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足协新政是在帮中国足球还是在帮恒大
上赛季中超联赛,中国足协正式开始实施U23新政,各支球队不得不启用年轻球员,上赛季结束后,中国足协再度宣布下赛季U23政策继续加码,这使得之前一直在烧钱买大牌外援的广州恒大一下子抓了瞎,但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这个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年代,广州恒大果断出手拿下了三位卡纳瓦罗钦点的U23球员。
鲁能与恒大完全是两个极端,面对足协不断加码的U23新政,我们只需微微一笑,以不变应万变,因为我们有着强大的后备力量,面对中国足协要求中超俱乐部至少建立5级梯队的要求,鲁能更是霸气的公布了10级梯队14支球队331人的庞大青训体系队伍,这样的后备力量让人羡慕。
至于新政能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对中国足球有没有益,需要时间去证明,各支球队是认认真真培养后备人才,还是走走过场,拭目以待
二、曾经中国足球俱乐部的希望恒大***为什么现在不行了
卡纳瓦罗教练对媒体谈到了球队的现状,恒大还是实力非常强大的,再过几年恒大又能回到巅峰时期的状态。他说球队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绝望。近期的训练是否专门针对下一个对手深圳而准备?最近的培训是针对另一个竞争的对手深圳而准备就绪。卡纳瓦罗:在训练中,一些项目不仅用于深圳,还为后面的队伍做好准备,前一场比赛发现了几个问题。
我们出现了怎样的问题?在训练中,只能通过不同的要求来改变这些问题。今天的训练还是很好完成的,主要是在后半场和前半场攻击的连接问题,这是在深圳的比赛中体现训练中的内容。
你认为目前的困难情况如何?卡纳瓦罗:考虑到我们目前的阵容和一些情况,我们现在说过的话,有人会相信我们在积分榜上排名第一吗?亚洲冠军联赛也能晋级半决赛吗?借此机会说,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不要抱怨和批评球员和整个球队,因为回首过去,如果你回顾一下本赛季初的全队,包括遇到的所有困难,包括受伤造成的伤害。
最近我们很难取胜,尤其是在这段时间,但事实上我们仍然处于联赛榜首,包括亚洲冠军杯,我们还有半决赛的第二回合还没有上场。我不认为球队像他们说的那样无望。我们的团队仍然存在。有三场比赛,深圳,浦和以及建业,球队足以让球迷期待。我们仍然有机会参加亚洲冠军杯决赛,我们仍然是得分榜上的第一位。
三、中国足球进世界杯恒大还会垮吗
进了世界杯,恒大还是会跨,这个和国足进不进世界杯没关系,这个和国足体制有关系.
中国足坛特殊的体制和大环境,使得国足教练团队不具备充分自主权,即便里皮签订合同的时候,曾经多次强调,上级领导不能干涉国家队事务。但在具体情况中,里皮做任何事情都要看足协、总局方面的脸色,就连组建阵容的时候,都不能完全贯彻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参加国际赛事的时候,成绩不可能多好。正因如此,中国男足越来越差的根本原因,是管理过于保守传统,官僚主义浓厚,不除掉这些弊病,国足永远站不起来。
四、恒大足校为中国足球带来了什么 扩大了足球人口吗
北京时间2017年4月24日凌晨上演的西班牙国家德比,梅西和C罗的交锋再一次成为球迷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两位已经三十而立的球星,俨然是当今足坛的旗帜。很多人可能会问,中国的梅西、C罗在哪?毕竟梅西、C罗都只有一个,但不少国家凭借庞大的足球人口,内马尔、格策、博格巴还是走了出来。
毫无疑问,中国也在这条不断扩大足球人口的正确道路上前行。但无论怎么说,恒大足校等新型足校所做出的努力让中国这一目标正变成现实。
迈出正确第一步:先扩大足球人口
长期以来,中国足球缺乏竞争力,表面上是场上11人水平不高,实际上是足球人口的缺乏。根据FIFA公布的数据,西班牙足球人口为350万、德国650万、日本110万,而中国只有2.5万。《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国足球时曾评论:足球运动只有强大的人口基础和符合职业化规范的联赛,才能够确保金字塔顶端的国家队获得好的成绩。
这种情况在近五六年逐步得到改变,多家新型足校相继落地。其中,拥有2800名学员的恒大足校是规模最大的,等于一家足校就将中国足球人口扩大超过一成,相信不久的将来就能为中国足坛带来一批优秀的新生力量。
这并不是一种盲目的自信,走进恒大足球,不难发现其对足球人才培养的力度,“倒贴式培养”更是充分地体现了它的诚意。
不妨从一些数据去观察恒大足校:
50块国际级球场,1千亩占地规模,各种场馆及训练、恢复设施等硬件已堪称世界顶级,高薪聘请足球专家、教授、近30名来自世界顶级俱乐部皇马的西班牙外教等一流的软硬件设施,再算上建校初期的12亿,五年来恒大为足校累计投入已超20亿元。
每年的收支方面,2016年足校收入约1.2亿元,实际支出则约2亿元,这意味着恒大每年须为足校补贴约1亿元,可能会有人发现恒大足校的学费“不菲”,包含住宿费,学训费,伙食费及校服费等在内,小学5万元,初中5.5万元,高中6万元,不过实际上学校每年生均支出成本约为6.5-7万元。
面对记者,恒大足校校长刘江南解释了学校高成本运营的原因所在,一流的软硬件、精英学员及近千名贫困生享受学费减免、送派学员赴西班牙分校及每年不计其数的外出比赛经费。
青训“一条龙”:获4次全国冠军
20亿的巨量付出,成果到底如何?据统计数据,恒大足校各年龄段男女足队伍已参加全国性比赛约50次,共获得4次全国冠军、6次亚军、5次季军。2017年初,在中国足协主办的各年龄段全国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上,恒大足校各代表队全部进入全国四强,令人刮目。其中,03梯队获得U14年龄组冠军,01梯队获得U16年龄组亚军,02梯队及02梯队预备队分别获得U15年龄组亚军和季军,04梯队获得U13年龄组第四名。
此外,恒大足校学生已有120余人次入选各年龄段国青、国少队,其中9人入选“2024奥运希望之星”训练营百人名单,全国最多。同时,多名优秀球员入选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各年龄段梯队。
这其中,恒大足校培养出的张奥凯(人们习惯称他“张OK”)是代表之一。2016年中超联赛恒大队主场与山东鲁能的比赛中,张奥凯替换队长郑智出场。当郑智把自己的队长袖标戴在这位2000年出生的年轻球员臂上时,标志着恒大足校的青训精英已崭露头角。继张奥凯之后,另一名同样生于2000年的小将蔡明民也已进入恒大队,身披33号战袍。
这些成绩得益于足校的“一条龙”模式。据介绍,恒大足校按照皇马竞训标准及青训培养模式,结合中国足球实际,已建立起2800人的足校普通球员、300人的足校精英球员、75人的西班牙分校(2014年10月创办)球员的三级选材培养体系,实施“一条龙”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8岁到15岁(含15岁)的小球员在恒大足校培训,16岁以上的全部在俱乐部培训,即要么进入恒大俱乐部各梯队,要么在恒大足校成立的丙级业余俱乐部继续进行培训。恒大足校每年向恒大俱乐部各梯队(含一队、预备队、二队和三队)输送50名16岁的孩子,选拔其中2人进一队、2人进预备队、5人进二队、32人进三队,未能通过选拔的则进入恒大足校的丙级俱乐部。这些进入恒大俱乐部各梯队的小球员,每年都要进行末位淘汰以便让更优秀的孩子实现晋升,最终圆职业足球梦。同时,18岁以下孩子都由恒大足校继续负责文化课的学习,确保至少要到高中毕业。
文武兼修:可复制的培养模式
“扩大足球人口”已在全球足坛证明是个有效的提升水准的方式,这其实就是凸显了解决普及问题的重要性。那恒大足校的成功模式又是否具备普及性?
过去,小球员只要进入足球学校,基本上就等于“弃文从武”,要么削尖脑袋挤入俱乐部梯队,最终成为职业球员,要么将来很可能沦为没有文化、没有学历、没有出路的“三无青年”。但是,恒大足校教给足球少年们的是两条腿走路,成为“有文化底蕴的足球人”或“有足球特长的文化人”,这一做法在国内无疑是具有很大的普及意义的。
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足协副主席李毓毅就主张该模式向全国推广。这一模式的核心不外乎三点:高度重视学生文化教育,高度重视科学训练,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培养。这三点,既戳中了中国足球青训的最大痛点,又是最可复制推广的成功实践。
要理解恒大足校的文武兼修同样可以通过一组数据:足校目前有教师和教练296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286人,占96.6%;中高级职称者102人,占34.5%,这一师资力量在国内国际都无出其右。强师资目的是重教育。在恒大足校,小球员们每天五分之四的时间是用来文化课学习,晚间还有晚自习。球员外出比赛,学校会组织老师集体为这些孩子补课。四年多下来,恒大足校小学生成绩与中国教育强区成绩相比达到其88%,中学生成绩达到学校所在地广东清远市的平均水平。2016年高考,足校40名首届高中毕业学生中,有37人进入本科、专科院校或职业俱乐部,成才率92.5%。
恒大足校校长刘江南把训练特点总结为“玩中学,抗中练,赛中验”。其认为,知识和教育提升的是孩子们对足球规律的理解力和领悟力。也正因为如此,恒大足校的足球训练,并不像传统足校那样片面追求训练时间。足校硬性规定,10岁以下孩子每天训练不能超过1个小时、10岁以上孩子不超过1.5小时,以及一周只练4次、周末参加校内外比赛。这些看似简单的规定和做法,既能让孩子快速掌握实战技术,又能充分调动孩子的乐趣。如今,恒大足校各年龄段队伍均能在中国足协主办的比赛中进入全国四强,足以让那些质疑学校训练时间短的行家们“被打脸”。
据介绍,学校“从足球人才培养规律上看”有望走上职业足球道路的学生比例约占10%左右。因此,除了文化学习和足球训练,足校还从足球竞赛组织、医疗预防与康复、科研、运动营养及品格培养等方面入手对孩子实施全面培养,并开设了丰富的课外兴趣课程,如钢琴、绘画、书法、棋类、跆拳道、舞蹈等,帮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而随着校园足球运动近两年来蓬勃发展以及各职业俱乐部积极组建各级梯队,恒大足校的普通队球员已经成为“香饽饽”。学校每年大概有600人左右的学员返回家乡,并成为各地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争抢对象,其中许多人因此进入当地重点学校,成为当地校园足球开展的骨干。此外,有部分普通队中的优秀球员,被各省市、各级别足球俱乐部选中,进入职业和半职业俱乐部梯队。
五、广州恒大为什么是中国足球的风向标
恒大入主足球以来确实引领着中超的方向标:1、国脚级球员的引进,恒大引进了郜林、郑智、冯潇霆、黄博文、曾诚、于汉超……等国脚级别球员,大幅度提升了国内球员的阵容和深度;现在各个俱乐部要想挖角国脚级的球员都动着过亿了;2、引进资深外教,完全授权专业管理;里皮不用说,他带领的恒大就是有底气,让球迷看着放心;斯科拉里从成绩来说,不输里皮,但由于轮换和控制力下降等问题一直被诟病……但不管怎样,成绩还是摆在那里;我们再看国安、鲁能和申花,同样的思路和运作,效果就差好远了;3、引援,以前何尝敢想欧冠级别的外援加盟中超啊,但恒大硬是提高转会费和球员薪资给大家带来了穆里奇、孔卡、埃尔克森、高拉特……从此打开了中超引援水准;4、通过运作将球迷重新吸引回球场看球,场均4万以上;5、U23年轻球员引进和恒大足校青训系统……在过去的7-8年间,恒大虽然争议不断,但在我看来,正向促进中国足球的发展,也冲击着原保守运作思维,希望中国足球人能在过程中,吸取足球规律正确对待足球问题,也期待未来中国足球的崛起……
六、恒大如今的实力依然是中国最强的足球队吗
亚洲赛对战韩国,主场1比1打平,以客场进球多胜出卫冕亚洲冠军,但之后对战德国拜仁,以0:3败场,恒大集团是以住宅产业为主,集商业、酒店、体育及文化产业为一体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舍得花钱打造球队,这是国家队不能比的,亚洲第一,但却遗憾无缘世界总决赛。
自从卡纳瓦罗成为广州恒大主教练后,围绕着广州恒大的国内足坛就出现了一种舆论风向,那就是球队实力早已经不如昔日。无论是上赛季一无所获的广州恒大还是今赛季更新换代后的广州恒大,已被大家妖魔化成实力不足以与上海上港、北京国安、山东鲁能等相比,球队夺冠军的目标也仅仅是一种口号而已。
然而,广州恒大的实力真的是如大家所说的那样不堪吗?答案明显是否定。在斯科拉里时代,广州恒大在保利尼奥中途离开加盟巴萨,外援中能拿得出手的只有高拉特一人,而作为国内核心球员郑智、张琳芃、梅芳、邹正等也因伤病缺席了不少比赛。这样的广州恒大一样在四项冠军争夺中把希望保持到了最后,虽然最后只收获联赛冠军。到了卡纳瓦罗时代的广州恒大,今个赛季球队虽然真正只有保利尼奥、塔利斯卡这两名外援,但相比斯科拉里时代所拥有的外援要好得多,也强得多。国内球员就更不用说了,何超、张修维、韦世豪等引进的球员的实力,那一位不是国内目前超一
流水平?广州恒大真实实力不敢说有里皮作为主教练巅峰时期的水平,但依旧是中超16支球队中最强的一支。而作为联赛冠军竞争对手,北京国安和广州恒大一样球员更换了不少,山东鲁能虽然阵容稳定,但这么多球员中除了从曼联加盟的费莱尼和国内球员嵩俊闵拿得出手外还有其他吗?至于上海上港,中超MVP武磊已经留洋西甲,球队实力肯定是有减无增。
七、中国足球和广州恒大
简单的说,体制不同,俱乐部是私人企业,而国家队是公益性质。私人企业就可以按照老板的意愿打造球队,可以花大钱购买需要或者喜欢的球员,聘请高水平的教练团队,设立高奖金等的激励制度,用企业的先进管理制度管理球队,这些国家队是不行的。换言之,俱乐部可以面向全世界收集足球资源,而国家队只能在本国范围内选取资源,这是最直接的原因。再往下看,国足的水平不高,主要是因为国内资源不够优质,这就是国内青少年足球的培养机制和选拔机制出了问题。青少年足球出问题的原因是本国的足球负责机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没有很好的服务和引导足球的发展。本国足球负责机构不起作用的原因可能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不懂足球,不知道怎么搞好,第二,懂足球,但是搞不好。这的原因就超出足球的范围了,暂且先不说了。但是恒大厉害对国足肯定是有益的,带动国内球员,提升联赛质量,激活球市,让更多的人爱足球,当足球在中国的待遇不是痰盂,而是一种健康向上,人人都爱参与的运动时,中国足球才开始崛起。
另外说一句,楼主可以想想鲁能和恒大的差距,都是俱乐部,更具比较性和思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