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有哪些著名足球队
英超俱乐部
切尔西——退伍老兵或蓝军
曼联——红魔
阿森纳——枪手或兵工厂
利物浦——红军
纽卡斯尔——喜鹊
托特纳姆——热刺
查尔顿——勇敢者或鳕鱼
曼城——公民或天蓝
博尔顿——快马
布莱克本——流浪者
西汉姆联——铁匠或锤子
富勒姆——农夫,农场主
阿斯顿维拉——维拉人
朴茨茅斯——军港
西布罗姆维奇——萝卜裤,灯笼裤
伯明翰——蓝军
桑德兰——黑猫
埃弗顿——太妃糖
南安普顿——圣徒
水晶宫——老鹰
伊普斯维奇——拖拉机手
诺维奇——金丝雀
布拉德福德——矮脚鸡
德比郡——公羊
利兹联——青年近卫军或白色军团
彼得伯勒——时髦联队
加迪夫城(威尔士)——蓝鸟
意甲俱乐部
国际米兰——欧洲女皇或蟒蛇,蛇精灵
AC米兰——红黑队或恶魔
尤文图斯——老妇人或斑马
佛罗伦萨——紫百合
拉齐奥——蓝鹰
都灵队——红色公牛
桑普多利亚——水手
切沃——上古罗盘
罗马——狼队
帕尔马——十字军
莱切——小辣椒
布雷西亚——小燕子
西甲俱乐部
皇家马德里——银河战舰或梦之旅
巴塞罗那——梦二队或红蓝战士
瓦伦西亚——白幽灵
毕尔巴鄂——狮子
马德里竞技——海神之子或穿床单的人
西班牙人——小鸟
瓦列卡诺——小蜜蜂
比利亚雷亚尔——黄色潜水艇
德甲俱乐部
拜仁——足坛好莱坞
云达不莱梅——鹦鹉
多特蒙德——百万富翁
门兴格拉德巴赫——小马驹
慕尼黑1860——狮队
其他俱乐部
摩纳哥——皇家贵族
本菲卡——飞鹰
博阿维斯塔——棋盘队
莫斯科中央陆军——中尉军团或红蓝军团
贝西克塔斯——黑鹰
博卡青年——肥料收藏家
河床——百万富翁
阿根廷青年人——红虫子
拉普拉塔大学生——刺鼠
阿根廷独立——红魔
阿根廷竞技——圆筒
罗萨里奥中央——歹徒
圣洛伦索——旋风
纽维尔老男孩——巨人或麻风病人
萨斯菲尔德——碉堡
桑托斯——鲸
科林蒂安斯——舵手
克鲁塞罗——狐狸
弗拉明戈——人民的球队
弗卢米嫩塞足球俱乐部——米粉
哥伦比亚卡利美洲——红魔
巴拉圭奥林匹亚——老前辈
巴恩斯利——乡巴佬博卡青年——肥料收藏家
埃弗顿——太妃糖
二、国米的老板是中国人吗
1.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的老板是中国亿万富翁张康阳。
2.张康阳是一位在中国享有盛誉的电子商务巨头和房地产开发商。
3. 2016年,张康阳以7.68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的70%股份。
4.自从张康阳接手以来,俱乐部的财务和管理状况都有了显著改善。
5.张康阳的领导使得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并推出了新的商业计划和市场营销策略。
6.张康阳对足球充满热爱,他的投资是出于对这项运动的兴趣和承诺。
7.他致力于俱乐部的长期发展,希望在国内外赛场上取得更多胜利。
三、成为亿万富翁有多难
这么四件事:登上珠穆朗玛峰,获得奥运冠军,得诺贝尔奖和成为亿万富翁(这里的亿万富翁指获得10亿美元以上的资产)——这四件事比较起来,哪一件最容易呢?
从易到难分别是成为亿万富翁、登上珠穆朗玛峰、获得奥运冠军和获得诺贝尔奖。换句话说,我身边的朋友们很多人认为,相对于其他四件事,成为亿万富翁还算简单的了。虽然这种判断容易受到个人情况的影响,但我们还是可以有一些客观依据去衡量,比如说数据。
全世界有多少亿万富翁呢?实际上也就2000人左右,如果算上历史上的亿万富翁,大约能达到2500人。而历史上登上过珠峰的人超过4000人,远远超过了亿万富翁的人数。奥运冠军就更多了,最近的几届奥运会,每一届都会产生大概1000位冠军,这是因为虽然奥运比赛项目只有300多个,但其中包括足球、篮球等团体项目,所以金牌获得者的数量其实相当的多。
这四项里面,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数是最少的,一百多年下来还不到1000人。不过,如果考虑到投身于科学和文学事业的人数本身就远远少于投身商业的人数,那么商业从业者成为亿万富翁的几率,可能还要小于学者、作家获得诺贝尔奖的几率。
这样看来,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其实是远远低估了成为亿万富翁的难度。这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想借着这封信和你聊一聊,为什么成为亿万富翁明明很难,有的人却会低估它的难度呢?里面的误区究竟在哪里?
一个目标的难度,怎么去衡量?
在我看来,一个目标有多容易达成,首先要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单一标准的目标是容易达成的,如果这个标准能够量化衡量,那就更容易了。相反,如果一个目标能否实现,是由全方位的多项因素决定的,甚至每个方面都未必有统一的衡量标准,那这样的目标达成的难度就非常高。
我们前面说的四件事里,拿奥运冠军这个目标应该是最明确、最容易量化衡量的。你百米跑了10秒还是9.9秒,这是清清楚楚的事实,你去年跑10秒,今年稳定地提高了0.1秒,名次就可能从前二十名上升到前八名。而且,对于如何训练一个奥运冠军,世界上有大量有经验的教练,按照他们的方式接受训练,你的成绩是可以得到稳定提升的。
你家里如果有孩子在很认真地从事一项体育运动,或者你找了一个非常好的补习班老师给他补数学,你会发现孩子进步的速度是非常明显的。在这件事情上,只要认真努力,训练不打折扣,你基本上可以确保稳定的进步。
要登上珠峰,相对就复杂一点,因为它就涉及到各个方面的配合,还有天气这样的偶然因素在发挥作用。但是到了今天,登珠峰其实已经被分解成一套常规动作了。我身边就有四个人登上过珠峰,其中有一位还是是中国第一个完成7+2壮举的女性。所谓7+2就是指登上各大洲第一高峰,外加到达过南极北极。
从他们给我的描述来看,登顶的过程虽然非常艰苦,但一步步都是有据可循的。前面说到那位完成7+2成就的女性是我在清华计算机系的师妹,后来她甚至参与到登珠峰的培训工作中,培训的对象还是青少年。
再来看获得诺贝尔奖,这件事的难度就陡然增加很多。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于一项之前尚未有人完成的研究,不存在一个套路让你去模仿。且不说目标不清楚,就连你应该选择哪个课题、往哪个方向努力,都是不确定的。
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的水平也不可能简单地用量化指标来衡量。诺贝尔奖并不是颁发给论文发表数或者引用数最多的学者,也不是颁发给书籍销量最大的作家。一个研究课题能否完成,考验的是科学家的综合素质;而这个课题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常常也要几十年之后才知道,学者做研究的时候并不能预测。比较起来你会发现,预测奥运冠军这件事不太难,但要预测诺奖获得者就不容易了。
成为亿万富翁为什么难?
我们再来看成为亿万富翁这件事,这也是一个复杂而没有统一标准的事。我们这里不考虑那些通过继承财产成为亿万富翁的人,看那些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这个目标的人,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创业者,其次是一些职业经理人。
而创业这件事,就是典型的复杂而且没有统一的标准,里面有很多影响因素。成功者的创业方向也各不相同。这不像登珠峰,前人开创出了一条路,你就可以沿着这条路走。登珠峰这件事现在甚至发展到,每年一开春,尼泊尔向导先去探出一条路,在这条路上打上桩子系上绳索,大家沿着绳索走就行了,难度降低了很多。
当然,有人会说,创业也有方向啊,产品做得好,市场能力强,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了。但你想一想,什么叫“产品做得好”,这本身就是难以衡量的。
同样是手机,你拿头部品牌的手机和其他品牌的手机对比,拆开来,大家的硬件指标可能都差不太多,但头部品牌的手机价格可能是对方的两倍,用户还更买账。“产品好”这件事情,是不容易量化衡量的。不容易量化衡量,就常常不清楚改进的方向。
再来看市场,有人会说市场可以量化啊,用户多,市场就做得好。但用户多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都是砸钱做广告,为什么有的品牌砸了钱市场占有率就能够上去,还能保持,有的品牌砸完钱就昙花一现呢?这里面的学问就很大了。
你如果去了解亿万富翁的故事,会发现他们很少有通过走别人的道路成功的,都需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我认识的亿万富翁可能比登上珠峰的人多出好几倍,可以很肯定地讲,他们每个人做的事情、走的路都不大相同。
衡量目标难度的误区在哪里?
今天很多人做事情的一大误区,就是把多维度的事情简单地投射到一个或者几个维度,把不该量化衡量的事情用一些指标去量化衡量。
本来把多维度的事情简单化,设定量化衡量指标,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很多时候它是非常有效的。比如奥运会的百米赛跑,我们需要设定一个标准的赛道,用统一的钟表计时,把跑步这件复杂的事情做简化。否则如果单纯去问,谁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就很难衡量。这个快是指长跑快,还是短跑快,是在6000米的高山上快,或者是扛着50斤的武器在沼泽地里快,说不清楚。
类似地,高考用分数来选拔人才也是一样的道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本身也是一个多维度的事情,高考首先是把考量的范围缩减为很少的几个维度,也就是几门课;然后用分数来量化考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这种衡量方式很简单、很清晰,但是肯定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年轻人的真实水平。只能讲,如果我们考虑到选拔人才的成本,这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但我们还是必须意识到,在应试教育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就是把人才培养这件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且过分依赖量化指标。我们从小接受了这样的衡量标准,久而久之这种思维方式会影响全社会的共识。
比如我们经常会讲,我们家孩子是个好学生,成绩都是A。这显然就把好学生这个原本应该多维度考量的事情,变成了用成绩数据来衡量。你还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张三当年在学校里远不如我们,哪知道他今天能混得怎么好。其实,那个所谓的“远不如”未必是真的,很可能只是当年成绩不好而已。
不仅对孩子的教育是这样,在其他方面也一样,大家做事都围绕着量化指标展开。比如今天单看论文的数量,中国大学的论文数几乎是全世界最多的;看专利的数量,中国公司的专利数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在这些庞大的数据里,真正了不起的成就占了多少呢?
我认为这就是教育的影响,如果在受教育的时候,就被训练成习惯用单一标准去衡量好坏是非,我们就会懒得培养自己真正的综合能力,懒得去做那些别人没有做过的、又难以用数据衡量的事情了。
如果去问一个普通人,你觉得自己能得奥运金牌吗,估计绝大部分人都会承认不能;但如果问你能成为亿万富翁吗,有些人可能就会说,那也不是没有可能。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我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于看得见的弱项,我们不得不承认。平时百米只能跑13秒,那你就明明白白知道自己跑不进10秒。而那些无法用数据衡量的弱点,很多人就不愿意承认了,比如是不是情商低、自大、固执、市场能力弱等等。这些都是妨碍一个人在商业上成功的绊脚石,但因为没有量化指标,很多人就用各种方式去否认,甚至自己都相信了。因为不能量化、不能测试,通常这些素质也不会成为升学或者找工作的硬指标,结果就是很少有人会承认这些“不可量化”的缺点,就算有也不重视。
小结
这封信和你聊成为亿万富翁有多难,当然不是说你真的需要去开个公司挣上10亿美元,而是想提醒大家,很多事情的难度就体现在它的复杂和难以量化上。我们如果习惯于把单一维度的量化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就会低估很多事情的真实难度。如果在个人成长上也采取这种做法,就可能会导致一些能力的缺失,而我们甚至还不自知。
无论是做事还是个人成长,都需要去关注更多维度的因素,关注那些无法被量化的能力。明白了这一点,即使成不了奥运冠军或者亿万富翁,我们总能在自己原本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