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足出线还有多大可能
没可能了,剩下4场自己要全胜,现在中国后四轮三客一主,实力上也做不到全胜,因此基本被淘汰成为定局。
中国男足在28日进行的2018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A组比赛中空手而归,客场0:1负于伊朗队后7战积5分排名小组第五,在小组赛仅剩三轮的情况下,出线仅剩下理论上的可能。
在本轮的比赛中,同组的韩国和乌兹别克斯坦都在主场以1:0分别击败叙利亚和卡塔尔队,分别积13和12分排名小组第二、三。目前在A组中,伊朗积17分领跑,而叙利亚、中国、卡塔尔分别积8、5、4分,进一步拉大了和前三名的差距。
中国队上轮主场1:0力克韩国队,重燃争夺小组出线权的希望,但此番做客伊朗拿分难度更大,对手不仅以不败战绩占据小组头名,且是12强赛中唯一零失球的球队。中国队主帅里皮本场排出433的攻击阵型,于大宝、张玉宁和郜林组成的三前锋担负摧城拔寨的重任。
开场后伊朗队很快就占据了主动权,将国足压制在己方半场。面对伊朗的猛攻,中国队只有招架之功,多亏门将曾诚高接抵挡,在第34分钟到第42分钟之间连续3次扑出对方的威胁射门,力保国足在上半场没有丢球。
半场数据统计显示,中国队攻击乏力仅有两次射门,里皮也在中场休息做出调整换上黄博文和武磊。但比赛进程却在易边后不到一分钟突变,伊朗队在禁区内的混战中由塔雷米劲射打破僵局,更糟糕的是,吴曦在这波进攻中受伤被抬下场,中国队不得不用掉了最后一个换人名额。
“我们尝试在下半场在进攻方面做出一些改变,但是下半场的一个丢球打乱了我们的节奏,下半场这个丢球太早了。”中国队队长郑智说。
落后的中国队此后在定位球进攻中获得几次机会,于大宝在第64分钟的任意球中头球高出,梅方在第77分钟的角球进攻中也是头球威胁了对方大门,但终究破门乏术,没能挽回败局。
里皮赛后表示,吴曦的受伤是比赛的一个关键节点,“上半场球队表现不好所以连换两人,吴曦的受伤使我们陷入被动,影响很大。球队的防守很出色,遗憾的是没能创造进球机会,我对迄今为止的3场比赛都满意,小伙子们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比赛里全力以赴但是缺少亮点,还需要更多努力和提高。”
尽管出线前景渺茫,但发挥出色的曾诚并未气馁,“今后我们还会一场一场去拼,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会在今后的比赛中拿出更好的状态。”
二、国足12分钟跑测试标准
国足12分钟跑测试的标准是:在12分钟内,球员需要跑完至少3200米的距离,以达到及格线。如果球员能够完成3400米以上的距离,则可以直接免测后面的折返跑,并具备参赛资格。然而,如果球员的跑步距离在2900米以下,他们将失去参加本年度职业联赛的资格。对于跑步距离在2900米至3200米之间的球员,他们可以获得一次补测的机会,补测通过则仍可能具备参赛资格。
这项测试是中国足协为了提高球员体能和比赛质量而实施的。足球比赛对球员的体能要求极高,特别是在现代足球战术体系中,跑动能力往往决定着球队在场上的表现和成绩。因此,通过设定这样的强制性准入标准,中国足协旨在激励球员加强体能训练,提升比赛中的跑动能力。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12分钟跑测试的实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球员的体能状况。在实施这项测试的时期,中国足球在国际比赛中的表现也有所提升,例如成功打进了2002年世界杯。这证明了体能测试在提高球员整体竞技水平方面的重要性。
然而,任何一项标准或测试都可能存在争议和局限性。12分钟跑测试虽然简单易行,但也可能过于单一和刻板,无法全面反映球员的体能状况和技术水平。此外,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和训练方法的改进,球员的体能水平已经普遍提高,因此是否需要继续实施这样的测试也值得进一步探讨。总的来说,国足12分钟跑测试标准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在提升球员体能和比赛质量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但同时也需要不断审视和改进以适应足球运动的发展。
三、中国足球运动员体能测试12分钟跑是怎么回事
是用来测试一下有氧运动的能力(耐力)。这几年已经取消了,改成YOYO了(变速跑)。
12分钟跑本是运动员体能测试中评价训练水平和体能的重要指标,但由于它作为有氧代谢运动的典型锻炼活动,花费时间不长,运动量适宜且可自行掌握,近年来逐渐成为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健身活动。
12分钟跑的理论根据是当人体达到最大心输出量的运动强度时,训练效果最好。其创始人美国运动医学专家肯尼斯·库珀博士认为,如果以脉搏数为指标,那么用接近极限运动时的脉搏次数(MHR)减去安静时脉搏数(RHR),然后乘以70%,再加上安静时的脉搏数,此时的运动量最适宜。假设前者为每分钟200次,后者为每分钟60次,计算方法如下:
(MHR-RHR)×70%+RHR=(200-60)×70%+60=158次/分
12分钟跑作为动态的心脾系统健康检测手段,有3项指标———时间、距离和脉搏数。具体方法是按照年龄和性别分组,规定在12分钟内应跑出的距离,然后根据相应的健身标准评判跑
步者的心肺功能。此外,在12分钟内尽力跑或者跑出最大距离以后3秒内的脉搏数应小于180减年龄数。只有脉搏数合格,跑出的距离才有效。这样就为科学地掌握健身的运动量、负荷度提供了监控的指标,不会产生运动过量的问题。如果12分钟跑检测结果可以达到“良好”级标准,说明心肺功能足以支持个人体重,也不必减肥。
进行12分钟跑,必须根据个人体力情况制订适宜的运动方案。测验前还须通过以下准备阶段:
1、以步行为主,中间穿插慢跑训练12分钟。
2、以慢跑为主,穿插步行12分钟。
3、全部慢跑12分钟。
4、按测验要求跑完12分钟。
扩展资料:
十二分钟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由库珀博士首先提出的。十二分钟跑是将不同性别的人,按年龄区段分为6个组,按每个人在心律合格条件下所跑出的最大距离,分为非常好、很好、好、及格、差、很差6个等级(每分钟的心律不超过180次为合格),实际心律为:测量跑后10秒钟的脉搏数乘以6。
库珀博士发明的12分钟跑及其他著作,都是以有氧运动为基础的,对健身运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首先提出健身和训练的界线。关于跑步,他有一段名言:“长跑运动量与健身效果的正比关系在某一点终止,如果你一星期跑20英里(32公里)以上,那就是训练而不是健身了。”看来,过量的运动是危害。因此,12分钟跑的成绩以心律及格为有效,这就需要把运动量控制在健身的范围之内,防止过量。在健身范围之内,12分钟跑还制定出测定心肺功能的等级。
如一个60岁的男人,12分钟只跑了1500米,说明他的心肺功能是很差的,应加大运动量。如果能跑完1630米以上,他的心肺功能则达到了及格标准。如果能跑完2480米以上,则说明他的心肺功能非常好。
库珀首先提出了有氧运动这一重要概念。由于缺乏运动经历和运动知识,不少人还不知道什么是有氧运动,什么是无氧运动,他们认为只有散步才是有氧运动,跑步则是无氧运动了。其实有氧运动是个很大的范围,激烈的竞赛项目不全是无氧运动,很多也是有氧运动。
在一些运动项目中,由于运动时间短,运动强度大,氧气来不及充分地供应,致使乳酸在体内大量积累,这时人体呈现缺氧状态,这样的运动叫无氧运动。如径赛项目中的400米以下的项目,都属于无氧运动。在运动中氧气能充分地得到供应,身体基本上处于不缺氧状态,这样的运动项目叫有氧运动。多数运动项目都是有氧运动。因此,健身与训练不能用有氧和无氧来区分。
库珀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心血管疾病严重地危胁着人们的健康。他的12分钟跑及有氧运动理论使千百万美国人加入到跑步健身的洪流当中。从此,库珀的名字在美国家喻户晓。库珀不仅是一位运动学家,也是一位运动医学专家。
他的理论是只要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合适,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完全可以也应该进行体育活动。他常为病人进行诊断并制定运动处方或康复旅游计划,开创了对富贵病实施运动疗法的先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二分钟跑
四、国足万米达标成绩
1.男子一万米中国二级运动员成绩标准为34分钟。
2.国足万米跑并没有设立具体的达标成绩。
3.国足球员们作为专业运动员,通常需要达到二级标准,这在足协的规定下并非难以实现。
4.根据中国足协的规定,“12分钟跑”测试的及格线是3200米,而合格线则是2900米。
5.如果球员无法达到合格线,他们将无法注册,也就无法参加比赛。
五、国足体能测试13分钟要跑到多少公里算及格
1.体能测试中,国足球员需要在12分钟内完成跑步,该测试旨在评估球员的有氧运动能力,即耐力。
2.目前,这一测试已经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YOYO测试,这是一种变速循环跑的测试方法。
3.在之前的12分钟跑步测试中,通过的标准并不统一。通常情况下,如果球员跑完2800米以上,可以被认为是及格的。
4.如果球员在12分钟内跑完2800米以上,还有机会进行补测。
5.能在12分钟内跑完3000米以上的球员,则被视为通过了体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