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足球比赛赛制
足球比赛赛制如下:
1、联赛
联赛多采用循环赛,每支球队都要和其它球队分别比赛最少一次。根据两支球队碰面的次数又分为单循环和双循环比赛。对于足球比赛,联赛通常用于固定进行的长期性赛事,通常也会对球队数量较多的赛事进行分级联赛,每次比赛结束后根据比赛结果进行升降级比赛。
联赛体系可参考中超、中甲、中乙的中国职业足球联赛。联赛的排名采用积分制,赢一场3分,平一场1分,输一场0分。同分情况下一般考虑:相互间的净胜球、进球数、红牌书、黄牌数,总的净胜球、进球数、红牌书、黄牌数等。
2、杯赛
杯赛多采用淘汰赛。淘汰赛的最大特点是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胜者晋级,负者淘汰,因此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大多数的杯赛前期都会增加一个小组赛,变成小组赛+淘汰赛的方式。
为了更加公平,一般还会根据历史战绩设立种子队,避免强队过早相遇。杯赛的小组赛阶段按照联赛计分方式选出晋级球队,淘汰赛阶段每场都要分出胜负,打平则采用加时赛或者点球方式分出胜负。
3、分组赛
无论是联赛还是杯赛,通常球队成绩的奖项最多只能排到冠亚季殿军,其余球队无法获得相应的成绩。但对于业余足球尤其是企业球队,我们更希望淡化竞技性、增强参与乐趣,因此希望参赛球队都能在成绩上能够有一定的奖项激励。
所以在企业赛事中我们更推荐采用分组赛。分组赛的核心是将淘汰赛阶段的比赛变成分组的比赛,并在每个小组都按照名次给予一定的成绩奖项。
4、瑞士制比赛
瑞士制比赛一般业余赛事比较少,能清楚如何操作的也不多。瑞士制比赛又称积分循环赛,常用于国际象棋比赛,其基本原则是里面种子选手一开始就交锋淘汰。
编排方法是随机抽签决定第一轮比赛,某一轮比赛结束后,排出所有选手总积分排名,而后一轮比赛的对阵是由排名相近的球队之间进行,比如第三轮比赛由第二轮比赛后排名的第一名对第二名,第三名对第四名,第五名对第六名,以此类推。
5、双败淘汰赛
双败淘汰赛即一支球队失败两场别淘汰出局,直到最后剩下一只队伍多得冠军。双败淘汰赛一般分为两个组,胜者组和败者组,第一轮结束后,胜者进入胜者组,败者进入败者组,之后的每一轮比赛,败者组中再次失败的被淘汰,获胜的继续留在败者组,而胜者组中获胜的留在胜者组,失败的进入败者组。
依此类推,最后每个组都只剩下一只球队进行总决赛。如果胜者组冠军获胜则直接获得总冠军,如果败者组冠军获胜,一般加赛一场,以第二场比赛成绩决定最终冠军。
二、足球中国赛事
中国足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57年,那时中国足球甲级联赛诞生,标志着国内足球竞技水平的最高较量。每年有10支球队参与,联赛初期实行甲乙级升降制和青年联赛等制度,比赛竞争激烈。1957年至1966年间,参赛队伍数量波动较大,从12队到多达39队,期间因为全国运动会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比赛曾被迫中止。1978年,甲级联赛恢复,采取春季开始、年末结束的赛制,16队参与,实行双循环赛制,成绩以积分、净胜球和进球数为依据,排名最后的四队降级至乙级,而乙级联赛的前四名则晋升至甲级。
1983年,全运会期间甲级联赛进行了分区和双循环赛制的调整,但并未涉及升降级。1984年,中国足球迎来新变化,首届足协杯赛的设立,甲级联赛的升降级规则有所改变,足协杯前16名的队伍得以保留甲级席位,排名靠后的队伍则参加次年的乙级联赛。
1994年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甲A联赛的开启标志着中国足球职业化的正式起步。这一年,职业性质的联赛为中国足球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挑战。2006年,为了深化足球产业的市场化,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中超公司)由中国足球协会与中超联赛参赛俱乐部共同出资成立,这是中国足球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扩展资料
足球是足球运动或足球比赛的简称(haobc),是主要以脚支配球为主,但也可以使用头、胸部等部位触球(除守门员外,其他队员不得用手或臂触球;守门员只能在己方禁区内,能用手或臂触球)的两个队在同一场地内进行攻守的体育运动项目。当然它也指足球比赛中的用球。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蹴鞠”,后来经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发展成现代足球。不少国家将足球定为“国球”。
三、中国足球协会杯赛赛制
中国足球协会杯赛的赛制依据2012年的规程展开,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根据2011年中超、中甲、中乙、业余联赛、大学生联赛和亚洲展望城市联赛的排名成绩,确定48支球队的大排名,称为“联赛总排名”。具体排名规则是:中甲升级队伍排在中超降级队伍之前,中乙升级队伍在中甲降级队之上,乙级队伍在业余联赛队伍之前,大学生联赛和亚洲展望城市联赛球队则在最后。
进入第一轮,16支队伍参与,包括中乙的8支、业余联赛的4支、大学生联赛的2支和亚洲展望城市联赛的2支。排名靠前的8队抽签决定主场,随后的8队抽签决定对手,实行单场淘汰制,胜者进入第二轮。
第二轮,24支球队参赛,第一轮获胜队直接进入,中甲的16队通过抽签对阵,同样单场淘汰,12支胜者进入第三轮。
第三轮,中超排名4至16位(不含冠军)的队伍抽签,第二轮胜者根据签位比赛,12支胜者进入第四轮。
第四轮,中超联赛的前三名和足协杯冠军直接参与,签位分别为1、13、5和9,第三轮胜者根据签位对阵,8支胜者进入半决赛。
第五轮,半决赛的4支队伍直接对决,单场淘汰,4个胜者进入决赛。
决赛为两回合主客场制,由抽签决定主客场比赛顺序。如果任何球队因特殊原因不能参赛,其对手将自动进入下一轮。
扩展资料
中国足球协会杯赛(Chinese Football Association Cup)国内简称中国足协杯或足协杯。是由中国足球协会举办的全国性、年度性足球杯赛。中国足协杯在专业化时期创始于1984年,前身可追溯到最早于1956年举办的全国足球锦标赛,重要性仅次于中国的顶级足球联赛。联赛职业化后,新的足协杯于1995年开始,2007年至2010年间停办,2011年恢复赛事,并于2012年开始容许乙级联赛球队、企事业单位球队等非职业球队参赛,真正实现全民参与,全民足球。
四、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超赛制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竞赛模式采用了主客双循环赛制,每个参赛队伍都会与所有其他队伍进行两次对决,一次作为主队,一次作为客队。
在决定球队排名的过程中,有明确的积分规则:每赢得一场赛事,队伍将获得3分;平局则得1分,负局则无分。比赛结束后,积分多的队伍将位列前茅。
若两队或以上积分相同,会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名次:首先看积分相等的队伍之间在相互比赛中取得的积分多少,积分多的队伍排在前面;其次,比较净胜球,多者居前;进球数也是决定因素,进球数多的队伍排名靠前。如果这些都相同,那么会看他们在全年联赛中的净胜球和进球总数,数值多的队伍排名在前;若这些都一样,那么红黄牌累计扣分较少的队伍将获得优势;最后,如果所有条件都一样,将通过抽签的方式来决定名次。
扩展资料
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Chinese Football Association Super League,简称为CSL)是由中国足球协会组织的,中国最优秀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参加的全国最高水平的足球职业联赛,简称为中超联赛。该联赛开始于2004年,前身为原中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2012年,中国足球职业化19年后步入金元时代,16家俱乐部投入30亿元打造最贵中超。2013年3月8日,2013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正式拉开帷幕。
五、中国足球甲级联赛中甲赛制
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的竞赛模式采用主客双循环赛制。这意味着每支球队需与所有其他队伍分别进行两次比赛,一次作为主队,一次作为客队。这种赛制确保了每支队伍都能与其他队伍进行充分的对决,以便于评估其实力。
在联赛的排名决定上,根据规则,每场比赛胜利会给队伍带来3分,平局则为1分,负局则无积分。比赛结束后,根据各队的总积分来决定排名。积分多的队伍将获得更高的名次。
若两队或以上的队伍积分相同,会进行一系列的附加条件来决定名次。首先,比较这些队伍之间相互比赛的积分,积分多的队伍排名靠前。其次,考虑净胜球数,进球数,以及在联赛中的整体表现。更少的“公平竞赛积分红黄牌减分”(每张黄牌减1分,红牌减3分)也会影响排名。如果以上条件均相同,将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最终名次。
扩展资料
中国足球甲级联赛是由中国足球协会组织的,由国内职业足球俱乐部参加的全国次高水平的足球职业联赛仅次于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简称为中甲。该联赛开始于2004年,前身为中国足球甲级B组联赛。第一届有17支球队参加,实行升降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