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足球限薪令
法律分析:中超俱乐部未来单个赛季支出不得超过6亿,中甲为2亿,本土球员薪酬不超过税前500万人民币,U21不超税前30万人民币,外援不超税前300万欧。此外,对于中性名的要求为:行政区划+俱乐部名称,俱乐部名称长度不超过四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四十七条在竞技体育中从事弄虚作假等违反纪律和体育规则的行为,由体育社会团体按照章程规定给予处罚。
二、中超限薪令下达,那么中国足球归化球员年薪怎么算
中国足协上赛季下达了限薪令,本赛季再次收紧政策,下赛季球员的"好日子"也就过到头了。那么中国足球归化球员年薪怎么算?
已经完成归化的艾克森、费南多、洛国富、蒋光太、李可等球员,他们大合同的签订时间,是早于中国足协限薪令下达之前的,也就是说,会受到相关法律的保障。中国足协也已明确表示,这部分合同的履行(含国内球员限薪令前所签订的未到期合同),超出限薪标准的费用,将不纳入年度俱乐部的6亿限额开支统计。
归化球员的年薪还是按合同金额发放,不受限薪令的影响。根据目前对于归化球员热的降温,上面对于归化并不是很支持。在合同结束后,很可能直接按国内球员的工资标准。当然,现在规则还在酝酿和谈判中,看这些企业能否各显神通,争取联赛良好发展了。一旦限薪紧箍咒念下去,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健康的联赛和青训体系,将遭受沉重打击,甚至人员直接断层。
也有球迷说就不应该开非华裔归化这个先河,李可、侯永永这样的有华裔血统的可以,非华裔的就不应该有,当然既然选择了代表中国出赛,那相应的薪资待遇也要和中国球员遵守一样的福利待遇和出场规则。
既然归化了当然得按照中国球员对待,一视同仁!但可以考虑其它补贴方法,比如可以根据其参加国家队比赛的成绩进行奖励等等。也可以适当放宽政策,工资等同外援水平。不能太高,否则非血缘归划球员的目的就不纯了。我们要找的是热爱足球,热爱中国足球,为了能踢世界杯的归划球员,而不是找为了钱而归划的球员。这样,我觉得我们还能接受
当然这个咱们的想法只是猜测,最终的答案要听足协怎么说,怎样去确定。希望中国足球圈越来越好。
三、据《足球报》报道,中超很可能再次降薪,这是为什么
可能和新的政策,还有目标方面的解决有关系,也有可能是制度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再次降薪。在2022年初,中国足协就发布了一个限薪的政策。这个政策规定中国一流的足球运动员的薪资可以达到每年不超过500万,普通球员的薪资每年不能够超过300万。正是因为中国足协发布了这个规定,所以中超作为足协管辖的一个球队,才会给自己俱乐部的成员全面降薪。
根据《足球报》的消息,中国足协很有可能再次出台新的降薪令,本土球员最高税前年薪不超过300万。上一次限薪的本土球员最高年薪标准是税前500万,这次直接再砍掉200万。这样的话,球员到手的薪水不超过200万。《足球报》称,女足国脚年薪在100万-200万,俱乐部的主力球员年薪在30万-40万。如果中超把男足国脚薪水控制在300万,这意味着男足当家球星跟女足当家球星赚的钱就基本差不了多少了。
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很正确的决定,因为以中国队队员现时表现出来的能力来看呢,国脚都不具备拿300万薪水的水准,就更别说普通的中超球员了,我们看到中国队灰头土脸的1:3败给越南队的比赛当中,他们展现出来的科技能力让人完全不敢恭维,根本不是能拿着300万年薪的人可以踢出来的球。笔者认为以他们现时展现出来的科技能力。正常应该是年薪在30~50万左右,也就是最多一个月是4万元人民币,就基本上可以折合到大城市白领到金领之间的这么一个薪水范畴,这才算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比如广州恒大淘宝俱乐部,不仅仅有马云这样的大财团支持,还有恒大集团的无限投入,才能成为亚洲种子级别的俱乐部。所以一家俱乐部想要成功,说明白了就是要有真金白银。据粤媒报导:如今的中超已经到了预算5亿都难以保级的地步。俱乐部的整体支出中,有75%以上用于支付球队的薪水。
四、白岩松称国足不行是因为钱太多,这有什么道理吗
白岩松称国足实力不行是因为钱太多,这一说法是有一些道理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资本大量涌入导致国内球员不需要多高的实力就能拿到极高的薪水,从而丧失提升自己的动力;(二)联赛资本太多之后,为了提高俱乐部实力会花大价钱引入高水平外援,此时国内球员得到锻炼提升的机会会更少。
资本太多丧失斗志
中超联赛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幸福的联赛了,在这里球员的能力无需太高,就可以拿到和在欧洲主流联赛相当的水平。资本大量的涌入,导致了国内足球环境浮躁的氛围,在这样的温室之中,年轻球员丧失了前往欧洲联赛历练自己的动力;已在欧洲打拼的球员也不再尽全力提升技艺,他深知即便无法立足海外联赛。
在国内他依然可以活得很好;而国内的现役球员们由于整体水平较差,更多的人早已丧失了踢球的初心,他们已经将足球视为了谋生之道,不再有热爱和更高的追求。能不断地提升自己,不为浮躁的氛围所干扰的球员已经屈指可数。
高新引入外援使本土球员机会更少
当有钱之后,各个俱乐部想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整体实力,出高价引入国外的高水平外援可以立竿见影的起到效果。放眼当前国内联赛,排在联赛前列的球队中均有高水平外援,他们的薪资水平甚至可以比肩世界顶级球星,而且是队内无可争议的战术核心。
如此一来,原本实力就相当一般的国内球员最终都沦为了角色球员,没有人可以和高水平的外援竞争队内地位,球员得到锻炼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最终其实力也难有提高。
由此可见,包岩松所言国足实力不行是因为钱太多,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五、限薪令对中国足球有什么积极的作用
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限薪令对我国足球现状来说,用处并不算太大。但不得不说,随着限薪令的发布,会使很多中小俱乐部资金压力得到缓解,并且也能鼓励更多的年轻代球员外出闯荡。
1、可以控制俱乐部的砸钱行为,让球赛变得更单纯
目前国内足球有着一个很不好的风气,就是谁有钱谁是老大。很多俱乐部会用高薪去哄抢外援,或者参加过国足的老将,那这批球员有个统一的特点就是薪资一定很高。那高额的薪资一定会带来优异的表现,这其实并不一定。这只会加大俱乐部本身的运营压力,以及同队球员的不满。因此限薪令的诞生,倒是可以从大局上控制一下高额的薪资。
2、限薪之后,能促使很多有能力的球员转战世界舞台
讲白了,国内有不少球员,是可以去海外进行磨炼,提高自己足球技术的。特别是年青一代,他们技术没有定性,成长空间大,加入国外俱乐部是最好的。可是为什么很多球员都放弃出国呢,就是因为中超给他们的工资过高。你想想,在国内随随便便踢踢比赛,一年动辄几百万,高则上千万,那我又何苦辛辛苦苦的跑到国外去踢足球呢。但是一旦薪资限定下来,难免有些不满现状的,可能会考虑出国一搏。
3、减轻中小及低级联赛的俱乐部压力,让其能更好的运营
在这种用钱拼球员的年代,对于很多中甲中乙俱乐部来说,球员的工资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负担。为了购买好的球员,为了高薪留住他们,很多俱乐部几乎将大笔的资金放在了球员工资上,而不是最为重要的球员培训,时间一久俱乐部就硬生生被压垮了。拖欠工资,解散俱乐部,出售球员的事情屡屡发生,因此呢,限薪起码能维持俱乐部的正常运营,保证低级联赛的秩序。
综上所述,光靠砸钱的中国足球,正在慢慢改变,限薪令的下发,可以更好的加快改革的变化。那我们也希望有一天,能看到焕然一新的中国足球。
六、足协的限薪令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有什么弊端
1.足协的限薪令旨在通过规范球员薪资,促进中国足球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一政策既有助于遏制过高的薪资泡沫,也可能会对球员的引进和留任产生一定影响。
2.限薪令能够确保球员之间的薪酬公平性,避免球队内部因薪资差异引发的不和谐因素。在NBA的例子中,尽管JR·史密斯在CBA凭借高薪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他的案例并不适用于所有球员,且高薪引进并不总是带来球队整体实力的提升。
3.对于中国国足而言,限薪令可能会影响引进亚洲高水平球员的积极性。在竞争激烈的亚洲足球环境中,高薪往往是吸引外籍球员的关键因素之一。足协限薪令的限制可能会降低国足吸引顶尖外援的能力。
4.尽管如此,限薪令也有助于培养本土球员的成长和提升。在薪资差距缩小的情况下,本土球员将面临更少的竞争压力,有更多机会展现和提升自己的实力。这有助于长远发展,培养出能够代表中国足球水平的本土球星。
总结来说,足协的限薪令在促进中国足球市场公平性和本土球员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可能对外援引进和球队竞争力造成一定影响。如何平衡这两方面,是中国足球未来发展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