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外援政策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外援政策自2004年开始逐步调整。在中超元年,每个俱乐部被限制引进3名外援,比赛时场上只能有2名。2006年,中国足协放宽了这一规定,允许每个俱乐部注册4名外援,且比赛中最多可上场3人。
为了与亚足联和亚洲冠军联赛的规则相适应,2009年实施了4+1政策。即每队最多可注册5名外援,至少1名需来自亚足联成员国。最初,香港球员被视为亚洲外援,但在同年的一次会议后,香港、澳门和台湾球员被认定为国内球员,不再占用亚洲外援名额。每个赛季,俱乐部总注册外援数为7人,允许在赛季中更换2名。2010年参加亚冠的球队享有额外的外援政策,但随后这一特权被取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超联赛的一项特殊规定是,守门员位置不得使用外籍球员。这个政策确保了本土球员在关键位置的竞争力。整体来看,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外援政策旨在平衡国际与本土球员的比例,以推动联赛的本土化发展。
扩展资料
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Chinese Football Association Super League,简称为CSL)是由中国足球协会组织的,中国最优秀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参加的全国最高水平的足球职业联赛,简称为中超联赛。该联赛开始于2004年,前身为原中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2012年,中国足球职业化19年后步入金元时代,16家俱乐部投入30亿元打造最贵中超。2013年3月8日,2013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正式拉开帷幕。
二、中超为什么限制外援人数
足协应该是认为限制外援是一个起到平衡作用的政策。
一个国家的足球想要兴起,联赛火爆显然是一个助力,因为充足的物质基础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人以职业足球运动员为目标而奋斗,而实力强劲的外援更能增加一个联赛的看点。但联赛火爆和足球兴起两者并不是决定性的,比如英超联赛虽然吸金能力首屈一指,但英格兰国家队实力却不及德国。实际上,青训才是振兴足球的根本。
显然,根据我国的足球发展状况,很容易发现两者的矛盾。大量引进外援固然对联赛的发展起巨大作用,但水平较低的国内球员很难在与外援的竞争中生存,国脚尚且竞争不过外援,更别说年轻球员,这对青训的发展实际上很不利。至于原因也很容易明白,国内的青训规模,技术,方法,球员的选拔都尚未成熟,年轻球员的水平实际上并不高。
足协的限制外援政策,应该是想要起到循序渐进的效果,不一棍子打死,一定程度上还是支持联赛的发展的,但要留足充分的空间和机会发展青训。因而最近足协更是推出了规定一定数量的年轻球员上场这种奇葩的政策。
三、中超外援规定是怎样的
中超外援规定
一、中超外援的基本规定
中超联赛对外援的数量、注册、出场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外援是指从其他国家加盟到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球员。
二、外援数量规定
中超俱乐部每赛季可以注册的外援数量有一定限制,通常情况下,每队允许注册的外援人数通常为5名左右,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亚外名额。但具体数量可能会根据当季的规定有所不同。
三、注册与出场规定
注册外援需满足相关资质和条件,包括年龄、职业合同等要求。每场比赛可以出场的外援人数也有限制,通常为3至4名。具体出场人数根据比赛规定和赛事要求而定。
四、其他相关规定
除了数量规定外,中超联赛还有关于外援的合同期限、转会费、工资等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旨在确保俱乐部之间的公平竞争和球员的权益保障。此外,对于外籍球员的技术能力和职业操守也有一定的要求。
中超外援规定是为了确保联赛的公平性和健康发展。通过对外援的数量、资质、出场等进行限制和规范,保证了比赛的公正性,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足球的进步。这些规定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和中国足球改革的深入,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四、中超联赛将可上场5名外援
中国足协发布新规定,2024赛季中超球队每场比赛可同时派出五名外援上场。根据中国足球协会官方网站发布的《关于2024赛季中超、中甲和中乙俱乐部球员转会注册有关事宜的通知》,2024赛季中超球队每场比赛可以同时报名最多五名外籍球员,上场人数也最多为五名。中甲球队每场比赛则可同时报名最多三名外籍球员,上场人数同样最多为三名。
《通知》明确指出,只有中超和中甲俱乐部具备引进外籍球员的资格。中超和中甲俱乐部的第一个转会窗口将于2024年1月4日至2月28日开放,第二个转会窗口则定于2024年6月17日至7月15日。在首个转会窗口期间,各中超俱乐部注册的外籍球员数量不得超过六名。
此外,《通知》还规定,租借至其他俱乐部的外籍球员将占用原俱乐部的外籍球员注册名额。这一政策是对过去几个赛季外援政策的延续和调整。自2004年至2006赛季起,每个俱乐部只能引进三名外援,并在比赛中同时上场两人。2007年至2008赛季,每个俱乐部可以同时注册四名外援,比赛中可以同时上场三人。2009赛季,中超实施了“4+1”政策,即每支中超俱乐部最多可以注册五名外援,其中至少一名是亚洲足联会员国的球员。在比赛中,可以同时上场四名外援,其中至少一名是亚洲足联会员的球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香港球员最初被视为亚洲外援,但在2009年5月底的中国足球会议上,这一规定被修改,香港、澳门、台湾球员在中超、中甲联赛中被视为国内球员,不再占用亚洲外援名额。2010赛季,中国足协曾允许参加亚冠联赛的球队注册七名外援,但该政策不久后被废止,河南建业成为2010赛季首个享受该政策的球队。
五、2024足协杯外援使用规则
1.单场外援登场人数限制
在2024足协杯中,每场比赛每支球队可登场的外援人数将根据中国足协的政策确定,可能会规定每队最多可上场三名外援。此规定旨在提升国内球员竞技水平,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竞技平衡。
2.注册与资格要求
参与足协杯的外援必须满足中国足协的注册和资格要求,包括年龄、转会证明、工作合同及足球协会的批准等。同时,外援的技术战术水平应与球队整体战略相匹配,以确保球队在比赛中的竞争力。
3.转会与租借规定
外援的转会与租借必须遵守中国足协的相关规定。球队在引进外援时,需遵循转会市场规则,如转会费、转会窗口时间等。通过租借方式引进的外援,其租借期限、租借费用等也需要符合足协规定。
4.其他注意事项
中国足协可能还会对外援的薪资、年龄结构等方面做出规定。这些规定旨在确保俱乐部合理引援,避免过度依赖外援导致的竞技失衡,并推动国内足球市场发展,提高本土球员竞技水平。
综上,中国足协将制定明确的外援使用规则,确保足协杯比赛的公平、公正和有序进行。具体规则可能根据当年的足球环境和政策调整而有所变化,各俱乐部和球迷应关注中国足协的官方公告以获取最新信息。
六、中国足球队外援入中国籍了吗
中国足球队外援入中国籍的情况确实存在。近年来,为了提升国家队的竞技水平,中国足球协会已经着手实施归化球员政策,即吸引外籍球员加入中国国籍,并代表中国国家队参赛。
归化球员在国际足球界并不罕见,许多国家都采用这种方式来增强国家队的实力。在中国,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短期内提高中国足球队的水平,同时带动国内足球的发展。例如,艾克森(原名埃尔克森)是一名巴西裔的足球运动员,他在加入中国国籍后,成为了中国足球队的一员,并代表中国队参加了多场国际比赛。
然而,归化球员政策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一方面,有人认为这违背了体育精神,国家队的成员应该是由本国培养的球员组成。另一方面,归化球员的加入可能在短期内提升国家队的成绩,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足球存在的问题,如青少年培养、教练水平等。
总的来说,中国足球队外援入中国籍是归化球员政策的一部分,旨在提升国家队的竞技水平。然而,这一政策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以及如何平衡归化球员与本土球员的关系,仍是中国足球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