化的甲A联赛、甲B联赛一共进行了10年,2003年赛季结束后,改制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和中国足球甲级联赛。中超成立的目的是希望仿照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等欧洲先例,由各职业联赛俱乐部自主管理和运营赛事,逐渐脱离中国足协的管理。中国足协转而负责各级国家队比赛、青少年运动员培养等任务,以及组织足协杯等其它赛事。

2013年6月15日,在合肥体育中心1:5惨败于泰国国奥,这场比赛再次将中国国足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很多人表示不再相信中国足球,甚至有个别高校校队出面公开挑战国足,实在是很闹剧。

因为中国足球不牛,所以人们这样吐槽中国足球:

想象一下这样一幅画面。

老爸在电视机前看国足被虐1:5,无比愤怒,大骂"中国足球还有救么?"

孩子跑出来说"老爸让我出去踢会儿球呗"

"踢个P,你不想考大学了么?"

再想象一下这样一幅场景

校长在窗边和区教育局的领导谈心。

区领导:"你们学校的体育运动的氛围搞得真好,要坚持!"

校长刚想谦虚,一个足球飞过来打碎了的校长办公室的窗。

校长对体育老师说:"下次课改成篮球吧!"

最后一幅图

开发商告诉消费者:"我们这个楼盘真的很不错,边上就是一个足球场,平时下班了,带孩子来运动一下,对身体好,说真的,我也是个球迷,如果住在这边,我会很开心的。"

过两年房子卖掉,开发商想开发二期.

二、怎么看待国足打败韩国

过去几十年,中国足球一直是鱼腩的象征,为国人诟病,许多人在为改变国足的现状而绞尽脑汁。进世界杯已成为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想就得了。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够灭韩屠日,在亚洲站稳脚跟,这个还是有点希望的。但是国足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坚实的基础(青训)。昨天我们是战胜了韩国,但是看过比赛的都知道,一方面是国足队员够拼,两一方面是里皮的排兵布阵略胜一筹,还有就是幸运女神更加眷顾我们。但就整场比赛的场面来说我们并没有说压制对手,相反还略处下风。球员的个人实力和技术跟韩国球员有一定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并不能因为一场比赛就盲目自信,因为后面客场要面对伊朗,卡塔尔等球队都不容小觑。狂欢过后,归于平静。无偶是球员还是球迷都应该回归理性,调整心态,认真反思,总结经验。作为球迷应该清楚认识到国足的真实实力,切莫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对国足的期望过高,那么下次比赛一旦失利,球迷的心理落差过大,势必会开启吐槽谩骂模式。作为球员,更要清醒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对中国队来说没有弱队,我们必须每一场都要像这次去拼,去抢,去战斗,唯有如此,才能争取到那一丝的亮光和希望。即便失利了,也能对的起球迷和国人的期望。

国足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等到有一天我们国家的足球实力真的变强了,变得可以轻松3:0横扫日本,4;1大胜韩国,3:1轻取伊朗,这个时刻才是属于我们的狂欢。如果我所想像的真能实现,估计我做梦都会笑醒的。亦或者我们一点也不会感到兴奋,会把这样的结果认为是理所应当,因为中国足球就是这么强!!!(就好比中国的乒乓球,输了才会引起大家的关注)


24直播网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