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足球到底差在哪里?为什么中国足球总是上不去

来源:24直播网

一、中国球员为何“一代不如一代”

中国足球球员一代不如一代,有很多原因,希望克服困难,有好的结果。

第一,谈到中国足球所出现的问题,徐亮首先认为是在足球培养体制上:“我个人理解的为什么国足的水平达不到以前的水准。首先是我们1981年以前的这一波,我从小还是在体制内,免吃住、免训练费,所有的一切都是免费的,从2001年开始就没有这个所谓的进队这么一说,全叫私自班。由于在1992年红山口会议之后,足球这个项目彻底进入市场化,1994年进入职业联赛,说实话咱们亚洲赢过韩国、日本、伊朗,这些咱都赢过,所有人的目标包括展望,都是能够冲进世界杯,2002年我们确实冲进世界杯了。

第二,首先第一点,从整个的足球体制上,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随后,徐亮谈到了球员培养的问题,“紧接着就是球员,我们那个年代在良好传承下,队员们所谓的职业精神,有好的职业传承,在这样好的足球传承下,一代一代出来的球员,骨子里有拼劲、有干劲,你踢成什么样很重要。你要是说能力有限,那你是不可能被入选的,教练也不敢让你上场,因为没人愿意拿主教练的位置去开玩笑,所以那会很少有去扯些乱七八糟的,很少。

第三,教练也懂得主体在哪,所以更多的是人才的培养,后来为什么说足球一代不如一代,就在这里,因为没有了传承,没有了精英的培养,没有优秀的教练进入基层,我们一步一步走过来,就是这样的结果。”

中国足协主席,足球分管负责人已经换了多少届了,专业足球运动员出身的有几个?当然这也与足球人才少有关,但矮子里面选高的,我认为专业的还是比外行人要好,为什么不给那些有能力有水平的专业人士机会呢?每一任足协除了喊的口号基本一致外,对足球都会有不同的理念,都会有不同的想法,难以从实质上延续发展,经常干了一半推倒重来,接着继续恶性循环在中国踢球太难了,场地没有,学校不支持,体系没建立,这样的教育资源你让孩子们怎么热爱足球?以前的中国足球好歹还有好几个在一级联赛中效力的球员,现在直接就没有了,普通家庭培养一个足球运动员太难。人才选拔制度的不完善,想想看从十几亿人中竟然选不出一个亚洲一流的足球队这是多么的可怕欧洲大部分国家的足球运动员都是一些贫困家庭出来的,但是国足大部分都是一些比较有钱家的孩子,首先在吃苦耐劳这一点肯定是不如还没出生的运动员。网上还留过一张图,别的国家都是好几个孩子在踢一个足球,而中国孩子在踢足球时都是人手一个用手来打中国足球水平不行,却在假赌黑上做的腥风水起。有点能力的球员,因为不给走后门,不踢假球,反而得不到机会被埋没,那些水平一般,家里有钱的反而进了国家队。严肃足球纪律加强监管势在必行中国对于国足的资金投入量特别大,从里皮的年薪就能看出,但是这样只会造成物极必反。国家对于足球非常的重视,先不说教练换了多少个国内的国外的知名教练都换过,足球运动员不论成绩与否,薪资都固定不变,赢了还会有更多的奖金,出工不出力照样赚的盆满钵满,球员早就被金钱腐蚀,缺少了体育精神,谁还给你卖命呢中国足球没有愿意去做那个“前人栽树”,每个球员都是为了俱乐部的荣誉去争,可是忽略了国家队的成绩,女排,乒乓球又或者现在的篮球,它们有着顽强拼搏的精神。而且有着一代接一代的领导者,前赴后继的维系着传承,可是国足没有,不仅仅丧失了精神而且就快要断掉传承,这也是从小的教育基础,并没有打好。

二、中国足球目前的现状

体制缺陷。一味不顾实际举行举国体制战略,坑害了中国足球前进步伐,殊不知足球不等同与乒乓、跳水等项目,乱搞举国体制只会失败

管办不分,政企不分,管理体制已经严重滞后与中国足球发展现状,导致假、赌、黑等现象存在

素质道德缺失。从业人员禁不住“糖衣炮弹”的冲击,球员、教练打假球甚至参与赌球,球风败坏等,这些都是从业人员在思想道德方面建设的不足和缺失。

足协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在足球制度上、球员制度上、教练选拔上都有明显缺陷,能力是一方面的问题,但根本还是在于自身作风上的问题。

后备人才极为匮乏。如今的校园不比以前,几乎是看不到有人在踢球了。没有后备人才的培养,就不会有新的力量出来,这点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足球的发展。

技不如人。中国足球本身就存在技术问题,技不如人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但是技术可以通过训练等方式弥补,而制度、作风等都需要社会各个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改善

三、中国有多少球迷

按说,中国足协和国际足联都称得上是“权威机构”,但二者在这两项数据上的统计却“大相径庭”,而在注册球员上,足协说是8000人,FIFA却称多达71万之众,两家的数据相差甚远。在国足梦断2022卡塔尔世界杯的当口,这更让广大球迷感到“被噎着了”。有网友调侃,“FIFA毕竟是‘外人’,他们怎么可能有中国足协了解国情?”

FIFA:中国足球人口2600万

国足客负伊拉克后,一时间无论是球迷、媒体还是足球圈业内人士,均对中国足球的大环境进行了一番深入探讨。而绝大部分人也将国足战绩不佳的原因,直接归为了青少年体系的缺失以及足球人口的匮乏。不过国际足联官网公布的一组全球足球人口的数据,却让这种观点有些“站不住脚”。该排行榜上,中国的足球人口数量竟然高居世界第一。

也许是中国人口基数大的原因,也许是中国的足球人口“藏在民间”,总之,在FIFA官方公布的世界足球人口统计数据中,中国以26166335人排名第一。五夺世界冠军的“足球王国”巴西,这项统计竟“只有”1319.77万排名第五,差不多才是中国的一半。在足球人口方面,伊拉克才有54万人,约旦更是刚过12万,面对绝对实力并不算超强的两队,国足遭遇三连败,颜面尽失的同时发人深思。

注册球员差近90倍到底哪个真

有关注册球员的统计,两大机构的数据更是“差得离谱”。不管你信不信,国际足联公布的中国注册球员数有711235人之众,虽然相距德国的630.89万注册球员相去甚远,但依然可以排名全世界前15。甚至世界杯和欧洲杯双料冠军西班牙也不过65.32万球员注册。

然而中国足协的统计数字竟然是“可怜巴巴”的8000人。两者相差如此之大,人们不禁想知道足协如此“整齐”的数字出自何处?今年9月,中国足协曾给各省市体育局下发问卷调查,做“足球人口普查”。而调查的结果,中国足协对外公布注册球员数确实仅有8000。究竟哪个更接近于真实,哪份数据更加可信?

专家:两个数字可能都不准

有专家表示,由于中国足协和国际足联都未曾公布统计标准和详情,因此两组数字的准确度都值得商榷,可能都不准确。中国足协统计的很可能只是职业和半职业球员,而没包括学校和社区业余踢球者。以大约100支职业、半职业队计算,一个队约80人,总数接近8000人,也勉强说得过去。

而FIFA官网上的这一数据,统计的“标准”的标准和足协可能有本质上的不同,按照FIFA的一贯行事风格,学校和社区业余踢球者应该是在统计之内的。在国际足联看来,平常常踢“坝坝球”的“球员”,也是“足球人口”。所以,如此得出71万之众也无可厚非。

我国男足的主要问题并不是踢球的人口少,根本而言和男子三大球的排球、篮球一样

因为这三大球都是身体高强度对抗

特别是篮球和足球,还包括身体的碰撞,在高速运动中碰撞,还要在碰撞中保持技术动作的不变形

这就是所谓的高对抗,高强度,长时间的综合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

而这是从小开始,营养、训练、竞赛等,都是没有解决的

这才是男子三大球不行的根本原因

四、为什么中国足球总是上不去

原因有三:一曰身体不适合,二曰文化不适应,三曰体制不健全。

先说身体因素。足球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需要强壮的身体素质,与西方人相比较,东方人的生理特点是弱小而不强壮,整体上显然不太适合足球运动。尽管可以勉力而为,但毕竟在身体素质上落了下风,身体对抗中占不到便宜,尤其是下半场常常体力难支,被动挨打,场面难堪。从这个角度看,整个亚洲足球水平较低,都与此有关。

再说文化因素。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以和为贵,强调的是和谐、和气、防御,而不是对抗、竞争、进攻,由这种文化特性造就的国民性格和民族心理,显然不太适应对抗性过于激烈的运动项目。即便是身高体壮的中国人,形体与西人不相上下,但内在的对抗性往往不及对方。我们的足球队,遇到大赛、遇到关键场次,常常心理紧张得不行,不要说超水平发挥,甚至连平常的训练水平都发挥不出,这显然和畏惧对抗的心理有关。在对抗性和心理素质方面,我们的球队非但不如欧洲、非洲球队,甚至不如日本、韩国球队――因为日本有强悍的武士道精神,韩国有顽强的“能行精神”――这也是我们的身体条件和日韩相仿甚至有过之,而成绩却等而下之的一个原因。不过,由于身体因素的制约,笔者认为日韩足球也只能在现有水平徘徊,而不可能实现大的飞跃。

三说体制因素。既然我们在身体条件和文化心理上有欠缺,那就需要比人家更棒的体制来加以弥补,但遗憾的是,我们的联赛体制也乏善可陈。尽管超级、甲级的名称有了,联赛的形式和格局也有了,但这个体制的廉洁性与规范性比欧洲联赛差很多,比之日韩也有所不如,打假球、吹假哨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是我们的足球成绩既不如欧洲、也不如日韩的又一个原因。


24直播网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