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足能踢赢巴萨吗,是教练的锅还是球员

来源:24直播网

一、中国足球的青训系统差在哪里

“中国足球为什么这么烂?”

早些年,我会告诉他们是因为青训水平差,培养不出好球员,但是浏览了越来越多的新闻,了解了越来越多的事情,有一段时期我忽然发觉到,中国足球的问题很有可能并不是一个方面的问题。就像一个人患了重病,不光是因为运气不好,平时的生活习惯、家族的遗传问题或许都有一些关系。中国足球差,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差,而是所有的方面都差,才造就了现在这个局面。

但不管中国足球差到什么样子,我们总需要抓住问题的根源,而今天我想说的就是这个事。

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和这个国家的职业足球运动员的平均水平是息息相关的,而职业足球运动员的平均水平是和每一个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水平息息相关的,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我们可以把问题简化、缩小到一个人的身上。

如果想把一个小孩培养成一位职业足球运动员,首先我们需要让他接触足球,让他在足球中找到快乐,把他培养成一个爱踢球的小孩,一个日后想要投身于足球行业的小孩;其次我们再把他送到职业正规的青训机构进行培养,经过教练的指导,经过比赛的历练,经过无数次的反复练习,然后才能变成一位职业足球运动员。

所以这是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普及阶段,把一个小孩培养成一个想投身足球的小孩;第二阶段是青训阶段,把一个想投身足球的小孩培养成一个职业足球运动员。

这是局限于个体的视角,而如果我们把视线放大,这里就会出现两个效率:普及成功率和青训成功率。前者决定你能把多少小孩培养成投身足球的小孩,后者决定你能把多少投身足球的小孩变成职业运动员。

这两个效率决定着一个国家的职业运动员有多少,自然也就决定着这个国家的足球水平有多高。

当然了,把一个孩子变成一名球员的过程简单地归结为两个效率,这的确听起来有些过于简化,但实际上,其实足球中的任何方面都和这两个效率有着关系。

国家队的成绩、职业联赛的兴衰和足球从业者对于运动的宣传关系着普及成功率的高低;青训教练的水平、青训机构的多少和青训比赛的场次质量关系着青训成功率的高低。

日本漫画《足球小将》的风靡帮助了日本足球在普及上的成功,韩国在02年世界杯上的优异成绩帮助了韩国足球在普及上的成功,而日韩两国在青训方面上的正规合理规范帮助了这两个国家在青训上的成功。

所以说,只要能够搞定这两个关键效率,就能提高国家的足球水平。

从数学角度来说,保持其他方面不变,只要能够提高这两个效率中的任何一个,中国足球的职业球员都会增加,顺带着中国足球的水平应该也会得到提高。

虽然中国足球的青训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成功率远低于日韩两国,但只要能够做好普及工作,我们职业球员的数量依旧可以轻松超越日韩,因为我国人口要远远超过日韩两国。根据2015年的数据,中国未成年人人数多达3.2亿人,而日本全国只有1.2亿人口,韩国只有5100万。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保持现有的普及率,如果能够提高青训率,我国职业球员的数量也会得到增加。虽然青训成功率总有一个天花板,但只要能够提高,对于中国足球都是一种进步。

上述这些都是从数学角度来考虑,只要提高任何一个效率,最后产出的总数都会增加,但其实在现实情况中,这里是隐含着前后顺序的。

过去几年,中国足球一直在尝试提高青训率,无论是为青训教练办培训班、为青训机构组织赛会制比赛,倒逼顶级联赛俱乐部搞青训,这些都是尝试提高青训率的政策,但说实话,效果并不明显。

所以,如果我们把目光瞄准在普及率上,如果我们在普及足球运动上做出更多努力,那么事情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毫无疑问,喜欢踢球的孩子将会变多,与此同时,想要以踢球为职业的孩子也会变多。这些孩子接下来将会选择正规的职业青训机构,不管是俱乐部足校也好,还是地方足协的青训营也好,这些青训机构的收入将会增加,青训教练的收入将会增加。市场发现足球青训可以带来收益后,会有更多的机构和教练加入其中尝试分一杯羹,而与之带来的,就是市场中青训机构之间和青训教练之间的竞争。

在竞争当中,某些青训机构脱颖而出,某些青训机构退出市场;某些青训教练名利双收,某些青训教练败下阵来,带动的便是整个基层青训水平的提高。而随着区域内青训机构的增加,互相之间能够进行比赛的可能性开始增加,青训机构不需要把视线只放在中国足协组织的U系列比赛中,省、直辖市、自治区内部或许就可以尝试开展一些小规模的比赛,而随着同级别比赛的增加,孩子的水平便会得到提高。

也就是说,当我们提高了普及率,整个青训市场的盘子开始变大,反而在内部形成了对于社会力量的吸引力和竞争机制,可以随之带动青训率的正常化提高,产出的职业球员数量增加以后,便可以帮助国家队水平继续提高。

这才是足球本身的正常发展道路,因为纵观世界足坛,你无法找到一个民众对于足球无感,但青训成功率很高的高水平足球国家。所有的足球强国,其基层民众对于足球都有很高的热情。

所以在中国,我们首先要解决足球的普及问题。

线头已经找到了,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了。

而很悲惨的是,足球普及涉及到的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足球问题,传统观念、教育体制、社会保障等等很多因素都掺杂在一起,我们必须要正视这里的困难程度。

职业体育的淘汰率要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现阶段的中国足球的青训环境中,虽然文化课的比重已经增加了很多,但相较于西方国家,我们还是要在踢足球和文化课上做出抉择,而一旦最终在职业体育中被淘汰,孩子能否重新融入社会便成为了一个制约普及率提高的关键原因。

另外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基层民众对于足球甚至体育仍然抱有某种程度的偏见。朴智星足球学校的韩国家长也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在从事足球活动中出现受伤,西方国家的家长对于孩子从事足球职业也会有一些担忧,但他们普遍都会认为,体育也是一种教育,而足球恰恰是培养孩子团队合作的一种方式。

而在中国,大部分家长对于“体育是种教育”的理念恐怕还无法接受,对于中国家长来说,足球可以是一种兴趣,但足球如果影响了学习或者要成为一种职业,想起来还是有些疯狂。

前两年的“校园足球”思路在理论上的确是相当不错的尝试,许多学校也纷纷组建了自己的校园足球队,但还是有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学校仍然不愿意参加由中国足协组织的U系列比赛,这就使得校园足球脱离了原来设定的轨道。

校园足球无法和职业足球挂钩,那么校园足球作为职业足球的补充的这一核心任务就成为了摆设。

从现阶段来说,历时数年的“校园足球”似乎也走向了无疾而终,而从这件事来看,无法更改社会对于整个足球行业的不信任和不重视,这样的方法能够起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当然了,现阶段想要扭转父母对于足球行业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体育教育的不重视程度,仍然是非常艰难,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完全没有可能。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04、05年龄段的接受职业足球青训培养的适龄儿童远远超过之前年龄段的孩子,而这其实并不是偶然,04、05年出生的孩子,7、8岁时恰逢中超联赛开始高度市场化的时间段。而前两天02国少0-4惨败日本,对手只用了45分钟就解决掉了我们,而02国少的适龄球员在接受职业足球培训时,恰逢中国足球“假赌黑”的最低潮时期。

所以在短期阶段内,我们自己的职业联赛依旧是最容易吸引家长的平台,而新政之后,联赛舞台还能不能吸引家长,就不太好说了...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足球搞不好是应该的,因为我们的孩子投入到足球的人数和热度都太低了,这导致我们在此后的所有方面都只能处于一种“矮子堆里拔大个儿”的窘境,而在这样的窘境下,出现任何不职业不正规不合理的现象都不奇怪。

日本足球人口超过100万,职业球员数量达到50万,而中国足球人口不超过4万,职业球员数量不足8000,差距就是这么明显,而在近几年的发展下,越南的职业球员数量都已经超过5万了...

所以我一直都说:“中国足球的潜力很大”,但潜力很大可不是什么好话。

二、国足那么差,你还关心中国足球吗

我觉得中国足球那么差,我还在关心,但不是为了足球队,而是为了“中国”这个词。我刚看过,说实话有时候真希望中国队输了,彻底输几次可能会让他们清醒过来。不是不喜欢中国队,而是希望中国队彻底改变,生存下去。如果在这么差,估计以后我会逐渐不看了,太让国人尴尬了,受不了!

理性的球迷还是相信中国足球的。不是中国足球不行,而是国足选不到合适的材料。团队里真正的英雄太少。西班牙能夺得世界杯,是因为巴萨如日中天,皇马实力超群,两队组成国家队主力阵容。德国是传统强队,因为拜仁在德甲总是压倒性领先其他球队。可见联盟中肯定有一两支实力超群的球队。

球队在联赛中所向披靡,让球员习惯了赢球,赢球的信念形成了不可接受的失败的毅力。带给国家队的是一种冠军气质,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种在关键和被动时刻不屈不挠的精神。英超虽然强大,竞争和动力也很强,但是没有一支球队是真正无敌的。同时,英格兰本土球员并没有起到各队核心支柱的作用,所以英格兰球员没有这种赢球气质,所以英格兰从来都不强大。巴西球员在欧洲顶级球队中也不多见,卡卡的地位也是尽人皆知。所以巴西队球员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赢球的局面了,所以巴西也在走下坡路。

从上面可以看出,国家队的大幅提升,技术能力是次要的,首要的是提升球队内部的信心,树立必胜的信念,培养冠军的气质。国足最大的短板在于不自信。应该来自联盟,来自联盟中获胜的球队。需要球员的爆发力,人家在管理和青训方面真的做得不错。有时候在联盟里,他们所向披靡,球员习惯了不服输。它需要一个强大领袖来提高队员的赢球信念。既然我们的球员出不了门,那就请好的国外球员进来,以后形成一定的规模。国内球员身边都是国际大牌球员。在国外打球成功与否有那么重要吗?我相信未来国足的实力绝对可以挑战日韩澳!

三、国足不行***是教练的锅还是球员

国足的问题,不是在教练也不是在球员,而是在足协!南辕北辙,方向错了,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

谁说里皮不行?世界冠军教练,6场11分,灭日抗韩,已经是国足教练的天花板了!

谁说李铁不行?豪取12连胜,历届教练之最!接下里皮的烂摊子,一波4连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木有?

谁说球员不行?武磊连巴萨的大门都攻破,古往今来,有此壮举么?阿兰,欧联杯射手王;艾克森,中超金靴!.......

那么,问题在哪儿呢?总归不是球迷“爸爸”的错吧!唯一的原因就只有足协了!管办分离说了几十年了,到现在好不容易搞了个职业联盟,结果当家人还是足协!为了点蝇头小利,足协就是不愿撒手!

金元足球没了,中性名也泡汤了,大牌外援走了,第六联赛成笑话了,连中国女足选个帅都一地鸡毛,中国男足打个越南也得靠运气了!足协,难辞其咎!您怎么看?

谁说里皮不行,6场11分的成绩很差吗?在没有归化球员的情况下,国足1:0主场战胜韩国,难道还不能证明什么吗?

不能以参加世界杯,作为衡量一个教练的标准,里皮当初要是从头带到尾,国足说不定就出线了!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好教练遇不到好球员,”里皮就是这样的情况!

假如,假如里皮当初手里有洛国富、阿兰、费南多这样的球员,国足进2018世界杯,那真是小菜一碟!

里皮能在恒大夺得亚冠冠军,已经证明了一切,虽然国足没有孔卡这样的球员,但是只要有几个归化球员,里皮一定能带领国足进2018世界杯!

可惜的是,里皮的运气不好!没有几个像样的归化球员不说,还遇到了王刚这样没有责任心的人,所以,国足无缘2018世界杯,真不是里皮不行,而是球员不行!

与里皮恰恰相反的是李铁!李铁赶上了“好时候”,因为这一届的足协,非常重视土帅,更重视世界杯!

“机缘巧合”之下,李铁接了里皮的班,本以为有多个归化球员,国足肯定能踢出一种不同以往的足球,没想到快两年过去,国足连卡马乔那个时候都不如!

5场世预赛过去,国足距离“回家”越来越近,这个糟糕的现状,有几个球迷想到了?

里皮那个时候,只有李可、艾克森、蒋光太三名归化,现在呢?艾克森、阿兰、洛国富、蒋光太、李可、费南多!

这几乎等于半支国足,虽然李可和费南多因为有伤,没能入选这一届的国足,但是艾克森、阿兰、洛国富、蒋光太,也够国足支撑到本届世预赛结束!

可是,李铁又是怎么用这些归化球员的?难道非要等体力和状态恢复到巅峰期,才让这些归化球员集体首发吗?

与阿曼的比赛,阿兰和洛国富好不容易首发,结果艾克森又上了替补席!虽然还有武磊和张玉宁,但他们完全跟不上归化球员的节奏!

里皮也有固执的时候,更有首发阵容排错的时候,但里皮敢于纠错,敢于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快速调整!

李铁呢?无论国足上半场表现的有差,他都不敢在上半场提前换人,更不会与里皮一样:变通和调整!

所以,这一届的国足恰恰与里皮相反:“好球员遇不到好教练!”

国足进不了世界杯,有多方面的原因,问题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对国足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和调整以及提升,才是重中之重!

中国足球的问题第一在职业化,第二在媒体,第三在球迷。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度资本化和崇洋,从足球工作者到球迷过分崇洋!

第一足协职业化改革。

中国足球衰落始于职业化,我记得好像是1994年左右足协盲目崇拜外国足球体制,开始职业化并且扼杀我们原来那种举国体制,1999年左右随着对原来足球体制的扼杀和职业化的全面推进,资本大量进入,中国足球达到顶峰并开始衰落。

第二媒体无限炒作。

伴随着职业化,媒体开始深度挖掘足球资本价值,yangma5的足球之夜开始,各种真球迷假球迷不懂球的球迷大量涌入。中国整体被一股中国足球高度繁荣的家乡充斥着,房地产游戏公司等开始兴盛,大量资本进入,赌球假球买卖球员球队甚至大肆贿赂裁判开始肆无忌惮,足球由一种运动变为生意。

第三球迷左右舆论。

自从1952年开始,中国足球历任32任主教练,到前十七任主教练一直是我们中国人,中国足球基本上都在亚洲第一梯队。

尤其是第十六任主帅高丰文,他执教时间是1986-1991,六年的执教时间算是国足最稳定的主教练没有之一,高丰文崇尚体能,他执掌的国足作风勇猛,经常跟对手打得天昏地暗。他的最好成绩是国足依靠自身实力打进奥运会,在亚洲杯也拿到了四强成绩。所以李铁强调体能,这方向是没错的。

但是!随着资本崇洋思潮开始,自从第十八届开始用洋教练,施拉普纳、霍顿、米卢、卡马乔、里皮、卡纳瓦罗一个比一个名气大,一个比一个贵,中国足球由亚洲一流下滑到倒数一流,中间朱广沪和高洪波执教期间还是稍微有点起色的但是无一例外被球迷骂退。

随着一些球迷开始参与赌球,球迷越来越疯狂了,球迷不光骂教练,还指导阵型,甚至对选拔体制指手画脚,当年中国的12分钟跑就是被骂的没有实行,如果坚持下来,最起码没这么多大肚子球员。

中国足球就在这一片资本的狂欢和球迷的谩骂中,由原来的就差一步出线,打平就能够出现,变成现在提前确保不能出线。

最后,我再说崇洋!

中国体育举国体制,成绩有目共睹,奥运会拿奖牌的几乎都是举国体制,中国足球包括篮球非要学什么职业化,中不中洋不洋,反正这里从球员到从业人员是富了一大批,足球变成了生意,然而最关键的成绩如何,大家自己看。

最后,由于各种房地产大亨的进入,连培养本土球员都懒得培养了,直接买!弄出来一个归化这么个奇葩物种,中国体育有一个是靠洋人拿的世界第一吗!丢不丢人!要不要脸!请问归化球员算不算文化侵略,他们不会中文,不写汉字,不懂历史,他们有家国情怀吗?他们只是资本的产物。他们如果长期存在,只能让年轻人觉得中国人没有外国人强,对中国人民的体育事业没有任何好处。现在有几个人在反思我们自己的足球体制和资本的过度介入,归化球员是中国足球重视短期利益不看整体发展具体体现,难道国家应该支持吗?球迷对规划球员如此疯狂,辱骂本国教练,要求高价聘请外国教练,难道正常吗!

中国足球已经烂到根了!不破不立,如果现在解散中超清退资本,扶植基础体育,让中国足球清净二十年,把现在这整个一代靠足球吸血的人都淘汰掉,我看还有点希望!

足协!大家都懂的…

徐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足球发展关键是人才的发发觉和培养,教练员要有敢为人梯的魄力,重用那些有足球天赋的新人,要拿出方案,制定目标进快的把足球搞上去

主要还是球员身上。从比赛的精气神,到基本功的展现、技术等,国内对足球的标准一直保持在交底水平,现在讲的是对攻快速反击,球员达不到要求,教练在厉害的战术那也只是纸上谈兵。而且咱们缺乏天才球员诞生的土壤,全国球员注册人数过低,有部分会踢球的在儿时有所表现,但是因为学习慢慢的淡了。应该增加青训的机制、增加更多有关足球的表现的机会。让更多的人参与足球,让足球运动成为一项事业。

应该没人说里皮不行吧,银狐的外号可不是白叫的。执教水平有目共睹,比赛当中的调整换人立竿见影的。而且用人方式不易会受到足协的干扰。比国内的教练员强。

体制

都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认为足球也是。现在的学生体育课几乎都不上了,再谈全民普及足球谈何容易?中国足球单纯靠几个足球学校培养人才,想出成绩,难啊!

出在人品问题上,根源就是赌球!


24直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