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足球守门员是哪个
李惠堂,1976年联邦德国一家权威性的足球杂志曾组织过一次评选活动,将中国的李惠堂与巴西的贝利、英格兰的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诺和匈牙利的普斯卡什并列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但笔者认为称李惠堂为"亚洲球王"似乎更合适,因为在亚洲以外的赛事中他并没有取得过骄人的成绩,他的进球含金量不高。
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出生于香港。其父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4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居住。在那里,这个天性喜爱足球的孩子,把家门口的狗洞当成了练习射门的目标。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足球,他只好用柚子当球光着脚丫子苦练,上学和放学回家的路上都盘球走路,这不仅磨练了他的意志而且提高了带球技术。经过几年的锻炼,他的身体日见壮实,球技过人。
10岁左右,李惠堂回到香港。 1921年考入足球运动比较普及的皇仁书院,接受了比较系统的足球训练。
1922年,年仅17岁的李惠堂被选入香港最有名气的足球劲旅--南华队,出任主力前锋。他身高1.82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技术尤为出色。球在他的脚下,对方两三个人围上去也难以抢走。他的射门技术更是令人叫绝,不管什么位置、什么角度,他都能左右开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钧。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
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华队参加香港甲级足球联赛,出任左内锋,因其球艺娴熟刁钻,出神入化,常有惊人之举,香港球迷称之为"球怪"。
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获冠军。18岁的李惠堂在4场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他献身足球的光荣生涯。
同年8月,李惠堂随南华远征澳大利亚,与全澳冠军新南威尔士队交锋。开场仅5分钟李惠堂就梅开二度,这场比赛他一人独中三元,轰动了整个澳州。澳州当局专门授予他金质奖章。香港当地报刊以特大号标题,称李惠堂为"球王",并有"万人声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颂扬"的诗句。
20年代的上海,足球命运完全操纵在外国人手里。1925年,年轻的李惠堂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与自己青梅竹马的邻居廖月英从香港来到上海,决心要与外国球队较量。
李惠堂在上海期间,正值自己足球技艺的巅峰状态,由于球艺出众,22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参加上海乐华足球队,战绩显赫。1926年,李惠堂率乐华足球队参加上海举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赛,以4∶1的悬殊比分大胜蝉联9届冠军的英国猎克斯队,首开上海华人足球队击败外国球队的记录,使李惠堂在绿茵场上的威望大增。洗雪了"东亚病夫"的耻辱,为中国人民出了气,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1927年,李惠堂所在的球队如日中天,相继荣获西联甲组联赛、首届高级杯赛和中联甲组联赛的冠军,李惠堂成为大名鼎鼎的"一代球王"。同年,李惠堂率乐华队在远征东南亚国家中,屡建奇功,特别是率队出战菲律宾,战绩彪炳,载誉而归。
李惠堂球风正派,脚下功夫深。一次,他在与英国海军球队比赛时,球刚过中线,就拔脚怒射,球竟穿过好几个英国选手的人丛像精确制导的导弹一样钻进网窝。还有一次与西人联队对阵,他一人从后场盘球,接连晃过四五个前来阻截的对手,一直把球带到对方禁区,从容起脚,把球攻入门里。这种球艺堪与马休斯、贝利和马拉多纳相媲美。
李惠堂为国家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23年入选中国队,分别于1923、1925、1930、1934年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和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4次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
李惠堂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华足球队并担任队长。1931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国际奥委会会员,使我国体育健儿有机会与其他国家的足球运动员进行切磋、交流。
由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财力困难,1936年为参加柏林奥运会足球赛,李惠堂和足球队只能自筹资金,提前两个多月出发,靠沿途比赛的门票收入作为参加奥运会的费用。李惠堂和队友沿途进行了27场比赛,取得了23胜4平的战绩。他们省吃俭用,一路风尘赶到柏林。但由于一路征战,球员已疲惫不堪,到奥运会比赛时,以0比2负于英格兰队,首轮即遭淘汰。
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0大胜。在这场比赛当中,35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带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一次,在和一支外国队的比赛中,李惠堂一记强有力的劲射,正中"洋将"守门员怀中。守门员收腹不及,顿时倒跪在地。
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愿做亡国奴,于1941年以借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他与家乡人组建了五华足球队。在家门口贴上了一幅对联:"认认真真抗战,随随便便过年。"
1942年,李惠堂到梅县与强民队对垒,结果以1∶3"礼让"强民。第二年,李惠堂邀请香港甲组高手,以"航建队"名义,与强民队比赛。通过这两次比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尔后,李惠堂到桂林组织广东足球队,参加所谓四省"元首杯"足球赛。他先后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作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难民,支持抗日救国。
1947年,李惠堂已经45岁,他在香港参加埠际赛(沪港杯赛的前身),他射出的一个点球被扑中,这场比赛是他的"挂靴之战"。
1948年李惠堂作为教练率中国足球队参加第十四届奥运会足球赛,同年获国际足联国际裁判证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裁判资格的人。1954、1955年率中国台北队夺得第二届、第三届亚运会足球赛冠军。
1954年李惠堂当选为亚洲足球联合会秘书长。1965年,他当选为国际足联副主席,成为在国际足联获得最高职务的中国人。
1966年李惠堂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界足坛享有很高的威望。1976年在联邦德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
1979年7月李惠堂因病在香港去世,享年74岁。
二、U22国足退出U23亚洲杯预选赛,退出原因是什么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2日,中国足协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U22足球队将不会再参加U23亚洲杯预选赛。这个消息一出,引起了国内外很多体育媒体的关注,那么U22国足退出亚洲杯预选赛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
中国足协官方宣布此消息后,众多中国球迷们都表示不解,要知道,亚洲杯预选赛是一项举重轻重的赛事,不可小觑,为何U22要放弃这一重大赛事呢?
在中国足协对此次放弃U23亚洲杯预选赛的公告中提出:由于受疫情的影响以及航班限制,中国U22足球队无法再按照原计划参加2022年在塔吉克斯坦举办的U23亚洲杯预选赛,不得不退出此项赛事,并对此感到遗憾。
从上面中国足协的公告上可以看出,此次退赛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受国外疫情冲击的影响,另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国内航班采取的限制措施。
中国队在预选赛中被分到了G组。这个小组还包括澳大利亚和印尼这两只队伍。按照计划G组应该在印尼来完成比赛,但是由于印尼当前的疫情非常严重。对此中国足协以及澳大利亚足协对在印尼进行比赛军提出了异议。经过亚洲足协反复研究,最后决定将印度尼西亚G组比赛取消,而改在塔吉克斯坦进行。而本来塔吉克斯坦是要承担亚洲杯B组赛事的。如果再增加G组比赛无疑使塔吉克斯坦方面的防控压力加大。塔吉克斯坦方面由于训练场地比较小,多支国家队只能挤在一起进行训练,这样无疑中增加了队员们之间相互感染的风险。
所以,我认为中国足协做出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三、国足在东亚四强赛拿过几次第一
算上刚得的是2次。这里附带历届详细战绩。本届进行的东亚四强赛为第四届,但算上其前身戴拿斯杯,已经算是第八届了。首届戴拿斯杯东亚四强赛是1990年在北京举行,国足主帅为高丰文,中国队三战结果是2:0胜朝鲜、1:0战胜日本,中国与韩国1:1战平之后点球失利,最终获得亚军。第二届戴拿斯杯东亚四强赛是1992年在北京举行,当时中国队请来了历史上首位洋帅施拉普纳,最终中国队2:2平朝鲜,0:2不敌日本,0:2不敌韩国,尴尬垫底收场。第三届戴拿斯杯东亚四强赛是1995年在中国香港举行,戚务生领军的国足这一次还是垫底,0:0战平中国香港、1:2不敌日本,0:0战平韩国。在三四名的附加赛中,中国队2:4不敌中国香港队。第四届戴拿斯杯东亚四强赛是1998年在日本横滨举行,霍顿率领中国队夺得亚军,1:0胜中国香港、1:2不敌韩国,而黎兵独进两球,2:0战胜了日本,是上个世纪90年代对日本少见的胜利。经过改制的首届东亚四强赛是2003年在日本东京举行,哈恩带领的中国队0:2不敌日本、0:1不敌韩国,最后一战3:1完胜香港,最终名列第三。如今的“高家军”中,参加过那届东亚四强赛的国脚仅剩赵旭日一人,而高洪波时任哈恩的助手。2005年东亚四强赛在韩国举行,朱广沪率领中国队1:1战平韩国、2:2战平日本,凭借2:0战胜朝鲜的胜利,首夺东亚四强赛的冠军,那一年中国队连夺东亚运和东亚四强赛冠军。2008东亚足球锦标赛在重庆举行,主帅福拉多,结果国足2:3不敌韩国、0:1不敌日本,3:1战胜朝鲜,再次位列第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队三战吃到17黄2红,被批评为“暴力足球”,队长李玮锋由于对日本球员的锁喉功,更是被国家队开除。
四、亚运中国男足名单
亚运中国男足名单如下:
彭鹏:22岁,身高1.86米、韩佳奇:24岁,身高1.85米、黄子豪:22岁,身高1.88米、刘洋:28岁,身高1.84米、朱辰杰:23岁,身高1.85米、蒋圣龙:22岁,身高1.93米、何宇鹏:23岁,身高1.82米、孙沁涵:23岁,身高1.80米、叶力江:24岁,身高1.78米
阿布拉汗:22岁,身高1.86米、高天意:25岁,身高1.85米、李永佳:22岁,身高1.73米、汪海健:23岁,身高1.85米、徐皓阳:24岁,身高1.80米、戴伟浚:24岁,身高1.75米、黄嘉辉:22岁,身高1.86米、方昊:23岁,身高1.77米、张威:23岁,身高1.86米
陶强龙:21岁,身高1.72米、王振澳:24岁,身高1.70米、谭龙:35岁,身高1.85米、刘祝润:21岁,身高1.83米
扩展资料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始建于1924年,于1931年加入国际足联,中国队在国际足联最高排名是1998年12月的世界第37位。
国足先后12次参加亚洲杯足球赛正赛,并于1984年和2004年两度获得亚军;1936年、1948年、1988年和2008年四次参加奥运会足球赛决赛圈;2002年首次参加世界杯决赛圈比赛。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中国队与日本、澳大利亚、沙特、阿曼和越南同组。这是中国队第12次冲击世界杯、第6次打入世界杯亚洲预选赛最后阶段4强赛、6强赛、10强赛、12强赛。2022年2月1日,中国队1-3负于越南,提前2轮被淘汰,无缘卡塔尔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