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有什么用
持D级证书者,可从事青少年足球培训。
目前亚足联的等级教练员培训制度分为职业级(PRO)、A级、B级、C级四个等级,D级和E级是中国特有的级别,D级是中国足协和亚足联根据中国国情而设定的一个级别。
E级是足协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民间足球,6个级别的课程,必须从最低的E级开始,不得越级报考。并且在A级之后,还会有专业方向,如守门员教练、体能教练培训。
中国足协规定,D级证书有效期限也为四年,持有教练员证书的教练员,如果在有效期内不参加继续培训或上一级别的培训课程,证书则失效。
D级教练员主要是为中小学和基层培养足球教练,报名条件相对宽松,对象一般是体育教师、体育院校毕业生、退役足球运动员和足球爱好者。获得D级证书后,才能继续考高级别的证书。
扩展资料:
中国足协改革调整方案
1、改革足协内部管理架构
为加强青训工作,在原有青少部基础上,新成立男足青训部和女足青训部,为加强对职业联赛的分级管理,拟将原有的执行局拆分为中超联赛部、中甲联赛部、中乙联赛部三个新部门,将成立法务部,严肃查处赛风赛纪问题。
2、面向社会招聘专人人才
面向国内外招一批足球竞赛、训练、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担任青训总监、竞赛主管、裁判主管等职务,并将于明年开始试行中国足协与中超俱乐部、会员协会之间互相选派工作骨干到对方进行挂职锻炼的双向人才交流培养制度。
3、对俱乐部财务监管
成立准入审查部,并引入第三方审计公司,进一步加大对俱乐部账务的审查监管力度。新赛季继续实行引援调节费制度,严厉打击签订阴阳合同等违规违法行为。
4、裁判工作改革
2018年开始,每轮联赛都有计划的邀请国外高水平裁判员来中国执法,同时选派我国优秀裁判员赴国外联赛执法,通过双向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国裁判员业务水平,推出职业裁判制度,建设一支职业裁判队伍。
5、建立健全五大青训体系
建立健全“俱乐部职业青训体系、省市体育局青训体系、城市青训体系、体教结合校园青训体系、社会青训体系”五大青训体系。
6、布局国际、国内两类青训中心
建立一批由中国足协主导、国内统一标准的青训中心和两大国际青训中心(欧洲和南美),选送国内优秀青少年球员出国训练和比赛。
7、突出青超联赛为青少年竞赛体系的核心地位
继续实施主客场赛制和单年龄段设置,推进校园足球队伍与职业U系列队伍同场竞技。各俱乐部的青训梯队在参加自己比赛的同时,也都要参加青超联赛。
8、深化教练员培训制度改革
下放D级教练员培训权给地方足协,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成立中国足球教练员学院;加大教练员培训力度,扩大讲师队伍,增加培训频次。
9、完善运动员联合机制补偿与培训补偿制度
成立注册管理部,进一步严格球员注册、转会制度,对拒不执行补偿政策的俱乐部依据规定进行严厉处罚(如可以进行罚款、扣除联赛分红、扣除联赛积分、减少转会名额、限制球队球员报名数量、取消准入资格等)。
10、推动俱乐部名称中性化
各俱乐部要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逐步优化股权结构,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逐渐实现俱乐部名称的中性化和非企业化。
11、加大扶持女足重振“铿锵玫瑰”
普及校园女足,完善青少年培养体系,改革女足职业联赛,提高女足队员的保障和待遇,加强女足国家队建设。
实施以“男足带动女足”、“男足反哺女足”的发展战略;对发展女足的职业俱乐部给予一定的特殊政策,以职业联赛带动女足发展。
12、2018赛季中超、中甲联赛、中国足协杯赛外籍球员、U23球员出场相规定
11名首发球员中至少有1名U23球员。
外籍球员的累计上场人次,中超联赛为不得超过3人次,中甲联赛为不超过2人次,中国足协杯赛中不同级别联赛球队之间的比赛,外籍球员每场报名上场规定按低级别联赛的规定执行。
如违反以上规定的球队,该场比赛按弃权处理,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还将视情节对该俱乐部做出进一步处罚。
13、冬季注册转会期继续执行收取引援调节费
在2018年两次注册转会期内,引入外籍球员资金支出未超过4500万元人民币/人、引入国内球员资金支出未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人的相关俱乐部,不需缴纳引援调节费用。
14、港、澳、台地区球员参加职业联赛有关规定
每个中超、中甲俱乐部可以同时注册、报名不超过1名“港、澳、台本土球员”(守门员位置除外),其转入球员占用俱乐部当赛季国内球员转入名额。
在中国足球协会办理注册、报名手续时,港、澳球员凭“回乡证”、台湾球员凭“台胞证”办理。
15、职业俱乐部训练基地
训练基地应当达到至少四块标准足球场,其中一块为符合标准的人工草皮球场、一块带灯光设施。训练基地内应有各类功能用房,能够满足俱乐部各级球队的使用。
本俱乐部一线队和各级梯队不实际使用的,不认定为俱乐部的训练基地。
16、职业俱乐部梯队建设
2019年,中超、中甲俱乐部具备U19、U17、U15、U14、U13梯队,并参加中国足协举办的中超俱乐部、中甲俱乐部精英梯队联赛及其他中国足协举办的比赛。中乙俱乐部具备U17、U15、U14、U13梯队,并参加中国足协举办的正式比赛。
17、关于精英梯队联赛的有关事项
2018年中超、中甲精英联赛将分为U19联赛和U17联赛。U19、U17联赛以分站循环赛的办法进行,全年各进行5个阶段比赛,每个阶段各分为4个赛区,每赛区4队进行双循环比赛,每队全年共比赛30场。精英联赛拟定在2018年3月至11月进行,具体赛程安排将同竞赛规程在2018年初下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足协职业俱乐部工作会议说了啥?17条干货在这里
二、详细说明2011年中超转会制度
首先是今年中超推行了自由转会制度,是中国球员早就期盼的一个结果,这个制度的到来很有可能职业联赛的人才流动在未来迎来巨变。这份新的转会制度将明确规定,合同到期的球员将成为“自由球员”,他们不会再受到老东家的限制。对于那些合同没有到期的球员,也可以和俱乐部协商转会事宜。合同未到期球员转会时,将向老东家支付相应的转会费,这份转会费新的名称将和欧洲一样叫“违约赔偿金”,数目由双方根据规定协商。
另外,若球员在一个赛季中代表其俱乐部的比赛少于该俱乐部参与比赛的10%,则球员可以提前终止合同,此为正当体育理由。这也意味着,俱乐部传统的“封杀”政策将会终结,否则球员可以“正当体育理由”提前终止合同而不受纪律处罚。当然,从2011年开始和FIFA完全接轨,不等于所有的一切都会自由。每家俱乐部转入国内球员的人数仍然不能超过5人。而且“缓冲期”给了俱乐部很多时间,各俱乐部和年轻球员的合同基本上是5年,而那些老队员的也大多在3年。合同即将到期的大多是老队员,所以,2010年年底真正的人才大潮恐怕尚难来临。
另外,YOYO体测被废除。中国足协透露,饱受诟病的YOYO体能测试将从2011赛季退出历史舞台。权威人士表示,“现代职业足球,没有体能做基础,不可能适应日益激烈的比赛,也无法真正适应90分钟内的快节奏。今后各俱乐部都会强化体能训练,致力于技战术水平的提高,体能测试不会再成为一种强制手段。”体能测试寿终正寝,还能消除一种隐性的腐败。前些年的体能测试,每年都能传出一些“流言”,称在一些体能测试以及补测中,部分球员“贿赂”了负责体能测试的裁判员,导致在这样的硬性测试中出现不公。
三、谁提供给我一下2012年最新的中超转会制度
根据中国足协下发的2012年度职业俱乐部转会通知:
中超中甲球队可引入5名无年龄段限制及3名21岁(1991年1月1日后出生)以下的球员;
外援方面,中超沿用4+1的原则,即4名非亚洲区的外援和1名亚洲籍的外援,中甲则是3+1的原则。
参加亚冠联赛的中超球队,可以增加两个注册外援的名额。这个提案是广州恒大俱乐部等七家理事提出的,6月20日中国足协职业联赛理事会成员单位齐聚香河基地,对此提案进行集体投票表决,最终43票赞同、16票反对、2票弃权,通过了这个提案。
希望可以帮到你~~
四、中超摘牌制度是什么意思
挂牌制
在现行转会制度下,所有试图完成国内转会的中国球员都必须首先被自己所属的俱乐部“挂牌”,即俱乐部正式同意该球员转会。挂牌必须在每年的转会申报截止日期前完成,此日期后不能增加人选,但是可以将已经挂牌的球员撤销,被称为“撤牌”。
中国足协对于挂牌有一系列规定,一般除满足年龄、合同状况等条件的球员外,其他大部分球员没有权力要求俱乐部将自己挂牌,即无法获得转会的机会。联赛历史上曾经有多名在较弱球队效力的主力球员,诸如蔡晟,因为俱乐部不同意其挂牌,而常年不能转会其它球队的情况。
与此相反,对于已挂牌的球员,除非完成转会或者原俱乐部重新接受,否则次年很可能处于无球可踢的境地。所以对于并不希望转会的球员来说,被俱乐部挂牌则是一个不祥的预兆,曾经有一大批球员因为被挂牌而无其它俱乐部收购而就此提前退役。
摘牌会
中国足协国内球员转会工作会,俗称“摘牌会”,是1998年至2004年间球员转会采用的形式,也曾是每年职业联赛开战前足球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所有已经被“挂牌”的球员,都必须在这一天的“摘牌会”上决定归属,而无法自行决定其转会意向。
摘牌会制度开始施行后不久,足协决定摘牌顺位仿照美国的体育职业联盟,由上赛季成绩最差的球队先行摘牌,依次轮替,被称为“倒摘牌制”。摘牌由各俱乐部按顺序进行,轮到当前顺位的俱乐部可以从所有当前挂牌球员中任意选择,无须事先与球员或原俱乐部商议。被摘牌的球员必须加盟选择他的球队,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当年的转会资格,只能返回原俱乐部甚至退役。所以一些无视球员事先明确表述的意愿而“摘牌”的行为,也被称为“截牌”。比如2003年转会中的陈刚,由于希望转会上海中远,之前已经随球队训练,但是就在浦东机场候机准备随队赴韩国集训时却得知自己被顺位靠前的上海申花抢先摘得,最终加盟了上海申花。
摘牌成功的俱乐部获得与该球员签约转会的权力,但是并无完成转会的义务,因此出现过很多次由于双方俱乐部无法达成转会费金额协议而取消转会的情况。较著名的诸如彭伟军,他在2001年转会时不但被沈阳海狮“截牌”,而且之后沈阳海狮不同意支付原俱乐部青岛海牛根据足协规则计算的身价,最终他既无法转会其它俱乐部,也无法返回青岛,只能选择退役。
基于这种“截牌”和先摘牌再谈价的情况,所以经常出现转入转出俱乐部双方私下协定,人为虚假提高报价,以防出现其它俱乐部截牌的情况,诸如1999年转会市场低潮期曹限东的转会虽然报价达到386万,实际身价被认为不足200万。而2001年赛季开始前曲圣卿转会上海申花时对外宣布有伤病,被外界认为是装病避免被截牌,以致他之后不得不澄清是因为痔疮动手术。
由于摘牌会相关的一系列争议,尤其是其忽视球员本人意愿的原则,最终于2004年后被废除,允许被挂牌的球员自行与希望转会的球队商谈,成功后向中国足协申报。
五、足球转会制度是什么
足球的转会就是一名球员改变自己所效力的俱乐部,就是相当于我们平时工作中所说的跳槽。不过原来所属的俱乐部在操作球员转会时,首先就是要保证俱乐部本身的利益,其次才会参考球员的意见。
因为如果俱乐部的利益受损,俱乐部因此不同意转会,因为球员本身就是为了俱乐部的利益而存在,一旦涉及俱乐部的利益就会拒绝球员的转会。
但是也不排除特殊情况,就是球员坚持要转会去某家俱乐部。那么这就需要由球员自掏腰包来补贴原来俱乐部的报价和自己想转会去的俱乐部提供价格的差价--最著名的罗纳尔多由皇马去ac就是这么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