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一旦消失,对地球会致命吗,对太阳系会有影响吗
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星系,太阳系是宇宙中众多星系中的一员,它诞生于50亿年前,在星云、尘埃等物质进行演变的过程中,太阳系的环境逐渐稳定了下来,目前太阳系的成员也已经固定了,共有八大行星。
地球就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诞生至今大约已经有46亿年的时间了,地球的环境也比较温和,是这太阳系中环境最温和的星球,它孕育出了众多生命,也是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相比较其他星球来说也更加安全。
地球对于太阳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太阳系的其他星球似乎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水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小的一颗行星,这颗星球在太阳系中非常不起眼,如果它消失了,想必对太阳系也没什么影响。
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虽然水星非常渺小,但是太阳系不能没有它,因为太阳系的所有行星都有着自己固定的轨道,彼此之间相互吸引,在吸引力的作用下,这八大行星才能够平稳运行,倘若没有了水星,那么太阳系的运动轨道必然会发生影响。
太阳系的环境已经处于和谐的状态,如果有某一颗行星消失,那么太阳系的环境就会崩溃,变得一片混乱。因为太阳系的所有行星都是相互吸引、相互制约的关系,倘若有行星消失的话,那么就会有其他的行星跟着消失,或发生轨道偏移,那么地球也将会遇到危机。
就拿月球来说,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受到地球的引力影响,月球一直围绕着地球运动,但是由于受到月球潮汐作用,地球上会出现潮涨潮落的现象。牛顿力学曾经就揭示了力是相互的,有作用力便有反作用力,月球对地球有引潮力,反过来,地球对月球同样也有引潮力。
太阳作为太阳系的中心,它吸引了大量的天体,而这些天体能够被太阳系吸引,却不会因为太阳强大的引力被太阳吞噬,主要是因为太阳的引力场,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展了他的引力场论,爱因斯坦认为空间是弯曲的,后来科学家观测到了宇宙的天体越远离核心的星系,其绕中心旋转的速度并不都是衰减下去,而是具有和内圈恒星相似的速度。
根据这一现象,科学家还提出了“暗物质”,通过各种的观测和计算证实,暗能量在宇宙中占主导地位,约占73%,暗物质占近23%,我们所熟悉的物质仅约占4%,所以宇宙的运动是由暗能量来推动的。
太阳系和银河系的运动都是旋涡型的,因此暗物质的运动也是以一种旋涡运动的形式存在,那么当太阳系旋涡场处于膨胀状态时,所有的行星都会远离太阳而去;当太阳系旋涡场处于收缩状态时,所有的行星都会向太阳靠近;当太阳系旋涡场处于平衡状态时,行星绕太阳运动的状态就会保持不变。
目前太阳系的行星都是处于这种平衡状态,行星围绕太阳的运转轨迹也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倘若水星消失的话,那么太阳系的引力场就会发生变化,其他星体为了保持太阳系的平衡,运动轨迹也必然会发生变化,那么这些行星很有可能也会慢慢被太阳吞噬。
倘若水星被太阳吞噬的话,那么地球也会慢慢靠近太阳,最终生命消失,消失在太阳系中。霍金在生前就多次表示,地球会灭亡,因为地球是处于太阳系中的,而太阳是一颗黄矮星,在太阳的演变过程中,太阳会经历红巨星、白矮星阶段。
在太阳系向红巨星发展时,太阳会发生膨胀,半径大约会是现在的200倍,表面可能将膨胀至地球现在的轨道,在这样的变化下,太阳系的行星运动轨迹也会发生变化,地球的轨道很有可能会向外移动,那么地球就会脱离太阳的控制。
但是根据科学家最新的研究发现,地球可能会因为潮汐的相互作用而被太阳吞噬掉,即使地球能逃脱被太阳焚毁的命运,地球上的水仍然都会沸腾,大部分的气体都会逃逸入太空,到时候地球温度骤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也难逃一死。
有科学研究表示,潮汐对地球自转有一种制动作用,使地球自转逐渐变慢,地球自转周期每个世纪变长1-2毫秒。然而地月系统的总角动量保持不变,因此地球自转角动量减少,有研究数据显示,月球正在以每年3.81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
这些现象对于地球来说都是致命的,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地球真的不再适宜人类生存了。那么大家对于这件事情还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留言。
水星离不开太阳什么意思
作为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水星无法脱离自己的轨道也无法更靠近太阳,从最初的想要去靠近,到最终的以遵循原有的轨道相伴运行,借由天文的概念来喻指人与人之间亦远亦近的情感关系。
水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最小且最靠近太阳的行星。轨道周期是87.9691天,116天左右与地球会合一次,公转速度远远超过太阳系的其它行星。水星是表面昼夜温差最大的行星,大气层极为稀薄无法有效保存热量,白天时赤道地区温度可达432°C,夜间可降至-172°C。水星的轴倾斜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最小的(大约1_30度),但有最大的轨道偏心率。水星在远日点的距离大约是在近日点的1.5倍。水星表面遍布环形山,与月球和其他卫星相似,其地质在数十亿年来都处于非活动状态。
水星离太阳有多远
水星,中国古称辰星;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天文学家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辰星呈灰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以黑色配水星,因此正式把它命名为水星。水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最小和最靠近太阳的行星,但有着八大行星中最大的离心率,轨道周期是87.969地球日。
移除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水星以炙热闻名。面向太阳的一边,环境相当灼热,赤道地区温度可以达到 700 K(427° C800° F)。水星表面没有大气层,即使有也会被太阳风吹走。这不奇怪,毕竟它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水星距离太阳有多近呢?平均来看,略多于日地距离的三分之一。同时,它的轨道偏心率也是太阳系行星中最大的。此外,水星的运行轨道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变化,这种轨道扰动直到二十世纪,才被完全理解。
近日点和远日点︰
水星绕太阳的平均距离(半轴长)为0.387 AU(57,909,050公里; 35,983,015英里)。然而,由于其偏心率为0.205——太阳系中最大,除了距离太阳很远的冥王星(0.248)。在其最接近(近日点)时它离太阳的距离是 46,001,200公里(28,583,820英里);当它是最大限度地远离太阳(远日点)时,它离太阳的距离为57,909,050公里(35,983,015英里)。
共振轨道︰
科学家一度认为,水星被潮汐锁定,有一面始终朝着太阳。后来发现这颗行星实际上有 58.646天缓慢的自转周期。而其轨道周期为 88天,这意味着水星有一个3:2的自旋轨道共振。这意味着水星在绕太阳的轨道公转两次的同时自转三次。
轨道共振的另一个结果是行星绕轴心转一圈的时间(恒星日)和太阳两次出现在同一个地方的时间(太阳日)之间有很大的不同。水星上太阳在同一个地方升起和落下的时间相当于176个地球日。这意味着,在水星上的一天长达两个水星年!
自转缓慢也意味着极端的温度的变化。在向阳的一面,赤道地区温度最高可达 700 K(427° C; 800° F),北极地区附近的温度也高达380 K(107°C;224°F)。背对太阳的一面,温度低至赤道地区 100 K(-173℃;-280° F),北部极地地区80 K(-193° C;-316° F)。
近日点的进动︰
除了它的离心率,水星近日点也遵循岁差。水星绕太阳轨道每世纪改变42.98弧秒(0.0119度)。这意味着经过1200万次公转后,水星将在太阳周围经历一个完整的轮回,回到它最初的起点。
这是比太阳系其它行星大得多的近日点进动——金星每世纪为8.62弧秒(0.0024°),地球每世纪为3.84(0.001°),火星每世纪为1.35(0.00037°)。直到 20世纪初,对天文学家来说这种牛顿力学无法解释的行为是一个谜。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一个解释,而岁差验证了他的理论。
你可能会说水星和太阳相当默契。他们如同两个互相靠近的舞者,他们的舞步如此的遒劲有力,每一个旋转也如此的优美。
我们会写出许多有趣的文章,关于行星的离太阳的距在今天的宇宙间。行星离太阳有多远?金星离太阳有多远?火星离太阳有多远?地球离太阳有多远?月球离太阳有多远?木星离太阳有多远?土星太阳有多远?,天王星太阳有多远?海王星离太阳有多远?冥王星离太阳有多远?
水星距离太阳最近,那么在水星上看到的日出是什么样子
水星在太阳系当中确实是距离最近的,如果是在地球上以泰山上看日出为例,在凌晨以后开始等待,太阳会在云雾之中仿佛一团火焰缓缓从黑暗之中燃烧升起,但是由于距离问题,它看起来还是很小,仿佛一个乒乓球那么小,但是按道理来说如果站在水星离太阳那么近的距离上看日出的话,应该会仿佛一个保龄球那么大。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开始是原始人时期,从茹毛饮血的时代,后来逐步演变并且进化到近现代科技领域,然后在上世纪许多伟大的科学家的科学理论和方程式的帮助下,逐渐发展并将现代科技升级到现代科学信息化时代上来,并且逐步将探索空间上升到宇宙当中,完成并实现一部接着一步的宇宙探索目标上来,并且逐渐证明宇宙的形成理论。
所以在上升到日出这一问题时,科学家率先解释道由于水星根本就没有大气层,所以即使是发射火箭到达上面的宇航员也不可能完成观赏日出的任务,所以,紧接着航天局立刻派出水星探测器前往水星表面去进行下一步实验。
航天管理局的科研人员首先根据已知数据计算,从水星上的太阳视角上来看大约是地球的五倍到八倍还要多,因此当人们满怀期待的想知道在水星上观看日出有何不同,会不会比地球上更壮观、更明亮,会不会有照亮整个宇宙的感觉时,很遗憾的是,水星并没有大气层,不能像地球那样阳光照射进大气层时进行散射或折射,在宇宙当中它是一片漆黑,即使是太阳临近也根本没有什么日出。
所以,在水星看日出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它离太阳的距离很近,但是在没有大气层的环境下我们在水星是什么也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