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足球的幻想 中国足球有希望吗

来源:24直播网

一、在中国踢足球有前途吗

要想踢出名堂,进入足球学校或体校才行,在社会上很难被发现如果你真有实力,或者你父母也想让你走这条路,而且家庭条件允许可以尝试但踢球是高风险的,足校里随着年龄段一个个裁员,像鲁能足校一届几十上百个孩子,最后到鲁能一线队踢中超的顶多10--15个,而且进足校还很难,向东亚的张琳芃当年直接被鲁能足校拒绝了才去的上海东亚。所以有梦想是好的,但别沉迷于梦想之中,有实力就进足校。但记住一点,有梦想就永远不要放弃。

二、中国足球有什么名言

我家球门常打开

要进几个随你

交锋过后就有了底

你会爱上这里

不管远近都是客人

请不用客气

进的少了别在意

下次补给你

我家住着谢亚龙

书写每段传奇

不懂足球不要紧

仕途才是第一

陌生熟悉都是客人

请不用距离

谢主席他很热情

场场督战陪你

国足欢迎你

为你开天辟地

再不济的实力

也能找信心

国足欢迎你

在主场上分享平局

哪怕你世界排名垫底

我家球门常打开

开怀容纳天地

一个两个不算稀奇

再多也输得起

天大地大都是朋友

请不用客气

场上梦游是惯例

场下才牛B

国足欢迎你

用净剩球感动你

你们捞足积分

我们来出局

国足欢迎你

遇到中国就是福气

业余联队一样能晋级

三、中国足球有希望吗

中国足球有希望还是没希望?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当看到中超北京国安客场打平大连实德、鲁能泰山主场力克上海申花等等那种堪称经典的比赛时,我们可以说,中国足球是有希望的;遗憾的是,更多的中超比赛,却让我们看不到这样的希望,比如,这场泰山与陕西0比0的闷战。

没希望,不是因为0比0,假如比赛踢出了水平和激情,不进球亦称得上精彩。

没希望,也不是因为双方不思进取。泰山想赢,赢了才能保持积分榜首位置不致被亚泰夺走;陕西同样想赢,赢了他们才算真正逃离降级区。战平,等于一场双败。因此,两个队都非常努力。

没希望,更不是因为泰山没赢球,即使泰山主场惨败给国安的那个1比6,给人的感觉是震惊、耻辱,可仍然不是没希望——盖因,那不是泰山和国安的常态,泰山痛定思痛和国安回归正常以后,泰山很快重新当上了领头羊,国安也还是一路跟在泰山后面追。

没希望,是因为这虽然属于中国足球的顶级职业联赛,但看上去更像一场业余的争斗。草皮斑秃、场地坑凹不平,球员根本踢不出起码的战术配合,分不出技术功底的高与低,只好用粗野的拼抢和盲目的出球去碰运气,打到哪儿算哪儿。中国足球职业化已经14年了,堂堂中超联赛居然还能容许这种菜地,以及在菜地上死缠滥打的“菜球”存在!

没希望,是因为曾经实力不俗、技术上乘的陕西,当初以上海中远名义入道后首个赛季便一举夺得“末代甲A”的亚军,看似潜质无限,岂知若干年过去,竟沦落到了只能依赖糟糕的场地,多如牛毛的小动作、犯规和假摔,以图混迹中超的地步!

没希望,是因为中国足协的不作为,在这种类别的比赛上,表现得尤其突出。容许“菜地”在中超大行其道,是其一。不能通过对恶劣犯规、假摔、故意拖延时间等不良行为的严厉执罚,来保护和鼓励技术型、进攻型打法的球队,从而给中超一个明确的技术发展导向,是其二——看看陕鲁之战那位低水准的外籍裁判吧,他这个层次的裁判能出现在中超的赛场上,本身就是足协的失职乃至渎职!

想必,这又是图巴先生极其郁闷的一天。他显然再一次难以理解:为什么本该用来种菜的地方要改成足球场;为什么踢的明明应该是球,但经常会变成踢人——而且,踢球能耐越差的人,踢人越有心得……

图巴先生上一次如此郁闷,还是赛季之初客战河南。那场比赛和这场一样,几乎见不到流畅的传递和漂亮的射门,堪称“菜地”的赛场上充斥着犯规、假摔和故意拖延时间,主队也是利用这些手段,打出了一个难看的平局,从卫冕冠军身上留下了一分。

然而,无论陕西还是河南,并不是不会踢球、只会踢人。河南到了泰山的主场,场地平了、草皮好了,场外因素也没了,光踢人没好果子吃了,不得不集中精力踢球,他们不也踢得很出色吗?在泰山心理和状态失常的情况下,像亚洲杯赛上的伊拉克那样去战斗的河南,赢泰山照样能够赢得光明磊落!

陕西亦然。本赛季双方在济南首回合交锋,尽管客队小动作还是太多并因此伤了泰山大将王永珀,不过,整场比赛陕西球员技战术发挥相当不错,与如今回到主场的同一批球员近乎判若两队,泰山当时赢来颇为不易。显然,陕西的队员们离开了“菜地”,也会踢球!

那么,为什么不把心思用来踢球,而一定要琢磨着如何踢人呢?为什么几百万几千万该花不该花的钱都花了,偏偏不肯花点钱平平场地、补补草皮呢?

什么时候,“菜地”上不能踢中超联赛了,只会踢人不会踢球的人不敢在球场上混了,中国足球才算得上“有希望”。

四、中国男子足球队一共参加了几次奥运会

中国男足一共参加两次奥运会。

1988年小组赛一球未进积1分排名垫底。2008依靠东道主身参加,小组赛进一球,积1分排名13。

中国男子足球队的奥运会征战史。

1913年,中国首次有了国家足球队,当时名为中华民国男子足球队(简称中华队),主要代表中国参加远东运动会(亚运会的前身)和奥运会足球赛。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华队自费参加奥运会足球赛,22人的队伍中包括了“亚洲球王”李惠堂、谭江柏、张显源、陈镇和、包家平、蔡文礼等人,其中不少都是南洋华侨。他们也几乎是当时亚洲的最强队。

这支国家队5月就从上海出发,边卖门票、积攒经费的方式,开始自己漫长的奥运会之旅。在两个月合计27场的比赛里,他们24胜3平,一共收获了近20万港币的门票收入。抵达孟买后,中华队还专门拨款5万汇往国内,以帮助因经费短缺滞留国内的中国奥运代表团成行。

1936年8月6日,柏林康姆逊球场,中华队开始了自己的奥运会首秀,他们上半场0比0逼平、下半场被打进两球,0比2英国队结束了比赛。最终那届奥运会,在16支参赛球队中中华队排名第12位。

那支国家队里的不少“国脚”都是品学兼优、才华出众的青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也毅然决然的加入到保卫国家的行列。比如印尼华侨、国家队主力左前锋陈镇和,就是空军飞行中队长,曾在广东战区击落过日军四架敌机。可惜1941年陈镇和前往新疆接苏联新战机时遭遇意外牺牲,年仅35岁。

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队第二次参加奥运会足球赛。“亚洲球王”李惠堂此时的角色已经变为主教练。这支球队的成员除了上海和香港的球员,依然有邹文治、郭英祺、李大辉、叶清荣、谢文良、朱志成等南洋华侨。

和12年前一样,他们同样提前两月出发、乘船沿途比赛,以靠卖门票收入来补贴路费,也依然为那一届中国奥运代表团筹措了不少的经费。

那年伦敦奥运会,中国队首战0比4完败土耳其,最终在所有参加决赛圈的18支球队里位列第14名。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赫尔辛基和1956年墨尔本,当时的中国国家队都因为种种原因,弃权或没有抵达赛场。1958年新中国退出了国际足联,不再参加正式的国际比赛,1979年才重新加入。

再往后,一直到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中国男足终于首次、也是唯一一次通过预选赛的考验,拿到了奥运会的决赛圈入场券。1987年10月26日,在东京决战中,中国国奥2比0击败日本,实现了新中国首次进军奥运会的突破。

时隔20年后,凭借着东道主的身份,中国得以进入奥运决赛阶段。然而这支几乎用了超过6年时间筹备、投入大量资源的国奥队状态低迷。尽管这支球队的前身,85年龄段球员组成的国青队当年给人以无限幻想,最终出现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的国奥却没有多少战斗力。

唯一的亮点就是2008年8月7日首战,第87分钟董方卓接应右路传中头球破门,帮助国奥逼平被罚下一人的新西兰——这是中国男足在大赛(世界杯+奥运会)决赛圈的首粒进球,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粒进球。再往后,参加奥运会足球比赛如同冲击世界杯一样,遥不可及了。


24直播网

相关标签