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超联赛还未开打,为何有8家俱乐部建议取消升降级
中超联赛还未开打,有8家俱乐部建议取消升降级制度,是因为这些球队在中超联赛中的队伍中处于较低的水平,再有就是受新型病毒的影响,很多球队面临着教练以及球员方面的问题。在中超联赛正式打响以后,过于集中的赛程、球队人员得分问题,这些球队会不可避免的在与强队的比赛过程当中失利,会处于一个不利的局面,这些队伍的保级形势可能会愈发的艰难,即将面临到保级的球队,面临到的问题可能会超乎想象的多。中超联赛尚未开打,中超球队中的河南建业等一些中超球队提出了在这个赛季取消中超升降级制度的建议。根据一些媒体提供的信息避免,中国足球协会没有同意这将近数十家俱乐部所提出的提议,当然,中超联赛包含的降级名额就会从2个缩减到1.5个,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消息无疑对那些处在下游队的对伍打了一剂强心针,同时对那些处于中甲的球队冲击超的难度无疑是提高了一个难度。在同一时间,中超联赛宣布推迟一段时间进行比赛,而且,由于中超联赛举办场地的原因,这些球队会面临到退票这一问题,在失去了主场作战的有利条件,这些实力水平较低的球队同时也面临着一个致命的问题:资金难以周转,当这些保级球队缺乏资金来和其他竞争对手竞争的时候,无疑加大了球队保级的难度。
综合以上原因,特殊的问题就需要特殊的方法来解决。所以他们希望在本赛季取消升降级的制度,以便减小这些处于中下游球队的压力,让我们期待一下中超联赛是否能够焕发出往日的光芒?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二、为什么中国足球不海选
城里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好的一般都会选择出国留学,条件不好的在国内弄个稳定的工作;农村的子女多一些,但是要么进城打工,要么进城上大学。所以说足球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在电视里用来看的,而不是用来踢的。
再者,中国足球的口碑太差,好一点的踢几年退役做其他行业,不好的要么是变残疾(比如曲乐恒),要么进监狱(比如申思、祁宏),真正能爬到金字塔顶端的微乎其微,反正家长是不会希望子女从事这么没有前途的职业的。
很惭愧,目前我没有孩子,但是就算有孩子我也不希望他去踢球:作为运动可以,作为职业万万不行!
三、中国足球运动员反对降薪,他们抗议有效吗
反对降薪是人之常情,但是国足队员确实应该降薪,这不仅是疫情所迫。这段时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其中经济更是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企业和老板们为了生存下去只能缩减开支。所以体育圈内掀起一波降薪大潮,欧洲足球开始对球员实行降薪政策最大的降幅达到70%,我国也照葫芦画瓢准备实行降薪政策,但是很多足球运动员却公开反对降薪,其中武汉卓尔老将艾志波更是在微博上发表千字长文论述为何反对,一时之间该不该降薪,如何降薪成了大众讨论的焦点话题。小编作为一个旁观者来发表一下自己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足球运动员降薪是疫情压迫下大趋势,为了生存下去,降薪势在必行。疫情在中国已经持续两个多月了,这两个多月里,各项足球联赛都停办,相关的商业活动也几乎都取消了,也就是说这段时间俱乐部几乎是零收入,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支付球员高昂的薪水确实对俱乐部非常不友好,甚至会导致俱乐部经营不下去,像足球这种产业是非常依赖现金流的,这段时间的停办已经让老板们损失惨重,就算欧洲那些顶级豪门俱乐部也顶不住这样的入不敷出。所以,降薪是疫情影响下的大趋势,为了能够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大家都必须做出牺牲。球员反对降薪可以理解,因为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失换做是谁也不甘心,但是现在这种特殊情况和形势下真的应当以大局为重。
中国足球运动员薪资过高已是多年弊病,是时候好好整治了,降薪有利于健康发展中国足球的水平怎么样?一个字,烂。但是中国足球运动员的薪水高不高?高。尤其是那些稍微有点名气、成绩和实力的俱乐部主力、国脚,哪个不是年薪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开着豪车住着豪宅?就以他们的表现、成绩以及付出来看,他们就不配拿这么高的薪水。像梅西、C罗他们拿巨额薪水为什么球迷没什么意见而国脚拿高薪却嗤之以鼻?归根到底还不是没实力,没成绩。国足的年薪应该降下来了,让他们拿着高薪过得太舒服的小日子就会让他们丧失斗志不思进取,把省下的钱用在青训、人才培养和足球基层推广上才更有利于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而不应该把钱都给他们买豪车豪宅挥霍。
这个弊病一日不除,中国足球一日难以翻身。降薪对于球员来说就是在割肉,不情愿是人之常情,但是降薪对于俱乐部和中国足球的发展来说却又是不得不采取的自救措施,这就是一个感性与理性的博弈。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且痛苦的,但是我们真的应该为了中国足球的未来勇敢坚定地迈出这一步。
四、中国球员为何***一代不如一代***
中国足球球员一代不如一代,有很多原因,希望克服困难,有好的结果。
第一,谈到中国足球所出现的问题,徐亮首先认为是在足球培养体制上:“我个人理解的为什么国足的水平达不到以前的水准。首先是我们1981年以前的这一波,我从小还是在体制内,免吃住、免训练费,所有的一切都是免费的,从2001年开始就没有这个所谓的进队这么一说,全叫私自班。由于在1992年红山口会议之后,足球这个项目彻底进入市场化,1994年进入职业联赛,说实话咱们亚洲赢过韩国、日本、伊朗,这些咱都赢过,所有人的目标包括展望,都是能够冲进世界杯,2002年我们确实冲进世界杯了。
第二,首先第一点,从整个的足球体制上,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随后,徐亮谈到了球员培养的问题,“紧接着就是球员,我们那个年代在良好传承下,队员们所谓的职业精神,有好的职业传承,在这样好的足球传承下,一代一代出来的球员,骨子里有拼劲、有干劲,你踢成什么样很重要。你要是说能力有限,那你是不可能被入选的,教练也不敢让你上场,因为没人愿意拿主教练的位置去开玩笑,所以那会很少有去扯些乱七八糟的,很少。
第三,教练也懂得主体在哪,所以更多的是人才的培养,后来为什么说足球一代不如一代,就在这里,因为没有了传承,没有了精英的培养,没有优秀的教练进入基层,我们一步一步走过来,就是这样的结果。”
中国足协主席,足球分管负责人已经换了多少届了,专业足球运动员出身的有几个?当然这也与足球人才少有关,但矮子里面选高的,我认为专业的还是比外行人要好,为什么不给那些有能力有水平的专业人士机会呢?每一任足协除了喊的口号基本一致外,对足球都会有不同的理念,都会有不同的想法,难以从实质上延续发展,经常干了一半推倒重来,接着继续恶性循环在中国踢球太难了,场地没有,学校不支持,体系没建立,这样的教育资源你让孩子们怎么热爱足球?以前的中国足球好歹还有好几个在一级联赛中效力的球员,现在直接就没有了,普通家庭培养一个足球运动员太难。人才选拔制度的不完善,想想看从十几亿人中竟然选不出一个亚洲一流的足球队这是多么的可怕欧洲大部分国家的足球运动员都是一些贫困家庭出来的,但是国足大部分都是一些比较有钱家的孩子,首先在吃苦耐劳这一点肯定是不如还没出生的运动员。网上还留过一张图,别的国家都是好几个孩子在踢一个足球,而中国孩子在踢足球时都是人手一个用手来打中国足球水平不行,却在假赌黑上做的腥风水起。有点能力的球员,因为不给走后门,不踢假球,反而得不到机会被埋没,那些水平一般,家里有钱的反而进了国家队。严肃足球纪律加强监管势在必行中国对于国足的资金投入量特别大,从里皮的年薪就能看出,但是这样只会造成物极必反。国家对于足球非常的重视,先不说教练换了多少个国内的国外的知名教练都换过,足球运动员不论成绩与否,薪资都固定不变,赢了还会有更多的奖金,出工不出力照样赚的盆满钵满,球员早就被金钱腐蚀,缺少了体育精神,谁还给你卖命呢中国足球没有愿意去做那个“前人栽树”,每个球员都是为了俱乐部的荣誉去争,可是忽略了国家队的成绩,女排,乒乓球又或者现在的篮球,它们有着顽强拼搏的精神。而且有着一代接一代的领导者,前赴后继的维系着传承,可是国足没有,不仅仅丧失了精神而且就快要断掉传承,这也是从小的教育基础,并没有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