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葡萄牙足球队外号
葡萄牙足球队外号是五盾军团。
提到葡萄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的头号球星C罗身上,很少有人对他们的外号感兴趣。葡萄牙队的绰号叫“五盾军团”,因为他们的国徽上有五个盾牌,分别代表葡萄牙的五个地区,故而得名五盾军团。
其他球队的外号
1、乌拉圭:查亚人
乌拉圭男足通用的外号是“天蓝军团”,因为他们的球衣主色调是天蓝色。但是,乌拉圭还有一个外号“查亚人”,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乌拉圭的土著居民是“查亚人”,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外国媒体习惯用“查亚人”称呼乌拉圭队。
2、喀麦隆:非洲雄狮
其实,尼日利亚的外号叫非洲雄鹰,喀麦隆的外号才叫非洲雄狮,两队就差一个字,很容易混淆。
3、加拿大:枫叶军团
提到加拿大男足,别说他们的外号了,就连他们的主力球员都很少有人知道,毕竟,这支球队常年远离世界大赛,今年是他们第二次打进世界杯,上一次还是1986年。加拿大的国旗上有一片枫叶,所以外界习惯称呼他们为“枫叶军团”。
二、男足上场是和谁比赛
中国男子足球队的第一场奥运比赛发生在1936年8月6日,那是在举办于德国柏林的第11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男足队在柏林康姆逊球场迎战的对手是英国男足队。比赛在当天下午五点半开始,驻德大使程天放带领留学生和侨胞约五六百人到场助威。
这支中国男足奥运代表队的22人名单,分别是李惠堂、包家平、黄纪良、李天生、麦绍汉、蔡文礼、谭江柏、梁树棠、梁荣照、徐亚辉、黄美顺、陈镇和、李国威、曹桂成、贾幼良、冯景祥、杨水易、张显源、孙锦顺、卓石金、郑季良、叶北华。
队伍里的灵魂人物非“球王”李惠堂莫属,他曾率队称霸第六、七、八、九、十届远东运动会,并在1928年被亚洲足协评为“亚洲球王”。李惠堂职业生涯在各项正式比赛的总进球数达到惊人的1860个,以至于在他早已退出江湖的七十年代,联邦德国《环球足球杂志》组织评选世界球王,仍然将李惠堂与巴西的贝利、英国的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士一起评为“世界五大球王”。
李惠堂的份量引起了英国队的格外关注,他们早在奥运赛前两三个月就向华侨了解他的情况。果不其然,在8月6日的奥运赛场上,英国队安排两名队员专门对李惠堂进行严密盯防。
上半场的比赛中,中国男足队对英国男足队展开了猛烈的攻势,中国队射出的球多次威胁英国队的球门,绰号“铁腿”的孙锦顺曾凌空一脚攻破英国男足队的球门,但可惜的是这粒进球被判为越位无效。最终两队互交白卷,以0:0结束上半场。
下半场比赛开始后,中国队队员此前两个月东南亚巡赛及旅途奔劳的影响显现出来,逐渐出现了体力不支的情况。70分钟过后,右前卫徐亚辉小腿抽筋,此时英国队得到角球机会,顶入一球取得1:0领先。随后不久,英国队趁中国队失球后士气挫败又攻入一球。最终,0:2的比分保持到终场,中国男足队输掉了第一场奥运比赛。
其实,这场比赛的失利在中国男足队启程赴赛之时就埋下伏笔。当时,中国男足虽然得到奥运会比赛入场券,但所得到的经费拨款和捐款根本不够他们远赴欧洲的路费。无奈之下的这支中国男足奥运代表队,想出了去东南亚闯江湖卖艺赚钱的办法,他们以踢比赛、卖门票的方式赚钱赴德参赛。
就这样,球队先是向印尼华侨借来一笔钱凑够了启动资金,然后在1936年5月2日先于中国奥运代表团出发了。他们先后绕行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印度等国,通过一路上与沿途足球队打友谊赛获得了20多万港币的门票收入,并给奥运代表团汇去5万元帮助他们解决赴德参加奥运会的经费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球队在路上的两个多月里一共打了27友谊赛(几乎是联赛一个赛季的比赛量了),取得了23胜、4平的不败战绩。而在此期间,球员们为了省钱,在旅途中乘船坐最低等的舱,吃最实惠的饭,住最便宜的房,甚至于共住大通间和打地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