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提升中国足球事业发展水平
第一,切实落实中国足球协会体制,实现法制化、制度化和民主化管理像全世界一样,足球运动在中国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中国足球是人们广泛参与并投入了大量资源的高度社会化的事业,其兴衰成败牵动着千千万万人们的情感,倍受全国人民的关注。中国足球事业如何发展,向何处发展,事关重大,因而不应该由体育行政部门的少数人或个别人来决策,应由所有参与者和资源投入者的各方代表共同决定。这就必须按照《体育法》的规定,落实中国足球协会的管理体制,依照章程健全完善中国足协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根据中国足协章程的规定,中国足球协会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和地区、全国各行业的足球协会组成。会员代表大会是最高决策机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应由会员代表大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以投票表决的方式做出决定。中国足协章程还规定,中国足协下设各级联赛、青少年、女子、裁判、技术、教练、纪律、仲裁……等等各个专项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由全国足球界及相关方面的代表或专业人士组成。他们在中国足协章程和代表大会决议的基础上,在相应的工作范围内制定计划、方案或提出建议,报代表大会批准后实施。这样的管理和决策将会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少数人或行政意志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使其更加实事求是,更具普遍性和代表性,更符合科学发展观,也更能调动足球界各方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体育管理部门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挥指导、监督、协调和服务的重要作用和宏观管理的职能。这样的管理体制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足球社会化发展(包括足球资源市场化、社会化配置)的需要,符合党和国家关于政府部门转换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的要求。这样的机制不但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也促进了足球运动法制化、制度化和民主化管理的进程。这样的体制和机制是中国足球走出困境,获得新的发展的根本基础。第二,健全完善中超联赛组织,创建亚洲一流联赛中超联赛早已不像单纯的足球比赛那么简单,它涉及到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标准和建设、联赛的安排管理和运作、遍及全国许多城市的主客制赛区的组织管理和赛场安全保卫、联赛各类资源的整合维护、足球市场的开发经营、联赛财务管理、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对球迷组织的协调和服务、注册、转会、技术调研、裁判选聘和选派……等诸多事务,并需要与社会各相关方面广泛合作。不是一个中国足协联赛部就能有效管理的,必须由一个健全而完善的专门组织实施管理。而我们的中超委员会却因种种主客观因素和体制性的制约,迟迟未能真正的健全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中超联赛发展困难重重的重要原因。按照国际足联章程的规定,健全和完善一个由中国足协授权全面管理中超联赛的组织,是搞好中超联赛的必然出路。将目前同样由中国足协和中超俱乐部共同组建及出资的中超委员会、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合二为一,集联赛事务与联赛经营为一体,改造成为新的具有更加广泛资源基础和职能的中超公司。在法制化、制度化和民主化的基础上,建设与现代管理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相关各项工作部门,完善职能和人员配置,全面和规范推进中超联赛发展,是一个合适的顺理成章的较好选择。这既符合国际足联的要求和国际职业足球发展的共同经验,也是亚足联对中超联赛组织形式的基本建议。第三,广泛开展健康有益的青少年足球活动,促进后备人才培养片面追求“早出人才”的“精英”培养方式,忽略青少年足球的普及开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使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走上了“孤家寡人”的道路。这是我国足球后备力量每况愈下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急功近利政绩观的根本否定。足球运动有益于青少年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灵活应变开发智力,培养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品质和互助友爱、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在中小学校中,因地制宜地广泛开展各种各样健康有益的足球活动,并组织和健全班级、校际之间的竞赛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和青少年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这其实正是我们推广青少年足球活动的本质意义。我国有几亿青少年,其中许多人都具备足球天分,但因他们没有或少有接触足球的机会,使他们的足球潜质不能被发现。随着学校足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会有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足球活动中来,那些极富足球天赋的青少年必定会在绿茵场上展示出他们的才华。只要我们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加以选拔和培养,大批各具特色的天才少年就将涌现出来,极大地充实我国足球后备力量,并将为我国足球创造出光明的未来。中国足球青少年的培养必须改变思路,将“精英”式的培养,改变到普及推广中小学足球活动上来,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基础上选拔培养优秀的足球人才。“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这句普通的语言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也是如此。第四,逐步健全足球竞赛体系,推动我国足球运动全面发展过去我们常讲竞赛是杠杆,但那时所说的杠杆是指竞赛对提高竞技水平的作用。在足球运动社会化、市场化广泛发展的今天,不但可以促进竞技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进足球运动在人才、设施、资源、市场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以英格兰为例,足球总会设有英超、英甲、英乙、英丙等四级职业联赛和英丁业余联赛,其下是分为三个大区的业余分区赛,每区包括十数家会员协会。各会员协会又在各自管理区域内组织许多不同水平和层次的业余联赛,从上到下互为升降。各种杯赛、各种各类青少年和女子足球比赛更是难以尽数。这庞大的竞赛系统,极大推动了各级足球协会、足球俱乐部的建设,培养了无数球员、教练员、裁判员、管理人员,大批足球比赛训练的场地和设施、无尽的足球资源应运而生,足球文化和足球市场繁荣发展,奠定了英格兰坚实而雄厚的足球基础。有人说,这是一座高大的金字塔,而我看这分明是一座足球大山。其实,在所谓欧洲五大联赛的国家,他们都有一座类似的大山。在英格兰足总及下属各会员协会注册参加各级足球比赛的运动员就达250万人之多,占英国六千万人口的4.2%。而在德国的八千万人口中,其注册并参赛的球员更是多达600余万人,占总人口的7.6%。我们缺少更加规范和完善的业余竞赛制度和注册制度,可能有许许多多的业余比赛和业余球员未能纳入注册的范围,我们说不清我国有多少球员。但是绝对与欧洲足球发达国家无法相比。我们要使中国足球能够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就必须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足球竞赛体系,不但要稳定和充实中超、中甲、中乙联赛的规模,更要建设起省市联赛、地市联赛、行业联赛、大中学联赛及各个层次的青少年联赛、中小学联赛体系。我国有13亿人口,城镇人口约近6亿,哪怕这样的体系仅仅是在城镇建设起来,有其中1‰的人口参与到足球比赛中来,我们也可以形成60万注册球员的规模,如果逐步发展到0.5%-1%的参与比例,就可以与英德等足球发达国家比肩而立。随着这一发展,我们整个足球运动的各类人才、设施、资源、市场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及规模,就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一座中国足球发展的大山就会崛起。有了这强大的靠山,我们就会立于不败之地。第五,俱乐部与国家队立志高远,共同提高我国足球竞技水平2009年是亚冠联赛改制的第一年,其中有许多新的变化。其一,中日韩三国均将有4队参赛,澳大利亚2队参赛;其二,东亚、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同属东区,4个小组之内,每组都会有中日韩各一支球队,其中两个小组还会各有一支澳大利亚球队,实力之接近,比赛之艰苦前所未有;其三,小组出线名额从一支球队增加到两支球队,出线几率倍增。挑战与机遇并存。亚足联确定我国有4支中超俱乐部队参赛,这是中超联赛艰难发展的成果,也是亚足联对中超联赛的高度肯定,但中超俱乐部从未获得过亚冠联赛冠军的殊荣。我们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超越国内联赛的视野,放眼亚洲和世界,以更高的目标投入亚洲甚至世界足坛的竞争。我们希望所有参加亚冠联赛的中超球队,都能把打好亚冠联赛放到比中超联赛更优先的位置,特别是业已不止一次获得过国内联赛冠军的球队应有更高的志向。希望他们能够立足亚冠需要,充分利用国内转会和外援4+1配置的机会,促进球队优化组合,大幅提高竞争实力。在亚冠联赛中扬长避短,顽强拼搏,不但要争取小组出线,更要全力夺取亚冠联赛的桂冠,参加国际足联俱乐部杯赛,在世界足坛一展中超俱乐部的风采。
二、如何提高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水平
首先,我认为把中国国家足球队水平低下完全归咎于足协是有失偏颇的,很多事情并不是足协或者说足协那些人所能决定,这是一个中国政府体制下的缩影,足球难以幸免。足球是全球最职业化的体育运动,但我国的体制还是在政府和市场二元下的,很多举国体制的东西适用于其他个人单项运动,但不适合足球,也不适合篮球这些团队运动。试想,中国篮球这几年要没出一个姚明,其实那水平也是相当之低的。好在,篮球的全球职业化进程没有足球那么大,所以篮球的状况略好于足球。
其次,要想提高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水平,就要保证成为一个足够大的金字塔,我们的金字塔底部还没有人家足球发达国家的顶部大呢,拿什么要求国家队水平高?没人踢球是最可怕的。
我是一个业余足球爱好者,从小踢球,80年代学校踢球的学生很多,90年代上大学踢球的人也不少,操场基本是每天被占满的。但是,当我04年组织了一个业余球队在北京各大高校周末踢比赛时,我发现校园的足球场几乎全部被外租了,我想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踢球的人少了。我不敢想象当年如果我们学校要敢租操场不让学生踢球会是什么样,估计会去砸校长的办公室吧。由此可见,足球人口少到了什么地步。。。
所以要想提高国家队水平,就得先发展基层足球,让孩子们去踢球,发展校园足球是必由之路。别指望中国国家队这几年能有什么好表现,不现实的,这也不怪这些球员。他们难道不想踢好球吗?是真踢不好,都是矬子里拔将军出来的。
再次,再回到搞足球的这些人身上。足协及各级管理部门,从业人员的素质确实很差,他们的身上也是这个社会的缩影,行贿、受贿、索贿。据说一个小孩从小踢球,要从梯队一级级往上走直到进入国家队再到能上场比赛,不知道要塞多少钱给教练和领导们。我不知道再这个发展路径中,有多少穷却有天分的孩子因此被迫淘汰掉。本来人就不多,还因此又损失不少,剩下的都是什么人?大家想想吧……
从小就靠被迫塞钱往上走的人,为了找回当年的损失,赌个球什么的,其实也都是可以理解的了吧,呵呵。
据说现在已经发展到了,那些专业半路下来的球员想凭足球上大学也要给大学的足球教练塞钱的地步了,我们又可以想象大学校园足球是什么样了吧?
最后,其实没有最后……想提高中国足球水平,如果从现在做起做对,至少也要15-20年才能有所改变。
三、中国足球怎样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水平,进入世界杯
一,青少培养,
1改变现行教育,中小学开设足球选修体育课,只有踢球的孩子多,才能涌现出更出色的苗子,把足球以及其他体育特长在升高中时可以加分
2提高青少年中小学体育老师素质,加强培训,起码要具备能慧眼识人的能力
3开展中小学之间每个学校都能参加的广泛的足球比赛
4建设足球场,每个地区至少都要有青少年可以踢球的地方,场地可以不正规不完好,但最起码要有地方
二,建设联赛,
1从低级联赛做起,先保证低级联赛的正规化专业化,人们只把目光放在中超中甲上,下边的足球基础却不关心,这是需要改变的,要增加低级球队的比赛密度
2鼓励引进外籍球员,不设限制,让大批外国球星可以自由加盟
3改变转会制度,实现完全自由的市场化转会,包括向国外俱乐部转会
4向巴西学习,而不是象从前一样向德国学习
5鼓励技术流,提高球员意识,加强心理训练
6聘请大牌名教头,常期稳定
7联赛不再为世界杯亚洲杯等等赛事让路
8扩张中超联赛支数轮数,扩大比赛数量,争取做到周两赛,丰富比赛经验
9风气整顿,乱世用重典
10举办高额奖金的任意球大赛和其他单项技术大赛
三国家队建设
1增加投入,重金聘请金牌名教头及完备教练组,长期稳定,不干涉主帅权力,多方面积极配合,充分放权主教练,不是米卢特鲁西埃之流,而是卡佩罗特拉帕托尼之流
2鼓励个性张扬与灵光表现,不刻板固化球员成为乖孩子,鼓励发挥个人特点
3增加国家队与欧美强队的交流和比赛
4放弃边路传中头球的优势打法,学习巴西中路短传技术打法,一再强调边路已经被巴西证明是低效的,中国无法踢中路进攻是因为中国球员能力不足,要有知难而进的精神,练好中路攻防再结合边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