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足输了吗?国足无缘出线为什么他们应该赢得掌声

来源:24直播网

一、国足出局对亚洲的影响

国足出局对亚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足的出局引发了对亚洲足球格局的重新思考。作为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和人口大国,其男足在亚洲杯的早早出局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这不仅反映了国足在技术和战术上的不足,更凸显了亚洲足球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随着其他国家足球水平的不断提升,国足在亚洲的地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次,国足的出局也对亚洲足球的未来发展产生了影响。国足的失利暴露了中国足球在青训体系、联赛管理、球员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关乎中国足球的未来,也对整个亚洲足球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亚洲足球要想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提升整个区域的足球水平。

此外,国足的出局还引发了关于足球文化和社会环境的讨论。足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国足的失利反映了中国足球在文化和社会层面的深层次问题,如足球教育的普及程度不够、社会对足球的认知和支持不足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推动足球文化的普及和社会环境的改善。

综上所述,国足出局对亚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触动了亚洲足球的格局和发展,也引发了人们对足球文化和社会环境的深入思考。虽然国足的失利令人遗憾,但它也为亚洲足球的进步提供了契机和动力。

二、为什么中国足球总是上不去

原因有三:一曰身体不适合,二曰文化不适应,三曰体制不健全。

先说身体因素。足球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需要强壮的身体素质,与西方人相比较,东方人的生理特点是弱小而不强壮,整体上显然不太适合足球运动。尽管可以勉力而为,但毕竟在身体素质上落了下风,身体对抗中占不到便宜,尤其是下半场常常体力难支,被动挨打,场面难堪。从这个角度看,整个亚洲足球水平较低,都与此有关。

再说文化因素。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以和为贵,强调的是和谐、和气、防御,而不是对抗、竞争、进攻,由这种文化特性造就的国民性格和民族心理,显然不太适应对抗性过于激烈的运动项目。即便是身高体壮的中国人,形体与西人不相上下,但内在的对抗性往往不及对方。我们的足球队,遇到大赛、遇到关键场次,常常心理紧张得不行,不要说超水平发挥,甚至连平常的训练水平都发挥不出,这显然和畏惧对抗的心理有关。在对抗性和心理素质方面,我们的球队非但不如欧洲、非洲球队,甚至不如日本、韩国球队――因为日本有强悍的武士道精神,韩国有顽强的“能行精神”――这也是我们的身体条件和日韩相仿甚至有过之,而成绩却等而下之的一个原因。不过,由于身体因素的制约,笔者认为日韩足球也只能在现有水平徘徊,而不可能实现大的飞跃。

三说体制因素。既然我们在身体条件和文化心理上有欠缺,那就需要比人家更棒的体制来加以弥补,但遗憾的是,我们的联赛体制也乏善可陈。尽管超级、甲级的名称有了,联赛的形式和格局也有了,但这个体制的廉洁性与规范性比欧洲联赛差很多,比之日韩也有所不如,打假球、吹假哨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是我们的足球成绩既不如欧洲、也不如日韩的又一个原因。

三、国足世预赛连续7场不胜,为什么国足表现这么差

国足失败我一点都不感到惊奇,对于国足这么多年的成绩现在这点失败已经让我波澜不惊。每当看到这些职业球员,甚至国足球员在场上比赛时,传球停球,跑位穿插,互相配合,起脚射门等等处理球的技术动作和球感意识,简直看不下去。

对于国足持续不前的状态,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方面,下面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基础培养缺失

咱们国家对于足球对于家长的普及还是太差,更多是一种玩的心态。用我们青训球探的原话讲就是,“中国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必然存在很多足球天才。但是,我们却发现,随着孩子年龄越大,足球天赋也就越差,小年龄段的足球天赋在大年龄段荡然无存。你想让这些孩子再重新发挥天赋简直可笑。

没有拼搏精神和女足相差甚远

其实对于国足来讲,欠缺的就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在比赛的过程,那种敢打敢拼的精神,虽然说最近几年以来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在之前的比赛的时候,人们总是感觉到他们有点出工不出力的感觉,因为毕竟为国家队踢球,赚不了多少钱,而为俱乐部踢球可以赚取很多的金钱,可以说是这些人一点荣誉感,责任感都没有。

这一点男足真应该好好的去学学女足,看看人家是怎么踢足球的,什么叫真正的足球魅力,技术技巧是一方面,足球最大的魅力是观众看到球员在赛场上的表现能让人感同身受、汗毛发凉,手心冒汗。不在赛场却为之激动鼓舞,这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让好好学学,估计也学不会。

毫无斗志像在神游

这次世预赛我们的国足输了日本是越南,输了越南、输阿曼并且没有组织起一次像样的进攻。颜俊凌发个球门球都要挥手一分钟,等你挥完手对方都落位防守了。整场下来都没看出来,就看出龟缩防守了,完了还老漏人,没踢就开始防守。完全没有快发球,该传脚下呢又是开大脚,真不如王大雷。现在中国队的对手感觉各个都是都是世界强队,传接配合,跑位带球射门,我们球都碰不到,90分钟的半场进攻演练。

体质有很大问题

首先,我们的足球运动员大都没有读过多少书,没有文化,综合素质较差,足球意志差,职业道德差,敬业精神更差。而搞足球的人或外行,或运动员出生,都基本不具备足球领导才能,许多决策的制定属于拍脑袋想出来,根本就是死路。导致中国足球每况愈下,回天乏术。

功利心太重

还有一点,我们的足球过于功利,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给领导们脸上贴金的项目、更是地方队教练升值加薪的项目。所以我们的球员很小开始,原本是打造基本功、雕琢技术的年纪。却在一遍遍地练体能、跑战术这些比赛中更容易取得胜利的“成功学”。

我记得在2022年女足亚洲杯赛后,日本队主教练池田太感慨于中国女足表现出的顽强意志。他说道“首先向中国女足表示祝贺。我很惊讶于对手的表现,尤其是在缺少主力的情况下,她们表现得很好、很顽强。”。“不服输”就是中国女足留给观众最深的印象。男足体质有问题,咱们可以改,基础差咱们可以继续练,功利心重咱们改变三观去矫正。但是咱得有点志气吧。输球不可怕,但是每次踢都跟玩是的。那就可怕了!!!

四、国足一直输球,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相信国足

国足一直输球,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相信国足?

国足,一个沉重的话题,作为一个有着6年的足球迷来说,我不喜欢国足,但我无时无刻不关注着国足。

民间总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国小球可以,大球基本没有”。意思是中国球类赛事,小球,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而大球,比如足球,篮球等大球不怎么行。这句话当然不怎么正确,但是,它却透露了我国足球的现状,“输”是“常态”。

2004年亚洲杯以后中国足球就开始全面崩溃。先是大连实德的徐明事件,从那一后中国足坛豪门大连实德就开始无限的萎靡,到今天这只承载中国人光荣与梦想的球队几乎消失。之后在2006年世界杯预选赛上被意外淘汰,国足关键比赛亚洲杯1:3输日本,世预赛客场0:1输科威特。06年世界杯预选赛上没有进入前八,要知道当时中国队刚刚夺得亚洲杯亚军,从此以后中国队的堕落就一发不可收拾。2007年输乌兹别克斯坦算是把所有的遮羞布全部揭开了。至此到现在国足连世界杯预选赛晋级都希望渺茫。

因为曾经辉煌过,所以希望国足重新登上亚洲之巅。这是现国足千千万万的球迷心中的期盼。因为曾经拥有,所以留恋。“恨铁不成钢”,这是大多数中国球迷的想法。

作为一个足球迷,都希望在未来某一天的任何重大足球赛事上,能够有自己国家的球员,自己国家的球队,这是一种来自心灵上的归属感与荣誉感。都能够熬夜看球赛,为自己国家的球队,球员加油,因为某一次进球,晋级,乃至夺冠而兴奋,自豪。这将是多么美好的场面!

五、国足无缘出线为什么他们应该赢得掌声

北京时间1月15日,2018年U-23亚洲杯小组赛末轮,中国队对阵卡塔尔队。最终,国足1-2遭对手逆转落败,无缘出线。尽管未能出线,但本届比赛这支U23国足的表现,应该是可以让人满意的。

卡塔尔队可以说是U23国足的一个老对手——2014年的U-19亚青赛两队曾相遇,结果中国队告负止步8强。U-23年龄段,中国队和卡塔尔在2016年的U-23亚洲杯曾经有过相遇,廖力生为中国队先进1球的情况下,卡塔尔下半场连入3球完成3-1的逆转。本届亚洲杯,是这支U23国足第三次栽在了卡塔尔队脚下。

3场小组赛,国足3-0击败阿曼,0-1不敌乌兹别克斯坦,1-2负于卡塔尔,最终位列本小组第三,无缘出线。好的方面,中国队好歹结束了之前两届U23亚洲杯小组赛6战全败的尴尬,拿到了历史性的第一场胜利。

整体来看,本届亚洲杯国足球员们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首战阿曼,国足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次战乌兹别克斯坦球员们也算是打出了精气神,今天再战卡塔尔他们也一度握住了出线的主动权,最终遗憾地输给了裁判和自己。

下半场比赛,在少打一人的情况下,U23国足还是制造出了一些破门的机会。虽然出局了,但本届比赛我们也不是没有收获——韦世豪、姚均晟、杨立瑜、邓涵文、高准翼和刘奕鸣等等球员的表现都还是相当亮眼的。

连续三届U23亚洲杯小组赛出局,小伙子们的表现有进步,但并没有本质的提升。在足协重视U23球员的背景下,相信会有更多的年轻球员得到表现机会。这支U23国足的未来,应该是光明的。

虽然球输了,还是要看到球员的进步。


24直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